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靜
在當前教學中,中小學作文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有較大的差異,所以學生剛剛從小學畢業(yè)進入初中時往往會出現不適應。小學與初中作文銜接教學就變得尤為重要,教師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銜接,讓學生能夠轉變學習思維,順利從小學作文學習轉向初中作文學習。為學生構建完整而便捷的學習路徑,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達成教學目標。
作文作為中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但部分小學教師不重視中小學作文銜接教學,初中教師也未考慮剛進入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直接開展作文教學,導致學生出現不適應的問題。中小學作文由于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有較大差異,學生剛從小學畢業(yè)進入初中學習,往往會不適應,小學和初中作文銜接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銜接,讓學生轉變學習思路,順利從小學作文學習轉向初中作文學習,構建完整的學習框架,從而達到循序漸進地提高寫作能力的教學目標。本文對中小學作文教學的銜接展開討論,結合作文教學內容提出合理的改革方案,希望可有效提高中小學作文教學綜合水平。
一、中小學作文銜接教學的主要問題
1.中小學作文教學內容脫軌
通過研究中小學作文教材,可發(fā)現中小學作文教學差異較大,脫軌現象嚴重。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必須實現跳躍才能順利進入正常學習狀態(tài)。再加上中小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各自為政,并未深入探究學生在未來或以往的作文學習內容,沒有認識到二者的差異性,導致教學內容銜接不夠。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后,將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學習壓力。
2.不重視寫作素材的積累
閱讀與寫作是相互影響的,只有讓學生廣泛地閱讀和觀察,積累生活素材,才能夠在寫作時有內容可寫。但是小學與初中作文教學的目標有較大的差異,小學作文更強調敘事和寫作技巧的應用。而初中作文則更強調學生表達個人獨特的情感,將作文變成抒發(fā)情感的重要途徑。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生仍然運用小學作文庫中的素材,這樣就很難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3.沒有對比研究,學生學習思路難以轉變
在小學和初中作文銜接教學中,對于同一題目,中小學的寫作要求和側重點都不同。但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按照教學大綱進行,但是大部分學生對作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小學階段,導致教師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方法之間存在差異??梢?,小學至初中期間銜接教學是轉變學生學習方法的關鍵。
二、加強中小學作文銜接教學的有效策略
1.以興趣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內容更加繁多復雜,學生的學習難度較大。為了讓學生配合教學活動,教師要以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發(fā)揮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例如,以“美麗的蝴蝶”為題的寫作教學,小學生也遇到過類似的描寫昆蟲或動物的作文,小學強調對蝴蝶“美麗”外表的描寫,而初中則需要做好教學指導,讓學生從蝴蝶看到生命的美麗。通過簡單的口頭描述,很難讓學生從抽象的蝴蝶形象聯想到生命的美麗,此時教師可以播放2002年的法國電影《蝴蝶》,電影通過蝴蝶介紹了友情、親情和美麗的大自然。電影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從而對蝴蝶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學生寫作的重點將不會落在蝴蝶的外在,而是將蝴蝶作為一種介質,進行個人思想情感的抒發(fā)與表達。不僅可以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目的,還能讓學生的寫作思維從小學逐漸過渡到初中,有效落實銜接教學策略。
2.積累作文素材,指導學生寫出好作文
寫作素材是學生能否寫出高質量作文的關鍵,中小學生往往忽略在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寫作時經常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即使學生在小學期間擁有良好的素材積累習慣,但僅僅停留在小學層次。因此,教師應指導學生積累初中作文需要的素材,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對生活展開聯想。
例如,半命題“————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的寫作教學,教師可布置寫作任務,不要告訴學生題目,而是讓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人或事,寫成小短文,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分享。這樣做不僅能積累寫作素材,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勤于練筆的良好寫作習慣。
3.模仿范文
在小學至初中寫作銜接教學中,為了能快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模仿范文,通過對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例如,教師可以舉辦作文大賽,然后讓全班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推薦優(yōu)秀作文,讓大家共同學習和評改。閱讀和評改他人的作文,學生能快速提高寫作能力。
總之,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知識較為簡單,寫作也相對簡單。而在初中,對寫作內容和作文水平的要求都變高了,教師必須做好中小學作文的銜接工作,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運用完善的教學指導方法,讓學生順利脫離小學寫作思維,向更廣闊的寫作天地進發(fā)。通過研究中小學作文教材的不同,發(fā)現差異較大,脫軌現象嚴重。學生必須實現斷崖式跳躍,才能順利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tài)。再加上中小學教師各自為營,并未深入探究作文的學習內容,沒有察覺到二者的差異,導致教學內容脫軌,學生的學習思維也脫軌了。學生從小學進入初中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學習壓力,而擁有充足的寫作素材是寫出高質量作文的關鍵。學生往往忽略積累寫作素材的工作,教師也不重視,導致學生寫作時經常會出現無話可說的問題。即使學生在小學期間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但僅僅停留在小學層次,不適用于初中寫作。因此,教師應讓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對生活展開聯想。還要快速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指導學生模仿范文,通過對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