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云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寫了一本書《園丁與木匠》,呼應了我們文化里把孩子比作祖國的花朵,而教師和家長是園丁的隱喻。木匠從實用觀出發(fā),把孩子當作木頭,制作成桌椅;我們則期待自己像園丁那樣,根據(jù)不同花朵的特性去培育,幫助孩子茁壯成長。在面對諸多“別人家的孩子”以及劇場效應下,我們不可避免地被全民焦慮的時代所挾持。這時候,靜待花開更顯彌足珍貴。
靜待花開時,我們在等什么?如果我們還是期待孩子按照家長的意愿來開花,可能我們依舊沒有跳出木匠思維。因為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種子,可能永遠不開花,它本來就是一棵參天大樹。還有一些植物,最初的生命是向下生長,不發(fā)芽不冒尖,如竹子。真正靜待的前提是接納孩子,接納他的獨特或平凡。每一棵草都有權(quán)利向往春天。
讓我們懷著對孩子及其童年的珍視和尊重,觀察眼前這個孩子,了解并理解他的個性、優(yōu)缺點,提供豐富、積極、及時的回應。孩子的成長需要陽光雨露,需要風,也需要幾只“害蟲”。
靜待的背后還需要默默耕耘,支持和引導孩子,這些都需要智慧。現(xiàn)代社會,我們時常被裹挾,時常催促孩子,你怎么這么慢,你怎么還沒有學會,你怎么還不“開花”……如果我們的期待和愛成為壓力而不是動力,我們就可能不自覺地拔苗助長,我們以為在施肥,但可能施的是抑制劑。
當然,孩子與花朵仍是不同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甚至巧思,他不是一棵不動的植物,也不會乖乖等你修剪,甚至他會跳出你的盆,打碎你的盆……這也恰恰是我們需要靜待的原因,每個孩子都充滿無限可能性,不是我們可以定義和限定的,讓他們自由地成為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