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蘇
【摘要】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加強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融合,以及拓展美術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應合理利用本地的民間藝術資源,廣泛汲取我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下面,本文以臨夏磚雕教學為例,探討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策略。
【關鍵詞】雕塑;民間藝術;磚雕;高中美術
【基金項目】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9年度課題“臨夏磚雕藝術暨民間藝術融入美術課堂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87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案例題旨
民間藝術是我國寶貴的傳統(tǒng)藝術,屬于我國獨特的藝術體系,因此本課從民間藝術出發(fā),以不同的思維方式開展美術鑒賞活動,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使其了解本地的傳統(tǒng)藝術,激發(fā)學生熱愛國家、熱愛本地民間藝術的情感[1]。本案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
(1)利用本地民間藝術資源開展美術教學應該讓學生學到什么?
(2)教師在學生學習體悟過程中起什么作用?運用教學策略的基本途徑有哪些?教學策略的創(chuàng)新對學生自主學習有何種意義?
(3)如何讓學生有效地學習知識?
【案例背景】
本課學習的重點就是雕塑大類中的一個具體分支——浮雕,而臨夏地區(qū)的河州磚雕正是本地非常優(yōu)秀的民間藝術。因此教學設計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保持并提高學生對鑒賞活動的興趣。教學策略之一是讓學生產生少知感甚至未知感,生疑生惑,在鑒賞過程中不斷探究并發(fā)現(xiàn)磚雕的魅力,認識到原來藝術就在我們身邊,并不是“遙不可及,高高在上”的。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主鑒賞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最終達到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并使其獲得整體發(fā)展的目的。
二、案例實錄
(一)樹立目標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傳統(tǒng)雕塑的意義及分類。雕塑是雕、刻、塑三種制作方法的總稱,是創(chuàng)造具有真實的三度空間的反映生活和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雕塑就其形象的展示方式來看,一般可以分為圓雕和浮雕兩大類;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泥塑、石雕、木雕、金屬鍛造等。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問學生:我們本地的雕塑比較出名的有哪些?問題一拋出,學生便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本地的雕塑比較出名的有臨夏磚雕、紅園、東公館、八坊十三巷……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同學們說得很好,觀察得也很仔細??墒谴蠹覍εR夏磚雕的“前世今生”又了解多少呢?
教師可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關于臨夏磚雕及精美作品的剪輯視頻和影像資料,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臨夏磚雕藝術。這時,教師可引導學生:要想真正了解這一傳統(tǒng)技藝還要從它的歷史背景和藝術特色等方面入手。
(二)主題研究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分配學習任務,要求學生通過資料查閱、圖片收集、網絡搜索和討論等方式,了解臨夏磚雕的歷史、藝術精品、發(fā)展傳承及藝術特色。這些內容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臨夏磚雕的獨特性,能更好地傳承本地民間藝術。在完成上述學習任務后,各組推選一名學生代表陳述研究成果和見解。
第一組:臨夏磚雕的歷史。臨夏磚雕又稱古河州磚雕,獨具特色,源遠流長,是樸實勤勞的河州人民獨創(chuàng)的文化藝術瑰寶,是河州古建筑裝飾藝術別具一格的體現(xiàn)。它吸收了傳統(tǒng)木雕、繪畫的藝術特色,是和建筑物緊密結合的一種民間藝術,素有“南有徽州,北有河州”之盛譽。磚雕作為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一種裝飾藝術,還對整座建筑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既凸顯了戶主的身份和興趣愛好,又承載著各個不同時代的文化傳承和底蘊。1980年5月14日,在臨夏縣(現(xiàn)臨夏市)南龍公社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進義校尉王吉磚室墓中的磚雕飾物(見圖1),就是以土窯青磚為基本材料。
據歷史考證, 在宋代,臨夏磚雕藝術已十分成熟,到元明時代,大量精美的磚雕已被使用于各種建筑中。到了明、清兩代,則是臨夏磚雕的全盛時期,建于明末清初的八坊清真北寺門前的“龍鳳呈祥”影壁(見圖2),就是現(xiàn)存河州磚雕中的精品。
第二組:現(xiàn)存藝術精品。紅園和坐落在市區(qū)八坊東南面的東公館是臨夏磚雕藝術保存最集中的地方,其中有不少出自名家高手的佳作,顯示了臨夏磚雕藝術的獨特風采和精湛技藝。民國年間的回族老藝人綻成元、周聲普最為有名。著名的東公館的河州磚雕藝術精品,是綻成元的代表作。臨夏紅園一字亭南側壁上的《泰山日出圖》則是周聲普的得意之作(見圖3)。
教師以東公館為例,通過照片的形式及實地拍攝資料,帶領學生研究其藝術風格和特征。臨夏東公館是原國民黨第四十集團軍副司令馬步青的宅邸,耗時7年建成,完工于1945年。館內極盡奢華,本為其眷屬居住,后來王震大軍進軍青海前司令部也設立于此。2006年,東公館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館內,磚雕作品隨處可見,一幅幅磚雕作品都新穎別致、雕工精湛,堪稱磚雕藝術的博物館。如今東公館也成了人們來臨夏旅游的必看之景。東公館內的磚雕《江山圖》可謂磚雕之精品,雖然經歷風吹雨打,歷經歲月,但磚雕的畫面依然生動活潑。磚雕上方是浩瀚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天空艷陽高照,太陽的光芒灑落在崇山峻嶺上,挺拔的青松,非常逼真。山體之下是開闊的江面,千帆競發(fā),水鳥點點,好一幅氣勢磅礴的畫卷。類似的磚雕精品在河州數不勝數。
第三組:發(fā)展傳承。榆巴巴拱北、紅園廣場、大拱北等一些新建的大型磚雕作品則展示出河州新一代磚雕藝人的精湛技藝。如今磚雕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產業(yè),神韻磚雕、能成磚雕、青韻磚雕、祥泰磚雕、永祿磚雕等專業(yè)化、集團化的磚雕公司不斷涌現(xiàn),出現(xiàn)了穆永祿、沈占偉、綻學仁、周敬德、張全光、盧永剛、趙思輩等一大批磚雕技師,延續(xù)著磚雕恒久無限的藝術生命力。也正因如此,教師應在校園內多推廣這些民族文化、民間藝術,加深學生對其的了解,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傳承這些文化。
第四組:藝術特色。臨夏磚雕在千年來的發(fā)展中,歷久彌新,不斷推陳出新,到了近代又吸收了繪畫、木刻的長處而得到了更好的發(fā)展。它被廣泛應用于民居建筑和寺廟、園林中,主要裝飾部位有影壁、障壁、門樓、券門、墻垣、脊飾和山花等處。磚雕內容廣泛,題材形式多樣,有松鶴延年、梅蘭竹菊、奇珍異草,也有文房四寶、一帆風順(見圖4),還有喜鵲、松鼠、柏鹿等,更多的是仿木斗拱、卷草、花紋圖案等。有的氣勢雄偉,有的典雅大氣、寓意深刻。
在發(fā)展過程中,臨夏磚雕受到了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和漢族文化的熏陶,歷經千年的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建筑藝術風格。臨夏磚雕不但吸收了木刻、石雕、玉雕等雕刻藝術的技法,同時也將中國傳統(tǒng)的詩、書、畫、印的藝術表達手法與磚雕技法相融合,形成了多元化、多民族性的藝術特征,既保留著特有材料呈現(xiàn)出的質感和樸實,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這些都是臨夏厚重的磚雕文化的載體和千年傳承的體現(xiàn)[2]。
三、課堂總結
教師利用本地民間藝術資源開展美術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主體開展美術特色鑒賞活動。在教學案例中,教師應始終做到,既不將知識和盤托出、全盤授予,又沒有簡單地設置學習目標或用指令性任務去驅動學生鑒賞,而是將一定的教學內容問題化,用問題驅動學生進行鑒賞實踐。此外,教師以對問題的探究——解決問題為途徑,在主體活動過程中,以調整難度、提供支持、激勵疏導等方式給予學生切實的幫助,這種幫助正如不斷地向燃煤鼓風輸氧一樣,使煤得以充分燃燒,切實提高了學生的鑒賞能力。這樣的教學過程使學生主體情知互補、心智并進,其思維、語言、情感、品質能夠得到協(xié)調發(fā)展。
最后,教師對學生細致、充分地收集和整理的資料,給予充分的肯定,并與學生一起歸納了臨夏磚雕的歷史背景和藝術特色,為學生講解其中的優(yōu)秀文化底蘊和核心內涵,進而增強了學生的文化自信,使其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和民族團結意識。由此可見,這種以身邊的藝術為出發(fā)點的講解方式深受學生喜歡,學生能夠意識到隨處可見的磚雕藝術就在他們的生活中,從而與本地藝術文化產生共情,更好地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當然,本課教學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學生在語言的組織和表達上還有所欠缺,雖明白意思卻表達不出來,這是由他們的美術基礎比較薄弱造成的。在此基礎上,筆者會繼續(xù)總結研究,不斷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其積極參與到藝術實踐中。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安亞軍.臨夏磚雕藝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20(18):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