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岳
魅力體育源自魅力課堂,魅力課堂是教師的追求,也是學生的向往。作為一名體育教師,要想擁有充滿特色的魅力課堂,讓學生真正有所發(fā)展,就應該依據《新課程標準》理念,進一步研究與實踐“把握學科核心,構建樂學課堂,促進學生發(fā)展”并使之落實在常態(tài)教學中。于是,帶著這種理念與決心,筆者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與各位同仁分享,期待能得到各位的共鳴。
把握學科核心
“把握學科核心”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最重要的規(guī)范與基礎。把握學科核心,體現學科性質,具體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準確把握課程標準;科學確定教學重難點;設計與學習內容匹配的教學方式;依據學情,研究真問題。
構建樂學的魅力課堂,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關注學生認知的起點、學習的難點、能力提高的增長點,以及更加關注學習的需求,發(fā)展的需求;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更加注重直觀演示,更加注重課外學習資源的有效利用,更加注重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實踐活動的開展;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生內驅力的調動方面,更加注重課堂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更加注重解決學生學習中的真問題。這樣做就能逐步形成愛學、樂學、會學的課堂氛圍。
構建魅力課堂
通過精彩的“導入”秀出課堂的魅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課堂教學的導入一定要有較強的目的性和相關性,具有趣味性和啟發(fā)性,引人注目,進而引人入勝。例如:在教授“跑幾步,一腳起跳,雙腳落入沙坑”這個內容時,首先,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情景:貓媽媽要帶著孩子們到湖心島釣魚,可小貓們都不會游泳怎么辦呢?針對問題,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第二個問題緊跟著出現了:小貓這樣小,船那么高可怎么辦呀?引導使得學生們的思維更加活躍,小貓學習跳上小船的過程就是學生們練習的過程。其一跳上靠近岸邊的小船,其二跳上離岸稍遠些的小船,其三刮風了,小船被吹得更遠了……這樣隨著練習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學生們練習進一步深入,也激發(fā)了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興趣,他們通過自己本身的體驗,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即:要想跳得遠就必須加長助跑的距離,加快助跑速度。
通過有效的“活動”秀出課堂的魅力 學生在教師的設計中,模仿各種小動物的雙腳跳躍,使學生通過自我想象、自主練習,初步感知雙腳跳躍動作,并且教育學生練習中不妨礙他人并注意安全。游戲是學生喜歡的活動,如:“夾包比賽”,讓學生體會蹬地騰空動作;“青蛙跳荷葉”,讓學生體會落地動作的輕巧;“立定跳遠比賽”,讓學生展示學練效果。學生在設計的情境中快樂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
通過有趣的學習方式秀出課堂的魅力 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和欲望,主要體現在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創(chuàng)設學習條件,體驗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在學習過程中提高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fā)掘自身的學習潛能。例如:運用主題式教學,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參與欲望;運用分組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運用體育掛圖、圖片、多媒體設備等多種教學手段,給學生以直觀感受,給學生創(chuàng)設不同的學習情境。
構建多元評價體系,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教師可結合評價內容及學生學習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考查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情況,構建學生可直觀性的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多元評價體系。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評價,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與他人的能力,促進學生學會學習。
促進學生發(fā)展
“促進學生發(fā)展”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具體體現和課程實施的最終目標,也是把握與評價一節(jié)課的核心標準。促進學生發(fā)展,包括關注學生階段性發(fā)展,注重學生整體性發(fā)展和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科綜合素養(yǎng)。以往,教學設計更多地體現教師的“教”路,現在的教學設計多是在設計學生的“學”路。教師能夠引領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體驗,自主探究,自主實踐……教學設計的思想豐富了“有效學習”的內涵。多樣的課堂實踐活動使得學生的“學”越發(fā)富有情趣,越發(fā)富有個性,越發(fā)彰顯效果。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得以運用;基于學情分析下的教學設計效益更高;課堂教學結構悄然變化,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在不斷增多、擴大,教與學和諧統一的課堂文化正在逐步形成。
總之,課堂應該是最具生命活力的地方,課堂同時也可能是最缺少生命活力的地方。只有充分理解新課程理念,精致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牢固樹立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以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教育教學中心,才能意味著有活力、有創(chuàng)造,才意味著充滿生機、充滿潛力,才可能構建最具有旺盛生命力、最具有魅力的課堂。
(作者單位:北京市海淀區(qū)翠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