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琴
[摘? ? ? ? ? ?要]? 隨著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基于云班課平臺的JITT教學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盎诰W絡的學習任 務”和“學習者主動學習課堂”是JITT的兩個組成部分,“反饋鏈”是其核心,“網絡學習任務”高質量地完成,及時、順利、有效的“反饋鏈”,是“學習者主動積極的課堂教學”的基礎。通過云班課,如何才能保障“網絡學習任務”高質量地完成?如何才能使反饋及時、順利、有效地進行?給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 ? 鍵? ?詞]? 云班課;JITT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17-0094-02
隨著國家職業(yè)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頒布,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必由之路。越來越多的老師順應潮流,開始探索利用互聯(lián)網和移動終端設備開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型教學模式?;谠瓢嗾n的JITT教學新模式應運而生。該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學習模式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將課堂進行有效翻轉,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使用智能終端設備進行自主學習,能夠自主進行課前預習、課上解惑、課后復習,針對課程的重點和難點能夠反復多次地進行“靶向”學習。讓學生有效利用碎片化時間,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1]
筆者借助云班課平臺開展JITT教學五載有余,體會頗深。該教學模式由課前準備、課中教學和課后反饋三個過程組成。課前階段、課后階段的師生活動均直接通過藍墨云班課進行,課中階段的師生活動則是在多媒體課堂和云班課混合的課堂中進行。
JITT教學主要包括“網絡學習任務”和“學習者主動積極的課堂教學”兩個方面,其核心是一個“反饋鏈”?!胺答佹湣笔且粋€反復的過程,并且在反復中前進,形成一種螺旋式上升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適時教學(JITT)”模式的反饋包括課前預習反饋和課后難題探究反饋。正是由于這兩個反饋環(huán)節(jié)使教師能夠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基本情況和學習需求,并能夠“及時地”對教學內容和進度進行改進和調整,實現(xiàn)“及時教學”,以便在實際教學中能夠使學生適應教學過程。[2]不難看出,“網絡學習任務”高質量地完成,兩種交互反饋能夠及時、順利、有效地進行,是“學習者主動積極的課堂教學”的基礎。依托云班課,如何才能保障“網絡學習任務”高質量地完成?如何才能使反饋及時、順利、有效地進行?
一、重視預習學案中任務或問題的設計
預習學案在“JITT”教學模式的課前階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能提供給學生進行自主“網絡學習”的指導,能幫助學生進行獨立探究或協(xié)作學習。其包括課題名稱、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學習方法建議、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學習任務、困惑與建議等,筆者認為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是學習任務的設計。
學習任務的設計可以把體現(xiàn)教學目標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其他知識點轉化成問題。有效的問題在教育教學中能激發(fā)學生興趣、促進學生思考、發(fā)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習過程。因此,筆者在問題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1)首選根據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為其設計若干個有思維容量、有內在邏輯關系的問題,以引發(fā)學生進行完整、深刻的思維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建構。[3]這一類問題一般為基礎知識性問題,在教材或是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里能直接找到答案。(2)在所有問題后面附上探究這些問題所需要的學習資源,如PPT、微課視頻、資源鏈接等和學習方法的說明,以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預習,減弱學生自主學習的無助感和盲目性。(3)標出每個問題所涉及的知識點要求掌握、理解還是了解,以幫助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中知識目標的要求。
二、重視及時而有效的預習反饋活動的設計
對于學案中的問題,筆者一般要求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在教材中用藍筆畫出或補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拍照上傳至云班課中的預習作業(yè)活動中即可。但這并不能完全真實地反映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可以借助云班課添加活動的功能,根據需求設計多樣化的活動來檢測學生的網絡學習效果。
(一)課前預習自測
課前預習自測主要是為了檢測學生對重點基礎知識的學習情況,題目盡量與學案中反映重點知識的問題相匹配,一般比較簡單。測試題目順序設置為題目亂序,查看答案時機設置為測試活動結束后,以一條題目30秒的時間設置完成時間,測試的時間一般安排在早自習,避免學生有翻書找答案或問同學的情況發(fā)生。測試結束后,教師根據云班課后臺對預習自測的分析查看每道題的正確率和學生的答題詳情,便能快速、清楚地掌握學生對重點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要求學生在書上用紅筆標出自己所有錯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正確率低于80%的題目通過提問和請在預習自測中答錯的學生回答的方式,對相關的重點知識予以強化。
(二)課前頭腦風暴
課前通過云班課頭腦風暴功能開展兩種活動:(1)筆者會設計一些與知識的實踐應用緊密相關的問題,一般2~3個問題,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并能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領悟知識的內在意義。這些問題為知識應用性問題,需要在解決了基礎知識性問題的基礎上才能完成。(2)讓學生反饋自己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疑惑。以頭腦風暴的形式開展這兩種活動,學生看不到彼此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杜絕了答案的“復制”“粘貼”。教師在查閱的過程中,記錄下共性的問題,調整課堂教學的進程,安排相應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再次學習這些知識,一起探討這些共性問題,而對于一些個性的問題,則通過頭腦風暴中添加分類標簽的功能,給學生予以指導和解答。
(三)課前小組任務
對教學目標中的難點知識,可以通過云班課的小組任務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如病案討論等,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通過互幫互助、彼此交流、集思廣益來化解知識難點。評價方式主要是教師評分。教師在評分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難點知識的理解程度,并以此設計課堂教學中突破難點的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難點知識。
(四)課后測驗
筆者在每一個項目教學結束后都會安排課后測驗,以督促學生及時認真地復習所學知識,檢查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情況。測驗一般安排在下一次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陀^題通過云班課的測驗功能完成,題量一般為10~15題,有一定難度,5~10分鐘完成。測驗結束后,通過云班課的討論功能,將正確率不足80%的題截屏后發(fā)至討論活動中,讓學生參與錯題討論,和教師一起進行答疑解惑,并能獲得大家點贊和經驗值。當然,學生有問題也可以在這個活動中提出,向同學和老師尋求幫助。主觀題通過云班課的作業(yè)功能完成,一般為一道論述題或病案分析題,5~10分鐘完成,相鄰兩小組的題不一樣,以防止抄襲,完成后立即拍照上傳。采用學生互評方式,學生根據教師設置的評分點,為其他同學評分,教師及時查看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并通過云班課指定學生重做的功能,及時要求得分低于總分60%的學生重做,讓他們通過反復的練習掌握重點知識。讓學生參與錯題討論和生生互評,有助于學生進行學習反思。
(五)課后小組任務
課后小組任務的設計形式多樣化,如設計健康教育海報、拍攝健康教育小視頻、錄制實驗操作小視頻、完成病案分析報告等。學生遇到問題,可通過云班課的私聊功能及時與教師溝通交流。評價的方式設置為教師評分、組間評分、組內互評相結合,參評者按照教師設計的評分標準進行評分,教師評價占30%,組內互評占20%,組間互評占50%。多元評價方式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表達能力,又加強了合作能力,評價結果更加合理。
三、重視學生的學習軌跡和學習風格的反饋
在學生課外利用云班課進行自主網絡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定時登錄云班課,查看學生學習軌跡的記錄。如查看參與學習活動的人數、學生查閱學習資源的進度,對未按時參與學習活動和查閱學習資源的學生,教師可通過云班課的提醒、私聊等功能給予他們及時的提醒,以起到督促的作用。查看學生在參加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是否有通過評論或私聊功能向教師反映所遇到的困難,如果有,教師應該通過這兩個功能給予學生及時指導,幫助他們順利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查看云班課中成員的個人綜合評價,教師可以從雷達圖中直觀了解到學生在班課各方面的情況,以了解學生的學習詳情,尤其是學生對學習資源的利用情況可以幫助教師了解他們對學習資源是否喜歡,這對教師備課是大有幫助的。
四、重視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正向激勵
正向激勵是一種通過強化積極意義的動機而進行的激勵,是指對人的行為進行正面強化,使人以一種愉快的心情繼續(xù)其行為,并進一步調動其積極性。筆者在通過云班課開展JITT教學的過程中多采用正向激勵,如只要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或查閱學習資源即可獲得經驗值;參與提問或討論除可獲得教師和同學點贊外,還可獲得額外經驗值;每周公布經驗值排行榜,排名前10和進步10名的學生都可獲得額外經驗值,還可獲得教師贈送的心意卡片或勛章。這些措施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結語
基于云班課平臺的JITT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適時教學模式,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對專業(yè)教師的業(yè)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yè)教師不僅要提前備課和熟悉課程內容,還要編寫學案、搜集資料、獨立制作微課和PPT、組課,設計和建設課程實施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尤其要重視“網絡學習任務”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反饋鏈”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筆者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雖積累了一些經驗,但還有一些問題需要繼續(xù)探索,如在設計小組任務時,如何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有效地參與其中等??傊?,通過建設云班課,教師和學生都在教學過程中得到成長和鍛煉。
參考文獻:
[1]王月珍,馬千里,汪巖,等.基于云班課的JITT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9(14):192-193.
[2]Just-in-Time Teaching [EB/OL].http://JiTTdl.physics.iupui.edu/JiTT/.
[3]張登華.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學案問題設計策略[J].生物學教學,2017(7):20-22.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