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蕓
摘 要: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寫作要求學生具有自己獨特的視角和語言方式,好的文章給學生信心,給老師美的體驗。但教學過程中,難免有學生被文字所困,作文教學舉步維艱。
關鍵詞:作文教學;老師的教;學生的學;措施
如今,作文教學變成了“老師忙于按照慣性思維套路傳授知識,學生被動寫作應付老師和考試”。筆者充分利用文學院資料庫中“人大復印資料”、中國期刊網以及近十年相關語文教學期刊中(如《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等)以“中學作文教學”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選擇了近百篇期刊文獻,根據“作文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現狀描述”及其“對現今中學作文教學的改進建議和對策的提出”這兩個原則,再次進行整合之后,篩選出19篇相關期刊文獻,并提取相關觀點,形成這篇文獻綜述。
一、教師的“教”
1.四四方方轉起“孤單芭蕾”
在新課改背景之下的作文課堂進行調查的過程中,學者發(fā)現有超過50%的被調查教師選擇了為考試而作文,而對于作文教學的著眼點,70%的教師選擇了著重技能訓練,這說明現今教師對作文與考試之間的關系理解影響著教師的價值判斷,更多的教師追求為應試而作文,在這種前提下,單純注重技能技法訓練的教師遠遠多于注重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的教師。
眾多實踐調查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作文課堂都是在教室之內,很少有老師帶領學生去感受大自然、感受社會。學生觀察外界、認識自我的通道很大程度上被切斷了,他們的心靈相對被束縛,沒有了自由翱翔的空間。同時,作文訓練為了最后的分數,過分重視技能訓練,考試只在幾十平方米的教室中進行應試題材的訓練,將原本為人文主義教育的作文教學技術化,丟失了它促進學生人格形成的教育價值,其濃厚的功利主義色彩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已經顯而易見。
長期以來的作文教學,很多教師把教材作為教學的唯一資源,把教材看作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只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和開發(fā),忽略了其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對課堂以外的有益于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語文素材資源的利用率極為低下。調查顯示,中學語文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類課程,其中又包括文字、媒體、環(huán)境、活動等多種教學課程形式,而在這其中,倘若能夠善于利用課堂外的資源對學生進行生活中的語文教育,那么學生相對應的作文能力也會有所提高、有所進步。
2.“蜻蜓點水,走馬觀花”
首先,作文批改不及時。在100位中學生中,有52位學生選擇作文批改講評時間為“間隔兩周”,僅有38位學生選擇“間隔一周”講評,更有幾位學生選擇了作文“很少被老師講評”,這種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可以看出,作文的批改頻率已經違背了教育的及時性原則,教師對作文批改不及時,往近處講影響了學生的作文反饋質量,往遠處講則可能降低學生對作文的講評期待程度,打擊學生對寫作的熱情。
其次,教師依然為作文批改的主體。在常用的批改方式中,經學者調查,教師抽改的占45%,指導學生合作批改的占28%,簡單批改的作文占19%,全批改的只有8%,可以看出,教師依然是評價的主體,很少或根本不讓學生參與作文的批改?!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通過學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最后,教師評語針對性不強。很多教師在給學生的評語中出現了“套話”現象,例如“文章條理清晰,語句流暢”“作文進步大”“敘述不清,字跡繚草”等。這些評語不僅沒有一定的針對性,更加不會引起學生對自己作文的重視,不會對自己的文章進行審視和反思,一定程度上會直接抑制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指導意義不大。
3.“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一位學者就“讀書的目的是什么”在某中學的一個班級進行了調查,可以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學生可一人選擇多個答案):71%的學生認為閱讀的目的是“尋找樂趣”,50%的學生選擇了“增加詞匯和積累知識”,45%的學生認為最終目的是“陶冶情操”,更有5%的學生認為閱讀純粹是被家長所迫。這充分說明,在現行的教學中,盡管已經是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仍然存在閱讀與寫作相互脫離的現象。
當前在“生命體作文教學”上主要表現為兩點不足:首先,教師沒有堅持以生命的方式把握作文,從不認為作文是依據生命要求的獨創(chuàng)活動,一再將作文看作是再現性的記錄和機械的操作;其次,教師沒有用生命去教作文,在目標向度上忽視以培養(yǎng)語言能力和健全人格為旨歸,在內容向度上忘記“學生真實的生活實踐”這一紐帶的重要性。作文離開了生命體,離開了真實的生活實踐,學生開始大規(guī)模地逃離作文,“編造”便成了學生對作文的“有效武器”,作文成了折磨學生的“兇手”。
二、學生的“學”
1.偏愛“秋意”文章
近年來,青春寫手如狂風一樣席卷文壇,一批批感傷時光流逝、哀嘆人生苦短的文字紛紛涌現。調查顯示,現如今約有50%以上的中學生喜歡讀這些悲傷的文字,并可以模仿他們的文筆。很多中學生喜歡看這些朦朧的文字,喜歡模仿這些晦澀的語言,他們在無形中追求這樣的美,毫不避諱地在文章中展現這樣的“美”。對于這批寫手,著名作家曹文軒認為他們的文筆過于“秋意”,一直在訴說人生的疼痛,一下筆就滿紙蒼涼、孤獨、頹廢、絕望。
學生喜歡這樣的文章,有著難以回避的原因。依據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7~9年級處于青少年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對自我和人生已經有了相應的意識,在他們的潛意識中認為自己是獨立的個體,渴望自身獨立和內心自由;但與此同時,他們基本的同一感意識非?;靵y,對關于自己是誰、在社會上應該占有什么樣的地位、將來準備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應該如何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奮斗等問題處于嚴重的無方向感狀態(tài)。另外,在學習和生活中一旦遇到問題,該年齡段的大部分學生寧愿選擇自己內部消化也不愿意與老師、家長交流,久而久之造成心理缺失,經常感到生活的無奈,心靈極其脆弱無助。而此時,青春寫手的文章恰恰也表現了對人生的思考、對時間的感嘆、對悲傷的發(fā)泄,這些文字讓學生在心靈上填補了空虛感,給予了學生無奈的生活以希望,學生的精神世界得以寄托。因而,學生愿意去讀這些文字,也傾向于模仿他們的寫作手法,作文中自然不免展現出這樣的一種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