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偉廳
歸有光的《項脊軒志》,以自己的切身經歷、情感體驗,將樸素生活的雋永情感娓娓道來,把深情蘊藏在日常的生活小事里,真摯感人,讀來令人回味無窮。但是文字激蕩人心的力量,卻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全然體會的,這就需要教師在執(zhí)教的過程中設置有效的問題去啟發(fā)、引導,從而發(fā)掘這期間的深意,達成與作者的情感共鳴。
“新課標”提出要“尊重學生獨特的學習體驗”,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文化傳承與理解”的核心素養(yǎng)也需要在體驗中獲得。以往在執(zhí)教《項脊軒志》時,我總是僵化地去分析歸有光的“悲”與“喜”,卻不知從整體的生命維度去思考為什么會有這種“悲”與“喜”。所以,本文就試以“言”探“情”,來感受歸有光的文字魅力,讓學生能獲得真正的文字體驗,從而獲得生命是一條河流的哲理思考。
一、原味:品讀文本,珍惜自身閱讀體驗
從學生時代讀《項脊軒志》,心里就縈繞著一種悲情揮散不去。當時不懂為什么,只覺得歸有光筆下的那一個個人物仿佛就在眼前。聽大母的的泣訴,想念妻子的音容笑貌,卻不能深刻地懂歸有光的深情。
成為教師以來,已經多次執(zhí)教這篇課文,除了感動依舊,卻也深感教學的尷尬。所謂“前人之述備矣”,要把這篇文章教扎實、教新鮮、教出情感的深度,實非易事。
那么切入點在哪兒呢?為什么每次讀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總能有一種淡淡的惆悵,庭前的枇杷樹,總能一次次牽走我的思緒?這一次,我想探究每一次閱讀時所共有的情感體驗下的“為什么”,解開字里行間的情感密碼,也帶領學生在讀懂清人梅曾亮所言的歸有光“借一閣以記三世之遺跡”的同時,也希望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厚意,體會歸有光從“身旁瑣事著筆,給人以清新之感”的妙筆。
二、新味:尋找線索,引領學生思維提升。
《項脊軒志》以一閣為線索,睹物思人,串聯起對祖母、母親、妻子三代人的回憶。悼亡追念之情,世事滄桑之感,皆訴諸筆端,可謂情深意切,哀婉動人。因此,有人說,這篇文章其實就是在寫“我生命中的三個女人”。于是我有了這樣一個疑問:這篇文章里就不能找到他對男人的懷念嗎?
(一)“他們”給了“我”———榮耀、使命、夢想
《項脊軒志》的第一句:“項脊軒,舊南閣子也。”這是一句判斷句,但是我們卻能發(fā)現看似平緩語氣下的不同深意。為什么他的書房名字叫“項脊軒”呢?課本注釋說:作者的遠祖曾居住在(江蘇)太倉的項脊涇,作者以此作為室名,以示紀念。這里,我們就發(fā)現了歸有光生命中一個特別重要的男人,他就是其遠祖歸道隆。
歸有光曾言:“吳中之歸,皆宗宣公?!币馑季褪牵骸拔覀儏侵心莻€地方,姓歸的人啊,都是宣公的后代??!”那宣公又是誰呢?原來,在唐代的天寶年間,文學界出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歸成記。歸成記曾經官至翰林學士、皇太子侍讀,所以他去世之后,皇帝就給了他一個謚號,叫作“宣”。所以,無論是書齋的命名,還是從歸有光其他文字的借鑒,我們都不難感受出,歸有光對自己身份的認可和一種由衷的自豪之情??梢哉f,祖輩給了他生命的榮耀。
再來聚焦第二段的結尾: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
這里出現了第二個男人的蹤影:大母的太長公。此,指代的是象笏,即官員上朝時使用的東西??墒切履觊g,到歸有光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已經過去整整一百年了,為什么奶奶還留著這一百年前的木板呢?足見祖母對其的珍視與愛惜,在這陳述句的背后,同樣也有一種自豪的情感隱匿在其中。在讀出這種自豪感之后,我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祖母又為何將這象笏傳給“我”,而不是家中的其他男子呢?學生們一時炸開了鍋眾說紛紜,我趕忙引導用文中句子來回答。原來,歸有光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委:“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其實,“迨諸父異爨”也能從側面印證大母的判斷。古時候,家族多以聚居和門庭興旺為榮,可歸家到這一代,卻是各自分居而住。文中說道:“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能造成如此雞飛狗跳殘局的長者,實難繼承祖業(yè)光耀門楣??墒菫楹未竽妇驼J定“我”一定可以呢?這一次,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原來,“我”平日成天在書齋里讀書,大母都看在眼里?!拔摇钡摹熬弥?,能以足音辨人”也從旁印證了“竟日”之說。大母將象笏贈予“我”,是希望并且相信“我”能像太長公一樣走上仕途,她將家族的希望傾注在“我”肩上,讓我體會到了生命的責任與擔當。
“項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懷清臺;劉玄德與曹操爭天下,諸葛孔明起隴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區(qū)區(qū)處敗屋中,方揚眉、瞬目,謂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謂與坎井之蛙何異?”
這是歸有光十九歲作此文時寫的結尾,教材雖把它刪去了,但是引用過來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歸有光深藏于胸的抱負和不輕易言說的家國情懷。這段文字提到了兩個人物,一個是蜀地的寡婦清,一個是諸葛孔明。不難看出,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世特點,那就是曾經都“昧味于一隅”,而后都實現了自己生命的輝煌,為后世所紀念。這不正是少年時期的歸有光所向往的人生嗎?自己現在雖居陋室,相信假以時日,定也能實現抱負為國效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里歸有光學著司馬遷《史記》“太史公曰”的筆法,煞有介事地寫道“項脊生曰”,這其實是歸有光在向自己的偶像致敬。在《史記》的《貨殖列傳》《游俠列傳》里,也講述了這樣一種從底層逆襲的人,他們雖出生貧寒,但是最終卻揚名天下。所以,在十九歲的歸有光寫下這段文字時,感受到的,是夢想的召喚,是使命必達的信心。
(二)“她們”給了我———關懷、期待、溫情
然而先輩們終究離“我”太遠了,真實存在“我”生活里的,還是那些女人們,這也是文章最真摯感人的部分。文中運用簡潔、流暢的語言,平平常常的敘事,老老實實的回憶,道出了作者對親人的思念。人物的對話看似口語化,實則是經過作者精心加工處理過的,使人讀來合情合理而又不事雕琢,而情感又在字里行間默默地流淌開來。只要針對性的設問,學生的思維就能得到質變的提升,獲得情感的體驗與領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設問一:老嫗對我講述的只是日常生活中兩個極其平凡普通的生活細節(jié),為什么“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老嫗連接的,是“我”對大母的懷念。文中說:“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币环矫?,是母親生前待老嫗極好,因而老嫗常常跟“我”提及母親生前的事;另一方面,歸有光八歲喪母,可以想見,他對母親的記憶是少之又少的。而老嫗所提及的“某所,而母立于茲”,仿佛讓“我”在空間上架構起了對母親的記憶,雖不能親見母親,但此時此刻站立之處,卻似有母親的余溫尚存的慰藉。嫗又提及的母親對吾姊的噓寒問暖,雖也是再尋常不過的話語,但是這些我都不能再親歷了。正是因為不能擁有,因而每次被喚醒,總是痛難自禁。
設問二:“一日,大母過余曰”“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頃之,持一象笏至,曰”,這三個“曰”字,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大母過余,見“我”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在表面的疑問語氣之下,也深藏著對“我”能潛心學習的驚喜,充滿了愛與關懷。第二句的“以手闔門”透露出一種小心翼翼不想打擾“我”的心思,后面的“自語”,大母甚至是帶著一種激動之情的自言自語,“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這充滿興奮的期待,讀來讓人也跟著油然而生欣慰之情。待拿了象笏又回來,最后一句“他日汝當用之”,至此,可以說,大母已將光耀門楣的期望直接明白地交付與“我”,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期盼之熱烈,情感之厚重,讓“我”在瞻顧遺跡之時,“長號不自禁”。
設問三:歸有光之妻在世時,他倆一定有過不少甜蜜的回憶,可他為何只提筆留下妻子轉述的這一句:“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
文中交代說:“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笨梢?,妻子常常來這項脊軒中與“我”交談,向“我”學習。歸有光與他的妻子,雖然在文化程度上有所差異,但是愛卻讓他們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鳴。我們不難想象出,妻子在回答小妹的“且何謂閣子也?”的問題時,心中也一定洋溢著一種蕩漾開去的幸福,甚至還有對丈夫的崇拜。所以,能被這樣的女子深愛著,對歸有光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自豪與溫暖呢?
可以說,歸有光的內心,是堅韌又柔軟的。男性的責任與使命,給了他追求理想的堅定的信念,家中女性所給予他的愛與期待,又讓他充滿著溫情。這些都是滋養(yǎng)他生命的養(yǎng)分,沒有這些人,這些事,也就沒有其讀書的根基,其思想的沉淀。是這些可敬可愛的人,像流水一般,默默地澆灌著他的心田。
三、深味:比較閱讀,感悟意在言外的深情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一句簡簡單單的寫景卻令全文搖曳生姿,讀來風韻疏淡卻又令人潸然淚下。歸有光在悼念其母親的文章《先妣事略》中,曾以這樣的結尾來抒發(fā)自己的悲痛之情:“世乃有無母之人,天乎!痛哉!”那么,如果我將它修改一下:“項脊生曰:世乃有如此傷心之事!天乎,痛哉!”以此作為此篇《項脊軒志》的結尾,你認為怎么樣呢?
明人王錫爵曾評歸有光說:“所為抒寫懷抱之人,溫潤典麗,如清廟之瑟,一唱三嘆。無意于感人,而歡愉慘惻之思,溢于言語之外?!彪m然“天乎,痛哉”的直抒胸臆讓我們感受到了歸有光在喪妻后的痛不能抑,但是一比較,不難發(fā)現,原文的結尾的含蓄雋永,卻更能娓娓道出他的款款深情。仔細品味,“今已亭亭如蓋矣”短短七字,包含了這樣三種感情:
(一)對死亡的無奈
生前,歸有光與妻子恩愛有加,而生死鴻溝,讓一切溫馨幸福的溫度都只能是回憶。文中說:“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辈皇遣荒苄?,而是不愿修了。良辰美景固可有,但與何人說?“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亦是不愿居罷了。妻子離世后,一切百無聊賴,內心的無奈之情在面對今已亭亭如蓋的枇杷樹時,更加濃郁悠遠,這也讓作品多了一層悲劇的意味。
(二)對真愛的渴望
妻子亦妻亦友,卻不能相守。“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而今樹已如蓋般茂盛,它讓時間有了度量,讓思念成了可數。從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妻子是一個好學的女子?!拔崞迊須w,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讀書”,吸引她來這間閣子的原因,不僅有對知識的渴望,更大程度上是懷著對丈夫的崇拜、敬仰之情。在當時的社會,得此妻,夫復何求?“亭亭”本為狀樹,實則寫人。枇杷樹的“如蓋”本意言樹,實則也讓作者的思念有了??奎c,時過境遷,樹已豐茂,人卻不在,睹樹思人,“如蓋”讓這份思念變得如此真切,讓這份思念綿延不絕。
(三)對歲月的懷念
句末一個“矣”字透露著世事無常的感慨。這兩段文字,屬于作者的后記,眾多時間語言的描繪,“后五年”“其后六年”“其后二年”都向我們傳遞出光陰流轉變幻的莫測?;赝麣w有光的一生,35歲中舉人,60歲中進士,其間八次會試不第,親人相繼離世,仕途坎坷命途多舛。在他十九歲寫下這篇文章時,結尾“揚眉、瞬目,謂有奇景”,對未來的憧憬與信念洋溢在字里行間;而三十一歲再來作此文,世事變遷,境遇坎坷收筆作結為一個“矣”,對歲月的無限感慨,濃縮在這一株枇杷樹里,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人的生命是流動和變化的,這種變化可能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變化,可能是對生命感悟的一種變化。生命歷程里來來往往有過諸多人發(fā)生了如此多之事,他們曾經給過他榮耀、使命和夢想,她們也帶給他關懷、期待與溫情,在仕途不順的際遇之外,他卻終于成為了一個大散文家。清人梅曾亮評價此文“借一閣以記三世之遺跡,此神明其法者也”“此種文字,直接《史記》,歐韓不能掩之”(《評校古文辭類纂》)。錢基博說:“此意境人人所有,此妙筆人人所無,而所以成震川之文,開韓、柳、歐、蘇未辟之境”(明代散文》)……原來,那些生命中最初的柔軟都沒有消失,后來他一直關注民生與社會,他始終對底層女性懷有悲憫之心,這所有的后來都印證了那些“曾經”。
生命是一條河流,你我就像河床,我們在《項脊軒志》中讀到的,并不僅僅是作者一時一地的情感,更能看到一個大文學家是怎樣一步步成長的。由此,我們還將思考自己的生命長河經過歲月的淘洗,它逝去了什么,沉淀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