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威廉·華茲華斯傳》(英)斯蒂芬·吉爾 著,朱玉 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20年11月
威廉·華茲華斯乃是英國文學史上最負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讀牛津大學榮休教授斯蒂芬·吉爾的《威廉·華茲華斯傳》,可以看出詩人之外的華茲華斯——作為一個詩人,他如何思考,如何創(chuàng)作,如何以詩歌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如何生活,如何交際,如何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斯蒂芬·吉爾將詩人的華茲華斯與普通人的華茲華斯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再現(xiàn)了詩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不同面貌,為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立體、豐滿、完整的華茲華斯。
早年的華茲華斯其實是一個“野孩子”。如果利用親友的人脈,按照家庭為他設定的人生行事,華茲華斯或許能夠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律師,或者成為圣約翰學院的董事,衣食無慮,前程無憂。但是,華茲華斯不愿走家庭為他安排好的道路,他只想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并發(fā)自本能地抵制他不喜歡的人以他不認同的方式對其人生指手畫腳。雖然華茲華斯仰仗為他出資的監(jiān)護人的善意進入了劍橋大學,但他總是以詩人的眼光去衡量現(xiàn)實的劍橋,他厭惡這里的考試競爭,反對劍橋悖離心智、缺乏想象的學術體系。最終,華茲華斯僅以一紙普通文憑從劍橋畢業(yè),與其他任何在此讀書并達到學校最低要求的學生別無兩樣。華茲華斯早年的經(jīng)歷告訴我們,成為一個詩人的關鍵,超人的才華固然重要,然而同樣重要的,還有罔顧世俗的勇氣。
如果說十四歲時華茲華斯青春的敏感不斷受到自然美景的激發(fā),讓他借助文字來自我表達,那么十七歲時的華茲華斯已深受法國大革命的影響,確信人類正在走向新時代的坦途。他在一首詩歌中興奮地寫道:“能活在那樣的黎明已是至福,若再加年輕,簡直就是天堂!”華茲華斯既親眼見證了法國大革命的風云激蕩,他本人也成為法國大革命的擁躉——彼時的華茲華斯正值青春年華,他英姿勃勃,意氣風發(fā),他熱衷探險,喜愛旅行,并在他的首次歐洲之旅中充分展示出非凡的勇氣、身心的耐力,以及靈活應變的智慧。華茲華斯“有幸在監(jiān)禁國王、宣布共和之后最重要的革命時期身在巴黎”,并一直待到身無分文的最后一刻。只是當他再次抵達巴黎時,他已不是當初的狂熱少年,而是抱著理性的態(tài)度重新審視眼前的一切,他就此認識到他的使命并不是去充當一名政治的激進分子,而是成為一名詩人,能夠?qū)⒏嗳恕皬膽T性的麻木中喚醒,使之關注我們眼前世界的美麗與奇跡”。
雖然抱負遠大的華茲華斯一再宣稱,“我要在每個人手中放一盞燈,為他指路”,但他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卻是他自己如何謀生。的確,初入社會的華茲華斯境況不容樂觀,他以詩人獲取的收入非常微薄,卻要用以養(yǎng)活越來越多的家庭成員,他深深體會到單靠文字為生是多么艱難。支撐著華茲華斯一路艱難前行的,除了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度自信,還有親人對他的毫無保留的愛,以及朋友對他的無微不至的關心——他的妹妹多蘿茜,他的妻子瑪麗,都是他一生的保護神。步入中年的華茲華斯進一步投身于人生的理想和使命,盡管他對政治的認識日趨保守,盡管他的日常生活中不乏雞零狗碎,但他依然將精力完全集中于本質(zhì)上有趣且恒久的事物。對于詩人,華茲華斯給出了這樣的定義:“他是對人類說話的人:擁有更敏銳的感受力,更加熱情與溫柔,對人性有著更深廣的知識,擁有比一般人更廣闊的靈魂……”
比爾·蓋茨花了十年時間調(diào)研氣候變化的成因和影響。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工程學、政治學和經(jīng)濟學等領域的專家的支持下,他專注于探索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
在書中,比爾·蓋茨從電力、制造業(yè)、農(nóng)業(yè)、交通等碳排放主要領域分析了零排放面臨的挑戰(zhàn),可使用的技術工具以及我們需要的技術突破,并提供了一套涵蓋廣泛但每一步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