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佳美 陳藝萍 張歡
摘要: 2020年的疫情再一次敲響了衛(wèi)生安全的警鐘??茖W的衛(wèi)生防疫不僅僅是國家政府的工作,個人也需要從日常的生活習慣中反思自己有哪些是需要迫切改變。人類在堅持遵守好的習慣的同時,更應加強禁忌意識,守住底線。
關鍵詞:疫情;生活習慣;禁忌;遵守
一、研究的背景與意義
己亥、庚子之交,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中國乃至世界陷入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中。即使中國有抗擊非典的經驗,但時隔十六年之后,人們發(fā)現(xiàn)在疫情面前人類仍是不堪一擊。無論是2003年SARS,還是2012年的MERS,又或者是2020年的疫情,在慘勝之中人類是否應該有所反思。為何人類不能夠及時地以史為鑒,避免悲劇的再次重演。用蘇洵的《六國論》中“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以示后人而復哀后人也”用來形容再貼切不過。疫情期間能夠意識到衛(wèi)生安全的重要性,在疫情后卻拋之腦后。對于個人而言好的生活習慣需要從小培養(yǎng),持之以恒。不良的生活習慣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但對于一個國家而言,科學的衛(wèi)生防疫永遠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二、禁忌意識與遵循意識
學者徐圻(2020)曾寫到現(xiàn)在最應當做的就是在生活習慣上大力強化禁忌意識,底線思維,讓我們老祖宗的古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真正成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法則。在現(xiàn)代,不知為何人們變的“無畏”與“無謂”。當人類意識到沒有什么可以束縛住自己后,對于一切未知的都敢于嘗試。疫情的起因雖然還未確定,但很多研究指向野生動物。為何會傳染給人類呢。因為百無禁忌。人類早就明白野生動物身上帶有許多的病毒,卻還是為了追求刺激或者其他原因去嘗試?;蛟S他們是無畏,那些帶著原始野性‘面目猙獰的野味在他們眼中成了上好的滋補品。亦是無謂,不論是野生動物的生命,亦或是自己的命乃至全人類的生命對于他們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這些人毫無底線,一旦沒有了底線便沒了人品,什么事都可以做,讓人害怕與唾棄。就因一小部分人沒了底線,給千萬人帶去了不幸。人應該守住自己的最低點。在生活習慣上加強禁忌意識與底線思維。
生活習慣就應該被遵守。疫情的發(fā)生后人們意識到的不應僅是培養(yǎng)的良好生活習慣,更應意識到不僅僅是特殊時期,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幼兒時期就應該注重良好生活習慣的養(yǎng)成。世界衛(wèi)生組織研究表明,在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和行為存在直接關系,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讓人們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有效的直接的減少病毒的傳播。在幼兒園時期,老師經常要求學生勤洗手,但很多時候洗手卻很難做的規(guī)范。而且大多數(shù)人沒有使用洗手液或者肥皂的習慣。那么,更不必說要求兒童甚至是大人能做到洗手的七個步驟(正、反、夾、弓、大、立、腕)。其他一些看似不經意、細微的生活習慣能夠不堅持也不是易事。在疫情前,雖然部分人有帶口罩的意識,而遺憾的是很多人不會帶口罩,更不會處理用過的口罩。疫情期間,因為中國一直強調外出戴好口罩、甚至在特殊場合強制人門帶好口罩使中國疫情的防控略好于西方國家。但是疫情之后,戴口罩卻被認為是一種麻煩。不僅僅是疫情期間,在日常生活中感冒時不也應該帶好口罩。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在對其他人的健康負責。
三、總結
人與大自然的搏斗從古至今從未停止,但在搏斗中大自然始終有其自身的風度,一貫遵循規(guī)則。因此人類才得以在生產生活中不斷積累的經驗,能夠探尋有效的防疫措施。人類不應藐視規(guī)則,企圖以此來征服大自然。人類應該珍惜現(xiàn)在這些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中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強化禁忌意識,守住底線。讓培養(yǎng)與堅持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種風氣,不斷追求健康生活,共筑健康中國。
參考文獻
[1]徐圻.強化禁忌意識——抗擊疫情的文化啟示[J].當代貴州,2020(12):79.
[2]倪曼琳,李瑜玲,黃夢妮,涂洪澤,劉學旭,梁兆謙,任政亮.小學衛(wèi)生防疫教育模式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意義、綜述與展望[J].公關世界,2020(16):110-111.
[3]周磊. 好習慣不止是防疫之需[N]. 湖北日報,2020-07-28(005).
作者簡介:
易佳美,女,生于1999年12月,漢族,江蘇常州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日語專業(yè)
陳藝萍,女,生于1999年2月,漢族,江蘇蘇州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日語專業(yè)
張歡,女,生于1999年2月,漢語,山西運城人,江蘇大學本科在讀,日語專業(yè)
基金項目:江蘇大學2020年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010299761x
(江蘇大學?江蘇?鎮(zhèn)江?21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