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校園欺負中“旁觀者”行為的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

2021-08-27 23:50曹薇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7期
關鍵詞:旁觀者心理特征

〔摘要〕校園欺負行為一直以來是社會心理學、發(fā)展心理學及教育學等領域中關注的重要課題。當前,國內外校園欺負行為的研究群體主要集中在“欺負者”與“受欺負者”之間,而忽略了欺負事件中的另一個重要群體——“旁觀者”。本研究從旁觀者的定義、分類、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等方面進行具體闡述,以幫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從旁觀者的視角積極干預校園欺負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

〔關鍵詞〕欺負行為;旁觀者;心理特征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21)17-0045-03

一、“旁觀者”的定義及分類

當前國內外校園欺負行為實證研究更多集中于欺負者與受欺負者,許多研究者卻忽視了欺負行為事件中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旁觀者”。旁觀者是校園欺負行為中除欺負者、受欺負者外的目睹者和知情者[1]。目前,在國內外大多數(shù)欺負行為干預研究中,“旁觀者”是欺負事件中客觀存在、數(shù)量龐大卻常常被忽視的一個龐大群體。

旁觀者群體是由多種角色組成的,他們的不同行為反應會對欺負行為的發(fā)生產生不同的作用。從數(shù)量上看,欺負事件中的旁觀者分為群體旁觀者和個體旁觀者;從類型上,薩米瓦利(Salmivalli)[2]將旁觀者的角色分為跟隨者、推動者、防衛(wèi)者和局外人。“跟隨者”是指支持欺負者及欺負行為的人,這類群體往往與欺負者的人格特質趨于一致;而提供給欺負者鼓勵性的信息反饋的人,我們稱其為“推動者”,其行為反應是圍觀并發(fā)出哄笑,這往往對欺負行為的發(fā)生起到了推動作用;“防衛(wèi)者”是站在受欺負者一邊的人,往往對發(fā)生的欺負行為做出積極的抵制,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欺負行為,如試圖讓其他人也阻止欺負行為,對受欺負者說“別緊張”等;“局外人”是指離開、漠視欺負行為的人,無形中推動了欺負行為的發(fā)生。

在實際的情境中,四種類型的“旁觀者”對欺負行為產生的作用各不相同。跟隨者、推動者、局外人這三種類型對欺負行為的發(fā)生起到了他們并不期望的推動作用,如參與或漠視欺負行為意味著對欺負行為的鼓勵,承認或認同,這種贊許的態(tài)度會促使欺負行為的再次發(fā)生,增強受欺負者的無助感,加劇欺負行為帶來的身心傷害,甚至會上升為惡性事件。但同時也應看到,防衛(wèi)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欺負行為產生積極的抑制作用,讓受欺負者產生心理上的安全感,帶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阻止欺負行為的再次發(fā)生。如果能有效調動旁觀者中防衛(wèi)者干預欺負行為的積極性,讓旁觀者中大多數(shù)成為防衛(wèi)者,主動積極地干預欺負行為,將對欺負行為的干預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作用。

二、“旁觀者”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認識不清,漠視行為的危害

旁觀者對欺負行為的認識不清,表現(xiàn)為,在欺負事件發(fā)生時,同學之間的言語、行為或間接傷害,在旁觀同學看來,會認為是開玩笑或者惡作劇。社會比較理論指出,在情景不確定時,其他人的行為將作為自己行為的參照。因此,如果大多數(shù)旁觀者對同學的行為是漠視不管或起哄嘲笑時,自己也會跟隨,于是產生了旁觀者的“群體效應”。如果大多數(shù)旁觀者同學的行為是積極阻止或保護安慰,欺負行為的發(fā)生率會大大減少。

(二)尋求他人的認可,害怕被孤立

社會心理學中的“從眾效應”表明:人由于受到群體壓力而跟隨群體選擇。旁觀者由于受到“從眾效應”影響,傾向于維持一致和偏離恐懼。對那些和旁觀者群體保持一致的個體,群體會正向地接納他們并融入群體,如果偏離群體,他們會被孤立,從而產生孤立恐懼。因此,跟隨者和推動者會助推欺負者行為的再次發(fā)生,甚至這兩種角色會成為下一個欺負者。而受欺負者會得到防衛(wèi)者的安慰、保護、報告等阻止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削弱欺負者的勢力,從而減少欺負行為的再發(fā)生。

(三)班級文化氛圍及群體規(guī)范的影響

欺負事件發(fā)生時,旁觀者采取何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同伴群體壓力及期望驅動的影響。群體規(guī)范的建立將大大降低欺負行為的發(fā)生率。在積極向上、和諧友善的班級文化氛圍下,會大大降低欺負事件發(fā)生率,即使有欺負行為發(fā)生,旁觀者也會主動維持正義,積極有效地采取行動干預。欺負者在公平正義的環(huán)境下,反而成為孤立者,沒有“同伴”跟隨,也不存在“欺負環(huán)境”,欺負行為就很難再發(fā)生。

三、“旁觀者”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人口學變量分析

調查發(fā)現(xiàn),欺負行為中的不同角色受性別和年齡特征影響。低年齡段旁觀者中,女生目睹欺負事件后會積極主動尋求幫助,干預的頻率遠高于男生。女生更可能為受欺負者提供社會心理支持,而男生更可能為欺負者提供幫助。女生在欺負事件中,會因為同伴卷入而產生難過、傷心的負性情緒,而男生更可能表現(xiàn)出積極參與或漠視不管的行為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年齡段學生的同伴支持關系發(fā)生變化,男女生對受欺負者的態(tài)度會出現(xiàn)兩個極端,在欺負事件發(fā)生時表現(xiàn)出要么參與、要么回避的態(tài)度,而低年齡段的旁觀者反而表現(xiàn)出了更多的安慰行為。

(二)個體因素分析

從氣質類型來看,旁觀者的四種類型與之相關。“推動者”更多可能是膽汁質和多血質類型,他們的起哄有可能助長欺負事件的發(fā)生。局外人最可能是抑郁質類型,他們對欺負事件漠不關心,不擾亂是非?!案S者”往往與欺負者的人格特質趨于一致?!胺佬l(wèi)者”是站在受欺負者一邊的人,也是反欺負行為發(fā)生的阻止者。因此,加強“防衛(wèi)者”人群的正面宣傳教育作用,會大大降低欺負行為的發(fā)生率。

已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會促進親社會行為的發(fā)生[3]。旁觀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其保護受欺負者的可能性也越高,成為局外者的可能性越低。擁有高自我效能感的學生在卷入欺負事件時,更可能選擇支持幫助受欺負者;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學生,沒有自信心,對自己的干預能力預估不足,是不大可能進行干預和幫助的。具有高移情水平的旁觀者更可能成為保護者,在女生中比例較高,她們普遍具有較高的情緒穩(wěn)定性和同理心,能從他人角度看問題,也受他人負性情緒的影響,主張公平正義。這可能與人格特質有關,女生更多表現(xiàn)為感性認識,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置于“旁觀者”角色之中他們的行為反應。

(三)家庭因素分析

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兒童的欺負行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不良的家庭教養(yǎng)方式、親子間的情感冷漠、家庭氛圍及父母消極的社會問題解決方式都會導致兒童攻擊行為的增加。根據(jù)社會學習理論,欺負行為其實就是兒童在模仿和強化父母不適當?shù)慕甜B(yǎng)行為。欺負者的父母教養(yǎng)特點表現(xiàn)為:父母對孩子更多的是懲罰和拒絕與否認,孩子很少得到父母的情感溫暖與理解。受欺負者的父母教養(yǎng)特點主要表現(xiàn)為,親子之間具有較為親密的情感聯(lián)系,但對孩子過分保護和過分干涉[4]。

旁觀者的父母教養(yǎng)特點分兩類:一是積極阻止欺負行為,保護受欺負者的防衛(wèi)者,他們更多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同情弱者。他們大多數(shù)家庭氛圍和諧融洽,父母更多的是采用民主型教養(yǎng)方式,父母也會多關注孩子的成長;二是助長欺負行為,煽風點火的推動者及跟隨者,其父母教養(yǎng)方式大多采取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等專制型教養(yǎng)方式,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農村男孩子家庭中,這也許與社會性別認同及社會期望有關。“棍棒底下出好人”的教養(yǎng)方式會影響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行為,孩子會對父母的教養(yǎng)行為進行“參照”和“模仿”,一旦卷入欺負情境中,就會助長欺負行為的發(fā)生。

(四)社會因素分析

同伴關系是影響旁觀者行為選擇的重要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陌生人”之間的校園欺負,大多數(shù)學生都傾向于默默觀看,持沉默者態(tài)度;對于“熟悉”的同學,個體會更多地做出干預行為[5]。當跟隨者或推動者與欺負者是朋友關系時,會傾向于采取跟隨欺負的行為,甚至會煽風點火助推欺負事件的惡性發(fā)展;而當防衛(wèi)者與受欺負者是朋友關系時,會采取更多的利他行為,增強受欺負者的自信心,對欺負行為會采取積極的保護行為。

教師態(tài)度也是影響旁觀者行為選擇的另一重要因素。在欺負事件中,有些教師對欺負行為的認識不足,誤認為欺負行為僅是學生之間的玩笑打鬧而已,不能正確引導學生積極有效的行為干預方式。從某個角度來看,教師也是欺負事件中的旁觀者,教師的積極主動介入能有效制止欺負行為的發(fā)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受欺負者的心理傷害,從行為層面上干預欺負行為。如果教師對欺負行為認識不足或處于漠視態(tài)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助長欺負行為的惡性循環(huán),給受欺負者帶來無法估量的后果,也給旁觀者樹立了社會學習的不良榜樣。

綜上所述,欺負行為不僅給“欺負者”“受欺負者”帶來身心傷害,同時也給欺負事件中另一個群體——“旁觀者”帶來許多不利的影響。人格特質、教養(yǎng)方式、校園氛圍、同伴關系等諸多因素都影響旁觀者在目睹欺負事件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行為反應。欺負事件中,欺負者與受欺負者只是事件發(fā)生中的小群體,而更多的旁觀者則是欺負事件中的間接受害者及行為模仿者,他們中的一部分極有可能會成為下一個欺負事件中的“主角”。因此,教育工作者應更多關注和了解旁觀者的心理特征及影響因素,加大對此類群體行為特征及心理發(fā)展特點的研究,進一步探索旁觀者在學校、家庭、社會、同伴等群體機制中的作用,找到更具時代發(fā)展特色,更有心理適應和發(fā)展功能的欺負行為干預指導策略,助力校園欺負行為的干預與治理。

參考文獻

[1]Smith P K,Morita Y E,Junger J E,et al. The nature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ional perspective[M]. Tas,1999.

[2]Salmivalli C. Participant role approach to school bullying: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9,22(22):453-459.

[3]王中杰,劉華山.校園欺負中的欺負/受欺負者和旁觀者群體研究綜述[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4,20(1):92-96.

[4]曹薇,羅杰.流動兒童校園欺負行為、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24-29.

[5]宋雁慧.關注校園暴力的旁觀者[J]. 當代教育論壇,2014(3):24-29.

(作者單位:貴州省教育科學院,貴陽,550081)

編輯/張國憲 終校/劉 芳

猜你喜歡
旁觀者心理特征
高職學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對策研究
旁觀者
網(wǎng)絡欺負中旁觀者的研究評述
悔棋
問詢
淺析高校圖書館學生讀者借閱心理
淺談學生提問能力的培養(yǎng)
例談高中語文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說局
說局
白山市| 古浪县| 绵竹市| 新郑市| 利辛县| 迁安市| 天全县| 浦城县| 曲阳县| 岳阳市| 高台县| 洮南市| 苏尼特左旗| 桂东县| 崇信县| 体育| 临颍县| 易门县| 确山县| 北安市| 房产| 万州区| 石阡县| 麻江县| 阳西县| 杨浦区| 鲁甸县| 莆田市| 台东市| 常宁市| 拜城县| 安顺市| 墨玉县| 涟水县| 灵武市| 武平县| 武鸣县| 尼木县| 遂溪县| 昌乐县|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