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強
【摘? ? 要】生物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課程。生物學科有其自身的特點,結合對新課程標準的解讀,教師應當在充分考慮到生物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便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成效。
【關鍵詞】新課改? 高中生物?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9.111
生物學科是一門研究生命現(xiàn)象和生物活動的課程,學科特點非常明顯,而生物又是一門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如何讓學生在把握生物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展開高效的生物學習,將所學到的生物知識順利應用到現(xiàn)實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是教師應當關注的重點。此外,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時期,高中生即將參與高考,學生面臨的學業(yè)負擔和壓力也越來越重,如何協(xié)調好學生繁重學業(yè)負擔和高效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廣大教師應當重點思考的問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各個學科、各個階段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也應當更具新意。然而在新課程標準滲透的實踐中,很多高中學校的生物教學并沒有順利落實相關要求,部分生物教師在教學理念和方法上還有待更新,因此,探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十分必要。
一、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學理念需更新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滲透,生物作為高考必考的課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不少生物教師在理念上沒有及時更新,依然非常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方法上也遵循傳統(tǒng)的模式,在課堂上主要還是以教師的理論傳導為主,師生互動有效性不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基本來源于教師的思維活動。生物是一門非常重視實驗的課程,但是目前在生物課堂上缺乏實驗活動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部分教師教學理念的落后和客觀條件的不足,導致學生能夠參與生物實驗探究活動的機會很少,致使生物學科的科學性無法體現(xiàn),學生的體驗不足。在作業(yè)設計上,部分教師也習慣采用“題海戰(zhàn)術”,重視數(shù)量,忽視質量,既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也無法讓學生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教學資源較匱乏
改革對于生物學科的進步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這一進步的速度遠遠比不上生物學科本身的發(fā)展進度,這就導致生物學科在教學內容上會存在滯后性,缺乏足夠的教學資源,影響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改革。很多生物教師不僅對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無法順利使用,更沒有為學生實驗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足夠的資源,高效的生物課堂構建任重道遠。
(三)部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偏低
生物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偏低也是影響新課改有效落實的一個因素,主要表現(xiàn)為部分教師對新課改缺乏足夠的重視,對新課改所提倡的教學理念、方法不能夠深入地理解并落實于自身的教學工作中。在更新的生物學科知識和技術學習上也非常緩慢,無法與時事相結合,在課堂教學中不能夠為學生進行必要的知識拓展與延伸。部分生物教師存在的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會阻礙教師的專業(yè)性成長,最終導致高中生物教學改革進程拖沓緩慢,亟需學校和教師引起重視并及時改進。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更新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要想切實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生物教師必須要及時更新自身教學理念,對新課程標準有充分的解讀,對其中所倡導的“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理念有確切的把握,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將其合理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不僅要在理念上做出改變,更要在方法和內容上追求創(chuàng)新,對現(xiàn)階段生物學科的發(fā)展動態(tài)要有把握,根據(jù)具體的變化來調整教學策略,以此保證學生的生物學習始終能夠跟上時代步伐。
(二)改變教學方法,突出主體
在課堂上教師不能夠以自身的意志來支配學生,高中生已經(jīng)具備一些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教師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信任和支持,將學習的主導權歸還于學生,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展現(xiàn)自身主體性作用,在實踐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感受到生物學習的樂趣和價值,在接受教師正確指導之下,不斷完善自身生物學習,提高自身學習效果。如“走進細胞”一課可以這樣設計:在課前,生物教師就要根據(jù)本課的具體內容和知識目標精心設計導學課件,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課件的指導完成有效的預習,有所收獲;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提問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把握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情境教學、微課展示、合作討論引導學生嘗試突破難點,再由教師做總結和補充,達成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的目標。
(三)重視實驗,合作探究
實驗是自然學科的基礎,生物這門學科也離不開大量的實驗活動,教師有必要為學生提供或創(chuàng)設一些參與實驗活動探究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驗材料,指導學生根據(jù)所學內容自主設計實驗,成立小組共同探究實驗,在實驗中驗證自身所學理論知識以及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以此鍛煉學生的實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能力的發(fā)展。例如,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在課后作業(yè)設計中要求學生動手進行實驗,布置“自制生態(tài)瓶”的活動,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實驗,根據(jù)本課的內容和教師的要求來選擇實驗材料、撰寫實驗報告,提出相關問題,得出實驗成品和結論。在作業(yè)評價中,教師可結合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加深學生的實驗認識,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四)拓展資源,結合時事
生物是一門和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關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不能夠將視野局限于課本之上,更應當面向課外,結合時事,依托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幫助,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有關生物學科的前沿資訊,了解到生物的理論和實踐成就以及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應用,這樣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更能夠讓學生積極投入到應用生物知識的過程當中。
總而言之,新課程改革實施后,高中生物教學面臨諸多挑戰(zhàn)和機遇,教師應當秉承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強化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善用各種教學資源,加強對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的學習和應用,通過挖掘互聯(lián)網(wǎng)的價值來掌握生物學科的發(fā)展趨勢,了解生物學科最新教學動態(tài),把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構建更加高效開放的生物課堂,改善學生的生物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以更好的狀態(tài)面對高考。
參考文獻
[1]于海英.基于創(chuàng)新思維的高中生物學教學方法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8):88-89.
[2]賴麗梅.淺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開展重要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