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瑤瑤
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與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早期的科學對于培養(yǎng)每個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十分重要??茖W對學生世界觀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學生從幼時便會開始有著對周圍世界的看法與感受,而這些想法和感受是經常不符合科學規(guī)律的。因此,構建小學科學的高效課堂、提升小學科學的教學效率對于盡早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科學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十分重要。
關鍵詞:小學科學;高效課堂
一、引言
小學科學的教學方式一直是小學教師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茖W有著實踐性和理論性,對于小學科學的教學來說,教師在授課時做到科學性與通俗性之間的平衡是比較困難的。簡單來說,對于小學科學教師而言,通過小學生能夠聽懂的語言向他們傳授科學知識有時候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語言太過深奧,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而無法真正聽懂授課的內容;語言太過通俗又無法準確解釋清楚科學的內涵。這些問題會導致小學科學的課堂效率不高,導致學生在課上不能理解授課的內容或者課后很快就遺忘了老師講授的內容。在本文中,作者先是介紹了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然后介紹了幾種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的策略。希望能對大家產生幫助。
二、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一)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
科學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科學道理,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茖W素養(yǎng)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經驗的逐漸增加。目前,中國小學生的科學課程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課程的排班數(shù)量較少,專業(yè)的科學老師數(shù)量不夠多。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程數(shù)量和有限的時間里將一定數(shù)量的科學知識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是有挑戰(zhàn)性的。因此,構建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通過高效率的教學,學生才有可能在有限的條件下了解科學知識,提升科學素養(yǎng)。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素質教育的意義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創(chuàng)新意識又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和關鍵。傳統(tǒng)的小學科學課堂將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最基本的知識傳授上,忽視了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和科學方法的培養(yǎng)。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能夠將知識傳授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的科學意識相統(tǒng)一,激發(fā)學生對于科學的興趣,鼓勵他們關注科學的進步和發(fā)展,養(yǎng)成勇于探索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意識。
三、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
隨著中國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全國各地小學辦學條件都較以往有了或多或少的提升。這種提升體現(xiàn)在多媒體教室的出現(xiàn)。對比之前只有一塊黑板的課堂,多媒體教師結合了傳統(tǒng)黑板、電子顯示屏、電子版書等等新媒體。這無疑對于小學科學課程的開展有著重大的幫助。小學科學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工具的幫助,將空洞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小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一方面提高了小學生的課堂專注度并提升學習興趣,另一方面通俗易懂的形式使得小學生在理解知識的時候更加容易提高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消化系統(tǒng)的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通過展示整個消化過程的動畫視頻,讓學生了解消化系統(tǒng)器官的分布,消化的順序以及各個器官的作用等等知識。觀看完動畫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跟隨著動畫重新梳理一遍整個消化的流程,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動畫視頻向學生提供了整個動態(tài)的消化過程,相對于圖片和教師解說來說更加生動有趣,理解起來也更容易,有助于高效課堂的建立。
(二)課堂演示儀器操作
通過儀器的展示,可以鍛煉小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邊口授邊展示的教學方式進行示范,學生則在臺下邊聽講邊進行操作。儀器的實際操作對于大部分小學生來說是新穎且有趣的,很容易抓住小學生的注意力。相對于簡單的圖片展示和口述的操作過程來說,實際操作更加清晰且生動,使小學生真正掌握操作的要求和技巧且不容易很快遺忘。
例如,在講授天平、酒精燈和溫度計的課程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實際操作并且讓學生走上前來仔細觀看。在展示過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教師則在課堂上來回巡查,防止發(fā)生意外的同時及時對學生做出指導。實際操作能夠讓學生更加真切的觀察這些實驗器材,上手操作也能讓他們對于操作過程有更深的理解和印象。實際操作在幫助學生鍛煉動手能力,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提升了課堂效率。
(三)構建自主學習課堂
課堂的高效性離不開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相互交流。老師講授的時間和內容有時候是有限的,小學生想要靠聽講完全理解老師的授課內容是有困難的。合作和探索是科學的主題之一,教師不妨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上給予學生一定的自由學習時間,給與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達自己的疑惑的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扮演引導的角色,幫助學生答疑解惑。
例如,教師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開展組內討論和相互練習等活動,此舉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注意力不流失還能給每個學生表達的機會,讓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還可以就具體科學問題開展情景對話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和交互中理解科學知識,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
四、結語
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建立應該實事求是,圍繞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來建立一整套適合他們的教學體制。小學科學的教育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泛泛而談,建立高效課堂,在最大程度上將科學知識,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相結合,有效且快速地傳授給學生,幫助中國的新一代養(yǎng)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趙帆云. 淺析有效探究讓小學科學教學走向高效的方法[J]. 中外交流, 2019, 026(034):206-207.
[2] 賈楠. 淺析構建小學科學高效課堂的途徑[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20, 014(011):126.
[3] 吳豐勝. 淺談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讀天下(綜合), 2020, 000(01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