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要: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安徽省已經使用了兩年多了,兩年多來針對統編教材的解讀可謂是百家爭鳴。但是一線教師對統編教材中的難課文如何教仍然比較困惑,沒有清晰的思路。如何使統編教材中的難課文教學得到有效突破,本文將從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難課文入手,談談難課文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難課文? 原因? 策略
難課文難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難課文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與學生所處的時空相距較遠。如《金色的魚鉤》《諾曼底號遇難記》。二是語言晦澀艱深,與學生的語言環(huán)境相差較大,如《紅樓春趣》《少年中國說》。三是文章內容艱深,無法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好的故事》《白鷺》。此外一些課文篇幅較長也是師生覺得學習起來較難的原因,如《牛郎織女》《騎鵝旅行記》。
那么統編教材為何要選編這些難課文進入小學課本呢?我認為一是傳承和弘揚優(yōu)秀文化的需要。我國有著悠久的燦爛的文化,如紅色文化、優(yōu)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這些優(yōu)秀文化理應被學生繼承和發(fā)揚。二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需要?!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蔽艺J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不能只停留在培養(yǎng)感受、理解能力上。每個學段都應該在閱讀基礎的能力培養(yǎng)上“跳一跳”,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閱讀的高階能力。而難課文恰好滿足了“跳一跳”的要求。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鑒賞評價等能力提供了一個平臺。三是鏈接課堂內外,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提高閱讀整本書的興趣。有的難課文是一個學習的窗口,讓學生推開窗,進入更廣闊的“書的世界”。四是為了更好地銜接初中語文教學。初中階段的語文課文不僅篇幅較長,而且在難度上也大大超越了小學階段,如《回憶魯迅先生》,學生很難理解瑣碎細膩的筆調背后作者對魯迅先生的敬意、懷念。所以,統編教材在六年級上安排了魯迅的專題單元,以便更好地銜接初中階段的教學。
如何化難為易,找準難課文的突破口,使難課文教學得到有效改善,筆者認為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聚焦要素,統整資源
難課文應以語文要素為切入點,統編教材中的單元語文要素就像一座燈塔,明確地指出了每一單元的學習目標,所以我們應緊緊圍繞語文要素展開教學,充分解讀語文要素并轉化為課文的教學目標。以五年級上的《白鷺》為例,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白鷺的外形以及覓食、休憩、飛翔時的神態(tài),傳達了一種詩意的美。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本單元的閱讀語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fā)感情的方法。既然是初步了解就不能拔得過高,要注意與中年級的與此相關的語文要素相銜接。四年級下的第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抓住關鍵詞句,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學《白鷺》這課時,我把教學重難點聚焦在:朗讀課文,能借助關鍵性的語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贊美之情,了解作者借助對比手法、詩意的語言,把贊美、喜愛感情蘊含于對白鷺的狀寫中。具體實施時我們可以從抓關鍵詞句開始,從“白鷺是一首精巧的詩”組織教學,抓住文章的6、8段,邊讀邊想象,通過三個場景描寫白鷺情態(tài)的句子仔細品味誦讀和交流,初步體會作者對白鷺的喜愛和贊美,為學生搭建好這一情感的支架,再利用課文插圖、多媒體視頻的形式將文中的情景生動直觀地展現給學生,以引導學生走進散文描繪的圖景之中。學生體會白鷺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與環(huán)境契合、相得益彰的美的過程即是思維生長與情感共鳴的過程,所以學生很快能習得作者在借助白鷺這一具體事物表達自己的情感的方法。
除了聚焦語文要素,在教學時我們還要充分利用我們能利用的資源加以組合統整,如把課文插圖、課后習題、閱讀鏈接、語文園地中的詞句段運用,口語交際、習作教學等作為一個大的資源包,適時地運用到我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也可以為我們教學難課文提供有力的抓手。如《金色的魚鉤》,在教學時,我們搜集有關紅軍長征的材料,拉近文本與學生的距離,利用影視資料再現那段艱難的歲月,引發(fā)學生的共鳴。
二、關注文體,刪繁就簡
要想教好難課文,也應關注文體的特征,小說應該教成小說的樣子,童話應該教成童話的樣子,散文應該教成散文的樣子。如《紅樓春趣》這篇課文,作為一篇古典小說,我們首先應關注古典小說的閱讀方法,利用方法讀懂故事;其次重點關注人物和事件,感受章回體小說中人物的風采。而不必在詞句的理解和春趣體現在哪些方面上下功夫。具體教學時我們先出示《紅樓夢》有關這一回目的簡介,使學生大體上了解課文發(fā)生的背景和大概內容,然后速讀課文,借助圖表厘清人物及人物關系,最后通過眾人放了什么風箏以及放風箏時的動作、語言來感受人物的形象。此外,本文后的閱讀鏈接可以拿來和課文對比閱讀,感受放風箏的異同。
三、運用策略,形成合力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的獨特之處還在于從三到六年級都安排了閱讀策略單元,旨在使學生獲得一定的閱讀策略,從而更好地運用于閱讀實踐。然而閱讀策略的學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語文閱讀實踐活動中反復地運用。所以在難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借助閱讀策略來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如《諾曼底號遇難記》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從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中感受人物品質”,那么在學習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哈爾威船長這一偉大的人物形象,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閱讀策略,并緊緊圍繞人物對話用預測的策略來猜想哈爾威船長在與機械師和大副對話時的提示語,以此感受哈爾威船長的鎮(zhèn)定自若、臨危不亂的品質,還可以利用提問的策略來感受人物的偉大品質,如:有著優(yōu)秀品質的哈爾威船長最后為什么不坐救生艇逃生?如果你是哈爾威船長,你能談談你當時的內心想法嗎。把自己帶入角色,孩子很容易走進哈爾威船長的內心世界,感受他作為一名船長,“船在人在,船亡人亡”的忠于職守的英雄壯舉。
四、有備無患,做好預習
在難課文上課之前,我們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手段,制作課前預習單,利用圖表數據反饋學生的預習情況,知道學生的難點和疑惑之處在哪里。這樣教師能準確把握學生的興趣生長點。從而促使難課文教學落入實處。如《好的故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描寫夢境的文章。文章起于昏沉的夜,結于昏沉的夜。在碎片化的夢境之中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安寧靜謐美好的畫面。但文章內涵深刻,作者用了許多瑣碎的意象,加上晦澀難懂的語言,學生難以把握文章的內容,所以教師借助預習單,了解學生的對于課文的疑難點,引導學生借助資料理解課文內容,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好的故事》預習單
讀書釋詞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圈畫難懂的詞語,嘗試聯系上下文,借助注釋,結合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詞語,并把仍然不會的詞語寫在下方的橫線上,上課以作交流。
旁征博引
3.搜集魯迅的相關資料,了解他的思想發(fā)展
4.閱讀課后閱讀鏈接和搜集《野草》的相關資料,思考魯迅是在什么情況下寫這部作品的?
學貴有疑
5.《好的故事》哪句話寫出了這個故事的“好”?
6.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你能結合自己的夢境和課文內容試著說一說嗎?把你的體會在書上空白處作批注。
以上是筆者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思考,總而言之,整體把握一到六年級的統編教材,熟悉教材內容,弄清編者意圖,根據學情融會貫通去教學是我們上好難課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