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蓮姿墨韻賞清夏

2021-07-26 10:43虞桑玲
讀者欣賞 2021年7期
關(guān)鍵詞:蓮池徐渭八大山人

虞桑玲

江南可采蓮

20世紀(jì)50年代,四川成都揚子山漢墓曾出土一件繪有蓮池圖景的漢代畫像磚《弋射收獲圖》,此后,新都、德陽、彭州等地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數(shù)方繪有蓮池圖景的畫像磚。這些造型古拙、線條質(zhì)樸的文物,將目前所知以蓮入畫的年代上溯至漢代。

《弋射收獲圖》整個畫面分成上下兩部分,分別描繪了“蓮池弋射”與“稻田收獲”兩個勞作場景。位于上方的“弋射圖”中,右側(cè)是一個水面開闊的蓮池,蓮花盛開,蓮蓬挺立,蓮葉浮于水面,葉下有大魚數(shù)尾,葉間則野鴨游弋,空中群雁疾飛。畫面左側(cè),兩個身著寬袖長袍的獵手持弓箭隱于樹下,一人仰身向上奮力張弓,一人彎腰抬臂滿弓待射。獵人箭在弦上,大雁紛飛四散,為畫面營造出一絲緊迫之感;而風(fēng)姿綽約的蓮花、自在悠游的大魚和野鴨,又傳遞出一份閑適之意,一疾一徐、一動一靜間意趣橫生。

再看出土于四川彭州的畫像磚《采蓮漁獵圖》(又名《荷塘漁獵圖》),畫面左側(cè)為一方荷塘,右側(cè)則是水岸。塘內(nèi)蓮葉田田、蓮蓬累累,鴨子和魚兒在蓮葉間嬉戲。四人泛舟水上,或撐竿劃船,或采摘蓮藕,或引弓射箭,他們裝束有別,姿態(tài)各異。池岸一棵大樹下,一個頭上戴冠、身著長袍的人手持弓箭,正對準(zhǔn)一只野雁。畫面雖簡單直白,卻自在活潑,表達出一種樂觀自足的氣息。

此時的蓮花只是作為背景或是陪襯入畫,但若將之與描繪插秧、漁獵、拾穗等勞作場景的畫像磚做對比,便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以蓮池為背景的畫面充滿了閑情妙趣。換言之,蓮池畫像生動而集中地展現(xiàn)了長江流域人們?nèi)粘I钪行蓍e的一面。正是在這樣的場景中,孕育出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這樣清新雋永、韻律歡快的詩句。

清水出芙蓉

弋射收獲圖畫像磚 漢四川成都揚子山漢墓出土

荷塘漁獵圖畫像磚 漢四川省博物館藏

“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蹦铣涸凼捓[的《采蓮賦》已傳唱千古,他所繪的《蓮花圖》亦入于載籍。據(jù)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錄,梁元帝曾繪有一幅《芙蓉醮鼎圖》——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有明確文字記載的蓮花圖卷。

唐末五代至宋初,花鳥畫蓬勃興起?!缎彤嬜V》云:“五行之精,粹于天地之間,陰陽一噓而敷榮,一吸而揪斂,則葩華秀茂,見于百卉眾木者,不可勝計。其自形自色,雖造物未嘗庸心,而粉飾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觀眾目、協(xié)和氣焉。”花卉既為天地之間五行精氣所鐘之物,又能“粉飾大化,文明天下”,自然成為繪畫取材之重要門類。而蓮花姿態(tài)娉婷,本就清雅可人,又因生于水沼,可與游魚、戲禽相諧入畫,故深得歷代花鳥畫家青睞。

據(jù)《宣和畫譜》所記,宋徽宗時的內(nèi)府收藏中,唐人所繪的蓮畫就有不少。邊鸞花鳥畫“精于設(shè)色”,其作品《鷺下蓮塘圖》被贊“如良工之無斧鑿痕”。此外,《宣和畫譜》還錄有周滉的《荷花鸂鶒圖》一幅、《秋荷鸂鶒圖》兩幅。五代至宋初,黃荃、黃居寀、滕昌祐、崔白、徐熙等人均為畫蓮名手,各有名作傳世。

五代南唐畫家顧德謙,擅畫動植物。據(jù)傳為他所繪的《蓮池水禽圖》,采用的是對幅的形式。其中一幅描繪的是五六月蓮花初放的盛夏,蓮葉下兩只鴛鴦在水中自在玩耍,神態(tài)可愛,蓮花后面的水草亦豐美茂盛,一派生機盎然;另一幅描繪的是蓮花開始凋零的初秋,點點浮萍與片片花瓣隨波蕩漾,畫面上方正有水鳥飛來,動靜相宜,觀之有如清風(fēng)拂面。畫面中蓮花初發(fā)之嬌俏、繁盛之艷麗、落花之落寞皆一一描繪,栩栩如生。

荷塘鸂鶒圖 絹本設(shè)色 16.8×21cm 宋 佚名 故宮博物院藏

五代南唐另一位杰出畫家徐熙,善畫草木蟲魚,深為南唐后主李煜所欣賞。據(jù)云徐熙畫花,“落墨以寫其枝葉蕊萼,然后敷色,故骨氣風(fēng)神為古今之絕筆”。徐熙的蓮畫作品有《瑞蓮圖》《敗荷秋鷺圖》等。

北宋畫家崔白工畫花卉翎毛,所繪蓮畫雄冠畫壇,最富盛名。其蓮畫不僅數(shù)量眾多,而且題材豐富,時節(jié)或夏或冬,蓮花或開或敗,又往往襯以鵝、鷺、鳧、雁等,動靜有致,盡態(tài)極妍。

《宣和畫譜》中錄有崔白的《雪荷雙鵝圖》兩幅,想來所繪應(yīng)是雪天蓮塘之景。崔白的蓮畫體現(xiàn)了宋人對平淡美、理趣美的追求,為北宋畫壇帶來一股清新之氣。

蓮池水禽圖(一) 絹本設(shè)色 150.3×90.9cm 五代 顧德謙(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蓮池水禽圖(二) 絹本設(shè)色 150.3×90.9cm 五代 顧德謙(傳)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出水芙蓉圖絹本設(shè)色 23.8×25cm 宋 佚名 故宮博物院藏

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代,除了職業(yè)畫家之外,趙宋宗室內(nèi)亦有不少愛繪且善繪蓮花之人,如宋太宗之曾孫趙宗漢有《水墨荷蓮圖》《榮荷小景圖》《榮荷宿雁圖》,宋太宗之玄孫趙仲儉有《秋荷鷺鷥圖》。雖然這些作品均未留存至今,我們?nèi)阅軓摹缎彤嬜V》的存目中遙想當(dāng)時大家名作相繼而出的盛況,并從傳世的吉光片羽中,略窺蓮之風(fēng)姿。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爆F(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的《出水芙蓉圖》,出自南宋畫院畫家之手。這是盛夏午間一朵紅蓮的“肖像畫”,花瓣碩大而飽滿,輕盈又豐潤,幾乎鋪滿了整個畫面,莖干微曲,數(shù)片荷葉映襯其后。其盛開之姿,宛如《詩經(jīng)》中所說:“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其構(gòu)圖簡約,賦彩清麗,端莊大氣,畫法完美繼承了北宋畫院工整寫實的傳統(tǒng),進一步發(fā)揚了刻意求真、描繪入微的藝術(shù)追求,至于瓣上紅絲、花蕊乃至葉上脈紋,均仔細料理,細看之下,引人驚嘆。

潑墨寫性靈

自屈原“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蓮花就與文人、君子格外相契。到了宋初,理學(xué)名家周敦頤撰《愛蓮說》,以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為精神追求。自此往后,蓮花便有了“花中君子”之稱。

君子喜蓮花之“可遠觀而不可褻玩”,訴諸筆墨,也意在捕捉蓮之純粹而略顯疏離的氣質(zhì)。正如宋人晁補之《和蘇翰林題李甲畫雁二首》其一所說的,“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于是,在宋、元、明的幾位獨具個性的文人畫家的探索下,逐漸開辟出一種更契合蓮之精神氣質(zhì)的畫類——墨荷圖。

墨花九段圖(局部) 紙本墨筆 46.6×625cm 明 徐渭 故宮博物院藏

與蘇軾同時期的尹白便是墨荷畫法首創(chuàng)之人。蘇軾曾為他作《墨花》一詩,序云:“世多以墨畫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畫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為賦一首?!痹娫疲骸霸煳锉緹o物,忽然非所難?;ㄐ钠鹉珪?,春色散毫端。縹緲形才具,扶疏態(tài)自完。蓮風(fēng)盡傾倒,杏雨半披殘。獨有狂居士,求為黑牡丹。兼書平子賦,歸向雪堂看?!币自》ū彼蔚娜A光長老、“墨梅始祖”釋仲仁,并將此技法推衍開來,大膽革新,用于百花的繪制。

可惜“狂居士”尹白所繪的墨荷圖并未傳世。自他以后,潑墨作荷而能稱得上“狂恣”者,則首推明代中晚期的“青藤居士”徐渭。

明代中期以后,水墨花鳥畫無論是在技法上,還是在內(nèi)涵上,皆有了根本的變化。作畫者不再刻意求真,轉(zhuǎn)而追求筆外之意趣;筆墨不再是形貌的奴仆,轉(zhuǎn)而成為抒發(fā)性靈的窗口。因而,明代中期以后,水墨花鳥畫出現(xiàn)裂變式的發(fā)展,其中涌現(xiàn)出幾位風(fēng)格迥異、各具特色的畫家。以畫荷一事來看,亦是如此。

徐渭以大刀闊斧的水墨大寫意畫,賦予了墨荷新的生命。他的一生命途多舛,身體和思想均遭受著世俗的束縛,而酣暢淋漓的筆墨世界,為他的自由精神提供了寓所。到了晚年,徐渭的筆墨技法爐火純青,奇譎之外又入蒼茫之境,正如時代稍晚而與他精神相契的張岱所言,“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

荷塘雙鳧圖 紙本墨筆 165×91cm 清 八大山人

故宮博物院所藏《墨花九段圖》,是徐渭晚年的代表作。其中《墨荷》一段,畫家潑墨繪荷葉,以墨色濃淡示荷葉之新舊,又以墨線勾勒花瓣及花蕊,并以數(shù)根雜草襯托荷花。畫面簡潔利落而層次分明。畫的右側(cè)題詩一首:“拂拂紅香滿鏡湖,采蓮人靜月明孤??沼嘁恢恍煳跏?,收拾風(fēng)光在畫圖?!?/p>

如果說《墨花九段圖》還保留了飽滿的蓮瓣、細致的花蕊、蜷曲的荷錢,那么南京博物院所藏《雜花圖》中的墨荷,便是徹底脫略形似、求其神魄了。這件作品用筆率意,筆觸或偃或仰,或疏或密,看似不經(jīng)意間隨意點染,筆墨卻自如流暢,畫中線條、墨彩、氣韻、造境俱佳。畫家的視線已不再局限于素日所見荷之外形,而是任由荷牽動著人的想象飛馳,因此抒發(fā)性靈,達成超然物外的大美,真可謂“會通之際,人荷俱老”。

嗟嘆蓮花里

清初的八大山人,其花鳥畫在繼承了徐渭的大寫意畫法的同時,又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禪理,將墨荷繪畫帶到了新的高度。

蓮花本是與釋、道二家都淵源甚深的植物。亦僧亦道的八大山人,不僅一生鐘愛蓮花,也常以蓮寄情,所作蓮畫極多。如果說徐渭的墨荷表現(xiàn)出了畫家癲狂的一面,八大山人筆下的蓮則更為克制和冷靜,畫中之蓮常與孤石、孤鳥相配,往往顯現(xiàn)出蒼涼、孤寂之感,又摻入幽深玄遠的禪意,極具個人特色。

荷花雙禽圖 絹本墨筆 171×47cm 清 八大山人 天津藝術(shù)博物館藏

殘荷鷹鷺圖 絹本設(shè)色 190×97.8cm 明 呂紀(jì) 故宮博物院藏

河上花圖 紙本墨筆 47×1292.5cm 清 八大山人 天津博物館藏

八大山人晚年創(chuàng)作的《河上花圖》,畫蓮臻入化境,是罕見的巨制。此畫描繪秋日蓮塘一角,怪石嶙峋,溪水潺潺,寒柳蕭索,又有細竹、香蘭點綴其間。

它一反八大山人筆下常見的計白當(dāng)黑的手法,而以繁復(fù)細密的筆墨出之:蓮葉或濃或淡,氣勢磅礴;蓮花或露或藏,玲瓏剔透;莖干或直或斜,交錯縱橫……長約13米的巨幅里,精巧的構(gòu)思在酣暢的意氣中起承轉(zhuǎn)合,看似無章法,實則處處有章,布局疏密相間,虛實相生,蔚為壯觀。

《河上花圖》是其贈給友人蕙巖先生的。卷端題歌行體長詩《河上花歌》一首,詩云:“河上花,一千葉,六郎買醉無休歇。萬轉(zhuǎn)千回丁六娘,直到牽牛望河北……實相無相,一顆蓮花子,吁嗟世界蓮花里……”

讀“實相無相,一顆蓮花子,吁嗟世界蓮花里”一句,復(fù)觀《河上花圖》,八大山人似是用這個墨色氤氳的蓮塘,營造出了一個靜穆、空靈、幽深而又神秘的大千世界。

荷花圖 紙本設(shè)色 張大千

猜你喜歡
蓮池徐渭八大山人
我的書法
徐渭來過多次蘇州
圖說書法(179)
風(fēng)鶯圖詩
賞荷
八大山人:我很慘,但我有勝算
綏寧大園古苗寨
徐渭南腔北調(diào)
弗利爾美術(shù)館解謎八大山人
苦悶后的圓融
那曲县| 荆州市| 新晃| 崇明县| 屯留县| 八宿县| 罗田县| 天津市| 岑溪市| 南通市| 南江县| 张家川| 尉氏县| 达日县| 青冈县| 南城县| 南召县| 若尔盖县| 盐亭县| 紫阳县| 平定县| 肥东县| 寻乌县| 安陆市| 常德市| 高淳县| 旬邑县| 汨罗市| 怀安县| 万山特区| 全南县| 盈江县| 中山市| 珲春市| 江安县| 乌兰浩特市| 沁水县| 苏尼特右旗| 遂宁市| 工布江达县| 封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