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施施
1.項目設計
1.1項目背景
在教科版三年級上冊《天氣》這一單元的學習中,《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提到的相關學習目標有:學生能利用氣溫、風向、風力、降水量和云量等可測量的量來描述天氣。
氣象站是學生在校園中觀測、學習氣象的重要載體。溫州市中通國際學校校園里原本有一些氣象工具,但這些工具較為分散、破舊,且功能不全。本項目通過學生們的初步設計、改進設計、制作、展示和評價氣象工具,全班共同組成一個小小的氣象站。這既促進了學生掌握觀測天氣的方法、掌握氣象工具結構,也提高了學生對觀測和記錄天氣的興趣。這是三年級學段學生對工程設計領域的初次完整實踐,學生們在活動中體驗到了溝通合作對于完成一個產品的重要性。
本項目適用于三年級學段,建議教學時間為320分鐘。
1.2學習目標
學生能利用已學的科學原理,在真實的項目情境下,嘗試解決實際問題,激發(fā)對天氣現(xiàn)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熱情。
1.2.1科學(S)
了解真實的觀測和記錄天氣工具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初步了解常見材料的防水性、硬度等特點及常用加工方法。
1.2.2技術(T)
學習一些不同材料的拼接方法。
1.2.3工程(E)
能用身邊的常見材料制作簡易氣象工具;
意識到使用工具可以更精確、更便利、更快捷;
意識到設計需要考慮很多因素,設計受到一定的條件制約。
1.2.4藝術(A)
能利用常見材料對氣象工具進行美化。
1.2.5數(shù)學(M)
能繪制有簡單標注的設計圖。
2.項目實施
2.1項目準備
2.1.1教學資源
校園中現(xiàn)有氣象觀測工具的照片、與氣象工具有關的知識資料、自我反思表和產品互評表等。
2.1.2教學材料
紙板、KT板、美工刀、墊板、熱熔膠槍、膠棒、剪刀、彩色吸管、彩紙、筆、麻繩、裝飾貼紙、一次性筷子、薄布、木板、鋸子、大頭針、雙面膠、透明膠帶、積木、雪糕棒、棉花、磁鐵、直筒杯和塑料瓶等。
2.2項目流程
課前布置小組任務:尋找校園中的氣象工具。該任務能使學生對校園中原有氣象觀測工具有初步的了解。接著課上教師通過實物照片展示,進一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校園中的氣象工具存在比較分散、破舊和功能不全等問題。真實的情境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為了改進校園里的觀測氣象工具,我們可以利用《天氣》這一單元的知識做什么?
首先,師生交流,明確問題。每小組分別設計、制作一樣氣象工具,全班的氣象工具一起組合成小小氣象站。接著,全體學生頭腦風暴。小小氣象站需要什么氣象工具?除了地面氣象觀測站中的工具外,教師可以補充生活中其他氣象工具的例子。最后,教師引導總結。同學們可以設計、制作的氣象工具有雨量器、風向標、風速儀、天氣展示牌、百葉箱、晴雨花和天氣瓶等。
明確任務后,教師引導學生探討:一樣適合學校使用的氣象工具需要滿足什么要求?師生總結評價產品標準,明確項目方向。在評價產品標準方面,學生可能會從使用功能、使用環(huán)境、使用時間和美觀創(chuàng)新等方面思考,教師應對合理的評價標準都予以肯定。
2.2.2準備階段
此環(huán)節(jié)是為了項目能順利地開展,進行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學習,教學過程包括實地參觀、知識錦囊和材料研究等活動。
實地參觀:為了使氣象站的形象更完整,讓學生形成更全面直觀的認識,本項目在準備階段增加了實地參觀活動。學生利用周末時間自由選擇前往溫州市氣象科普館實地參觀學習,并隨時記錄有用信息(見圖2)。在真實場景中,學生對氣象站工具的結構、外形和安放環(huán)境等有了更深的認識,之后學生代表將所得到的有用信息與同組共享。
知識錦囊:項目開始前學生已完成分組,并且在“提出問題”中的“明確問題”環(huán)節(jié),每組同學自由選擇了想要設計制作的氣象工具,在本活動中,學生主要學習所選氣象工具的相關知識。首先,每個小組利用氣泡圖梳理和回顧《天氣》這一單元中的相關知識。然后,利用自主學習知識錦囊、實地考察校園里百葉箱的內部結構等方法補充知識。知識錦囊內容包括該氣象工具的實物圖、結構圖、規(guī)格標準和使用環(huán)境等。學生們閱讀資料,組內交流信息,補充氣泡圖。
材料研究:活動目標是增加學生對KT板、木板和紙等材料的了解,有助于學生在選擇材料制作階段的順利進行。學生通過嘗試滴水、切割小塊材料和為材料選擇合適的拼接工具等任務,來了解這些常見材料的防水性、加工技巧和拼接方法等。
2.2.3闡述制作
2.2.3.1列出問題清單,尋找解決方法
學生在進入制作環(huán)節(jié)時,常常會遇到因考慮不全面或缺乏某方面的知識,導致無法制作出目標產品的情況。所以在進入繪制設計圖環(huán)節(jié)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提前考慮未來設計制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列出問題清單,提前準備解決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確定中心問題是“制作本組作品時,可能會遇到什么問題?”教師以雨量器為例,提示可以用“如何”“怎樣”來提問題,如“怎樣讓材料防水?”“怎樣讓雨量器在地面上穩(wěn)定不倒?”讓學生學會如何提出適合的問題。然后,教師與同學們約定:針對本組目標產品,每個同學獨立思考,至少寫出3個問題(見圖3)。最后,在小組組長的主持下,組員們一起將所有問題進行梳理,列在待解決問題表中。小組集思廣益,對問題進行分類解決。對于現(xiàn)場可商量出解決方法的問題,馬上記錄對策;對于暫時還不能解決的問題,思考用什么方面的知識或技能可以解決,記錄待學的知識技能,課后可以上網(wǎng)查詢或尋求老師的幫助。
2.2.3.2繪制產品設計圖
由于三年級學生繪制產品設計圖的經(jīng)驗較少,教師可以進行必要的指導,以規(guī)范產品設計圖。如引導學生在設計圖上標記使用材料、結構名稱等信息;增加局部放大圖將設計意圖表達得更清楚等。學生回顧評價標準,解決問題清單,完成設計圖(見圖4)。
每個小組的代表展示設計圖(見圖5),闡述設計思路。之后進行生生交流,由其他組的同學們提出疑問和建議,每個小組根據(jù)反饋信息再次思考、改進設計圖。交流與改進設計圖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真實產品設計的必經(jīng)步驟。本項目實質上是由一個班級的多個小組合作完成的“大”產品,小組之間是密切合作的關系,因此,吸取其他小組的建議,有助于同學們能從不同角度思考、解決問題,從而制作出更為完善的產品。
2.2.3.3制作產品
小組分工合作,根據(jù)設計圖選擇合適的材料、工具來制作產品(見圖6)。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予以指導,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2.2.4展示評價
各小組上臺介紹、展示本組產品,并對同學們的提問或建議進行解答或反饋(見圖7)。其他小組利用“產品互評表(見表1)”,分別從功能、堅固性、防水性、美觀和創(chuàng)意方面對該組產品進行評價,并利用便簽給出贊賞或建議,使各小組可以繼續(xù)改進產品。根據(jù)分值選出班級最佳設計獎、最佳功能獎。每個小組都要根據(jù)同學們的建議,再次思考并改進產品(見圖8)。將班級內各小組完成的產品拼成一個“小小氣象站”,進行校級展覽。正在進行相同項目的班級可以互相學習、吸取經(jīng)驗,沒有進行該項目的班級也可以從欣賞產品中學習氣象知識。
在項目尾聲,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整個項目過程,組織學生根據(jù)每節(jié)課末填寫的自我評價表(見表2)進行總結,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合作意識,總結STEAM項目學習的經(jīng)驗。
3.實施建議
分配小組時,建議5?6人一組,并在“明確問題”環(huán)節(jié)前進行組內分工。主要分工有組長、設計師、工程師和美化師,使每位小組成員明確自己的任務,以便進行更好的合作。在學生闡述設計圖時,教師應鼓勵其他小組學生暢所欲言,提供各種角度的建議,也應鼓勵闡述設計圖的小組吸取合適的建議,思考改進。由于三年級學生年齡偏小,動手能力有限,因此在制作產品環(huán)節(jié),教師需預留足夠的制作時間并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如在個別組內指導使用熱熔膠槍、鋸子等工具(安全提示:使用熱熔膠槍時,不要用手觸碰槍頭部分,以免燙傷;在有教師指導的情況下,使用刻刀和鋸子等工具;每次任務結束后,整理好有用的材料,清潔桌面與地面的垃圾)。
剛組合成立的新小組,成員在溝通交流中難免有不順暢的地方,教師應在設計和制作環(huán)節(jié)前強調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做到每人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務,并積極溝通、互相協(xié)作,同時給予充足的時間讓小組內部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實踐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本文作者系浙江省溫州市中通國際學校小學二級教師)
參考文獻:
[1]夏雪梅.項目化學習設計:學習素養(yǎng)視角下的國際與本土實踐[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20-23,87-88.
[2]施昌魏.為未來向未來創(chuàng)未來:STEAM教育的溫州實踐·案例(小學)[M].抗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9: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