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富,董 超*,李文靜,張豐文
(河北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鈣元素是人體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人體生物代謝活動中有著重要作用,當鈣攝入量不足或生物利用率低時,可使機體造成鈣的缺乏,導致佝僂癥、骨質(zhì)疏松等疾病的發(fā)生[1]。據(jù)最新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3],我國城鄉(xiāng)居民人均日攝入鈣366.1 mg,不足推薦攝入量(800 mg)的50%,達到適宜攝入量的人群不足5%,國民對補鈣的健康需求較大[4]。我國補鈣產(chǎn)品的發(fā)展歷程大概分為三代:一代碳酸鈣為無機鈣,二代是以檸檬酸鈣、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鹽鈣為主,這兩代補鈣產(chǎn)品的溶解性差、對胃有強烈刺激、生物利用率低,攝入不當會對人體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如引發(fā)動脈粥樣硬化痙攣或腎結(jié)石等疾病;氨基酸及多肽螯合鈣作為第三代補鈣制劑具有易吸收、穩(wěn)定性好、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5-7],市場發(fā)展前景廣闊。
大豆是人體所需蛋白質(zhì)的重要來源之一,含有18種氨基酸,包括9種人體必需氨基酸[8]。牛骨粉中60%~65%為礦物質(zhì),幾乎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全部礦物質(zhì)成分,其中鈣含量達到19%,具有人體吸收的最佳鈣磷比,但牛骨粉中的鈣主要以羥基磷灰石鈣為主要存在形式,并且與膠原蛋白形成緊密結(jié)構(gòu),不易被人體吸收[9-10]。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 natto)在發(fā)酵過程中分泌蛋白酶,可以將大豆蛋白分解成更易人體吸收的小分子肽和氨基酸,也可以將牛骨粉中的膠原蛋白分解為多肽[11-12],有利于其中鈣的析出和溶解。
本研究以牛骨粉和大豆粉為主要原料,選用納豆芽孢桿菌SWS-001發(fā)酵制備多肽螯合鈣,并以螯合鈣含量為響應值,采用單因素試驗及響應面試驗對其制備工藝進行優(yōu)化,為多肽螯合鈣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理論依據(jù)和技術(shù)支持。
1.1.1 材料
大豆:黑龍江大豆生產(chǎn)基地;牛骨粉(宏越7710X):市售;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 natto)SWS-001(CGMCC No.17226):河北省生物所微生物室保存。
1.1.2 試劑
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分析純):北京化工廠;無水乙醇(分析純):天津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其他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1.1.3 培養(yǎng)基
種子培養(yǎng)基[13]:蛋白胨1%,牛肉浸膏0.5%,NaCl 0.5%,pH值7.5,121 ℃高壓滅菌30 min。
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14-15]:牛骨粉3%,大豆粉5%,葡萄糖0.5%,KH2PO40.2%,K2HPO4·3H2O 0.52%,MgSO4·7H2O 0.1%,pH值7.5,121 ℃高壓滅菌30 min。
75004250 Heraeus Multifuge X1R離心機: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MLS-3020高壓蒸汽滅菌鍋:日本SANYO公司;SKY-2102C恒溫培養(yǎng)振蕩器:上海蘇坤實業(yè)有限公司。
1.3.1 螯合鈣的制備工藝
將斜面保存的納豆芽孢桿菌(Bacillus natto)SWS-001接種于種子培養(yǎng)基,于33 ℃、200 r/min條件下發(fā)酵8 h;將種子液按4%(V/V)的接種量接種于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于33 ℃、200 r/min條件下發(fā)酵60 h。
1.3.2 螯合鈣制備工藝優(yōu)化單因素試驗
以液體發(fā)酵培養(yǎng)基為基礎,通過單因素試驗依次分別考察牛骨粉(2%、3%、4%、5%、6%)、大豆粉(1%、3%、5%、7%、9%)、葡萄糖(0.1%、0.3%、0.5%、0.7%、0.9%)、KH2PO4(0.10%、0.15%、0.20%、0.25%、0.30%)、K2HPO4·3H2O(0.26%、0.39%、0.52%、0.65%、0.78%)、MgSO4·7H2O(0.05%、0.10%、0.15%、0.20%、0.25%)添加量對納豆芽孢桿菌SWS-001發(fā)酵產(chǎn)螯合鈣的影響,確定最佳培養(yǎng)基組成。
1.3.3 螯合鈣制備工藝優(yōu)化Plackett-Burman試驗
結(jié)合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選取各因素適宜的水平范圍,采用Plackett-Burman(PB)法[16]對影響螯合鈣生成的6種因素進行評估。PB試驗因素與水平見表1,各因素設計高低(1和-1)2個水平,以螯合鈣含量(Y)為響應值,對6個試驗因素進行顯著性分析,篩選出具有顯著影響的因素。
表1 螯合鈣制備工藝優(yōu)化Plackett-Burman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Plackett-Burman tests for chelated calcium prepar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1.3.4 螯合鈣制備工藝優(yōu)化響應面分析
結(jié)合單因素試驗和PB試驗的結(jié)果,根據(jù)Box-Behnken試驗設計原理[17-18],以螯合鈣(Y)含量為響應值,牛骨粉含量(A)、大豆粉含量(B)、葡萄糖含量(C)為自變量,進行3因素3水平的響應面試驗優(yōu)化,試驗設計因素與水平見表2。
表2 螯合鈣制備工藝優(yōu)化響應面試驗因素與水平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tests for chelating calcium prepar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1.3.5 螯合鈣的測定方法
發(fā)酵液在4 ℃、4 0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5 mL逐滴加入45 mL無水乙醇中充分混勻振蕩,靜置30 min后于4 ℃、8 000 r/min條件下離心20 min,棄上清,沉淀即為螯合鈣粗提物[19]。沉淀中加入10 mL 2 mol/L的鹽酸進行水解,參考文獻[20]的EDTA絡合滴定法測定螯合態(tài)鈣的含量。
2.1.1 不同牛骨粉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不同牛骨粉含量對納豆芽孢桿菌SWS-001發(fā)酵產(chǎn)螯合鈣的影響見圖1。由圖1可知,隨著牛骨粉含量的增加,螯合鈣產(chǎn)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牛骨粉含量為4%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600.89±13.44)mg/L。因此,確定最佳牛骨粉含量為4%。
圖1 不同牛骨粉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1 Effect of different bovine bone powder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2.1.2 不同大豆粉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2可知,螯合鈣產(chǎn)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大豆粉含量為5%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565.97±6.72)mg/L。因此,確定最佳大豆粉含量為5%。
圖2 不同大豆粉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2 Effect of different soybean powder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2.1.3 不同葡萄糖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葡萄糖含量的升高,螯合鈣產(chǎn)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葡萄糖含量為0.5%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554.33±13.44)mg/L。因此,確定葡萄糖的最佳含量為0.5%。
圖3 不同葡萄糖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ifferent glucose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2.1.4 不同KH2PO4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隨著KH2PO4含量的升高,螯合鈣產(chǎn)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當KH2PO4含量為0.20%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573.73±29.30)mg/L。因此,確定KH2PO4的最佳含量為0.20%。
圖4 不同KH2PO4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4 Effect of different KH2PO4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2.1.5 不同K2HPO4·3H2O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5可知,隨著K2HPO4·3H2O含量的增加,螯合鈣產(chǎn)量呈先升高后降低且整體平緩的趨勢,可見K2HPO4·3H2O含量對螯合鈣的生成影響不大[21]。當K2HPO4·3H2O含量為0.52%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577.61±6.72)mg/L。因此,確定K2HPO4·3H2O的最佳含量為0.52%。
圖5 不同K2HPO4·3H2O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5 Effect of different K2HPO4·3H2O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2.1.6 不同MgSO4·7H2O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
由圖6可知,隨著MgSO4·7H2O含量的增加,螯合鈣產(chǎn)量整體呈現(xiàn)降低的趨勢,當MgSO4·7H2O含量>0.10%之后,螯合鈣的產(chǎn)量隨MgSO4·7H2O含量的增加而降低;這可能是由于金屬離子在一定濃度范圍內(nèi)對發(fā)酵有促進作用,過高則會抑制菌體的生長代謝[22],進而影響螯合鈣的生成。當MgSO4·7H2O含量為0.10%時,螯合鈣的產(chǎn)量達到最高,為(562.09±17.78)mg/L。因此,確定MgSO4·7H2O的最佳含量為0.10%。
圖6 不同MgSO4·7H2O含量對螯合鈣產(chǎn)量的影響Fig.6 Effect of different MgSO4·7H2O contents on the yield of chelated calcium
由表3及表4可知,6個因素對螯合鈣生成的影響由高到低依次為牛骨粉、大豆粉、葡萄糖、MgSO4·7H2O、KH2PO4、K2HPO4·3H2O,其中牛骨粉、大豆粉、葡萄糖影響極顯著(P<0.01),因此選擇牛骨粉、大豆粉和葡萄糖含量作為3個主要因素進行響應面分析。
表3 Plackett-Burman試驗設計與結(jié)果Table 3 Design and results of Plackett-Burman tests
表4 Plackett-Burman模型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Plackett-Burman model
2.3.1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見表5,方差分析見表6。
通過對表5數(shù)據(jù)的多元回歸擬合,獲得螯合鈣(Y)的二次多元回歸模型方程:
表5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結(jié)果Table 5 Design and results of Box-Behnken tests
由表6可知,此模型的P值<0.001,極顯著,失擬項P值=0.123 2>0.05,不顯著,說明試驗中未考慮的因素對結(jié)果影響不顯著。決定系數(shù)R2=0.993 8,調(diào)整系數(shù)R2Adj=0.982 7,說明該模型可準確反映各因素對螯合鈣生成的影響,模型對實際情況擬合良好[23]。一次項A、B、C及二次項A2、C2對結(jié)果影響極顯著(P<0.01),交互項AC對結(jié)果影響顯著(P<0.05),而其他項對結(jié)果不顯著(P>0.05)。
表6 Box-Behnken模型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f Box-Behnken model
2.3.2 響應面試驗結(jié)果分析
由Design-Expert10.0軟件分析得到各因素間交互作用對納豆芽孢桿菌SWS-001發(fā)酵生產(chǎn)螯合鈣的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見圖7。響應面坡面越陡峭,說明在控制一個因素不變時,其余兩個因素間的交互作用對響應值影響越顯著[24-25],由圖7可知,牛骨粉、大豆粉和葡萄糖兩兩因素之間均有交互作用,其中A(牛骨粉)和C(葡萄糖)的交互作用對響應值螯合鈣影響顯著。
圖7 牛骨粉、大豆粉和葡萄糖含量間交互作用對螯合鈣產(chǎn)量影響的響應面及等高線Fig.7 Response surface plots and contour lines of effec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bovine bone powder,soybean flour and glucose contents on chelated calcium yield
2.3.3 響應面結(jié)果驗證性試驗
根據(jù)響應面試驗模型結(jié)果計算可知,3個因素的最佳配比為牛骨粉3.49%,大豆粉4.81%,葡萄糖0.47%,在此條件下預測得到發(fā)酵液中螯合鈣含量為692.35 mg/L。為實際稱量考慮,3個因素添加量分別為牛骨粉3.5%,大豆粉4.8%,葡萄糖0.5%進行發(fā)酵制備螯合鈣,重復3次,發(fā)酵液中螯合鈣含量為(707.47±32.16)mg/L,與預測值接近。這說明該回歸模型可以為實際操作提供指導。
本研究通過單因素試驗及響應面試驗確定了納豆芽孢桿菌發(fā)酵制備螯合鈣的最優(yōu)培養(yǎng)基為牛骨粉3.5%,大豆粉4.8%,葡萄糖0.5%,KH2PO40.2%,K2HPO4·3H2O 0.52%,MgSO4·7H2O 0.1%,在此條件下,發(fā)酵液中螯合鈣的含量達到(707.47±32.16)mg/L,與優(yōu)化前相比提高了29.42%,可以為螯合鈣的進一步研究與工業(yè)化生產(chǎn)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和理論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