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邦璽
摘 要:數學思維對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成長離不開生活實際,數學作為由生活知識所凝練的學科,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對此,有效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確保學生在成長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小學生自身處于思維發(fā)展的啟蒙時期,更是實現由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重要階段,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的數學思維,確保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真正實現利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培養(yǎng)
數學思維能力是確保學生發(fā)展的基礎能力之一,同時也是數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其自身處于人生發(fā)展的基礎階段,在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確保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可以真正實現帶動自我能力的不斷成長。
一、在思維引導下帶動學生思維火花的碰撞
思維引導對于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剛剛步入學校的一年級小學生,他們還保留著幼兒園的習慣,教學時就會發(fā)現,學生都很難集中注意力,還存在著思維邏輯混亂的問題,從而導致教學效率十分低下。對此,教師則需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實際特點來應用不同的教學手段。首先,針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則需要采用情境帶入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然后通過游戲模式,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數學思維。其次,針對中年級的學生,其自身已有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就不需要再強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是要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的目標,在實際的操作下,實現帶動自身數學思維的有效成長。最后,針對高年級的學生,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下實現促進學生自身數學思維的不斷發(fā)展。畢竟,興趣只是幫助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一個鑰匙,而真正開啟學習大門的則是學生自身實踐過后獲得成就的愉快感受。對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格外注重引導高年級學生參與數學實踐活動,確保學生在通過自我能力解決數學問題后樹立探索數學知識的信心,實現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二、在知識遷移中帶動學生思維發(fā)散能力的成長
數學是一個十分嚴謹的學科,數學教材并不是隨意編著而是通過系統(tǒng)規(guī)劃產生的適用于兒童成長的科學教材。因此,在不同年級的教材中,都可以保證知識符合學生發(fā)展的特性,還可以保證各個章節(jié)的內容具有連貫性。對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數學教材的特性進行分析。
首先,針對低年級的教學而言,教師要注重在興趣引導下進行學生數學思維發(fā)散能力的養(yǎng)成,在貼合學生天性的同時,確保學生對數學知識始終抱有濃厚的興趣。其次,針對中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想象力的發(fā)展。最后,針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教師要注重知識遷移的特性,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在交流探索中帶動學生思維邏輯能力的提升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課堂交流和探討是有效確保學生思維能力養(yǎng)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因為,只有通過有效的交流,才能確保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獲得解題的能力,同時也能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展現自我的思維,鍛煉自身思維發(fā)展能力的不斷成長。首先,針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學習“認識時間”時,很多學生對時間并沒有明確的概念,甚至不知道時間是什么。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感受時間,讓學生說一說時間的作用。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摸著自己的脈搏,數一數時鐘秒針轉一圈自己的脈搏會跳多少下,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感受到“時間”,然后再由學生暢所欲言談談一分鐘的時間還能做些什么,這時就能啟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并讓學生找到與數學時間相吻合的事物,這樣就能鍛煉學生數學思維邏輯能力的提升。其次,針對中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學習“位置與方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自己對概念的了解來說說自己的位置與方向,這樣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就能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內涵,依據不同人的位置和方向說出自身所處的位置。最后,針對高年級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比例”時,教師可以就班級男女比例為話題讓學生探索比例的奧義,幫助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自我能力的提升。
四、在評價反思中帶動學生思維理解力的發(fā)展
課程結束后,通過一節(jié)課的教學反思既能實現學生在交流溝通中獲得反饋,使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進行深度挖掘,感受數學知識的內涵,實現將知識進行內化,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在學習“正方形的面積”后,教師在全課總結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與反思。教師可以這樣詢問學生:現在同學們對正方形面積公式是否有全新的理解?它是怎樣被推導出來的呢?學生就會通過對本節(jié)課學習的過程進行回顧和總結。教師可以再繼續(xù)引導,利用此種方式就能在進行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并利用轉化的思想來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這樣既能確保在新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對新知識進行有效處理,又能將舊知識進行有效結合。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為了確保在數學教學中能真正實現帶動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成長,教師要主動幫助學生調整好學習的狀態(tài),并通過一系列教學措施的應用來真正激發(fā)出學生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進而真正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薛瓊.淺析小學生數學思維培養(yǎng)的“四策”[J].華夏教師,2020(16):26-27.
[2]周建安.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