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娜
摘要:隨著新課改工作在我國小學教育領域中的不斷深化,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被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在很大程度上兼顧了閱讀與寫作訓練,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應打破傳統(tǒng)的讀寫教學觀念,走出既定的教育思維模式,通過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內生讀寫動機。基于此,本文通過深入探究讀寫結合理念下小學語文課程教育教學策略,以期提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教學質量,為推動學生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小學是學生養(yǎng)成各項基礎能力的重要時期,教師在這一時期的語文課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同時還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但是現(xiàn)階段很多教師將讀寫教學活動割裂開來,導致學生的讀寫能力不足。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語文教育模式,讀寫教學結合促進學生能力發(fā)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拓展寫作空間
語文教材是教師進行讀寫訓練的第一手資源。因此,教師應自覺發(fā)掘教材中的讀寫訓練資源,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教材的價值,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小學生對教材中古詩文的學習和理解往往比較困難,因此很難進行有效寫作訓練。教師應創(chuàng)設古詩詞情境,使學生以移情的方式理解詩歌的中心思想和主題,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思路,以拓展學生的語文寫作思路。
以筆者的教學活動為例,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獨坐敬亭山》這首詩歌的相關內容時,用多媒體呈現(xiàn)了景亭山、溪、橋的美景,以及天空中的鳥語花香。此外,詩人李白獨坐山中的情景,也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傳達的山中的孤獨與無奈。之后,老師可以關注學生的想法和感受,讓每個人都表達自己的感受。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最近的登山經歷,并圍繞“我與山”的主題,讓學生選擇一處喜愛的山景來表達對山景的感受。通過設置讀寫情境,使學生從被動創(chuàng)作者轉變?yōu)橹鲃觿?chuàng)作者,使學生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寫進文章中,從而打開學生的創(chuàng)作空間。
二、開展讀后撰寫,提高讀寫能力
閱讀后的感受是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重新解讀、重新認識、重新塑造的過程。一方面,學生在理解文章時會加入自己的思考,從而與文本內容有更好的情感共鳴,增強文章的代入感,也使他們有深入探究文本內容的欲望。另一方面,雖然是基于對文本內容的感受和寫作,但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寫作思維,使他們在面對隨后的考試寫作或其他寫作活動時,可以在相對緊張的氣氛中冷靜下來,理清思路,寫出高質量的文章。這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如《小英雄雨來》一文中,主要講述了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本侵略者所作的申請斗爭的故事,旨在讓學生們學習到雨來熱愛祖國、勇往直前、足智多謀的品質。與以往的文本不同,本文中有許多對話,包括對事件的描寫和對人物表情的描寫。因此,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文章時,首先要引導他們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使他們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后,讓學生主動選擇角色,分組朗讀,增強替代感,引導學生認識小英雄雨來。在為前期工作打好基礎之后,我問學生們:“為什么雨來在鬼子面前表現(xiàn)得如此勇敢和堅強?”“雨來為什么上夜校?”“人們怎么評價雨來?”“為什么文章說雨來是英雄?同學們,你們認為雨來是英雄嗎?”在這一系列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中,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躍躍欲試。這時,我要求他們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以讀后感的形式形成文字,并在小組中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這樣的課堂交流和讀后撰寫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實現(xiàn)了課程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
三、組織故事續(xù)寫,提高讀寫能力
喜歡聽故事幾乎是人類的共同愛好,尤其是小學生。在教育部編寫教科書時,許多有趣的故事被選為教科書。語文教師不妨以文本故事為切入點,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想象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續(xù)寫故事的第一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找出課文中的空白,然后進行分析。這個過程可以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閱讀材料的能力。續(xù)寫故事的第二步是根據(jù)文本情節(jié)進行想象,發(fā)散思考,從而找出故事發(fā)展的更多可能性。這是對學生想象力的挑戰(zhàn)和鍛煉。在完成故事的最后一步,寫作過程在發(fā)揮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也促使學生重新審視故事的合理性,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例如:《揠苗助長》是一個語言文本。情節(jié)具有重復性,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非常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空白部分,并隨著課文的內容完成。看到老師簡單的指導后,學生們發(fā)現(xiàn)父親發(fā)兒子將所有的禾苗拔其之后會有多種可能,有可能責罵兒子一頓,然后兒子不明白自己的錯誤;也有可能悉心教導兒子,兒子幡然醒悟。
這時,老師可以結合開放型故事情節(jié)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你認為禾苗被拔高以后之后會發(fā)生什么?請大家在只小本本上續(xù)寫這個故事。”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故事后面的情節(jié),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高課程的寫作質量。接下來,老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課文故事進行小組討論和自主寫作活動,并對優(yōu)秀的續(xù)寫故事點名表揚,從而形成榜樣效應,推動學生讀寫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
結語:
小學語文不僅是學生與語文知識初次接觸的階段,也是奠定個人讀寫能力的重要階段。讀寫結合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的眼、手、思維一起運動,不僅增加了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在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小學語文教師應努力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同時注重教學方法的興趣,引導學生學好漢語,喜歡語文,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國美.讀寫結合,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J].學周刊,2021(14):117-118.
[2]潘秋.讀寫結合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29):31-32.
[3]范蘭菊.以讀導寫 以寫促讀——初中語文讀寫結合有效策略的研究[J].學周刊,2021(1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