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中亞熱帶米櫧天然林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特征

2021-07-21 02:52:06唐玉祥胥超熊德成時應貴吳帆楊智杰
亞熱帶資源與環(huán)境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殘體亞熱帶徑級

唐玉祥,胥超,熊德成,時應貴,吳帆,楊智杰

(福建師范大學 a.地理科學學院,b.濕潤亞熱帶山地生態(tài)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福州350007)

粗木質(zhì)殘體(coarse woody debris, CWD)由倒木、枯立木、根樁等組成,占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的7%~20%,是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重要的碳庫組成[1]。但傳統(tǒng)的野外調(diào)查大多關注地上植被層和地下土壤層的生物量和碳儲量,忽略了對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的調(diào)查,從而低估了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庫和養(yǎng)分庫[2]。

目前,對粗木質(zhì)殘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溫帶森林[3],對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研究較少。熱帶亞熱帶地區(qū)的生命地帶類型多,分布著全球116個生命帶類型中的66個,森林類型和群落結(jié)構(gòu)復雜多樣,氣候變異大[4],導致亞熱帶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3.84~70.33 t·hm-2)的高度變異性(變異系數(shù)可以達到190%)[5-6]大大高于暖溫帶(7.90~87.98 t·hm-2,變異系數(shù)15%~60%)與寒溫帶森林(6.19~104.33 t·hm-2,變異系數(shù)約60%)[7-9]。中國的亞熱帶森林是全球生產(chǎn)力最高的地區(qū)之一[10],也是自然災害如臺風、暴雨等高發(fā)區(qū),導致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不僅數(shù)量較高,而且在不同森林間的變異性高,因此迫切需要了解亞熱帶不同森林的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

米櫧(Castanopsiscarlesii)是中國中亞熱帶常見樹種之一,在福建省分布較廣。本研究選取福建三明地區(qū)的米櫧常綠闊葉天然林為研究對象,通過野外調(diào)查粗木質(zhì)殘體徑級和分解等級,研究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及其分布特征并比較了亞熱帶不同區(qū)域粗木質(zhì)殘體的特征,可為揭示粗木質(zhì)殘體分布及其在森林養(yǎng)分庫中的作用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區(qū)域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三明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與全球變化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陳大觀測點(26°19′N,117°36′E),東南面與戴云山脈相連,西北面與武夷山脈相連,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地表起伏度較大,平均海拔300 m,平均坡度25°~35°;區(qū)域氣候?qū)僦衼啛釒Ъ撅L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9.1℃,多年平均降水量1 750 mm,降雨主要分布在3—8月份,多年平均蒸發(fā)量1 585 mm,相對濕度81%。土壤類型為黑云母花崗巖發(fā)育的紅壤,土體厚度超過1 m。

本研究所選樣地的建群種為米櫧,林齡約80年。群落分層明顯,可劃分為喬木層、灌木層和草本層3個層次(表1)。喬木層主要有米櫧、木荷(Schimasuperba)、光葉山礬(Symplocoslancifolia)、馬尾松(Pinusmassoniana)等;灌木層主要有長葉酸藤子(Embelialongifolia)、米櫧、黃絨潤楠(Machilusgrijsii)、杜英(Elaeocarpusdecipiens)等;草本層主要有華山姜(Alpiniaoblongifolia)、狗脊(Woodwardiajaponica)、江南雙蓋蕨(Diplaziummettenianum)、芒萁(Dicranopterispedate)。

表1 樣地基本概況 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plot

1.2 研究方法

1.2.1 野外調(diào)查

2019年7—8月,選取群落特征相近、立地條件基本一致的3塊20 m×20 m的標準樣地。以大頭直徑(diameter,D)≥2.5 cm的倒木和胸徑(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DBH)≥4 cm枯立木作為粗木質(zhì)殘體的標準,在樣地用卷尺逐一測量倒木的大頭、中間、小頭直徑、長度(length,L),用胸徑尺測量枯立木的胸徑,利用Vertex Ⅲ型超聲波測高儀測量枯立木的高度(height,H);用釘鋁制樹牌對DBH≥4 cm的枯立木和D≥2.5 cm的粗木質(zhì)殘體進行編號,并確定分解等級,由于樣地內(nèi)部存在較多分解等級高的倒木,因此確定樹種較為困難,未對所有倒木確定樹種。將倒木中段鋸斷取厚度約5 cm的圓盤裝進樣品袋,帶回實驗室測定其他指標。

1.2.2 倒木分解等級

以Sollins[11]制定的5級劃分系統(tǒng)為基礎,同時參考萬木林自然保護區(qū)常綠闊葉林[12]的粗木質(zhì)殘體分解等級,將倒木分為5級。

1.2.3 倒木密度和含水率

將取回的圓盤隨機分成3份,測定鮮重(G1),用排水法測定體積(V),再將其置于10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G2),干重(G2)與體積(V)之比的3次平均值即為密度(ρ);含水率(MC)=(G1-G2)/G2× 100%。

1.2.4 倒木材積

(1)

式(1)中:V為倒木材積(m3),Ds和Dl分別為倒木的小頭直徑和大頭直徑(cm),L為倒木長度(m)。

1.2.5 倒木儲量

(2)

式(2)中:AGB為倒木儲量(kg),V為倒木材積(m3),ρ為倒木密度(g·cm-3),MC為倒木含水率。

1.2.6 枯立木儲量

參照林開淼等[13]研究得出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總體異速生長方程,計算枯立木儲量。

ln(AGB)=-2.907+0.932×ln(D2H)

(3)

式(3)中:AGB為枯立木儲量(kg),D為枯立木胸徑(cm),H為枯立木高度(m)。

1.2.7 數(shù)據(jù)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軟件對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計算。采用SPSS 24.0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比較不同腐爛等級、不同徑級之間的差異,采用Origin 9.0進行圖表制作。

2 結(jié)果

2.1 不同分解等級倒木含水率和密度特征

如圖1所示,從Ⅱ到Ⅳ分解等級倒木含水率依次降低,在Ⅳ分解等級倒木含水率最小,僅為16.81%,但是3個分解等級之間倒木含水率的差異性并不顯著(P>0.05)。而在Ⅴ分解等級倒木含水率達到最大,為145.81%,并且與Ⅱ、Ⅲ、Ⅳ分解等級達到顯著水平(P<0.01)。從Ⅲ到Ⅴ分解等級密度依次升高,在Ⅲ分解等級倒木密度最小,僅為0.56 g·cm-3,而在Ⅴ分解等級倒木密度達到最大,為0.66 g·cm-3。但是,不同分解等級之間倒木密度差異并未達到顯著水平(P>0.05)。

注:數(shù)值代表平均值±標準誤。不同小寫字母之間代表差異顯著(P<0.05),下同。圖 1 不同分解等級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Figure 1 Variations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density in logs among different decay class

2.2 不同徑級倒木含水率和密度特征

如圖2所示,隨著徑級的增大,倒木含水率和密度都呈增加的趨勢。其中,2.5~10 cm和10~20 cm兩個徑級之間倒木含水率差異性不顯著(P>0.05),但這兩個徑級與20~40 cm徑級之間倒木含水率差異性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在2.5~10 cm徑級倒木含水率最低,為27.87%,而在20~40 cm徑級倒木含水率最高,達到126.80%。在不同徑級之間,倒木密度在0.55~0.72 g·cm-3之間,但差異不顯著(P>0.05)。

圖2 不同徑級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Figure 1 Variations of moisture content and density in logs among different diameter class

2.3 不同徑級和分解等級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特征

米櫧天然林的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為16.13 t·hm-2,其中,倒木儲量為8.89 t·hm-2,占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的55.13%,枯立木的儲量為7.24 t·hm-2,占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的44.87%。倒木和枯立木的儲量均隨著徑級的增加而逐漸增大。在2.5~10 cm、10~20 cm和20~40 cm徑級倒木儲量分別為1.07、3.48和4.34 t·hm-2,在2.5~10 cm、10~20 cm和20~40 cm徑級枯立木儲量分別為0.66、1.79和4.79 t·hm-2(表2),倒木和枯立木儲量均以20~40 cm的大徑級為主。方差分析顯示,倒木Ⅱ和Ⅲ分解等級之間的差異在2.5~10 cm徑級達到顯著性水平(P<0.05),而倒木在其他不同的分解等級和徑級均未達到顯著性水平。Ⅱ、Ⅲ、Ⅳ、Ⅴ分解等級倒木的儲量分別為0.81、2.45、2.29和3.34 t·hm-2,除Ⅲ分解等級儲量略高于Ⅳ分解等級外,倒木的儲量隨著分解等級的升高而增大。

表2 試驗前油茶樹長勢特征 Table 2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amellia oleifera before experiment

3 討論

3.1 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特征

一般而言,倒木的分解過程會改變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在本研究中,不同分解等級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之間差異明顯,原因可能是受到不同的分解等級倒木結(jié)構(gòu)組成和孔隙度的影響[14]。有研究表明,在倒木分解過程中,最開始是一些結(jié)構(gòu)簡單的有機物(例如糖類、蛋白質(zhì))被分解,然后纖維素受到土壤中物理化學作用逐漸轉(zhuǎn)化為糖類、淀粉等結(jié)構(gòu)簡單的小分子物質(zhì)繼而被微生物分解釋放到土壤中,而一些結(jié)構(gòu)穩(wěn)定、難以分解的高分子化合物,例如木質(zhì)素則最后被分解[15]。另外,王翰琨的研究表明,隨著分解等級的提高,纖維素的含量逐漸降低,而木質(zhì)素的含量則逐漸升高[14,16]。在Ⅱ分解等級的倒木由于分解程度較低,纖維素的含量較高,保持了較為完整的木材結(jié)構(gòu);而Ⅲ、Ⅳ分解等級的倒木纖維素含量較低而木質(zhì)素含量較高,持水能力較差,因此從Ⅱ到Ⅳ分解等級倒木的含水率逐漸降低。在Ⅴ分解等級,倒木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已經(jīng)破壞,倒木孔隙度很高,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持水性,因此Ⅴ分解等級相較于Ⅱ、Ⅲ和Ⅳ分解等級倒木含水率明顯偏高[17]。不同徑級倒木的含水率和密度之間的特征是相似的,都隨著徑級的增加而不斷上升,這表明倒木徑級越大,抗分解性和持水性越強,因此含水率和密度都出現(xiàn)了隨著徑級增大的特征。

3.2 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特征

與不同氣候區(qū)域的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分布相比,本研究區(qū)的中亞熱帶季風區(qū)的常綠闊葉天然林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低于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北美的俄勒岡州針葉林[3]和南美的阿根廷安第斯山落葉山毛櫸(Faguslongipetiolata)林[18],也明顯低于中國青藏高原氣候區(qū)域的色季拉冷杉(Abiesfabri)林[19]、貢嘎山峨眉冷杉林[20]、阿壩州岷江冷杉林[21],但高于熱帶雨林氣候區(qū)的澳大利亞熱帶季雨林[22]和溫帶大陸氣候區(qū)的新疆天山云杉(Piceaasperata)林[23](表3)。這可能與不同氣候區(qū)的水分和熱量條件不同所帶來的地帶性差異有關[8]。本研究區(qū)處于東亞季風氣候區(qū),受季風影響,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較好,有利于雨水淋溶、微生物活動和苔蘚生長,從而促進粗木質(zhì)殘體的分解,保留粗木質(zhì)殘體較少,導致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與其他氣候區(qū)森林相比處于較低水平。

表3 不同類型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 Table 3 Storage of CWD in different types of forest ecological system

在中國的亞熱帶季風區(qū),與其他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相比,米櫧天然林的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低于重慶縉云山常綠闊葉林[24]和廣東鼎湖山常綠闊葉林[25],但高于廣東嶺南藜蒴栲(Castanopsisfissa)—羅浮柿(Diospyrosmorrisiana)群系闊葉林[6]和福建武夷山甜櫧(Castanopsiseyrei)林[26],雖然總體上處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3.84~70.33 t ·hm-2)變化范圍內(nèi),但米櫧天然林的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低于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平均值27.08 t ·hm-2[8]。出現(xiàn)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可能有:(1)不同的研究選取的粗木質(zhì)殘體范疇不一致。重慶縉云山將木樁和大小枯枝也納入粗木質(zhì)殘體范疇內(nèi),而本研究并未將此納入粗木質(zhì)殘體范疇,導致與比重慶縉云山相比,本研究中粗木質(zhì)殘體的研究范疇較小[24]。(2)林齡也是影響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的重要因素。隨著林齡的增加,從幼林到成熟林,倒木生物量隨林齡增大呈增加趨勢[20]。王飛等的研究表明,興安嶺落葉松幼齡林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僅為3.90 t ·hm-2,而成熟林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則達到106.70 t ·hm-2,林齡能夠顯著改變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9]。本研究中米櫧天然林林齡約80年,低于廣東鼎湖山常綠闊葉林的林齡[25]。(3)粗木質(zhì)殘體儲量會受到臺風、暴雨、泥石流等外部干擾的影響,米櫧天然林由于受自然干擾嚴重,導致林木在生長過程中不斷受到擾動,對林木自然生長產(chǎn)生阻礙,因此未產(chǎn)生≥40 cm徑級的粗木質(zhì)殘體,粗木質(zhì)殘體徑級越大,儲量越高。此外,粗木質(zhì)殘體的儲量主要為輸入量和輸出量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2],米櫧天然林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夏季高溫多雨,水熱條件配合較好,有利于粗木質(zhì)殘體分解,這也導致了本研究倒木以Ⅴ分解等級為主。

在重慶縉云山的倒木中,徑級≥40 cm的占比超過30%[24]。在廣東鼎湖山常綠闊葉林中,林齡超過400年,產(chǎn)生了超過60%的徑級≥40 cm的粗木質(zhì)殘體[25]。在哀牢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中,大多數(shù)木質(zhì)殘體以≥40 cm的倒木為主[5],而本研究中倒木儲量隨著徑級增大而增大,20~40 cm徑級倒木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達到倒木儲量的48.86%。這是因為一般而言,倒木的徑級越小,密度和含水率就越低,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越高,更容易受到苔蘚的侵蝕和微生物的分解,因此分解速率越快,保留的儲量則越低;相反,倒木的徑級越高,密度和含水率越高,分解速率越緩慢,存留在林內(nèi)的時間越長,保留的儲量越高[16]。

猜你喜歡
殘體亞熱帶徑級
甲狀腺殘體的特征及其在甲狀腺切除手術(shù)中的臨床意義
甘肅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qū)連香樹種群結(jié)構(gòu)與數(shù)量動態(tài)研究
云南松不同徑級組各部位生物量對比研究
黃果厚殼桂人工林幼樹群體生存狀態(tài)及譜分析
森林次生演替過程中有機質(zhì)層和礦質(zhì)層土壤微生物殘體的變化*
土壤學報(2021年4期)2021-09-10 03:45:40
《亞熱帶農(nóng)業(yè)研究》2019年征稿簡則
戶撒刀
甘肅白龍江亞高山杜鵑粗木質(zhì)殘體腐爛程度與持水性能研究
黃龍山白樺樺木醇與樺木酸含量研究
亞熱帶水果深加工技術(shù)獲突破
中國果菜(2015年2期)2015-03-11 20:01:08
抚州市| 望奎县| 建水县| 平安县| 玛纳斯县| 津市市| 司法| 石棉县| 珲春市| 中宁县| 肇东市| 利津县| 江门市| 旬邑县| 固安县| 云梦县| 泌阳县| 宝兴县| 阳西县| 横峰县| 黑河市| 南城县| 阿城市| 昌平区| 高州市| 通化县| 班玛县| 廉江市| 清河县| 监利县| 读书| 闽清县| 清徐县| 无为县| 杭锦后旗| 高台县| 辉县市| 鹤峰县| 宜丰县| 福清市|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