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林霞,霍介格
(1.寶應縣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揚州 225800;2.寶應縣中醫(yī)醫(yī)院藥務部,江蘇 揚州 225800;3.江蘇省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腫瘤科,江蘇 南京 210028)
胃腸道腫瘤的患病率與死亡率均較高,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1-2]。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切除輔助局部放化療的方式治療胃腸道腫瘤,但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較多,影響患者的治療意愿[3]。近年來,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胃腸道腫瘤效果顯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不良反應,增強治療效果[4]?;诖?,本研究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00例胃腸道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胃腸道腫瘤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的有效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200 例胃腸道腫瘤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100 例。對照組男56 例,女44 例;年齡54~88歲,平均(71.56±5.63)歲。觀察組男59例,女41例;年齡52~86歲,平均(71.44±5.82)歲。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均為本院住院部就診患者,腫瘤疾病包括腸癌、食管癌、胃癌、肝癌;患者及家屬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意識不清或精神障礙者;嚴重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腸梗阻者;顱內(nèi)高壓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患者靜脈滴注130 mg/m2奧沙利鉑(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37,規(guī)格:50 mg),靜脈滴注250 mg/m25-氟尿嘧啶(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59,規(guī)格:10 mL∶0.25 g)聯(lián)合治療,兩種藥物分別滴注,每種藥物的滴注時間均為2 h。治療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西醫(yī)治療方式同對照組。中醫(yī)組方:白花蛇石草、生黃芪、赤芍、八月札各30 g,麻子仁、白芍各15 g,石斛、女貞子、桃仁各12 g。大便燥結者,添加厚樸、大黃、枳實各10 g;陰津虧損者,添加玄參、生地各30 g,麥冬12 g。煎服,每天1 劑,分早晚2 次服用,治療3周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免疫功能和肝功能、中醫(yī)癥狀評分、食欲評分、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臨床療效判定標準:完全緩解,患者腫瘤病變完全消失且維持時間>1個月;部分緩解,患者病灶最大徑及最大垂直徑乘積減少>50%,且維持時間>1 個月;穩(wěn)定,患者病灶最大徑和最大垂直徑乘積減少25%~50%,無新病灶出現(xiàn);進展,患者病灶最大徑和最大垂直徑乘積增加>25%,患者出現(xiàn)新的病灶??傆行?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免疫功能和肝功能:免疫功能包括T4/T8、NK 細胞活性;肝功能包括ALT、TBIL。中醫(yī)癥狀評分包括納差、乏力、貧血等目,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癥狀越嚴重。食欲評分:應用消化科食欲評分量表評估,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食欲越好。不良反應包括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與貧血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2 兩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比較 觀察組T4/T8、NK細胞活性、ALT、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兩組免疫功能和肝功能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immune function and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注:T4、T8,淋巴細胞;ALT,谷丙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
TBIL(U/L)31.05±2.55 42.66±2.34 33.546 0.000組別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例數(shù)100 100 T4/T8 1.33±0.20 1.60±0.41 5.919 0.000 NK細胞活性(%)15.69±4.69 20.85±7.79 5.675 0.000 ALT(μmol/L)17.56±2.13 23.06±2.71 15.956 0.000
2.3 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納差、乏力和貧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3 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TCM symptom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組別觀察組(n=100)對照組(n=100)t值P值納差 乏力 貧血治療前3.23±0.75 3.26±0.80 0.274 0.785治療后1.52±0.79 3.05±0.77 13.869 0.000治療前3.25±0.79 3.26±0.80 0.089 0.929治療后1.33±0.58 3.02±0.71 18.434 0.000治療前3.64±0.85 3.86±0.86 1.819 0.070治療后1.52±0.48 3.01±0.71 17.386 0.000
2.4 兩組食欲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食欲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食欲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食欲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appetit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表4 兩組食欲評分比較(,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appetit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cores)
組別觀察組(n=100)對照組(n=100)t值P值治療前2.26±1.11 2.25±1.13 0.063 0.950治療后4.88±1.42 2.63±1.33 11.565 0.000 t值14.537 2.177 P值0.000 0.031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貧血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胃腸道腫瘤的臨床治療主要為手術聯(lián)合化療,但化療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的過程中會損傷患者的正常器官和組織細胞,導致患者發(fā)生諸多不良反應,如貧血和骨髓抑制,患者依從性較低,治療效果不理想,因此,探尋新的治療方法具有重要意義[5]。
中醫(yī)將化療后出現(xiàn)的胃腸道不良反應歸為“藥邪”范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脾胃虧虛與胃氣不和,影響化療效果[6]。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中醫(yī)治療,中藥藥性溫和,具有一定的安全性,藥方可提升機體免疫,抑制腫瘤的發(fā)展,還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7]。通過口服中藥,可明顯改善機體胃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利于更好地保護胃腸道的黏膜屏障,避免菌群移位,還可強化胃腸黏膜免疫功能,減少對于胃腸道的不良影響。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胃腸道腫瘤,強調(diào)平衡與協(xié)調(diào),在胃腸道腫瘤治療中,中醫(yī)通過抑制致病菌、促進有益菌繁殖的方式調(diào)節(jié)機體胃腸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8]。此外,中醫(yī)藥可改善癌前病變狀態(tài),更好地預防腫瘤的發(fā)生,采用中醫(yī)聯(lián)合西醫(yī)治療,患者接受度較高,一方面可減少患者的不良反應,另一方面可強化患者的耐受程度,增強放化療效果[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T4/T8、NK 細胞活性、ALT、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中醫(yī)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納差、乏力和貧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食欲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食欲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消化道反應、骨髓抑制反應、貧血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胃腸道腫瘤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胃腸道腫瘤患者應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提升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和肝功能指標,改善中醫(yī)癥狀積分,提升患者食欲,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