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寧
如何從文化視角解讀書信的情感意蘊,從兒童視角把握書信的生命律動,從生活視角重構書信的現(xiàn)實功用?下面,筆者就以“寫信”教學為例,談談對“學科育人”理念的思考與實踐。
一、從文化視角解讀書信的情感意蘊
師:書信的格式規(guī)范我們已經(jīng)了解了,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我發(fā)現(xiàn)很多人寫信時,開頭的祝福語不是“您好”,而是“見字如面”,為什么人們都對這四個字情有獨鐘呢?
師:你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這個問題很值得大家思考。還有誰想提問?
生:為什么書信后面的祝福語都要換行寫呢?比如“此致”空兩格寫在一行,“敬禮”另起一行,而且還必須是頂格寫。
師:這個問題也是兒時的我弄不明白的,同學們的神情告訴我,你們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咱們就先來思考這兩個問題。請同學們先小組討論,一會兒咱們來交流。(小組交流,討論)
生:我覺得“見字如面”這四個字絕不只是古人的一句客套話。細細琢磨,這四個字多么富有溫情和想象力啊!寫信時就如同與親友面對面地傾訴,溫暖的燈光下,鋪展信箋,聚精會神,工工整整寫下每個字的感覺,真是幸福!
生:“見字如面”透著一股慢慢悠悠的感覺,就像詩中說的“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真正寫信時,一定得慢下來,因為每個字里都有情。
生:我覺得“見字如面”表達出人們強烈的思念情感,雖然見到的只是文字,但字里行間透著的是渴望見面的心愿,雖只是“見字如面”,也能讓人們擁有久別重逢的喜悅。
師:是啊,“見字如面”,言短情長,飽含的正是親友間渴望相逢的心愿。再看下個問題。
生:“此致”的意思是“在這里致以”,“敬禮”的意思是“表達禮貌和敬意”,這句話連在一起說才完整啊,為什么要這樣分開呢?
師:此處“敬禮”頂格,呼應書信開頭對收信人的稱呼,這是古人寫信時對“抬頭”傳統(tǒng)的延續(xù)。古人寫信是從上往下寫,每當行文涉及收信人姓名或稱呼時,都要努力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以示對收信人的尊重。這個格式傳統(tǒng)也應用到了“敬禮”或“祝福語”上。
生:我懂了,這是為了表達對收信人的尊重和敬意!
師:在過去,一頁信紙最好是寫八行,既顯得內容充實飽滿,又不至于過于緊湊密集,能充分表達對收信人的尊重和關心。如果寫信內容較多,一頁紙不夠,我寫在信紙反面行不行?
生:不行,這樣太不禮貌了。古人都是用毛筆來書寫,寫在反面肯定會把信紙印糊了,一點兒敬意都沒有!
師:說得好,看來大家漸漸都領會到寫信的要義了。那如果我的信寫到第二頁時,只寫了幾個字兒就結束了,是否合適呢?
生:我覺得也不合適,看著第二頁空空蕩蕩的,好像你已經(jīng)無話可說一般。
師:孺子可教也。傳統(tǒng)的寫法是信的第二頁應該至少寫上三行,給人以言猶未盡之感,而不是匆匆結束,好像已無話好說。你瞧,這寫信的行數(shù)中也透著對他人的尊敬呢!
【課堂評析】相較于其他學科,語文學科最為突出的育人價值便是文化傳承。筆者從書信形式中,“于無疑處生疑”,引領學生關注三個問題——“見字如面”的意蘊,“此致敬禮”要頂格的含義,以及傳統(tǒng)書信中每頁該寫幾行。這些問題都是學生在預習中“想都沒有想過的”問題,卻是書信中表達“敬意”最好的體現(xiàn)。在好奇心的驅動下,一次又一次地質疑、思索、解惑后,學生領悟到“尊敬”方為書信的要義。
二、從兒童視角把握書信的生命律動
師:還記得第一次見面時我送給你們的那封信嗎?來,咱們一起回顧一下。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們已經(jīng)見過面了。仔細想來,我們能夠相識真有緣分??!你想想,這世上有那么多的學生,我為什么就遇到了你呢?這世上有那么多老師,你們?yōu)槭裁淳陀龅搅宋夷??這是不是緣分呢?
同學們,從現(xiàn)在開始,你們在學校的每一天,我都將和你們一起度過。我會和你們一起誦讀美妙的古詩,用我們快樂的歡笑迎接每一個黎明的來臨。我會給你們講一個又一個好聽的故事,在故事中一起去感受人性的真善美。哦,我還會把我揣摩多年的獨家“寫作秘籍”傳授給你們,讓你們也成為“寫作小達人”。
師:讀完這封信,你有什么話想對我說呢?請按照書信的格式寫下你想對我說的心里話。(學生當堂寫信、讀信)
師:同學們知道信紙該怎么折疊嗎?
生:我會折千紙鶴,表示“送你好運”。
生:我會折成一個愛心,表示對你的喜愛。
師:你們的折信方法都很有創(chuàng)意,富有時代的氣息。這很好!不過,你們想過沒有,若是折成千紙鶴或是愛心,收信人展開來后就會出現(xiàn)一個小問題——折痕很多,一不小心還有可能把信紙撕破。傳統(tǒng)的折信方法,是先把信紙縱向對折,再把下方稍微往上折一點,便可以放到信封里了。這是最鄭重的折法。想想看,這樣折信有什么好處。
生:打開以后干干凈凈,讓收信人看得清清楚楚。
生:折疊后的信紙一高一低,就好像是寄信人在給收信人行禮一般,充滿了敬意。
師:傳統(tǒng)折信的方法,在每一個細節(jié)中都透著為他人著想的敬意。
【課堂評析】學科育人要站在兒童立場。一切優(yōu)秀文化,都必須透過兒童視角加以審視,都必須落在喚醒和激活兒童自身體驗上,和童心世界相契相融,才可能煥發(fā)出兒童的生命律動。在教學中,筆者以自己寫的一封信做“引子”,于有限的教學時空中,創(chuàng)設學生回信的表達情境,激發(fā)學生渴望與教師交流的心理需求。如此,讓學生心靈律動的表達“身在現(xiàn)場”,而非“遠在天邊”。寫好信后,如何折信?這個頗有些冷門兒的學問,對學生而言也是一個富有思維含量的游戲。
三、從生活視角實踐書信的現(xiàn)實功用
師:信紙折好了,放進信封后粘好,寫上郵政編碼,貼上郵票,最重要的是寫上什么?
生:某某老師收。
師:有一個學生給我寫了封信,他在信封上寫著“某某老師敬啟”,你們幫我看看,這樣寫有沒有問題。
生:應該沒有問題吧,他的意思就是“請尊敬的某某老師開啟”。
師:該同學這樣寫的本意是為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卻犯了基本的語法錯誤。如果還原完整語句,“敬啟”的意思是什么?
生:明白了,這樣寫就和他的本意反了。本意是“請尊敬的老師開啟”,實際上卻成了“老師尊敬地開啟”。
師:我看到了一則報道,說在信息化浪潮的沖擊下,未來幾年內,私人書信將徹底退出現(xiàn)代人的生活……到那時,你覺得我們的生活中會少一些什么呢?
生:會少了寄信時的期盼和收信時的喜悅。
生:會少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敬意。
生:會少了長久珍藏書信的那一縷墨香。
【課堂評析】語文學科的育人價值是通過語言文學,將優(yōu)秀文化潛移默化地融入學生的內心世界,這種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不能停留在認知層面,更不能灌輸式地簡單訓示。學科育人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最好的辦法就是“移情”到生活中,學以致用,在生活中實踐,將語文學習中悟得的思想情感、態(tài)度觀念、精神文化,通過言語實踐活動,讓學生實現(xiàn)情感共鳴和內心認同,進而化為日常生活中的自覺意識和行為。
(作者單位:南京市長江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