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寇曉燕
【課堂實錄】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文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喜歡玩什么游戲?
(學生交流)
師:童年生活是多么快樂??!有位老奶奶小時候也很喜歡玩游戲,她就是大作家冰心奶奶。誰愿意為我們介紹一下冰心奶奶?
(PPT出示冰心簡介,一名學生讀相關信息)
師:謝謝你!你們知道冰心奶奶小時候喜歡玩什么游戲嗎?
生:她很喜歡玩吹肥皂泡的游戲。
師:那請你為我們讀一讀這句話吧!
(PPT出示第一自然段,學生朗讀)
師:最愛有多愛啊?
生:最愛就是非常愛。
師:那請你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學生有感情朗讀,尤其突出“最愛”)
師:最愛有多愛?請你來說一說。
生:最愛就是第一愛,獨一無二。
師:哦,所有的游戲都比不上這個游戲。那請你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學生重讀“最愛”)
師:老師聽出來了,冰心奶奶特別愛玩吹肥皂泡的游戲。咱們一齊來讀讀這句話。
(學生有感情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就讓我們一起回到冰心奶奶的童年,去感受吹肥皂泡的樂趣吧。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0課《肥皂泡》,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
(教師一邊板書課題,一邊強調“皂”的寫法,學生跟著書空)
師:“皂”字為上下結構,下面“七”字一橫要寫得長一些,要把上面的部分托住。(指名讀課題)
二、檢查生詞,認識泡泡
師:冰心奶奶小時候最愛吹肥皂泡了。(板書“愛”)仔細看圖,說說你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PPT出示插圖)
生:我發(fā)現(xiàn)圖中的小姑娘正拿著套管,蘸著肥皂水在吹泡泡。
師:你注意到了吹肥皂泡的人物和她的動作。
生:我發(fā)現(xiàn)吹出來的泡泡十分美麗,五彩斑斕的。
師:是啊,一個個泡泡真美麗。你還觀察了泡泡的顏色。
生:老師,我從圖上發(fā)現(xiàn)下雨了。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發(fā)現(xiàn)吹肥皂泡的時間是“下雨的時節(jié)”。那去瞧一瞧,小姑娘在什么地方吹泡泡???
生:在走廊上。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詞“廊子”。誰來讀準這個詞?(指名朗讀)你的邊音讀得輕脆好聽。你們知道“廊子”是什么意思嗎?
生:廊子就是走廊、過道。
師:嗯,這個過道還有一個特點,仔細看圖,它的上方有——
生:上方有屋檐。
師:是啊,站在屋檐下的過道上吹泡泡,才不會被雨淋濕。廊子就是只有屋檐的過道。同學們,我們可以借助插圖來理解沒有見過的詞語。(板書:借助插圖)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理解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吧。
(PPT出示第二自然段,學生齊讀)
(點評:圖文并茂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顯著特點,教材中的插圖與課文的內容密切聯(lián)系。教師設計“看圖片”這一環(huán)節(jié),很好地利用了插圖這一重要的資源,讓學生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并能借助插圖來理解“廊子”一詞,教給學生借助插圖來理解難懂的詞句這一方法。)
師:瞧,圖片中的小姑娘拿起套管,蘸上肥皂水,鼓起腮幫,輕輕一吹,一個個泡泡就飛上了天。那我們吹出來的泡泡是什么樣的呢?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調皮的泡泡吧。誰來當小老師帶讀這些詞語?(PPT出示生詞:輕圓、輕清透明、輕清脆麗、軟悠悠、玲瓏嬌軟、光影零亂)
(一名學生走到臺前指著詞語當小老師帶讀)
師:這些詞語可難讀了,看來你預習得很認真,所以才能讀得這么準確。老師獎勵你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戲吧!
(教師拿出肥皂水,讓“小老師”在課堂上吹泡泡。其他學生可以看泡泡、摸泡泡)
師:同學們,你們也想玩嗎?(生:想)那就要看你們這節(jié)課的表現(xiàn)了!
(學生馬上端正坐姿)
師:這些都是描寫泡泡特點的詞語,不僅難讀,還難懂呢。你能結合剛才看到的泡泡的特點來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嗎?
生:我知道“輕清透明”的意思,就是形容泡泡十分輕盈,而且透明。
師:是啊,純潔透明,多么美麗?。≌埬銇碜x讀這個詞吧。
(學生有感情地讀詞)
生:我知道“輕清脆麗”的意思,就是說泡泡又輕盈又美麗,可是很脆弱,輕輕一碰就破了。
師:那我們可要小心地呵護它。那你來讀好這個詞吧。
生:“輕圓”的意思就是說泡泡很輕,十分圓潤。
生:我知道“軟悠悠”的意思,就是泡泡摸起來很軟。
師:是啊,泡泡又輕又軟,在空中緩緩地上升,你來讀讀這個詞語吧。
生:我知道“光影零亂”的意思,就是說陽光灑落在泡泡上,泡泡看起來十分美麗。
師:是啊,七彩的陽光灑在透明的泡泡上,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這是多么美麗、多么夢幻的畫面啊!請你來讀讀這個詞吧。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些詞語的?
生:聯(lián)系生活中泡泡的樣子。
師:沒錯,我們還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板書:聯(lián)系生活)你們真了不起,這么難懂的詞語都能理解,那讓我們一邊想象泡泡的樣子,一邊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讀讀這些詞語吧。
(學生讀詞語)
師: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個又一個輕圓的、小巧嬌嫩的、純潔透亮的泡泡緩緩地在空中飄游。這些泡泡飛到了我們的課本中。
(點評:教師通過獎勵的形式將肥皂泡帶到了課堂上,讓學生親眼看到了泡泡,還親手摸到了泡泡,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去感受泡泡。然后,教師讓學生理解文中出現(xiàn)的描寫泡泡的詞語。雖然他們平時沒有接觸過這些詞語,理解起來有難度,但通過剛才的看、摸,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生活經歷來體會。這里既教給了學生聯(lián)系生活來理解詞語的方法,也為第二課時理解難懂的句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整體感知,厘清脈絡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想想文章圍繞肥皂泡寫了哪些方面。
(學生默讀,有個別學生發(fā)出了聲音)
師:默讀就要不出聲,不指讀,不動唇哦。
(有學生陸續(xù)舉手)
師:有誰想來說一說?
生:我覺得文章第一、二自然段寫冰心奶奶很愛吹泡泡,第三自然段寫怎樣吹泡泡,第四自然段寫泡泡的樣子,第五自然段寫泡泡會飛去哪里。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吹、看、想)
師:你真會讀書??吹侥銈冞@么聰明,泡泡們也來到我們的課堂上???,課文圍繞肥皂泡,寫了冰心奶奶最愛玩的游戲就是吹肥皂泡,看到肥皂泡美麗的樣子,還會想這些泡泡會飛去哪里呢。(邊小結,邊根據(jù)板書畫泡泡)你對哪個部分最感興趣呢?簡單地說一說吧。
生:我對吹泡泡這個部分最感興趣。我也想試一試。
生:我對泡泡的樣子最感興趣。我覺得泡泡十分美麗。
生:我對第一、二自然段很感興趣。我感受到了冰心奶奶對泡泡的喜歡。
四、說清過程,樂吹泡泡
師:是啊,作者最愛吹肥皂泡了。這輕清脆麗、光影零亂的肥皂泡仿佛把我們帶入了夢幻般的世界。那你們想要學吹肥皂泡嗎?(生:想)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吹肥皂泡的吧!請一位同學為我們讀一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作者是如何吹肥皂泡的,畫一畫關鍵詞語。
(PPT出示第三自然段。一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邊聽邊在書上勾畫)
師:和同桌說一說吹肥皂泡的過程吧。
(學生相互說吹肥皂泡的過程,邊說邊比畫)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不亦樂乎。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吹肥皂泡的過程?
生:先把碎肥皂放在小木碗里,加點水,和弄和弄,再拿起竹筆套管,蘸一些肥皂水,輕輕一吹,再輕輕一提,泡泡就吹好了。
師:有時想要泡泡飛得更高,還會——
生:拿扇子輕輕地扇送。
(教師相機板貼:放、加水、和弄和弄、蘸、吹、提、扇)
師:瞧,這些都是動詞。這位同學抓住關鍵的動作,把吹肥皂泡的過程說得真清楚。(板書:關鍵動作)那這個動詞誰會讀?(拿出詞卡“和弄和弄”,指名朗讀)
師:這里面藏著一個多音字。
生:“和”。它還有幾個讀音。和,和平的和;和,暖和的和;和,和牌的和。
師:你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預習做得真充分。請你帶著大家讀讀這個詞語吧。
(學生帶讀詞語“和弄和弄”)
師:那你們知道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嗎?
生:我知道“和弄和弄”就是攪拌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昨天做過這個實驗,需要把肥皂水攪拌均勻。
師:你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的意思。你也很會學習。
生:我覺得“和弄和弄”是攪拌攪拌的意思。因為碎肥皂里面加點水,要攪拌攪拌,才能使它溶化。
師:哇,你是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這個詞語的意思的。這個方法也很好。(板書:聯(lián)系上下文)剛才我們抓住了這些關鍵的動詞,把做肥皂水的步驟說清楚了。馬上可以玩吹泡泡的游戲了。誰來開心地讀這個自然段?
(教師邊說邊將板貼的動詞打亂,同時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師:啊,老師不小心把這些動詞的順序弄亂了。誰愿意幫幫老師,排出正確的順序?
生:首先要把碎肥皂放在一個小木碗里,再加水,和弄和弄,然后拿套管蘸點肥皂水一吹,就能吹出泡泡,輕輕一提,泡泡就會飄到空中。最后還可以拿扇子扇送。(一邊重新排序,一邊介紹)
師:謝謝你幫助了老師。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在說吹肥皂泡的過程中注意了什么?他用上了“首先”——
生:他用了表示順序的詞。
師:是的,他用上了表示先后順序的連接詞,所以能把吹肥皂泡的過程說得既清楚又有條理。(板書:先后順序)
師:既然大家能把過程說清楚了,那你們想不想動手來試一試呢?張老師想請一位科學小達人來親自動手做一做、吹一吹。
(一名學生走上講臺)
師:張老師還要給你請一個好搭檔,進行現(xiàn)場解說。
(學生選擇搭檔。一人動手做實驗,一人在旁邊解說。不一會兒,一個個泡泡飛上了天)
師:老師想采訪一下動手實驗的小達人。你覺得在這個游戲過程中哪些環(huán)節(jié)很重要?
生:我覺得吹的過程很關鍵,要輕輕地吹。如果我重重地吹,泡泡就破了。只有慢慢地吹,輕輕地吹,泡泡才能吹出來。
師:你真是個善于思考的孩子。是啊,只有“慢慢地吹起”“輕輕地一提”“輕輕地扇送”,這樣吹出來的肥皂泡才是“輕圓的”“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作者吹肥皂泡的時候,動作是十分輕柔的。咱們再邊做動作邊把第三自然段讀一讀吧。
(學生讀第三自然段)
師:我仿佛看到剛才同學們吹泡泡的情景,一個又一個輕圓的泡泡飛上天空……你們瞧冰心奶奶抓住了關鍵的動作,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連接詞,通過細致的描寫,把吹肥皂泡的過程寫得多有意思?。∠嘈庞蒙线@些寫作的小竅門,你們將來也可能成為大作家!
(點評:教師將描述吹肥皂泡的過程細化為三個步驟,即抓住關鍵動作、注意先后順序、運用細致描寫。學生先讀文勾畫動詞,再通過給動詞排序,明白說清過程還要注意動作的順序。之后,教師讓學生上臺親手做實驗,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既對文本進行了內化,又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來參與體驗。同時,還配了一個現(xiàn)場解說員,既可作為實驗員的搭檔,又再次把吹肥皂泡的過程復習了一遍。最后的現(xiàn)場采訪將學生引回文本,關注冰心細膩的描寫。整個板塊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深入,很好地突破了“說清楚吹肥皂泡的過程”這一教學重點。)
五、仿說練習,鞏固成果
師:你能像冰心奶奶那樣介紹你最喜歡的游戲嗎?要注意這三個小竅門——抓住關鍵動作、注意先后順序、運用細致描寫,把過程說清楚。先說給同桌聽一聽吧。
(同桌熱烈交流,教師巡視)
生:我最喜歡玩的游戲是跳長繩。首先要請兩位長得比較高的同學搖繩,然后其他同學排好隊,一個接一個地鉆進長繩,輕輕一跳,最后快速地從繩子里鉆出來。
師:誰來評一評這個同學說的游戲過程?
生:他能抓住關鍵動詞,還能用上“首先、然后、最后”這樣的連接詞,也有細致的描寫。
師:他把游戲過程說清楚了。你聽得很仔細,還能結合我們今天所學來評價。真不錯!看來同學們都能掌握這三個小竅門,把做游戲的過程說得既清楚又具體。
(點評:仿說是學習語文的一個重要方式,教材是學生學習的摹本。本課引導學生提煉總結了說清過程的三個方法,再將這三個方法運用到生活中,說一說自己喜歡的游戲的過程,提升表達能力。)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感受到了吹肥皂泡的樂趣。冰心奶奶在她另一篇文章中,還提到了另一件十分有趣的事物——小桔燈。書中也通過關鍵的動作和細致的描寫告訴我們小桔燈的制作方法。你們想學嗎?那趕緊去看書吧。
(PPT出示推薦書目《小桔燈》以及制作小桔燈的片段)
師:那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教學評析】
這是一節(jié)樸實高效但又充滿童真童趣的閱讀課,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
一、緊扣學段特征,營造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節(jié)課,教師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設計吹肥皂泡等學生喜歡的游戲,讓學生產生安全感,進而能夠主動、積極地進行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調動各種感官,讀出感覺,讀出情趣。同時,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善于捕捉學生的發(fā)光點,及時肯定,使他們獲得學習的成功感。
二、緊扣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流程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制定精準的教學目標是關鍵。這節(jié)課,教師能夠認真研究課標、教材、學情,牢抓單元要素,設定合適的課時目標。
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運用多種方法理解難懂的句子”。理解難懂的句子與理解難懂的詞語分不開,方法也有相似之處。為了達到理解難懂的句子這一目標,教師教給學生借助插圖、聯(lián)系生活、聯(lián)系上下文這三種方法。
把吹泡泡的過程說清楚是本課的重點目標。教師將其細化為三個要點——抓住關鍵動作、注意先后順序、運用細致描寫,靈活地設計教學步驟來落實目標。課堂上,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反復講述吹泡泡的過程,形式多樣而有趣味,扎實地掌握學習要點,最后還通過仿說環(huán)節(jié),進一步鞏固學習成果。
三、關注學生發(fā)言,培養(yǎng)學習習慣
課上,教師善于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的生成點,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學生正確朗讀詞語時,教師馬上給予肯定,表揚學生預習得很認真,引導其他學生重視預習;學生看圖片說發(fā)現(xiàn)時,教師表揚學生觀察得真仔細;學生運用“聯(lián)系生活”的方法理解“和弄和弄”的意思時,教師表揚學生真會學習。這些教學行為都在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建議在默讀環(huán)節(jié)設置時間限制,慢慢讓學生建立時間概念。
(湖北省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三角湖小學? ?430056
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