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 ? 要】 ?陶行知先生對于教學自有一番理論,他認為真正好的教學不是單一地教學生,而是讓學生學會主動去學。在陶行知思想的啟迪下,小學英語教學迎來了新的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英語;陶行知理念;策略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一直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尤其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教師更需要不斷摸索、研究全新的教學策略。本文以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為基礎,以陶行知教育理論為指導,深入分析英語教學的相關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探究熱情
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倡的“生活即教育”是其思想理論的縮影。所謂“生活即教育”,是一種辯證的觀點,強調(diào)的是教育的生活化特征。在小學階段,學生剛剛接觸英語,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語言基礎,再加上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導致很多學生對英語存在錯誤的理解,認為“英語很難學”或者“學了沒用”。因此,為了改變學生的這一看法,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譯林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7 On the farm時,教師特意將班級布置成農(nóng)場的氛圍,在學生的書桌旁放著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投影儀上顯示的也是農(nóng)場的外部環(huán)境,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增強學生的代入感,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互動,選出一部分學生扮演動物,一部分學生扮演游客。學生非常熱烈地交談,并愉快地進行互動,主動練習課本上的內(nèi)容,從而快速掌握了“Nice to meet you”等日常用語,也學會了單元核心句型。
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生深深體會到了學習英語的快樂和美好。當學生自如地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事物時,才發(fā)現(xiàn)英語的實用性如此之大,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
二、鼓勵自主探究,知行真正合一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名言:“好的先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痹俳Y合陶先生以往的教學理論,可知實踐才是教育的最終出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仍然停留在被動地灌輸英語知識的思路上,學生永遠不可能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更不可能學好英語。因此,教師需要打破教學陳規(guī),鼓勵學生自主探究,讓學生學會探索,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斗志,進而為學生的英語學習埋下精彩的伏筆。
例如,在教學譯林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6 Whose dress is this?時,本單元的核心內(nèi)容是讓學生探究物品的所屬權,并讓學生掌握服飾相關的單詞。在Story time部分,主要展示了Su Yang和Su Hai關于試衣服的一段場景和對話。與此同時,還涉及了dress、trousers、shirt、coat、sweater這五種服飾。然而,服飾的類型多種多樣,絕不僅僅只有課本中提到的這五類,因此,在學完課文的核心內(nèi)容后,教師為學生布置了一個課下作業(yè),讓學生搜集其他服飾的英文名稱,如短褲、短裙、披風、靴子、絲襪等。然后,要求學生制作相關的詞卡,并在卡片上畫下服飾的樣子以及具體的單詞。此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的成果。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主宰課堂,更不能替代學生學習,而是應該鼓勵學生探索,給學生更多探究英語的機會。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會到快樂。
三、營造和諧氛圍,培養(yǎng)英語自信
“求真創(chuàng)造,愛滿天下”這八個字準確概括了陶行知教育理論的精髓,包含著對學生無盡的關愛、信任、賞識與尊重,它意味著教師應以博大的胸懷投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來自師長的尊重,讓學生的人格可以健康發(fā)展,個性得到充分的釋放。尤其對小學生而言,教師一個溫暖的眼神、一句和善的話語,都可以幫助他們重拾學習英語的信心。因此,教師需要營造友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愛的包圍下探索英語,感受快樂。
例如,在教學譯林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3 My day時,教師首先讓學生閱讀文本,形成初步印象,然后圍繞重點語法進行講解,并和學生展開課堂互動。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發(fā)音不準,有的學生太過緊張,有的學生講話結結巴巴,導致他們沒有辦法進行自如的表達,課堂上不時爆發(fā)出陣陣哄笑。但是,教師并沒有笑,因為此時的笑是對那些想要學好英語的孩子最大的打擊。因此,教師決定降低難度,讓學生從最基礎的做起,先用簡單的詞組描述自己某一個時段的活動,比如“I get up at six oclock.Then I brush my teeth and wash my face.”在反復的互動中,學生由一開始的畏懼,到慢慢地熟練,再到自如地表達。
在英語教學中,很多小學生由于沒有接觸過英語,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錯誤,教師應用包容的心態(tài)面對學生,并用溫馨的眼神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學生才能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陶行知教育思想為當下的英語教學指明了改革的方向。作為教師,既需要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活情境;也需要“教學做合一”,讓學生將知識用于生活實際;同時還需要關愛學生,包容每一個學生的錯誤,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金芳平.陶行知學生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J].華夏教師,2017(12):82-83.
[2]胡玲玲.引生活之源,活英語之水[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