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麗英
【摘要】我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一直以來,農(nóng)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大多數(shù)。農(nóng)村人口的德育教學問題影響著國家的整體素質(zhì)發(fā)展水平。學校是德育教學的基地,農(nóng)村小學的德育教學更應引起高度的重視。當前,農(nóng)村小學的德育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使農(nóng)村德育教學的均衡發(fā)展受到束縛。在農(nóng)村小學的德育教學工作中,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榜樣,以一顆真誠的心關愛學生,做學生的正確引路人;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敢于相信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參與實踐,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還要多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共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出謀獻策。只有這樣,學生的潛力才會有更好的發(fā)展,農(nóng)村小學德育教學的效果才會有更大的提升。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德育;提升效果;以身作則;家校共育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科技文化的快速發(fā)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chǎn)品也快速地普及到每個農(nóng)村家庭。只要你留心,會經(jīng)常聽到學生們這樣的對話:“今晚七點半我們一起玩游戲吧”“我的游戲又升級了”……這些本來是留守兒童與爸爸媽媽聯(lián)系交流的工具,如今卻成了學生們愛不釋手的玩具。平時在辦公室,筆者也偶有聽到同事議論:“現(xiàn)在的部分孩子學東西不上心,已經(jīng)教過、練習過的題目還是說不會做”“我班上好幾個學生不按時完成作業(yè),只顧著玩游戲、看電視”……
如今,城市與農(nóng)村的差距日益增大,部分農(nóng)村的年輕人為了生計,不得不離開年邁的父母和心愛的孩子進城務工,將孩子托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代為照管。而大多數(shù)的長輩文化水平不高,教育的方式方法還是老一套,不懂與孩子溝通、交流,有的甚至溺愛孩子。久而久之,隔代教育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致使很多學生養(yǎng)成了自由散漫、無心向?qū)W、不懂文明禮貌等不良習慣。
身為一名農(nóng)村小學教師,筆者深有感觸。筆者認為,我們不但要努力教好所任教的學科,更要注重學生思想行為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下面談談筆者的做法和體會:
一、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
對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教師的話就像一道“圣旨”,必須遵循。教師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對小學生起著極強的示范和引導作用。教師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如果連教師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要求學生去做呢?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更應該處處以身作則,給學生做好榜樣。教師要用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言行引導教育和感染學生,在要求學生做到的同時,自己必須先做好,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真正做好表率,當好楷模。比如,要求學生不遲到,教師首先就要做到不遲到,準時來到教室上課;要求學生講文明懂禮貌,教師首先就要講文明懂禮貌;要求學生尊重別人,教師首先就要尊重學生……教師只有處處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取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從而更好地教育學生。
二、關愛學生,做學生的引路人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一個教師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心中有學生,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在工作中,筆者努力做到真誠對待學生,給他們以媽媽一樣的關愛,用愛心去“哄”他們,和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做游戲、一起學習。筆者常常對學生講: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大家庭,班里的每位學生都是家庭中的一個成員,教師則是這個家的家長,我們要關愛家中的每一位成員,要為創(chuàng)造和諧、文明、向上的家而共同努力。
在農(nóng)村小學,每個班級中都會有幾個情況比較特殊的學生。對于這些學生,我們更要多點關注,給予他們更多的愛。曾經(jīng)有這樣的一個學生,母親離家出走已經(jīng)幾年了,學生只和五十多歲的父親相依為命,但是父親為了維持生活幾乎每天都要早出晚歸到山上幫別人做工,經(jīng)常丟下他一個人在家。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生活還得自理。從小缺少母愛、缺少家人關愛的他,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在課堂上基本不聽課,很多時候,課桌上連課本都沒有,一上課就睡覺,而下課后卻精神奕奕,經(jīng)常惹其他同學。筆者經(jīng)常找他談心,對他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特別關注他,給他多點關心,還教育班中的學生也多給予他關心、愛護和包容。在教師和同學們的關心愛護下,他在學校的表現(xiàn)慢慢有了好轉(zhuǎn),課堂上認真聽課,有時也會拿起筆做練習,學習態(tài)度轉(zhuǎn)變很大。筆者深信,愛是一種傳遞,當教師真誠地付出愛時,收獲的必定是學生更多的愛。
三、了解學生,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小學生年齡小、善變,特別是農(nóng)村的學生,他們見識少、膽子怯,很多事情不一定會直觀地展現(xiàn)給教師看。要想及時全面地了解學生,平時就要多與他們接觸,善于觀察他們的變化,多與他們談心,做學生們的良師益友,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學生。
每接到一個新的班級,筆者都會想方設法在短時間內(nèi)了解每一位學生。平時,筆者會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多交流溝通,讓他們談自己生活中的趣事、興趣愛好,甚至是學習上、生活中的煩惱,注意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喜怒哀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筆者對班級大部分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得到基本的了解,同時,也使大多數(shù)學生愿意敞開心扉跟筆者暢所欲言,甚至愿意跟筆者講一些悄悄話。每當文體活動課時,學生們都喜歡圍在筆者身邊,爭先恐后地講講發(fā)生在他們身邊的趣事。有了學生們的信賴和擁戴作為前提,想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四、相信學生,放心讓學生去做
小學生年齡雖然小,可他們的潛力卻不少。作為教師,應該努力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創(chuàng)設一個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平臺,讓他們的潛力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各種能力得到提升。我們要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去做一些事情,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這個學期,筆者把班風班容建設的重任放手交給學生,讓學生放心大膽地去做。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學生把這項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圖書角是有專人管理的,每天把圖書擺得整整齊齊的;黑板報是學生親手設計的,每期都煥然一新;學習園地上的作品是學生在學習了軸對稱圖形后,通過折、剪紙得到的,是他們學以致用的成果,每一份作品都蘊含了學生的智慧和心血。就像這次剛剛結(jié)束的道德講堂,本來筆者以為三年級的學生那么小,根本不可能實現(xiàn)自己主持、自己展示、完成活動的,但筆者還是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嘗試,結(jié)果他們出色地完成了活動,受到學校全體師生的高度贊揚。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放心讓學生去做,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悅,讓他們的潛力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發(fā)揮,使他們的綜合素質(zhì)得到很好的提升。
五、家校共育,促學生健康成長
筆者認為,家校結(jié)合,共同教育學生是提高農(nóng)村小學德育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家訪、打電話等形式,讓學生的德育教學走入家庭,也讓家長更準確、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F(xiàn)在科技那么先進,家校之間可以好好地利用電話、微信等現(xiàn)代通訊工具,及時進行電話、短信交流;教師還可以到學生家中,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只有家校共同教育,我們才能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師與家長聯(lián)系溝通時要多報喜、巧報憂,并要指導家長適當?shù)嘏c學生進行親子溝通,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身心、人格健康,善于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不按時到校,要及時主動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了解學生去向。比如,學生身體不舒服,教師及時打個電話通知家長,家長會覺得教師工作細致,孩子交到教師的手上是放心的。常與家長溝通交流,有利于充分調(diào)動家長主動與教師配合教育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開闊思路,博采眾長,不斷提高德育教學效果。筆者相信,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之間架起有效的溝通橋梁,一定會促使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松.淺談如何提高農(nóng)村小學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27):160.
責任編輯 ?陳小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