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玲
[摘 要] “非連續(xù)性閱讀”來源于生活,它出現(xiàn)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各個場景,比如在說明書、圖表、菜單、地圖、指示牌、規(guī)則中等均有體現(xiàn)。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有意義的非連續(xù)文本閱讀實踐,既是把握命題趨勢的具體實踐,又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有效途徑。文章嘗試從建構主義角度出發(fā),就如何幫助學生主動建構文本,提高學生閱讀的實效性,提出具體的看法。
[關鍵詞] 小學英語;非連續(xù)文本閱讀;建構主義
“非連續(xù)性閱讀”出現(xiàn)在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各個場景,比如在說明書、圖表、菜單、地圖、指示牌、規(guī)則中等均有體現(xiàn)。它們或以圖文并茂的形式闡述主旨,或以不同來源、不同格式的文本進行集合展示。這一理念的提出,最早出現(xiàn)于語文教學中,憑借其優(yōu)越性與實用性,它被逐漸運用于各個學科。對于兼具人文性與工具性的英語學科而言,“非連續(xù)性閱讀”理念的實踐意義十分重大,這也與現(xiàn)行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板塊分布、內容設置不謀而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非連續(xù)性閱讀”可能存在于教師的板書里、看圖說話的題目里、任務型閱讀的表格里、繪本素材的圖文里、聽音辨詞的選項里……這些元素都存在著相同的特點,那就是碎片化、非連續(xù)性、鮮明感,卻有著共同的意義所指。學生在進行以上英語素材的閱讀時,將有效培養(yǎng)思維的邏輯性與發(fā)散性,進而完成提取關鍵信息、整合重要知識與反思創(chuàng)建理論等一系列信息處理閉環(huán)的能力。學生不僅能通過“非連續(xù)性閱讀”實現(xiàn)閱讀能力與效率的提升,培養(yǎng)不同方面的思維品質,還能通過不同真實場景的語言情境訓練,促進文化意識的養(yǎng)成。筆者站在建構主義的視角之下,從打開“非連續(xù)性閱讀”思路、打造信息處理與整合鏈、調動原有認知遷移同化三個方面,淺析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非連續(xù)性閱讀”的優(yōu)勢,以真正培養(yǎng)學生各個方面的核心素養(yǎng)。
一、結合生活,打開“非連續(xù)性閱讀”思路
前文筆者已經(jīng)舉例了“非連續(xù)性閱讀”與生活是如何息息相關的,為此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進行優(yōu)勢強化,通過與生活化素材的融合,打開學生關于“非連續(xù)性閱讀”的思路。皮亞杰的“建構主義”理論提出了學習者在建構知識體系時,首先要調動原有經(jīng)驗,再通過相似場景的操練,對新知識進行實踐探究與內化。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具象化了這一理論?!胺沁B續(xù)性閱讀”材料既直指生活場景,又激勵學習者通過多元場景調取已有知識、經(jīng)驗,進而順利進入新的閱讀方式。我們要明確的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非連續(xù)性素材并不是最終目的,更重要的是讓小學生通過該類型素材的運用,打開“非連續(xù)性閱讀”思路,懂得英語的語用功能。學生訓練信息抓取、資源整合與語言輸出的能力,更能發(fā)散思維、開闊視野,將這一實用的閱讀思路運用于學習甚至生活的其他方面。
例如,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Seeing the doctor”這一話題,本身就十分貼近生活,本課第四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情境中談論疾病,給他人合理的建議,并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為了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教師營造了體檢的情境,加以角色扮演,并結合教材,融合了“世界衛(wèi)生日”宣傳冊這一“非連續(xù)性閱讀”素材,讓學生將閱讀與運用充分結合。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上交體檢單號,由“護士”向學生提供“世界衛(wèi)生日”的宣傳冊,處理“Checkout time”中的“Think and write”并對整個單元進行總結。
Task: Complete the booklet about World Health Day.
A. Think and write: fill in the blanks.
B. Read and summarize some tips for students.
C. Tips for a healthy life: ask students to give some tips on keeping healthy.
在上述教學情境中,教師將教學重點與生活化元素進行了巧妙結合,讓學生在自己熟悉或者感興趣的領域,完成本單元的練習。這不僅打開了學生對“非連續(xù)性閱讀”素材的閱讀思路,還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進而提升閱讀熱情與信心。
二、抽絲剝繭,打造信息處理與整合鏈
對于小學生而言,憑借自己的認知水平,直達閱讀素材的關鍵位置、掌握中心思想,并非易事。鑒于其身心發(fā)展的特點,他們目前更側重于形象思維的運用,抽象思維與邏輯推理能力仍處于初級階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非連續(xù)性閱讀”方法,幫助學生提升信息處理、整合與邏輯推理能力,以便在復雜的閱讀情境之下實現(xiàn)抽絲剝繭、瞄準中心。由前文可知,“非連續(xù)性閱讀”素材具有碎片化的特點,學生在開啟視覺、聽覺系統(tǒng)進行信息接納之后,需要一系列的思維操作才能實現(xiàn)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教師此時便要做好“授漁人”的角色,引導學生開啟思維之門,給閱讀素材“做減法”,篩選出關鍵信息,為理解思路“做加法”,整合出中心思想。
在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Cinderella”的“Story time”中,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感受文中王子尋找Cinderella的精彩情節(jié),教師將教材中的圖片拎出來展現(xiàn)在PPT上,并結合填空及重點講解的形式,幫助學生沉浸在情境之中。此處圖文結合、多信息羅列的形式,正是“非連續(xù)性閱讀”素材的特點,學生可以由此“順藤摸瓜”,把握重點故事情節(jié)及語言知識點。
Lets learn(after the party).
The prince wants to find Cinderella. So he salls on the girl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try on the shoe.
Picture 1: Many girls try on the shoe.(此處對“try on”詞組及其用法的教學水到渠成)
Picture 2: It does not? ? ? ? ? .(重點教學“fit”單詞,并結合此處語境進行深入講解)
Picture 3:Finally,Cinderella tries it on. It? ? ? ? ?.(對“fit”用法進行延伸與鞏固)
三、發(fā)散思維,調動原有認知遷移同化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學習者,應該是具備積極性與求知欲的,并善于利用一切資源努力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自己原有的認知世界延伸出更多思路,即充分發(fā)散思維?!胺沁B續(xù)性閱讀”理念則順應了建構主義。學生將接觸到各式各樣的“非連續(xù)性閱讀”素材,同樣也可以用“非連續(xù)性閱讀”思路去遷移同化、拓展延伸。
“Keep our city clean”是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主題,有關城市的話題一直是人們談論的熱點,本單元的話題關于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這一話題也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以“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city clean?”引發(fā)班級頭腦風暴,學生由課內所學“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觸發(fā)逆向思維,紛紛提出自己的想法。
S1: To keep the city clean,we can take the bus and the metro or walk to school.
S2: We can move some factories away from the city.
S3: We can 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
S4: We can? plant many trees.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痹谛W英語教學實踐中,以“非連續(xù)性閱讀”為載體,從教學生“學什么”到讓學生懂得“怎么學”,從具體知識內化轉化為學習方法習得,從閱讀能力提高上升到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敖嬛髁x”理論倡導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學習者可以將所學知識與技能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強調了學習時的語言情境創(chuàng)設與新舊經(jīng)驗碰撞?!胺沁B續(xù)性閱讀”這一理念看似新穎,卻實實在在地活躍于生活中。學生通過學習自主掌握了閱讀方法與學習策略,當他們今后遇到其他運用場景時,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用的人”是教師的教學初衷,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還應繼續(xù)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陳璐佩.指導小學生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的有效策略研究[J].名師在線,2020(14):70-71.
[2]楊錢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策略研究——走進童心,鋪展閱讀之旅[J].內蒙古教育,2019(35):95-96.
[3]杜愈惜.探究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9(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