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涵
1942年9月3日至8日,郭沫若只花了五天半的時間,便完成了歷史劇本《孔雀膽》,但在圍繞寫作的相關工作上,郭沫若卻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一方面是完成后的修改。郭沫若在后記中說:“雖然寫只寫了五天半,但改卻差不多改了二十天。我送給好些朋友們看過,也念給朋友們聽過幾次?!保ü簦豆羧肺膶W編第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版,P265)另一方面則是寫成之前的準備工作。郭沫若發(fā)揮了其歷史學家的鉆研精神,寫滿了一整個抄本,比劇本本身字數要多五倍,又在朋友楊亞寧的幫助下,對昆明實地及相關史料進行了二次查驗。這些努力,足以證明郭沫若對《孔雀膽》的重視。
郭沫若的歷史劇多取材自戰(zhàn)國兩漢的俠客故事,但《孔雀膽》的肇本卻是一段發(fā)生在元末云南的悲劇。至正二十二年(1362),明玉珍派軍隊攻打云南。大理總管段功率兵打敗明玉珍的軍隊,救下鎮(zhèn)守云南的梁王一家。梁王感其功德,或為拉攏段功,將女兒阿蓋公主嫁給段功。后梁王相信了關于段功有不臣之心的讒言,將毒酒孔雀膽交給阿蓋公主,命其毒死段功。阿蓋公主沒有執(zhí)行,反而將秘密泄露給了段功。段功沒有聽從阿蓋公主逃亡的建議,最終被暗殺。阿蓋公主大慟,在留下一首詩之后也自殺殉情。
這個故事最早并不見于明初編訂的《元史》中,而是廣泛流傳于一些明代嘉靖年間編訂的野史、方志里。蔣彬《南詔源流紀要》、楊慎《滇載記》《南詔野史》等都有記錄。根據楊亞寧的調查,《昆明縣志》曾記載云南有祀段功與阿蓋的寺廟,故而故事確實具有一定的可信度?;蛟S是考慮到這一點,民國時期柯劭忞在編纂《新元史》時,將阿蓋的故事也收入了其中。
阿蓋的故事本身并不算復雜,甚至因為過于簡練而令人感到不安。進讒言之人是誰?擁有大量軍隊的段功是真的被冤枉,還是只是仗力認為梁王不敢害自己?一部分野史中記載段功在大理還有一妻高氏,這是否是真的?段功幫助梁王屠殺起義軍,是否有助紂為虐的前提?段功流連云南溫柔鄉(xiāng),不愿意再回到大理,是否過于自私?阿蓋自己又經歷了怎樣的心理變化?換言之,在阿蓋故事的凄婉之下,隱藏著太多的人性問題、權力博弈問題乃至民族問題,這些都是極其復雜的,而在作家的二次創(chuàng)作中,也是必須要去處理、去解決的。
郭沫若選擇了兩步走的處理方式。一方面,愛情故事仍然是其主線,但將之放大。為了凸顯阿蓋的堅貞,郭沫若虛構了復雜的副線,生造了壞人車里特穆爾愛阿蓋而不得,借助與之私通的王妃之手在梁王面前讒害段功的情節(jié),將原本故事中一詞帶過的“讒言”細細勾勒,從而讓整個劇本的故事性、傳奇性大大加強。另一方面,在原故事中就代表著善的阿蓋之外,郭沫若還增加了段功的善,將其形象光大化。他讓高氏早已亡故,使段功成了鰥夫,又增加了段功仁愛保民的描寫。在《孔雀膽》中,段功愿意留在云南及不愿聽從阿蓋建議,都是為大局著想,本心是不想云南再陷入生靈涂炭之中,連帶其攻打明玉珍的軍隊,也是對起義軍在進入云南之后軍紀敗壞,以致民怨沸騰的替天行道。而在兩大改造之后形成的《孔雀膽》,則成了一個極善與極惡斗爭,最后不幸失敗的傳奇故事。
有趣的是,在《孔雀膽》問世之前約十年前,還有一個作家也用現(xiàn)代小說的形式重寫過阿蓋的故事,這便是收錄于1932年施蟄存出版的歷史小說集《將軍底頭》中的《阿襤公主》。延續(xù)了《石秀》的精神分析寫法,施蟄存在《阿襤公主》中,用遠沒有郭沫若堅定的筆觸,寫下了段功猶豫在種族矛盾與情欲之間的過程:段功留念溫柔的阿蓋公主,但在大理被手下一鼓動,又感到自己確實與元朝有不共戴天之仇,因而想要帶兵造反;而帶兵走到昆明、看到阿蓋公主,又被情欲所攝,將造反看成并不算緊急的事情,最終在這種搖晃矛盾的心理中丟掉了性命。高氏依然存在,而阿襤公主的形象也變得復雜了:她一方面覺得自己的確對于種族負有責任,一方面又認為如果按照父親的命令毒死了段功,種族的確可以得到保全,但自己卻得承受毒死親夫的萬千罵名,這對于她來說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此外,還有左右丞相的小心思,還有梁王個人的想法……可以說,施蜇存的《阿襤公主》雖然在情節(jié)上并沒有《孔雀膽》復雜,但在心理描寫的深度與曲折上是遠超《孔雀膽》的。
郭沫若在寫作《孔雀膽》之前并沒有看過施蟄存的《阿襤公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孔雀膽》問世后,郭沫若在朋友推薦下閱讀了《阿襤公主》,卻在文章中公開表示了自己對這篇小說的態(tài)度:
讀了這篇小說,在積極方面對于我毫無幫助,不過在消極方面它算使我知道了我所不能找到的東西,別人也沒有方法找到。(《郭沫若全集》文學編7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P259)
郭沫若在此處所說的“沒有方法找到”的東西,是就史料而言。大概而言,郭沫若不認同施蟄存的小說主題與構造,認為施蟄存在對史料的裁剪方面也頗不會斟酌揀選,以至于誤信一些史料,讓整個故事變得不甚陽光。總而言之,很明顯,郭沫若不喜歡《阿襤公主》。
郭沫若,1892年生于四川樂山縣銅河沙灣,原名郭開貞。樂山向來多山多水,郭沫若也曾在回憶錄中描寫過自己的故鄉(xiāng):
場的西面橫亙著峨眉山的連山,東面流瀉著大渡河的流水,鄉(xiāng)里人要用文雅的字眼來形容鄉(xiāng)土人物的時候,總愛用“綏山毓秀,沫水鐘靈”的字句。綏山就是峨眉山的第二峰,沫水就是大渡河了。(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1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年版,P89)
顯而易見,故鄉(xiāng)的山水讓郭沫若始終不忘,因為就連他最常用的筆名“沫若”也便取材于家鄉(xiāng)的兩條江河——沫水(大渡河)與若水(雅礱江)。這兩條江河位于長江水系的上游,因水流湍急而水能豐富。
在烈水峻山的環(huán)境中,人需要與環(huán)境做長期的搏斗,這在那個人口流通不頻繁的時代,某種程度上來說便塑造了一個地區(qū)人民的性格。郭沫若對家鄉(xiāng)的第二個記憶便是眾多的土匪。有大量的土匪頭領出自銅河,江湖氣頗重。這似乎與整個四川豪俠任氣的特點不謀而合。郭沫若曾經在自傳中詳細描述過保路運動,這是辛亥革命的先驅,正是因為清政府將湖北的新軍調去鎮(zhèn)壓四川,武漢的革命者才有了趁機起事的機會。保路運動的前后,雖然有大量混亂甚至內斗的地方,但在維護鐵路所有權之上,卻是全省同心。這讓我想起了幾十年后的川人抗日,他們也是這樣悍不懼死、前赴后繼的。
雖然沒有暴烈至此,但郭沫若的性情,實際上也深深染上了故鄉(xiāng)山水的色彩:在少年求學時期,他就屢次因為與校方發(fā)生矛盾,或是作為學生頭目帶頭鬧事而被斥退。就讀嘉定中學時,因為醉酒大罵一名學識不博卻頗為專制的監(jiān)學而被斥退,在成都讀高等學堂時,又因為擔當了立憲請愿的罷課代表而險些被斥退;本來考上了天津的軍醫(yī)學校,但在看到亂七八糟的入學試題后,又憤而棄學……但在屢被斥退之外,他在學業(yè)上,又經常拔得頭籌,甚至尋常人要一年半也不一定考得上的日本官費學校,他能夠僅用半年的時間便在日語幾乎零基礎的情況下順利達成目標;而在遇到不公平的事時,他也會拔刀相助,挺身而出。通讀其自傳,仿佛在讀其名作《天狗》一般,如此仗氣使性,又如此神采飛揚,仿佛那奔騰酷烈的大江大河一樣,一往無前。
某種程度上來說,《孔雀膽》中的云南其實并不完全是云南,毋寧說是一個郭沫若想象中的云南、是樂山化了的云南。這也就可以理解,《孔雀膽》中的阿蓋公主的故事為何如此浪漫,大開大合,大悲大喜。在故事中,無論善惡,每個人的性格都像是清澈江水一樣透明、倔強,都在踐行著自己的想法。王妃愛車里特穆爾,于是即使親手毒死自己的親生兒子,也要幫助她的愛人。段功希望云南太平,于是即使阿蓋已經警告了他第二天可能會有謀殺,他依然一笑了之;而全劇中真正的主角阿蓋公主更是如此,她是水的化身,兼具有水柔性“可載舟”的一面,又有烈性“可覆舟”的另一面。她對待自己的繼子女、父親、弟弟,都像傳統(tǒng)中國女性一樣柔軟,但在保護段功之上,她又是這么堅決,以至于可以拋棄一切。這或許是因為河水也是奔騰向東,它不會為任何人所改變想法。在工業(yè)革命之前的人們,只能去適應它,而非由它來適應人。就像在讀或觀看《孔雀膽》時,讀者、觀者很難有時間靜下來慢慢思考,因為故事已經帶著掃蕩六合的氣勢將你席卷其中了。
雖然在后期表述中,郭沫若將《孔雀膽》定位為妥協(xié)主義者與殘暴統(tǒng)治者的斗爭終將失敗的象征故事,而在抗戰(zhàn)之中,《孔雀膽》也確實曾鼓舞過人民奮斗,但事實上,《孔雀膽》與其說是為宣傳而生,倒不如說是圓了郭沫若少年時的一個夢:
我知道有阿蓋的存在應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栋⑸w妃》的詩又重新溫暖了我的舊夢,因而那冊書我便隨身帶到了重慶來。(《郭沫若全集》文學編7卷,P257)
郭沫若動筆寫《孔雀膽》,是因為他閱讀了大量的元史料,但閱讀元史料最初卻不是為了寫《孔雀膽》,而是想把釣魚城的故事戲劇化,“但在中途我的興趣卻被阿蓋吸引去了”(《郭沫若全集》文學編7卷,P257):
本來,我在當初寫這個劇本的時候,我的主眼是放在阿蓋身上的。完全是由于對她同情,才使我有這個劇本的產生。(《郭沫若全集》文學編7卷,P274)
的確,像阿蓋公主這一類有才子、有佳人,佳人又如此倔強的故事,是很容易打動郭沫若本就多愁善感的浪漫的心的:
我最表同情的是拿破侖的廢后約塞芬,她在死的時候還取出拿破侖的相片來表示愛慕,那真是引出了我的眼淚。(《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1卷,P43)
當我讀到亨利上古塔去替她取鴉雛,從古塔的頂上墜下,她張著雙手去接受著他的時候,就好像我自己是從凌云山上的古塔頂墜下來了的一樣。我想假使有那樣愛我的美好的迦茵姑娘,我就從凌云上的塔頂墜下,我就為她而死,也很甘心。(《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11卷,P122)
似乎這類故事對他有著天然的吸引力。
為何會是這樣?我想,郭沫若成長在其中的樂山的內陸性,以及由此帶來的農耕文化、鄉(xiāng)土社會性,或許是很重要的原因。樂山遠離沿海等地區(qū),道路不通暢,相對封閉,即使在清末,仍然保留著延綿幾千年的小農經濟面貌。而在一個封閉的農業(yè)社會中,詩意和抒情是通過與自然的和諧對話關系產生的。正如學者張檸說的那樣:
古典世界是一個靜止、凝固、重復、節(jié)奏簡潔的永恒世界,一個人與自然的整體性尚未破碎的“烏托邦”世界,一個業(yè)已消失的典型的農耕文明世界。在那里,人的整體性與自然或世界的整體性合而為一,彼此認同、相看兩不厭,擁抱在一起;在動植物身上可以感受到人性,在人身上可以看到植物性和動物性。(張檸,《感傷時代的文學》,新星出版社2013年版,P141)
這樣環(huán)境生活中的人,是具有整體性的,他對于世界的理解就像春分了要去耕種,冬至了要歇冬一樣自然,在他的眼里,一切都是簡單的、純粹的,是不存在矛盾的。詩意因渾圓而完美,因純粹而美好?!按竽聼熤?,長河落日圓”所勾勒的景象,本質上和“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一回事,因為它們都是在剔透的自然意境中去感受詩意的。
郭沫若不能接受《阿襤公主》,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阿襤公主》中的愛情已經不“純粹”了,它里面夾雜著這么多個人的小算盤,漏了這么多的馬腳,這怎么能談得上美呢?阿蓋公主明明是像能起死回生的押不蘆花一樣純善的人,她怎么可能還會盤算自己在毒死丈夫后的名聲問題呢?這實在與培育了郭沫若的農耕文化有著太大的差別,大到幾乎令他無法理解的地步了。
《孔雀膽》不需要這些,郭沫若不想觸動一切。他甚至寫了長長的后記,來一一否定史料中阿蓋故事一切曖昧的地方。特別是在對段功的定性中,在原本的野史里,無論如何段功都稱不上是一個夠理智的英雄,但郭沫若堅信野史在這里是成見作祟:
但我揣想,他這人大概是一位豁達大度,公而忘私的人。故爾也才引得阿蓋那樣的愛他。(《郭沫若全集》文學編7卷,P252)
這讓我想起在郭沫若所創(chuàng)作的另一歷史劇《武則天》中上官婉兒所說的斷言:“照我現(xiàn)在看來,我父親和祖父應該是罪有應得。要謀害好人的人,總不會是好人!”(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學編第8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P155)
因為阿蓋是個好人,所以好人喜歡的人一定也是個好人,否則好人為什么會愛上他呢?這種純粹的思維模式實在是典型的古典環(huán)境中的文化產物。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頗具有現(xiàn)代文學色彩的《阿襤公主》。在《阿襤公主》中,沒有一個角色是確鑿的,所有人都生活在不確定之中,他們的思維是多變的,甚至是偶然的。聯(lián)想到施蟄存所長期生活的上海,這一切并不難理解:在內陸還保留著兩千多年農耕社會面貌的時候,上海已經是一個非常國際化、資本主義化的大都市了。而都市地域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子化與破碎感。施蟄存能夠理解阿蓋故事中的含混與不確定性,因為城市帶給人們的感覺確實就是這樣的,所以他著重在故事中敷衍加長了這些原有的含混,而這卻是郭沫若所絕對無法接受,也是傳統(tǒng)鄉(xiāng)土文化所無法接受的。
郭沫若寫過很多的史劇,但《孔雀膽》卻是在商業(yè)上最成功的。它甫一問世便廣受好評,在重慶、成都、昆明各地演出,無論場次多少,都能場場爆滿。一個當時看劇的普通士兵做的讀者反饋或許能說明一些問題:“就是那個公主真是好人……真可憐,我們大家眼巴巴地望著她,公主一開口,我的心都軟了,不由得鼻子發(fā)酸。”(唐文娟:《悲劇抑或鬧???——從商業(yè)演劇角度對郭沫若〈孔雀膽〉的考察》,《文藝理論與批評》,2019年第1期,P94)
太純粹的故事或許天真,或許幼稚,但人卻總是不由得被那些太純粹的東西吸引,就好像我們明明已經遠離了那個完整的世界,卻仍然對古詩們時時回看,回嚼其中的詩意。為什么呢?士兵喜歡《孔雀膽》,是因為它符合一個在農耕地域成長起來的人的審美期待,還是因為別的什么呢?我想,或許最根本的原因是,無論如何,《孔雀膽》是美的。它是一種只能生長于農耕地域中的理想,像挽歌,并且終將在歷史的滾滾潮流中無可挽回地煙消云散。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藝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