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心
摘要:童話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兒童文學的體裁,無論是國內(nèi)外的,或是古今中外的童話其實在現(xiàn)代都有著一定的普及度。像經(jīng)典的格林童話體系、安徒生童話、丹麥童話,還有很多著名的具有教育意義的童話,如彼得潘、萵苣姑娘、丑小鴨等等。這些童話在歷久彌新的發(fā)展中為大多的兒童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入到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當中,沉淀于內(nèi)心深處,也為成年人的內(nèi)心世界留出了一塊屬于幼時的情感部分。所以,童話是一種能夠與小學學生群體的內(nèi)心世界緊密聯(lián)系,能夠以趣味化的故事給予學生教育體驗的體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得到重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童話教學;實踐策略
兒童因為年齡特征以及心理發(fā)育特征,天生便擁有天馬行空且純真爛漫的想象力,兒童缺少對于物質(zhì)世界的充分認知,會通過想象來填補認識的空白,為自己打造出充滿想象力的世界。所以兒童一般會有著富有想象力的天性特征,在此階段也是一種易于進行知識教學的時期。而童話這種體裁向來有著富有想象力且絢爛多彩的想象世界,能夠以簡單生動的文字為學生們編織一個童話世界,在童話世界中,人類不再是主體,而動物們、植物們,一切生靈們都會擁有鮮活的生命,奏響童話的篇章。所以童話體裁廣受兒童群體的青睞,特能夠滿足兒童群體的內(nèi)在需求。要知道,想象力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的源泉,是一種思維活動的形式,以及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的內(nèi)在因素,想象構(gòu)建童話基礎,也能夠促進學生以想象來的打開學習思路,積累語言經(jīng)驗,筑造兒童的語言根基。因而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教師應該關注童話文學在教學之中的融入與實踐,在不斷的教學實踐與總結(jié)中去探究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新思路。
一、童話教學的原則和價值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大多的教學重點都是學生在文化知識與重點篇章的記憶與背誦上,要求學生能夠進行重點段落的背誦與默寫,以一種單一的教學形式來促進學生記憶力的增強,促進學生在文化學習中的知識積累。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們還具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有著自己的認識思維,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往往會抹殺小學生的想象力與自由性,喪失語文教學應有的價值。所以,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應該符合兒童學習的客觀規(guī)律與一般特點,以具有童話精神與童話味道的方式進行童話教學。并且在童話教學之中,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因為小學階段其實正是學生們進行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在教學中,學生們其實也有著自身獨有的語言能力,而各個階段的學生們的語言情況也不盡相同。況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在面對長篇的文本閱讀時難免會存在困難,比如詞匯量、語感、修辭方法上的認知不全,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質(zhì)量。而童話體裁的語言精練簡單,活潑通俗,能夠讓不同階段的小學生更容易的進行閱讀。所以,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進行童話教學,也是能夠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積累與進步的有效方式。
二、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思路以及策略
1.借助童話體裁,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對于虛幻世界的幻想,是童話體裁創(chuàng)作的基本特征,因此童話其實具有虛構(gòu)性,以及具有幻想色彩的。童話中的內(nèi)容往往荒誕不經(jīng),是脫離于現(xiàn)實世界的存在規(guī)律的,但同時也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高于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再次編造。而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往往具有感性思維,對于編造的感情童話其實是很具有感受力的。比如在《比尾巴》的教學中,其實教師就可以借用《神筆馬良》的童話故事的對學生們進行啟發(fā)教學,讓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并且在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借助童話體裁來培養(yǎng)學生們的想象力。使學生們能夠通過課文與童話的閱讀來進行想象力的發(fā)散,去想象如果自己擁有畫物成真的能力的話,自己會選擇怎樣做呢。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
2.適量增加選文,提升閱讀層次
童話之所以適合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是以其幻想性、游戲性以及審美性來貼合該階段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以及特征的,是選入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特質(zhì)。但是現(xiàn)在的童話教學中,其實缺少一定的規(guī)律分布,不同年齡階段以及年級的學生所接觸的童話故事具有普遍性,缺少層次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適量增加故事選擇,提升閱讀層次。比如在低年級階段,教師可以利用《丑小鴨》這樣經(jīng)典著名的童話故事,來為學生們闡述人生的道理,讓學生們也能夠在閱讀中增長人生經(jīng)驗,并且通過對于丑小鴨經(jīng)歷的認識來增長閱讀經(jīng)驗。而中年級學生可以閱讀《彼得潘》這樣的故事,教師可以借用此種故事來教育學生,認清現(xiàn)實,好好長大的重要性。
3.應該因材施教,選文適應學習層次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其實存在著因為童話選擇比較多,從而隨著年級的遞增反而選文量逐漸減少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通過自己反思與實踐來選擇因材施教的方法,在不同的年紀階段來設定教學目標,并編選童話故事。比如以《夜鶯》故事為主,在教學中,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用不同的選文來進行教學,以符合學生階段特點的故事來為學生們進行教學。因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能力都能夠逐次的得到進步,教師也應該要為學生們進行選文的調(diào)整,從而以適應學生學習層次的選文來深化童話故事教學的有效性。
總結(jié)
其實,童話之所以受兒童們的歡迎,也有很多成男人十分青睞,也甘之如飴。是因為童話這種體裁,在內(nèi)容的選擇脫離于現(xiàn)實世界的井然,為讀者用簡單的語言編造豐富的幻想世界,使讀者能夠游離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全身心的進入到童話世界之中,感受奇思妙想所帶來的歡愉體驗。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之中,教師要以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與童話相結(jié)合,為學生們?nèi)?gòu)建既充滿想象力,又能夠認識現(xiàn)實世界的教學體系。在能夠維持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完成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劉小逗.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思路與實踐策略[D].華中師范大學,2018.
[2]毛巧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