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媛媛,項朋志,周小華,葉國華
(1. 昆明理工大學 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昆明 650093;2. 云南開放大學 化學工程學院,昆明 650022;3. 昆明學院 昆明滇池(湖泊)污染防治合作研究中心,昆明 650214)
由于環(huán)境因素的考慮,氰化法作為傳統(tǒng)提取黃金的手段備受挑戰(zhàn),在非氰化法中,硫脲浸金受到了廣泛的關(guān)注,已經(jīng)成為非氰浸金中的熱門研究對象[1-2]。硫脲(H2NCSNH2,簡寫Tu)是一種具有還原性質(zhì)的有機配合劑[3],可與許多金屬離子形成穩(wěn)定的配合物。硫脲易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可被氧化為二硫甲脒(RSSR),在有氧化劑(Fe3+)存在時硫脲浸金是利用金和硫脲配位形成較穩(wěn)定的配位離子,可以應用于金礦石中提取黃金。該法的優(yōu)點是高效,能處理一些難浸金礦石,硫脲已有較多的研究和工業(yè)應用[4]。陳亮等[5]通過一定的硫脲和亞硫酸鈉溶液濃度得到了最佳的溶金效果。
金與硫脲絡合的標準電勢為0.38 V,相比硫代硫酸鹽和氰化物高。研究表明當氧化劑電極電勢大于 0.38 V,硫脲浸金反應即可進行[6]。浸金過程中氧化劑主要是用來調(diào)節(jié)浸出液的氧化電勢,當氧化劑的電勢高于金溶解形成硫脲配離子所需要的電勢,就可能實現(xiàn)浸出。理論上氧化劑的電勢愈高,氧化能力越強,金溶解的能力也越大。但是氧化劑氧化能力太強,會使更多的硫脲分解成元素硫、硫酸根等產(chǎn)物,使其消耗加劇[7]。采用溫和的氧化劑可使溶液的氧化電勢維持在適宜的范圍內(nèi),可以保證金的正常浸出,也不會導致更多的硫脲消耗。Fe3+/Fe2+標準電極電勢為0.771 V,可以滿足硫脲浸金的要求,且氧化性不至于太強。pH過高(堿性條件)會導致Fe3+沉淀,因此Fe3+氧化劑在酸性范圍才能穩(wěn)存在,硫脲在堿性溶液中易分解,因此硫脲法浸金要在酸性條件下進行。
本文先采用電化學方法對硫脲浸金液中硫脲濃度、Fe3+濃度、溫度進行分析;在電化學分析的基礎(chǔ)上,用硫脲對老撾某金礦石進行浸出試驗,為硫脲浸金理論和實踐提供參考。
實驗用硫酸鐵、硫脲等試劑均為市售分析純試劑,實驗用水為二次蒸餾水。
模擬浸金溶液:由不同濃度的硫酸鐵、硫脲、硫酸組成。該浸金體系中硫脲為配位劑,F(xiàn)e3+為氧化劑,用硫酸調(diào)節(jié)溶液pH=1.0。
電化學分析采用 CHI630E電化學工作站(上海辰華儀器有限公司),金含量測定采用AA32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溶液酸度用 pH計(PHS-3C)測定;實驗中用恒溫電動攪拌器進行攪拌。
采用 Tafel曲線,差示脈沖伏安和循環(huán)伏安對模擬浸金溶液進行分析。分析用三電極體系中以純金片(金質(zhì)量分數(shù)>99.99%,測量面積為 1.0 cm2)為工作電極;鉑絲為對電極;Ag/AgCl為參比電極。分析前首先用金相砂紙把金片打磨成光亮后待用。
浸出在錐形瓶中進行,礦樣來自于老撾某地金礦,含金量為3.11 g/t,礦石經(jīng)破磨磨礦至-75 μm占95%以上。在含有適宜的硫酸鐵、硫脲濃度浸金液(pH=1.0)中浸出,浸出溫度為35℃,固液比為1:5,浸出10 h后過濾,對浸出渣進行烘干,分析浸出渣金的含量,計算浸出率。其浸出反應如下:
考察了硫脲濃度范圍為0.005~0.04 mol/L金電極的腐蝕電位和腐蝕電流的變化,所得 Tafel曲線如圖1所示。
圖1 不同濃度硫脲的Tafel曲線Fig.1 Tafel curves of thiourea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硫脲濃度的增加,金電極的腐蝕電位負移,當硫脲濃度為0.04 mol/L時金的腐蝕電位最小,說明硫脲濃度增大有利于金的浸出,其腐蝕電流稍有增大,這說明硫脲濃度的增大有利于金的陽極氧化。文獻也表明硫脲濃度對金電極的陽極氧化有影響,隨著硫脲濃度的增加,可以提高金的陽極氧化速率,當硫脲濃度增至 0.25 mol/L以后,這種影響不明顯[8]。
2.2.1 循環(huán)伏安曲線
在硫脲濃度為0.01 mol/L,pH=1的溶液中,考察Fe3+濃度改變時電化學行為,結(jié)果如圖2。把Fe3+加入硫脲溶液中,開始為棕紅色,10 min后變成了無色,再逐漸變渾濁,這一現(xiàn)象與文獻[9]一致。Fe3+與硫脲混合后,生成[FeSO4(Tu)]+,而[FeSO4(Tu)]+會繼續(xù)與硫脲作用,F(xiàn)e3+被硫脲還原成Fe2+:
圖2 不同濃度Fe3+溶液的循環(huán)伏安曲線Fig.2 Cyclic voltammetry curves of Fe3+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從圖2可以看出,F(xiàn)e3+在0.25 V左右開始發(fā)生還原反應,在﹣0.1~﹣0.2 V之間出現(xiàn)一個還原峰,在 0.4~0.5 V之間出現(xiàn)了Fe2+氧化峰[10],還原峰峰電流與Fe3+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還原峰電位比Fe3+/Fe2+標準電極電勢負移較多,原因可能是 Fe3+濃度較小,再加上Fe3+與硫脲生成[FeSO4(Tu)]+從而導致電勢負移。從圖2還可以看出氧化峰變化的不是太明顯,原因可能是(3)式化學反應速率較小,導致溶液中的Fe2+濃度變化較小,所以氧化峰變化較小。
2.2.2 腐蝕性能
以金電極作為工作電極,考察了Fe3+濃度對金的腐蝕影響,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在Fe3+濃度為0.01~0.08 mol/L范圍內(nèi),隨著Fe3+濃度的增大,金腐蝕電位負移,腐蝕電流變大,這說明Fe3+濃度增大有利于金的腐蝕。
圖3 不同濃度Fe3+溶液中金的腐蝕電流和電勢Fig.3 Corrosion current and potential of gold in Fe3+ solution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綜合文獻分析,在硫脲浸金體系中,F(xiàn)e3+對金的浸出影響很大。白建峰等[10]利用硫脲法對廢舊手機電路板進行金的浸出,F(xiàn)e2(SO4)3的最佳加入量為0.3%,當加入量超過0.3%時,金浸出率反而下降。儲春利等[11]對黔西南某卡琳型金礦進行硫脲浸出,F(xiàn)e3+最佳濃度為 24 g/L,實際浸出時 Fe3+濃度通常較大,超過了電化學分析最佳的分析范圍,所以Fe3+濃度選擇,除了采用電化學分析方法作理論分析外,應以實際浸出來選擇合適的鐵濃度。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e3+濃度對硫脲浸金影響較大,這是因為硫脲浸金屬于氧化還原反應,F(xiàn)e3+的用量直接決定了溶液的氧化還原電位,濃度越大,氧化還原電位越高,氧化能力越強,浸金速率越快;但氧化性太強,硫脲容易被氧化成二硫甲醚,從而造成浸出劑消耗過多[12]。
在硫脲濃度為 0.01 mol/L,F(xiàn)e3+濃度為 0.08 mol/L,pH為1的溶液中,考察了溫度對金的腐蝕的影響,結(jié)果如圖4所示。
從圖4可以看出,隨著溫度升高,金的腐蝕電位負移,且金的腐蝕電流先增加后下降,這一結(jié)果與文獻一致[13]。這說明適度提高溫度可以提高金的腐蝕。從實際浸出來看,升高浸出溫度可以增加金的浸出率。溫度超過 50℃后金的浸出率反而下降,原因可能是過高的溫度使硫脲氧化速率加快。硫脲消耗加快一方面使浸出液中硫脲濃度下降,另一方面生成的產(chǎn)物會導致金表明產(chǎn)生了鈍化,從而使金的浸出率下降。雖然升高溫度可以提高金的浸出率,但為了減小實際消耗,實際浸出溫度通常為 35℃~40℃,通過延長浸出時間來提高金浸出率[14-15]。
圖4 不同溫度下金的腐蝕電流和電勢Fig.4 Corrosion current and potential of gol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在pH=1、硫脲濃度為0.01 mol/L、Fe3+濃度為0.08 mol/L的浸金液中,攪拌速度為200 r/min。將純金片懸掛于溶液中作為工作電極,每隔一段時間后采用差分脈沖伏安法(DPV)對硫脲模擬浸金液進行電化學分析,得到的DPV曲線如圖5所示。
圖5 模擬浸金液DPV曲線Fig.5 DPV curve of simulated gold immersion solution
圖5中a峰為Fe2+氧化峰,隨著時間的增加,氧化峰電流增加。在浸金液中,根據(jù)方程式(3)可知,F(xiàn)e3+被還原成Fe2+[16],隨著時間的推移,F(xiàn)e2+濃度越來越大,所以其氧化峰也愈來愈大。b峰為硫脲第一個氧化峰,對應硫脲氧化分解的反應:
c峰為硫脲第二個氧化峰,對應亞硫酸鈉氧化的反應[17-18]:
d峰對應為金的氧化溶出峰,對應金溶解與硫脲絡合的反應[19]:
上述DPV峰中,以b峰最為突出,隨時間的增加,b峰峰電流下降,說明溶液中硫脲濃度下降。b峰下降的原因是一部分硫脲與Fe3+和金進行了絡合,另一部分的硫脲被氧化。反應120 min時峰電流下降了一半,說明硫脲濃度也下降了一半,據(jù)此可以采用DPV監(jiān)測出硫脲的濃度變化。d峰變化不太明顯,且隨時間的推進,金的氧化溶出峰稍有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金表面產(chǎn)生了鈍化。鈍化的原因是硫脲被氧化和分解的產(chǎn)物覆蓋在金電極表面所致,這可從試驗結(jié)束后金表面有沉淀物可以印證。圖5中最左邊峰電位約為﹣0.8 V,該峰歸屬有待于進一步確認。
為驗證電化學實驗結(jié)果,采用硫脲法對某金礦石進行實際浸出。重點考察了硫脲濃度和Fe3+濃度對金浸出率的影響,其結(jié)果如圖6所示。
從圖6(a)可以看出,當Fe3+濃度0.02~0.08 mol/L,金的浸出率隨 Fe3+濃度增大而增大,最高達到了53.2%。從圖6(b)可以看出,當硫脲濃度0.005~0.05 mol/L,金的浸出率隨硫脲濃度增大而增大,最高達到78.7%。
圖6 硫脲濃度(a)和Fe3+濃度(b)對礦物中金浸出影響(pH=1.0)Fig.6 Effect of thiourea (a) and iron ions (b) concentration on gold leaching from the ore (pH=1.0)
礦物浸出驗證試驗結(jié)果與電化學分析結(jié)論基本一致,說明采用電化學分析方法可以為實際浸出作出指導和預測,對浸出過程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下一步可以從更大的濃度范圍內(nèi)考查浸出體系中各因素對浸出的影響,建立數(shù)學模型。但電化學分析方法也有自身的限制,如電化學分析濃度較低,這與實際浸出過程中各物料實際濃度不一致;再如在分析過程中電極表面容易被污染,導致電極鈍化,從而影響到后續(xù)的分析。
1) Tafel曲線表明硫脲濃度范圍為 0.005~0.04 mol/L,隨著硫脲濃度的增加,金的腐蝕電位負移,說明硫脲濃度增大有利于金的浸;在 Fe3+濃度為0.01~0.08 mol/L范圍內(nèi),隨著Fe3+濃度的增大,金腐蝕電位負移,腐蝕電流變大,說明Fe3+濃度增大有利于金的腐蝕;隨著溫度升高金的腐蝕電位負移,且金的腐蝕電流先增加后下降,說明適度升溫可以提高金的腐蝕。
2) 循環(huán)伏安曲線顯示在(-0.1)~(-0.2) V之間出現(xiàn)一個還原峰,在 0.4~0.5 V之間出現(xiàn)了 Fe2+氧化峰,還原峰峰電流與Fe3+濃度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對模擬浸金液進行差分脈沖伏安法(DPV)分析,得到了浸出過程中各步驟反應的電化學峰信號。
3) 實際礦物浸出驗證試驗表明,F(xiàn)e3+濃度范圍為0.02~0.08 mol/L,金的浸出率隨Fe3+濃度增大而增大,最高達到了 53.2%;硫脲濃度范圍為0.005~0.05 mol/L,金的浸出率隨硫脲濃度增大而增大,最高達到了 78.7%。浸出率變化趨勢與電化學分析所得規(guī)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