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嬋娟
摘 要:聽障兒童觀察、了解世界更多的是通過除聲音外的其他途徑,先天或后天的認識能力的缺失,導致大多數(shù)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較差,因此,在特殊教育過程中注重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教育,能夠幫助他們形成健全人格,使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文章擬就聽障兒童情緒控制教育的實施進行探討,尋覓有效提升情緒控制教育實效的策略。
關(guān)鍵詞:特殊教育;聽障兒童;情緒控制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76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5-0141-02
情緒是一個人的情感、想法的外在表象,準確地表達情緒,人與人之間才能夠互相理解、互相溝通,這是人們社會交往能夠正常進行的前提。而聽障兒童由于聽力缺失,他們在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難以正常接納他人的情緒信息,在表達情緒的能力方面也有所缺失,與人交往容易產(chǎn)生問題,這不利于他們?nèi)谌肷鐣?。因此,針對聽障兒童的特殊教育工作,情緒控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特殊教育教師應積極加強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教育,找到他們情緒控制干預教育的有效方法,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更好地生活。
一、聽障兒童情緒發(fā)展的特點
聽障兒童的情緒發(fā)展一方面具有學齡期兒童的共性,另一方面聽力障礙的存在使他們的情緒發(fā)展有著一定的特殊性。研究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教育,一定要注意他們情緒發(fā)展的特殊性。
1.缺乏充分的情緒體驗
人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的情緒是多樣而豐富的,表情、動作和聲音是情緒的主要傳達方式,而這其中聲音是非常重要的載體,不同的音色、音調(diào)和強度的組合,會傳達不同的情緒信息。而聽障兒童對聲音的感受能力不足,所以難以體會到完整的情緒信息,這是知覺體驗的一種缺失。
2.情緒程度差異傳達的錯層
完整的情緒表達與接收需要多感官共同配合完成,不同情緒的表達在某一個感覺范圍的情緒體驗具有同向性,但程度差異卻大不相同。比如,開心與興奮、難過與絕望,它們之間的情緒程度是不一樣的,對于兩種情緒應該作出的共情反應也應有差異性。想要準確表達這樣的情緒,在動作、表情上的細節(jié)傳達,遠不如聲音,而聽障兒童在這方面的理解和感受是有所缺失的,所以通常他們在與人交往時更傾向于內(nèi)容的準確傳達,而忽略了情緒程度的差異,常常用比較夸張的表情和動作來表達情緒,而不區(qū)別程度的強弱或者說難以區(qū)別情緒的細微變化。因此,他們的情緒表達與普通人是有差異的,會導致普通人誤解他們是不是過于興奮了,是不是太容易激動了,等等。
3.理解情緒意圖趨于表面化
聽障兒童在生活中主要依靠視覺信息來識別他人的情緒,從面部表情、動作來判斷他人的態(tài)度,揣測其行為意圖。但由于人的情緒是復雜的,有時候表面化特征并不能真實反映情緒的真實意圖,比如,憤怒的表象是面部眉毛豎立、眼睛圓睜等,而其傳遞的情緒內(nèi)容可能是對某種行為、做法的不滿,但隨著情境的變化,其內(nèi)在含義卻會發(fā)生變化,比如,一個孩子在馬路上亂跑,父母對他做出憤怒的表情,但實際上是出于對孩子的關(guān)心和愛護。而聽障兒童在接受到這樣的情緒時,往往接收到的只是憤怒的外部表象,而感受不到深層的情緒意圖,會對這樣的情緒做出反抗、拒絕的心理反應,所以在情緒理解方面更趨于表面化。
4.個體情緒穩(wěn)定性不足
聽障兒童的聽力障礙對他們接收信息量和交往的空間都有不可避免的影響,“聲音”像一道無形的屏障,遮擋了他們與外界的交流、溝通,他們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封閉心理,同時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在情緒表達時更關(guān)注自身的愉悅感,且具有一定的隨意性。盡管隨著他們的成長,社會交往程度的不斷加深,他們對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情緒的隨意性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仍呈現(xiàn)出不穩(wěn)定性,比如突然的破涕為笑等。這樣的情況在聽障群體中比較常見,但這樣也造成了與他們交往的普通人的疑惑,從而產(chǎn)生交往障礙。
二、聽障兒童情緒控制教育的實施策略
依據(jù)聽障兒童情緒發(fā)展的特殊性,針對他們的特點實施情緒控制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從正確的聽障兒童情緒控制教育理念出發(fā)
在聽障兒童情緒控制教育問題的研究領(lǐng)域,一直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有學者認為不良情緒是大多數(shù)人在一定的情境下都可能產(chǎn)生的,聽障兒童在這方面不具有特殊性。有學者則認為,聽障兒童的情緒發(fā)展具有明顯的特殊性,嚴重影響了他們成年后融入社會的能力。而結(jié)合相關(guān)實踐教學的經(jīng)驗,有效的情緒控制教育,能夠幫助聽障兒童改善情緒控制中的問題,讓他們更了解情緒表達的方式,增強理解他人行為意圖的能力,懂得控制情緒的方法,并能夠?qū)π袨楹蠊幸欢ǖ念A知能力,從而使他們的情緒表達更趨于準確、適度,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fā)展。
2.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實施聽障兒童情緒控制訓練內(nèi)容
對聽障兒童的情緒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是有所提升的,高年段各種情緒控制表現(xiàn)的得分都明顯高于低年段,而經(jīng)過有效訓練的學生相應的能力也高于沒受過相應教育的學生。因此,特殊教育的教師應提升對情緒控制教育教學效果的信心,并積極創(chuàng)新情緒控制教學的形式,通過新穎有趣的游戲或者直觀的情境體驗,加深他們對教學內(nèi)容的理解和認識。聽障兒童的特點是在接受信息時更傾向于視覺形象,對于動作、表情或者形象化的圖片有更強的感受力和記憶力。因此,在教學中,特殊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以及小游戲,調(diào)動學生參與到各種感受情緒的情境當中,調(diào)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減少文字描述,多讓他們動手去觸摸、用眼去觀察,并通過反復體會特定情境下的情緒表達內(nèi)容的差別,正確理解他人的情緒,并準確、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3.選擇集體干預與個別指導相結(jié)合的教育模式
盡管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能力有他們的普遍共性,但同樣在發(fā)育、發(fā)展過程中存在個體差異,而且有些學生的差異性遠比普通學生要大。因此,想要情緒控制教育的實施效果得到提升,就應采用團體干預和個人指導相結(jié)合的方法,這樣才能夠因材施教,關(guān)注每一位聽障兒童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特點。比如,有的兒童思維活躍,愿意參與游戲活動,與老師和同學互動,有些兒童則相對內(nèi)向、膽怯,不愿意在活動中表現(xiàn)自己。這樣,教師就應該有針對性地設(shè)計一些游戲和活動,在集體課程中加入個性化設(shè)計,讓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參與教學活動,從而進行情緒控制能力的鍛煉和提升。
4.教師積極提高自身手語水平
在特殊教育的課堂上,特別是針對聽障兒童的教育,教師手語、口語的分配比率一直是大家積極討論的問題。手語是聽障兒童的第一語言,教師不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和手段,目的都是要將教學內(nèi)容準確、有效地傳遞給學生,如果學生不能夠理解,那么老師的任何教育手段、方式都是徒勞的,所以手語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必要條件,教師的手語水平關(guān)系到在情緒教育教學策略實施過程中與聽障兒童的溝通效果。所以教師在情緒控制教育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手語,提升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以手語為主,口語為輔,積極提升自身的手語能力。
三、結(jié)語
聽障兒童的情緒控制教育是特殊教育課程中的重點內(nèi)容,各一線教師應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同時強化自身基本功,提高綜合素養(yǎng),豐富專業(yè)知識,并在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實踐,從而找到更有效地提升聽障兒童情緒控制能力的方法,幫助他們塑造健全人格,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高敏.聾生情緒控制教育干預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周姊毓.聾校初中生情緒調(diào)節(jié)策略特點[J].黑河學院學報,2013(04).
[3]馬婷婷.精準開展聾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探索[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19).
[4]劉仔琴,李鎮(zhèn)譯,荊偉.運用關(guān)懷理論矯正聾生冷淡情緒的個案研究[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7(03).
Discuss on the Educational Strategy of Emotional Control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Li Chanjuan
(Taisha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Guangdong Province, Taishan 529200, China)
Abstract: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observe and understand the world more through other ways than sound. The lack of innate or acquired cognitive ability leads to the poor emotional control ability of most hearing impaired children. Therefo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motional control education of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of special education can help them form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better integrate into the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motion control education for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and looks for strategie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motion control education.
Key words: special education; hearing-impaired children; emotion control education; implementation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