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園園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教師應運用多樣化的方法,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但當前的小學作文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影響教學效率。本文分析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及應對方法。
一、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
導致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原因比較多,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第一,教學目標不科學。很多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不重視作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制定的教學目標沒有針對性,從而阻礙了小學作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第二,在作文教學中,為了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順利完成寫作任務,一般情況下,教師會設定好格式,像三短一長式、四長一短式,導致學生的文章格式比較相似,甚至內(nèi)容雷同。
第三,寫作其實就是生活再現(xiàn)的過程,學生要將情感、經(jīng)歷融入其中,確保文章具有豐富的內(nèi)涵和價值。但是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重視理性分析和指導,雖然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卻未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不能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
第四,教師不了解學生,不知道學生的喜好和學習情況,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大部分教師會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對不同的學生采用相同的教學手段授課,導致存在“兩極化”的現(xiàn)象,作文教學低效的問題很難有效解決。
除此之外,作文點評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可以通過點評了解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想辦法指導學生改正。教師批改作文時,評語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如果教師一味地批評學生,不肯定他們作文中的亮點,揪住錯誤不放,會嚴重打擊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不利于后面教學工作的開展,導致小學作文教學低效。
二、提升小學作文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為了小學作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要科學制定教學目標,根據(jù)新課改的各項要求,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不斷改革和創(chuàng)新,以優(yōu)化作文教學的效果。還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指導學生用文字準確地表達思想感情,掌握常見的寫作形式,恰當處理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把它們積累成寫作素材,以便寫作時運用。例如,教師可指導學生寫請假條、申請書,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堅持提升學生處理實際問題能力的基本原則,換句話說寫作要服務于生活,讓寫作和生活建立更緊密的聯(lián)系,避免教學目標和生活沒有關系,學生沒有實踐機會。與此同時,教師要重視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為作文教學的重點不僅是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和閱讀習慣,具有審美和鑒賞等能力。所以,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應將上述能力融入其中,堅持以服務生活為基礎,提升學生的文字運用能力。例如,以“猜猜他是誰”為題寫作,教師要指導學生準確地描述生活中常見的人物,如警察、父母、同學、教師等。
(二)采用多種手段
當前教師可以運用的教學手段多種多樣,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效率。雖然小學生各方面的基礎都較為薄弱,但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想法,不能因寫不出好文章就對其否定,要積極采用多樣化的手段指導學生寫作,讓學生愛上寫作,進而寫出好文章。教師應具備終身學習意識,善于反思和總結教學經(jīng)驗,發(fā)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的優(yōu)勢,逐漸提升寫作教學的效率。例如,以“我眼中的繽紛世界”為題寫作,教師應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可先用多媒體展示出當前社會現(xiàn)象,讓學生了解大千世界的美麗,然后再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觀察花草樹木,感受大自然的氣息。這種將多媒體和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可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產(chǎn)生寫作興趣,從而跟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提升教學效率。
(三)全面了解學生
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的了解,依據(jù)學生的特點、個性化需求制定教學計劃,從而促進學生不斷進步和發(fā)展,避免產(chǎn)生“兩極分化”的問題。教師要深入到學生群體中,和學生交流溝通,改變以往嚴肅的形象,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還要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處于發(fā)展階段,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并且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有較大的差異,教師應因材施教,不能搞一刀切。例如,指導高年級的學生時,教師應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特定的學習氛圍中主動表達觀點和想法。高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相對較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教師要以指導為主,讓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由于部分學生較為內(nèi)向,羞于表達,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方法和學生互動交流,確保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習中,以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以鼓勵為主
教師用激勵性語言鼓勵學生,會激發(fā)其學習潛能,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所以,在小學作文教學中,要想提升教學效率,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重視評價工作,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的努力。學生獲得教師的稱贊、肯定,能增強寫作的信心,逐漸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積極發(fā)揚優(yōu)勢和長處,最終提升作文教學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點評以鼓勵為主,并不代表不能指出學生作文中的錯誤,要用委婉的語氣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時改正。
總之,教師應正確地看待當前教學工作中的問題,及時轉變傳統(tǒng)落后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小學作文教學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沒有采用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等。發(fā)現(xiàn)了問題,就要想辦法解決,為促進小學作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以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