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松
【摘? ?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需要全面推行高中學生的素質教育,通過體育教學強化學生的體能,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高中體能教學模式是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通過改進極大地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本文淺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體能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體育? 體能?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075
體育學科在教育領域長期得不到重視,教師在課程設置上沒有經過精心設計和考量,沒有考查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只是根據(jù)一般經驗進行教學,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的體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與學生自身的健康和學習聯(lián)系在一起,學生體能良好是身體素質高的前提,身體素質又極大地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因此,在高中階段學生的體能訓練是提高各項能力中不可忽視的一項因素,在體育教學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高中體育課堂大多偏向傳統(tǒng)的體能訓練,如運動熱身、田徑運動、跳高運動、跳遠運動等基礎體能訓練。教師在課程內容的安排上沒有任何創(chuàng)新,學生只是機械地做訓練,對自身體能鍛煉沒有形成意識,甚至有的學生連最基礎的運動前熱身都不知道原理,認為沒有熱身的必要。這是教師對學生的理論知識輸出不到位,體育教師一般在上課開始時整肅紀律,然后就立即熱身運動,學生只把熱身當成課程規(guī)則,缺少理論支持,體現(xiàn)在生活中就是學生自主體能訓練意識不夠。學生缺乏自主意識表現(xiàn)在生活中就是不注重體態(tài),對身體健康意識缺乏,沒有管理身體的習慣,容易養(yǎng)成懶散、不愿意運動的性格。
除此之外,體能教學還存在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沒有趣味性等問題,學生對體育課本身沒有學習興趣,更期待體育課中的自由活動時間,對教師所教授的知識不予理睬。這些現(xiàn)象是當下體育教學中常見的問題,教師先要明白教學問題的所在,然后有針對性地研究解決策略,大體可以按照優(yōu)化課程內容、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和趣味培養(yǎng)三個方面進行探究。下文淺談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體能水平的幾點策略,給教師進行教學革新提供部分借鑒或建議。
一、優(yōu)化課程內容,體現(xiàn)體能訓練的有效性
傳統(tǒng)體育課大致分為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進行熱身訓練,幫助學生拉伸筋骨,避免課堂運動受傷。其次,按照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安排學生進行體能訓練,如將學生分組進行跑步比賽,或分組進行跳遠。最后,教師會留出三分之一的時間交給學生自由活動。這樣的課程看似十分注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給予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但教學流于形式。
第一,熱身運動僅限于動作模仿,教師并沒有注重學生動作的規(guī)范性,是否達到了熱身的效果也未可知。教師沒有對學生闡釋各個熱身動作的作用,學生缺乏理論知識,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熱身運動,如跳高運動前需要拉伸腿部肌肉、腳踝、手臂、胸肌、腰部力量等,學生不知道需要提前做好什么準備,就胡亂做幾個動作,在實際上沒有起到熱身的效果,反而容易在訓練中受傷。教師優(yōu)化體能教學課程內容中應在熱身運動中加入對動作的解釋,讓學生一邊熱身,一邊感受體育知識在現(xiàn)實中的體現(xiàn)。
第二,體能訓練同樣流于形式,教師優(yōu)化課程內容,需要保證體能訓練能夠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的體能訓練就是讓學生圍著操場跑兩圈,這樣的形式比較單一,體能的提升需要日復一日地積累力量,慢慢強化身體肌肉和器官,學生并不能通過跑操場來提升體能。相比直接讓學生跑操場,教師應采取更為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體能。如教師教給學生跑步的技巧,在跑步時用腳尖著地能夠減小跑步運動對身體造成的損傷,同時還能提高跑步速度,然后教師讓學生模仿實踐,通過對比兩種跑步方式讓學生認識到體育知識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性。
第三,課堂需要留給學生自由活動時間,但不可過多,控制在十分鐘左右即可。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意識,將體能訓練融入日常生活
高中學習以文化課為主,學生不能將多數(shù)時間放在體能訓練上,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將體能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中,使之變?yōu)樯盍晳T。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體能訓練能夠有效緩解學生長期學習帶來的身體問題,如久坐容易造成身體下半身血液不流動,腿部容易麻木,長期下來加重其他器官的負擔,也容易造成肥胖。因此教師交給學生一些課間休息時能夠緩解不適癥狀的鍛煉動作,類似于高抬腿、后踢腿、扭腰、俯身摸腳背等動作。教師要給學生樹立保養(yǎng)身體健康的意識,讓學生注重對自己身體的管理,不僅是健康方面,還有影響學生氣質的體態(tài)問題。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如何在久坐時保持腰背挺直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坐板凳的三分之一,然后有意識地提醒自己挺直腰背。
教師需要給學生樹立自主訓練的意識,在鍛煉學生自律方面起到積極作用,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體能意識融入生活習慣,培養(yǎng)學生喜歡運動的愛好,如踢足球、打籃球、跳繩等運動都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但前提是學生能夠長期堅持鍛煉,將體能訓練融入生活。
三、注重趣味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積極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如果教師在熱身運動后就叫學生跑操場,學生是極不情愿的,甚至有的學生趁教師不注意偷工減料。教師在培養(yǎng)運動趣味的方法上可以采取游戲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通過參與游戲的樂趣體會體育運動的魅力,激發(fā)訓練的積極性。如教師可以安排足球比賽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籃球比賽、跳沙坑等鍛煉學生的跳躍能力。
除了游戲化教學,教師還應注重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評價,給學生反饋他們近期鍛煉的結果,學生一般很難注意到自己的體能水平是否有提高,因此需要教師的提醒來增加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他這次跑步的速度又快了,學生聽到教師夸獎后會更加注意自己能力的提升,將其作為自己的優(yōu)點進行發(fā)揚,從而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綜上所述,在高中體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體能水平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發(fā)展和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應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的問題所在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即優(yōu)化課程內容,體現(xiàn)體能訓練的有效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將體能訓練融入日常生活;注重趣味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訓練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戴曉科.論高中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體能全面發(fā)展[J].新校園:閱讀版,2015,000(008):27.
[2]王兆鵬.促進學生體能全面發(fā)展的高中體育教學研究[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3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