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相相
摘? 要:音樂是初中階段的必修科目,對學生發(fā)展起著積極作用。而聲勢律動作為新興的教學方法有利于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樂感和創(chuàng)造性,因此在當下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廣泛應用。聲勢律動教學對集體的要求較高,實施過程中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分析,保證其更好的應用到課堂中。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應用
音樂是課標要求的初中必修課目之一,一般情況下會安排三年的教學。雖然音樂不屬于大多數(shù)人心中的主科也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但是音樂學習依然是有很大意義的。初中音樂教學可以讓學生積累音樂的基本知識,促進全面發(fā)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樂感以及審美能力。并且能夠在繁忙的文化課之余調節(jié)學生的狀態(tài),更有利于學生的文化課學習。
1聲勢律動教學方法概述
聲勢律動,顧名思義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聲勢,另一部分是律動。所謂聲勢就是用聲音造勢,用身體的各部分通過撞擊等方法發(fā)出聲音,在集體的作用下就能夠制造出聲勢。而律動就是身體根據(jù)聲勢來進行有節(jié)奏有規(guī)律的運動。聲勢律動非常適合運用于集體性的音樂活動中,而如果運用于教學會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它需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讓所有學生與教師一道充分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并且要根據(jù)節(jié)奏和樂理進行統(tǒng)一協(xié)調的配合,這種默契需要反復的嘗試練習才能夠產(chǎn)生。但是,聲勢律動教學方法的意義在于可以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真正參與到課堂的集體活動中,并在這種集體活動中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的節(jié)奏感,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與集體共同完成聲勢和律動的過程中,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與集體配合的協(xié)調力,同時讓學生在參與課堂中表達自身的情感,為音樂學習注入動力。
2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2.1提高學生課堂參與興趣和學習熱情
集體性的課堂教學方法想要成功就必須要得到學生的支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而從現(xiàn)狀來看,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被動式接受的學習習慣,甚至把音樂課當做放松課,只希望能夠放松心情調整文化課學習狀態(tài),并不想要在課堂上有任何參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如果盲目的組織聲勢律動就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而學生如果不能認真的投入聲勢律動的活動中自然也就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如果聲勢律動的課堂實施效果不好,會更加影響學生的興趣造成惡性循環(huán)。要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面播放一些聲勢律動的教學視頻,通過成功案例所展示出的效果來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不同學生的性格不同,有部分學生性格外向,對于這類課程也愿意參與,教師也可以通過先組織這部分學生進行演練的方法來營造課堂氛圍,從而讓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進來。
2.2通過合適曲目聲勢律動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
聲勢律動教學法的實施難度主要在于集體對于節(jié)奏感的把握難以達到同一的較高水平,但是適合用聲勢律動教學法進行教學的曲目往往節(jié)奏感很強,因此可以采取反向思路,即在聲勢律動教學法實施過程當中來促進學生節(jié)奏感的提高,從而更好的安排后續(xù)教學。人音版《草原牧歌》一章中收集的都是蒙古族的牧歌樂曲等,意境遼遠,屬于集體性且樂感很強的曲目。這類曲目容易激發(fā)人的熱情,讓人放下束縛,在酣暢淋漓的節(jié)奏中投入聲勢律動的活動中,因此適合運用聲勢律動的教學方法并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節(jié)奏感。
2.3介紹基礎知識,并引導學生自行感受
聲勢律動的教學方法適合很多種不同類型和風格的音樂,這些音樂的特點和所蘊含的樂理知識都不同,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以及聲勢律動的教學的成功進行,首先需要為學生講解基礎的樂理知識作為基礎。待學生大概了解之后,在聲勢律動集體活動的進行過程中就不會過于隨心所欲,而會注意將技巧運用起來。同時,學生在進行聲勢和律動的過程中也會感受理論中學習的各種音樂的特點以及音樂節(jié)拍,從而讓學生通過聲勢律動對音樂產(chǎn)生自身的感性認識,提高樂感。
2.4在聲勢律動中提高學生創(chuàng)造性
聲勢律動教學有一定的規(guī)則性,即要按照一定的樂理規(guī)律來,但是并沒有完全統(tǒng)一且一成不變的臺本,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聲勢律動教學中可以尊重學生的臨場發(fā)揮,同時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進一步創(chuàng)作,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比如人音版《勞動的歌》一章,收錄的都是一些氣勢恢宏的合唱型歌曲,但單純的合唱可能無法達到良好的演繹效果,學生參與度也不夠,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聲勢律動來與合唱相結合,有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相關曲目的練習。
3結束語
綜合來說,探索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不僅有利于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也同時有利于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聲勢律動作為集體性教學方法,符合當下素質教育的理念要求,同時也可以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感性認識,提高創(chuàng)造性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將聲勢律動應用到課堂中的策略,更好的提高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嬌.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版), 2019,000(005):79.
[2]周靈玲.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青年,2020,000(001):160-160.
浙江省東陽市白云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