摘 要:北京孔廟現(xiàn)存4通題刻有元代科舉信息的刻石,其中3通為元代所刻,1通為明清時期仿刻,按碑文內(nèi)容,刻石可分兩類,一類是進士題名碑,一類是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據(jù)考察,有元一代,北京孔廟內(nèi)立科舉類題名刻石最少25通,它們記載著元代的科舉制度和科舉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實物資料。雖然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現(xiàn)僅存4通,但其仍具有文物和文獻的雙重價值,可通過其一探元代科舉之概況。
關鍵詞:元代科舉 進士 貢士 題名 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始建于元大德時期。元朝建國后,定都北京,興建城池,在都城東北隅畫地建國學,至元二十四年(1278)建國子監(jiān),大德六年(1302)在國子監(jiān)東側(cè)建孔廟,形成“左廟右學”之制,從此這里成為元代的中央官學a和祭祀孔子的場所。元代新科進士及第后,向例有至孔廟行釋菜禮、立題名碑的制度。北京孔廟內(nèi)現(xiàn)存題刻元代科舉信息的刻石4通,分別是至正十一年(1351)進士題名碑、至正二十年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至正二十六年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和元代科舉考官題名刻石,它們記載著元代的科舉史實。之前已有學者對幾通刻石進行單獨考查,但尚未對元代題名刻石做過整體考述。故本文結(jié)合金石拓片、個人文集等資料,對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的建立、規(guī)制、碑文等內(nèi)容進行梳理,并分析其文物和文獻價值。
一、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的發(fā)現(xiàn)和前人研究
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至正二十年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至正二十六年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現(xiàn)立于北京孔廟大成門外西北側(cè)。據(jù)史料載,這三通碑是清代國子監(jiān)祭酒吳苑發(fā)現(xiàn)的,“于啟圣祠土中得元碑三……三碑可征一代取士之制,豎訖”b。明清兩朝沿用元代國子監(jiān)舊址為最高學府,在保持“左廟右學”規(guī)制不變的基礎上,不斷擴建館舍,啟圣祠就是明嘉靖九年(1530)增建的。清康熙三十一年(1629),吳苑任國子祭酒時,發(fā)現(xiàn)明代進士題名碑僅存三分之二,便掘土搜索,在啟圣祠院內(nèi)偶然得到這三通碑。吳苑認為三通碑為“一代典故也”,特撰文記述此事,這是對三通刻石的第一次著述,“一為正泰國子貢試名記,蒙古、色目、漢人列三榜皆有名正副。一為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記,蒙古、色目為一榜,狀元朶列國,漢人、南人為一榜,狀元文允中,皆無榜眼、探花。一為至正國千中選題名記,蒙古賜正六品、色目賜從六品、漢人賜正七品,亦有正副”。但此著述錯誤頗多,“正泰國子貢試名記”“朶列國”等皆與史不符。
之后,關于三通元碑的研究更加深入,現(xiàn)擇取重要篇章,按成文時間順序梳理如下。
1.錢大昕《宋元科舉題名錄》。錢大昕曾至北京孔廟陪祀祭孔,因此得見三通碑。他抄錄了碑上中試士子的名錄并做考據(jù),提出至正十一年碑“元石已亡,后人重刻,故多誤字”。該內(nèi)容原載于《元遺事》中,后于乾隆四十年時被王明韶收錄在《宋元科舉題名錄》中c,在王明韶所附題跋中已明確三通碑為“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記、至正庚子國子監(jiān)貢試題名記、至正丙午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記”。該文所錄碑文不全,僅抄錄士子名錄,未載“題名記”部分。
2.《欽定國子監(jiān)志》(乾隆四十六年版)。該書于《金石·題名》篇中略記三通元碑情況d,文中亦有錯訛。如將至正十一年狀元朶列圖記為“圖列圖”;將一通碑定名為“至正十九年已亥四色進士題名碑”,但《元史》中無至正十九年舉行殿試的記載,故為錯記。
3.《欽定國子監(jiān)志》(道光十二年版)。該書于《金石志·進士題名碑》 中略述各碑規(guī)制e,且辨識碑文、考據(jù)史料,再次確定了三通刻石中,一通為進士題名碑,兩通為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
4.羅振玉《金石萃編未刻稿》。清人王昶曾得到兩通刻石的拓本,民國七年羅振玉將其收錄于《金石萃編未刻稿》中,e記為“元辛卯會試題名記”和“國子□□試題名記” ,即“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記”和“至正庚子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記”。文中不僅首次記述了碑體大小,更補充兩通碑“題名記”f的碑文。由于至正庚子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記碑體風化嚴重,文字漫漶,碑文已無法考證,故《金石萃編未刻稿》中所載內(nèi)容是該碑現(xiàn)存唯一的“題名記”資料。
5.今人之研究。臺灣學者蕭啟慶在《元代進士輯考》中,利用金石拓片和史料文獻,校補三通元碑的碑文g,內(nèi)容準確。另有邢鵬老師《北京國子監(jiān)元代進士題名刻石調(diào)查研究——元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記刻石考辨》 h一文對碑刻本體進行研究。文中介紹元代題名碑概況、存放地點等問題,考證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的形制、碑文、字體等內(nèi)容,并結(jié)合《菉竹堂碑目》《元史》等資料論證提出北京孔廟內(nèi)原有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已亡,現(xiàn)存碑刻是“清康熙三十一年仿刻”的推論。但此推論仍待進一步考證,沈仁國老師曾就此提出懷疑“就《菉竹堂碑目》 已將王文燁誤作王文麟之情形看,是否方仿刻明代?”i筆者認為,此碑為后人仿刻無疑,但何時仿制尚不可知。
另有一通元代科舉類刻石為“考官題名”,現(xiàn)立于十三經(jīng)碑林之中。此方刻石已被明人磨去碑文重新刻字,據(jù)明代葉盛《水東日記》記載:“嘗聞阮安督工建太學時,悉取前元進士碑,磨去刻字?!保?0該碑碑陽處現(xiàn)刻“明萬歷四年祭酒司業(yè)題名”,碑陰處字跡漫漶嚴重,僅能通過拓片識別部分文字。據(jù)中國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民國時期拓片,可辨別部分考官名稱和元代官署名稱。受卷官、彌封官等為元代鄉(xiāng)會試所設考官,但國子監(jiān)內(nèi)并未有刻立大都鄉(xiāng)試的先例,故此應為會試考官,而“大都”“廉訪司”等均為元代特有稱呼,故此刻石確應為元代會試考官題名。
關于這通刻石的研究不多,僅有邢鵬老師《北京國子監(jiān)重新發(fā)現(xiàn)一方元代進士題名刻石》 ! 1一文中根據(jù)國家圖書館20世紀50年代所拓片(索書號:北京8370-2)描述此碑情況,抄錄部分碑文。據(jù)邢鵬老師所述“從釬痕可知,碑陰部分自開鑿石料始一直未被打磨,即此面在歷史上一直被作為碑陰使用”,可知此考官題名元代時也為碑陰,而此例與明代進士題名碑上的殿試考官題名之制相符。明代有20通題名碑的碑陰處刻有當科殿試考官題名,形式為“考官種類+考官官職+姓名+出身”,與元代考官題名刻石形式略同。而明代題刻進士題名碑為元代立碑之延續(xù),故此刻石原碑陽處應為元代進士題名。
綜上所述,國子監(jiān)藏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按碑文內(nèi)容可分為二類:一類是記錄鄉(xiāng)貢出身進士名錄的題名碑,稱為進士題名碑,一類是記錄國子生出貢名錄的題名碑,稱為公試題名碑。這些刻石保存情況極差,因被明人磨洗,現(xiàn)僅存元代刻石3通和明清時期后人仿制刻石1通。
二、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的建立
元代在北京孔廟立進士題名碑應始于延祐二年?;蕬c二年,元仁宗復興科舉,“以皇慶三年八月天下郡縣興其賢者能者充賦有司,次年二月會試京師”! 2。仁宗于次年改元“延祐”,于延祐元年舉行鄉(xiāng)試,二年舉行會試和殿試。在延祐二年所定進士受恩例中,便載有“擇日,進士謁先圣,行舍菜禮……有司于宣圣廟前刻石題名”! 3。此處所指宣圣廟即至北京孔廟。元代科舉制度伊始,元廷便已為新科進士在孔廟前院題名立碑。據(jù)史料所載,元代第一通進士題名碑的碑記由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做。其后各科,元廷均于殿試后在孔廟內(nèi)為進士立碑。據(jù)元泰定年間進士宋褧所述:“潁川趙君伯器,典簿國子監(jiān),日榻七舉進士題名刻石……起延祐乙卯迄元統(tǒng)癸酉,凡七科……至正癸未四月跋?!?! 4國子監(jiān)典簿趙璉曾拓印七通進士題名碑,即延祐二年乙卯科、延祐五年戊午科、至治元年辛酉科、泰定元年甲子科、泰定四年丁卯科、至順元年庚午科、元統(tǒng)元年癸酉科七通碑?!对贰分杏懈骺婆e行殿試的記載,故立題名碑之事與史相合。后至元元年,元朝再次停罷科舉,直至后至元六年,惠宗下詔重新開科取士,于至正元年舉行鄉(xiāng)試,二年舉行會試和殿試。宋褧所做題跋便于重開殿試的次年。在科舉重開后,刻立進士題名之制也隨之復行。
與之前相較,這次科舉復行,最大的不同是將國子監(jiān)貢士考試納入科舉考試范疇。國子監(jiān)貢士制度始于元大德八年,元廷設“歲貢法”,定“國子生,蒙古、色目、漢人三歲各貢一人”,后改“三年各貢二人”,這項規(guī)定明確了國子監(jiān)生可直接出貢做官。至大四年,元武宗提出國子監(jiān)通過“策試”確定貢士人選的方法,“蒙古授官六品,色目正七品,漢人從七品。試蒙古生之法宜從寬,色目生宜稍加密,漢人生則全科場之制”,并明確了國子生授官品級。延祐二年(1315)八月,趙孟頫、元明善等人進一步提出國子監(jiān)的“積分貢試法”,即國子監(jiān)生通過考試獲得積分,分數(shù)達標者可參加公試,公試合格者可出貢做官“每歲終,通計其年積分,至八分以上者升充高等生員……歲終試貢,員不必備,惟取實才”! 5。這一做法幾經(jīng)廢止,又幾次復行,最終被國家認可,成為選官正途之一,沿用至元末。至元六年科舉再次復興,元廷提出將國子監(jiān)公試與科舉會試合二為一的想法,“國子生積分,并依舊例……隨例會試,通并百人之數(shù),出身依監(jiān)學舊例”! 6。至此,國子監(jiān)貢士由原來的每年出貢6人改為三年出貢18人,且國子生與天下舉子一同考試,但分別錄取、授職。
在北京孔廟內(nèi)刻立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第二次科舉復興之后。明人葉盛曾在《菉竹堂碑錄》載有5通國子監(jiān)題名碑,其中2通為至正以前的題名碑,“國子監(jiān)題名記,至大辛亥五月;國子監(jiān)題名記,虞集序,天歷二年三月”! 7。兩通碑一通為至大四年五月所做,此時國子監(jiān)尚未建立貢士考試制度,此碑非公試題名碑。另一通天歷二年題名碑由虞集作序,在其著作《道園學古錄》中收錄的“國子監(jiān)學題名錄序”! 8應為此碑之序,據(jù)他所述此碑為國子監(jiān)官師題名碑。史料中最早可見關于“公試題名”的記載為元代名臣蘇天爵所做《至正五年國子生試貢題名記》“國子積分生試者百二十人,中選者十有八人,將登名于石”! 9。又據(jù)至正二十六年碑記所述“每試必題名于石,石必有文以記之”,可知至正初年元代已有刻立公試題名碑之制,且立碑直至延續(xù)到元代最后一次科舉考試。這次科舉考試復行后,共開科9次,分別是至正二年壬午科、至正五年乙酉科、至正八年戊子科、至正十一年辛卯科、至正十四年甲午科、至正十七年丁酉科、至正二十年庚子科、至正二十三年癸卯科、至正二十六年丙午科。按前文所述,每各科殿試后題刻兩通題名碑,即一通進士題名碑,一通公試題名碑,應有碑18通,再加之前7通進士題名碑,北京孔廟內(nèi)最少應有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25通,然而現(xiàn)僅存4通,且1通為后人仿刻。
三、題名刻石的規(guī)制
因元代科舉類題名碑刻石留存不多,僅據(jù)現(xiàn)存4通刻石予以考察。其中至正十一年碑刻雖為后人仿制,但其碑文仍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F(xiàn)將4通刻石具體情況梳理如下如下:
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碑體通高約為267.5厘米,碑身寬92厘米,厚31厘米。螭首,正中額題篆書“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長方形碑座,碑陽、碑陰四周皆刻纏枝卷草紋。碑文楷書,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縱向刻寫,碑陰無字?,F(xiàn)存碑文32列,首列刻“至正十一季進士”,第2列至10列刻題名記,第11列至31列刻進士題名名錄,分兩榜按甲次刻寫,最后一列刻撰文者、書寫者、刻寫者姓名。
至正二十年公試題名碑:碑體通高約為235厘米,碑身寬86厘米,厚14厘米。圓碑首,首身一體,長方形碑座。碑陽刻公試題名碑文楷書,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縱向刻寫,碑陰無字?,F(xiàn)存碑文可辨別5列,4列為中式者題名,刻“布巒吉歹”、“口口忽刺”等字樣,其后小字刻中式者部族或籍貫,1列為撰寫碑文者姓名刻“國子祭酒張翥撰”。
至正二十六年公試題名碑,碑體通高約為293厘米碑身寬95厘米,厚27厘米。方首抹角碑,正中額題篆書“至正丙午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記”,四周刻卷云紋。該碑也為首身一體,長方形碑座。碑陽楷書刻國子監(jiān)公試題名碑文,左側(cè)刻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縱向刻寫,碑陰無字。碑文現(xiàn)存25列,第1列為碑文名“至正二十六年國子中選生題名記”,第2至11列為題名記內(nèi)容,第12至25列為中選國子生名錄及授官之制,按民族分正、副榜列之,姓名后亦小字刻中式者部族或籍貫。
元代考官題名刻石雖文字已被人磨洗,但碑刻大體形制未變,故也列于此作為參考。該刻石通高約為206厘米,寬83厘米,厚23厘米。圓首碑,首身一體。碑陰處楷書刻考官題名,文字從左至右、從上到下縱向刻寫。通過拓片辨析,碑文現(xiàn)隱約可見15列,先刻考官類別,緊接刻考官官職和姓名,如“受卷官口□大夫□正府□□□王興□”等。
從上述材料可以看到,元代題名刻石形制雖大小不一,但也具有一定的通性。如各碑皆為首身一體,長方形碑座,碑首或為圓首或為方首抹角,碑文皆為楷書刻寫,碑首正中或篆書題寫碑額。參考明清兩朝題名碑的規(guī)制,與元代題名刻石類似。前文已述,元代有題刻考官名錄于題名碑碑陰處的制度,但現(xiàn)存兩通元代刻石碑陰處卻皆無考官題名,筆者推測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為題名碑類別不同。此碑可能為元代進士題名碑,而兩通元碑為公試題名碑,因此元代可能只在進士題名碑后題刻考官名錄。另一種可能為題名碑年代不同。據(jù)邢鵬老師所述,元代考官題名刻石上有“□正府”字樣,若為“宗正府”則可推測出此碑為延祐時期碑刻。延祐朝為元代第一次科舉復興時期,而另兩通元碑為元代第二次科舉復興后所立,故也可能因年代不同而碑刻形制有變化。
元代題名刻石的碑文較為統(tǒng)一,大致包含以下四部分。一為題名記,多由國子監(jiān)祭酒撰寫,所述內(nèi)容有對皇帝的稱贊,如至正五年載“我世祖皇帝定一亟夏,興造功業(yè),而禮樂之文,賢良之選,蓋彬彬焉”;有對士子的勉勵,如至正二十年載“矧比季來,遘時多難,諸君于天下事固精思熟策,宜有文武長才出其間,用濟斯世,以報國家,光前修為,……達為可羞,使來者觀之而唶曰:大學有人如是哉!”亦有對元代科舉制度的敘述,如至正二十六年碑記載“初……其藝,蒙古、色目、漢人凡三色,共取中式百二十人。及科舉復行,合為一試,異其考”等。二為中式者名錄,皆依照元代科舉考選之制分分民族刻寫。三為考官題名,有的題刻于碑陰處,有的列于題名碑記中,如至正五年碑記中載“至正五年春二月大比進士,知貢舉翰林學士歐陽玄、同知貢舉禮部尚書王沂,考試官崇文太監(jiān)楊宗瑞”等考官,至正二十六年題名記亦列會試考官“提調(diào)貢舉則中書平章政事七十,知貢舉則中書左丞王時,同知貢舉則禮部尚書徐昺”等人。四為撰記、書寫、題額者姓名,在《菉竹堂碑目》所列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的碑條目中提及“王思誠記,危素書,王文麟篆”,此應為原碑碑文所刻內(nèi)容,在至正二十年題名碑上亦刻撰文者張翥姓名和官職。
四、元代題名刻石的價值
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是元代科舉、教育、選官制度的實物載體,是元朝士子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物價值。元代名臣危素在《國子監(jiān)分學題名記》中寫道:“今若等刻石傳永久,不亦善,傳有之‘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金可壞,此不可壞,諸生勉勵。 ”@ 0他認為“題名”類刻石即是對士子的表彰,又是對士子的勉勵。對于科舉類題名刻石而言更是如此。科舉是國家的“掄才大典”,將進士姓名題名石碑,既是對其優(yōu)異成績的贊許,讓其姓名千古流傳,更是為了勉勵他們要“修身致用、報效國家”,不辜負題名立碑之制,不辜負選賢舉能之意,科舉類題名刻石的意義便在于此。元代題刻科舉類刻石之制已有七百余年,據(jù)《元婚禮貢舉考》所示,在孔廟題名立碑是國家規(guī)定的元代進士慶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也是元代科舉流程的最后一項,足見其重要。若非明人磨洗,元代科舉類刻石能流傳至今,則是對元代科考制度和士子文化最真實的見證。湯右曾在為吳苑所作的墓志銘中提及元代科舉類刻石的作用“昔人集古錄,以為可與史傳正其缺繆,用傳后學,庶益于多聞”@ 1。 然而,題刻元代科舉信息的刻石雖僅存4通,但仍可一窺元代科舉之概況。
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是元代科舉的重要史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獻價值。首先刻石可補充有關元代科舉制度的資料。如國子監(jiān)貢士的授官品級,各典章中均記為蒙古授從六品、色目授正七品、漢人授從七品,唯獨至正二十六年這科“上猶閔學者之久滯,詔優(yōu)異之”,便將各族士子的官職提高一級,“蒙古,賜正六品出身,授承直郎……色目,賜從六品出身,授承務郎……漢人,賜正七品出身,授承事郎”。由此可見,科舉類題名刻石可補充相關史實。其次刻石可考補元代進士和貢士信息。當前已有多位學者利用科舉類題名刻石對科舉人物進行考補,如蕭啟慶老師便利用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碑拓片,并結(jié)合方志等資料考補79位進士的名錄和事跡。
元代科舉類題名刻石雖留存不多、保存狀況不好,但它們?nèi)允窃婆e制度實施的實物證明,是元代科舉文化的真實體現(xiàn),對于研究元代科舉制度有重要意義。
a 元代建立三所中央官學,分別是蒙古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回回國子監(jiān),本文所談論內(nèi)容是位于北京的國子監(jiān)。
b 〔清〕吳苑:《北黟山人詩》(卷6) 《太學新立進士題名碑紀事》,《四庫禁毀書叢刊》(第46冊),北京出版社 2005年影印版,第670頁。
c 《宋元科舉題名錄》,《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1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影印版,第264頁。
d 〔清〕梁國治等:《欽定國子監(jiān)志》 (卷48) 《金石三·題名》,《四庫全書》(第358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影印版,第532頁。
e 〔清〕文慶等:《欽定國子監(jiān)志》(卷64)《金石十一·進士題名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年點校本,第1110頁。
f 羅振玉:《金石萃編未刻稿》,《刻石史料新編》(第5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第3719—3720頁,第3745—3746頁。
g 蕭啟慶:《元代進士輯考》,《臺北“中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12年版,第101—126頁,第455—461頁。
h 邢鵬:《北京國子監(jiān)元代進士題名刻石調(diào)查研究——元至正十一年進士題名記刻石考辨》,《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5期,第35—49頁。
i 沈仁國:《元朝進士集證(上冊)》,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520頁。
j 〔明〕葉盛:《水東日記》(卷28), 《舊碑石》,中華書局1980年版,第279頁。
k 邢鵬:《北京國子監(jiān)重新發(fā)現(xiàn)一方元代進士題名刻石》,《北京文博》2010年第1期,第45頁—51頁。
l 《通制條格》(卷5) 《學令》,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點校版,第76頁。
m 《元婚禮貢舉考》,《廟學典禮(外二種)》,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點校版,第165頁。
n 宋褧:《書進士題名刻石后》,《燕石集》(卷15),《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92冊),書目文獻出版社1998年影印版,第237頁。
o 《元史》卷81《選舉志一·學?!罚腥A書局1976年點校本,第2029—2030頁。
p 轉(zhuǎn)引自《都省奏準科舉條畫》陳高華:《元朝科舉詔令文書考》 ,《暨南史學》2002年第1輯,第161頁。
q 〔明〕葉盛:《菉竹堂碑錄》(卷5),《粵雅堂叢書》(第15集),清刻本。
! 8 《全元文》(卷822),《虞集九》,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46—147頁。
s〔元〕 蘇天爵:《滋溪文稿》(卷3),《叢書集成續(xù)編》(第185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影印版,第86頁。
t《全元文》(卷1473)《 危素六》,鳳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293頁。
@ 1《 國朝耆獻類征初編》(卷120)《詞臣六·吳苑》,《清代傳記叢刊》(第7冊),明文書局1985年影印版,第661頁。
作 者: 李曉頔,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館員,研究方向:科舉制度、中國古代官學教育制度。
編 輯: 趙紅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