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疫情下美國高等教育危機及其發(fā)展動向

2021-09-09 06:23:46王嵩迪王俐舟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族裔拜登大學

文 雯 王嵩迪 王俐舟

(1.清華大學 教育研究院, 北京 100084;2.美國波士頓學院 教育學院, 美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圍內(nèi)爆發(fā),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產(chǎn)生了巨大沖擊。疫情給美國高等教育造成沉重打擊,導致國際生源流失、入學率下降等短期危機,也暴露出財政困境、教育不公平等深層次的固有矛盾,迫使美國政府與高校不得不緊急采取各種應對措施,也促使人們重新思考邁入后疫情時代的高等教育應該走向何方。

一、疫情下美國高等教育的短期危機及其應對措施

疫情帶來對線上教學質(zhì)量的擔憂、校園生活體驗的缺失、經(jīng)濟上不樂觀的預期,這些都迫使大量學生選擇推遲入學,甚至重新考慮接受大學教育的價值。受此影響,美國高等教育入學率出現(xiàn)整體下滑,尤其是國際學生大幅減少,導致大學正常的教學科研受損,經(jīng)濟虧損嚴重。而伴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以及政府、高校采取的一系列應對舉措,這一短期危機正在得到緩解。

1.整體入學率下滑,教學科研受損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以來,美國大學入學率的問題就開始凸顯。超過300所大學延長了入學期限,許多學校取消了提交SAT/ACT的入學要求以確保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備考。據(jù)美國國家信息交換中心(NSCRC)發(fā)布的最新入學率報告顯示,2020年秋季學期高等教育總體入學率較上一年下降了2.5%,入學率下降最嚴重的是兩年制社區(qū)學院,比上一年減少了10.1%。

從高等教育的不同層次來看,疫情對博士生教育的影響最為嚴重。由于博士生教育需要學校提供豐富的科研經(jīng)費和獎學金,在資金不足的狀況下博士招生首當其沖。2021年秋季學期,包括耶魯、普林斯頓、芝加哥大學等高校在內(nèi)的131個博士項目宣布暫停招生(1)Megan Zahneis,“The Shrinking of the Scholarly Ranks: The Pandemic may do Lasting Damage to the Pipeline of Academic Researchers,”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February 15, 2021, 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the-shrinking-of-the-scholarly-ranks.,以盡量保障在讀學生的資源。博士招生在一些高校的斷檔和規(guī)模的縮小無疑會對美國高等教育的科研實力造成負面影響(2)Li-Zhou Wang and Delaquil T.,“Undervaluing Doctoral Education post-COVID,”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06,no.3(2021): 7-9.。

2.國際教育受創(chuàng),高校虧損嚴重

國際學生和學者交流亦深受疫情影響。國際學生一直是很多美國高校的重要生源,受疫情影響,國際學生的簽證辦理、國際通航嚴重受阻,跨時區(qū)遠程學習極大影響了學習體驗,加上高校教師裁員致使教育資源流失,影響了國際高等教育質(zhì)量,使得美國高校的國際生源流失明顯。有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國際學生赴美留學興趣較上年減少了29%(3)Team Lead et al., How Is COVID-19 Impacting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2020), https://knowledge.wes.org/research-report-covid-19-impact-on-international-students.html.;從實際入學情況來看,美國高校2020年秋季學期新入學的國際學生人數(shù)下降了43%(4)Julie Baer and Mirka Martel, Fall 2020 International Student Enrollment Snapshot(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20), https://opendoorsdata.org/wp-content/uploads/2020/11/Fall-2020-Snapshot-Report-Key-Findings.pdf.。國際學生的驟減給不少以此為重要收入來源的高校帶來沉重打擊,據(jù)大學國際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IAU)統(tǒng)計,國際生源的流失給美國高等教育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30億美元。(5)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COVID-19: Higher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Responses,”https://iau-aiu.net/COVID-19-Higher-Education-challenges-and-responses.

與此同時,美國各高校紛紛停止了2019-2020和2020-2021兩個學年的海外留學項目。2018-2019學年間,有347099名美國大學生參與出國留學項目,約占美國畢業(yè)生的10%(6)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Trends in U.S.Study Abroad,” https://www.nafsa.org/policy-and-advocacy/policy-resources/trends-us-study-abroad.,這些項目是美國培養(yǎng)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重要策略。而受疫情影響,美國學生將失去這一重要的教育經(jīng)歷,高校也將失去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jù)國際教育學會(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 NAFSA)在2020年4月的調(diào)查,僅由于出國留學項目的縮短或取消,美國高等教育就可能損失近10億美元。(7)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Support U.S.Study Abroad Programs Impacted by COVID-19,”https://www.nafsa.org/policy-and-advocacy/policy-resources/support-us-study-abroad-programs-impacted-covid-19.

3.短期危機的應對之策

為應對疫情下高等教育遭受的種種短期危機,拜登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應急舉措。首先,針對入學率下滑,拜登政府積極踐行就職100天內(nèi)開放學校、恢復學生正常學習生活的承諾,向國會申請高等教育緊急穩(wěn)定基金以用于校園抗疫防疫設施和安全措施的建設,并制定了100天內(nèi)接種1億支疫苗的目標,將教職工納入早期優(yōu)先接種疫苗的人群。截至2021年春季學期結束時,美國已有近38%的人群完成疫苗接種,近400所高校要求學生和雇員在秋季學期開始前完成疫苗接種。(8)Andy Thomason and Brian O’Leary, “Here’s a List of Colleges That Will Require Students or Employees to Be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y 17, 2021, https://www.chronicle.com/blogs/live-coronavirus-updates/heres-a-list-of-colleges-that-will-require-students-to-be-vaccinated-against-covid-19.政策利好加上疫苗全面接種逐步開展,目前全美已有不少高校宣布2021年秋季開放校園,哈佛大學教務長凱瑟琳·奧黛爾稱“對2021年秋季學期的全面運作充滿希望”,但紐約大學等高校也表示,能否實現(xiàn)面對面授課還要取決于是否有足夠的疫苗接種。(9)Katherine Mangan,“Could Fall Bring Some Return to Normalcy? These Colleges Say Ye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February 19, 2021, https://www.chronicle.com/article/could-fall-bring-some-return-to-normalcy-these-colleges-say-yes?cid=gen_sign_in.

在國際教育方面,各高校已積極采取行動吸引國際學生赴美留學,包括擴大招生規(guī)模、提高錄取率、放寬申請條件等。如,哈佛大學在2020-2021年本科國際新生錄取政策中允許學生在申請入學時不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等49所商學院調(diào)整了研究生申請截止日期,南加州大學將2020年秋季的錄取率提高至16%,國際生占到14%(10)Ron Mackovich,“More Than 9,500 Offered Undergrad Admission to USC for the Fall,”USC News, March 27, 2020, https://news.usc.edu/167380/usc-2020-admissions-students-achievement-diversity/.。而迫于經(jīng)濟與高校聲討壓力,拜登政府對國際教育政策也有所調(diào)整,如推出綜合性移民改革方案《2021美國公民法案》(U.S. Citizenship Act of 2021)提案,計劃通過改革臨時簽證制度,放寬簽證要求等措施吸引國際學生赴美留學;發(fā)放更多的F-1簽證,減除STEM專業(yè)博士移民簽證名額限制,避免高級人才流失海外;增加在線國際交流項目資金,使大學保持國際合作伙伴關系與項目實施,繼續(xù)為學生提供跨文化交流機會等。雖然上述改革藍圖尚待審議通過,但拜登政府已充分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可以預見美國國際高等教育將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轉(zhuǎn)變,疫情帶來的短期危機將逐步得到解決。

二、后疫情時代美國高等教育的長期危機與拜登新政

布魯貝克提醒我們:“‘危機’如果真實存在,那么就需要人們對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做一次痛苦的重新評估,同時,這樣的評估就給了哲學思考一個極好的機會?!?11)約翰·S·布魯貝克.高等教育哲學[M].鄭繼偉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疫情正在改變高等教育的全球發(fā)展圖景,也深刻暴露了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頑瘴痼疾,促使我們重新思考高等教育變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疫情凸顯了美國高等教育的長期危機

1.高等教育財政危機及其可負擔性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美國高等教育就一直面臨著財政危機。州政府對公立四年制和兩年制大學的財政支持整體呈下降趨勢,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前幾年下降尤為明顯,此后財政支持雖有所回升,但仍未恢復到20世紀90年代末和21世紀初的水平(見圖1)。提高學費成為美國高校應對財政拮據(jù)的主要策略,到2010年,公立四年制院校的學費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已經(jīng)超過州政府財政撥款占比(見圖2)。受疫情期間社會經(jīng)濟整體下滑影響,州政府的教育預算還將進一步削減。加州州在2020年5月向立法機關提交的修訂預算提案中就提議削減140億美元預算,其中一半以上是公立學校教育經(jīng)費。(12)Mary Beth McDade et al., “Newsom Proposes Billions of Dollars in Budget Cuts to Deal with California’s Projected $54B Deficit,” KTLA5 Morning News, May 14, 2020, https://ktla.com/news/california/newsom-to-propose-10-cut-in-pay-for-state-workers-to-help-cover-californias-projected-54b-deficit-union-leader/.與此同時,疫情使得大學入學率普遍下降,作為主要經(jīng)費來源的學費收入顯著減少,各大學還不得不在健康和安全措施以及校園基礎設施方面投入更多資金,如對學生進行檢測、追蹤和隔離、退還學生食宿費、定時清理校園和宿舍等(13)Cohen S and Clendenning A,“With Virus, US Higher Education May Face Existential Moment,”U.S.News, May 1, 2020, https://www.usnews.com/news/us/articles/2020-05-01/with-virus-us-higher-education-may-face-existential-moment.,這些都讓大學的經(jīng)濟狀況雪上加霜,引發(fā)了嚴重的財政危機。

對于主要依靠州政府提供經(jīng)費支持的公立大學來說,財政危機促使它們不得不為實現(xiàn)“預算平衡”而提升學費,縮減資助支出,招收更多能支付全額學費的國際學生以及外州學生。而學費的上漲、資助額度的下調(diào)使得高等教育的可負擔性降低:2018年美國低收入家庭的收入中位數(shù)為2.87萬美元(14)U.S.Census Bureau,“Income, Poverty and Health Insurance Cover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18,”https://www.census.gov/newsroom/press-releases/2018/income-poverty.html.,即便是凈價(average net price)(15)高等教育的凈價指高校公布的費用減去能夠獲得的各項助學金后的值,即學生在接受資助后仍需負擔的凈費用。最低的公立院校,所需費用仍占到低收入家庭收入的1/3以上(16)王嵩迪,胡蝶.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中美高校學生資助比較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21,(7):63-69.,這對于部分低收入家庭的學生來說可能意味著高等教育機會的徹底被剝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分層將愈加嚴重。可見,在疫情下“生存”成為一些大學首要的目標,實現(xiàn)教育公平變得愈加困難,疫情在嚴重威脅美國底層民眾的生命和健康之外,也在不斷擠壓著底層青年的求學機會與上升之路。

2.教育不公平問題進一步惡化

美國高等教育的不公平問題長期存在,而疫情致使這一沉疴積弊暴露無遺。有分析人士甚至指出,疫情可能將美國過去二十年在提升貧困家庭教育方面的努力全部抵消,令教育的不公現(xiàn)狀持續(xù)惡化。(17)Dan Levin, “No Home, No Wi-Fi: Pandemic Adds to Strain on Poor College Students Some Low-income Students Have Dropped Out and There Are Growing Concerns About Hunger and Homelessness,” NYTimes, October 12, 2020, 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2/us/covid-poor-college-students.html.從入學率的變化已能明顯看出,受疫情影響的社區(qū)學院的新生人數(shù)下降最為明顯,而這類學校容納著更高比例的低收入學生或少數(shù)族裔學生。Strada基金會發(fā)布的一項關于疫情影響民眾接受高等教育意愿的調(diào)查顯示,拉丁裔(50%)和非裔(42%)取消或更改接受高等教育計劃的比例遠高于白人(26%)(18)Strada,“Public Viewpoint: COVID-19 Work and Education Survey,”http://stradaeducation.org/wp-content/uploads/2020/06/Public-Viewpoint-Report-Week-9.pdf.。

一個更現(xiàn)實的困境是疫情下高等教育轉(zhuǎn)向在線模式,數(shù)字鴻溝進一步加劇了不同階層間的教育不平等。2020年9月第三條道路(Third Way)與新美國(New American)聯(lián)合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57%的受訪學生難以獲得穩(wěn)定且流暢的網(wǎng)絡;17%的學生急需購買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服務,44%的學生急需購買新電腦,這兩項比例在非裔學生中更是高達32%和55%;還有將近3/4的學生擔心無法負擔在線學習的相關費用。(19)Danielle McLean,“COVID-19 Is Pushing Colleges to Close the Digital Divide,”Deep Dive, December 17, 2020, https://www.highereddive.com/news/covid-19-is-pushing-colleges-to-close-the-digital-divide/592355/.加州的調(diào)查同樣證實,13%的少數(shù)族裔學生和14%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無法連接互聯(lián)網(wǎng),12%的少數(shù)族裔學生和15%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缺乏遠程教育設備。(20)The Education Trust-West,“The Digital Divide in Higher Education,”June 10, 2020, https://west.edtrust.org/resource/the-digital-divide-in-higher-ed/.

疫情下非裔、亞裔以及其他少數(shù)族裔的學生還同時經(jīng)歷著種族主義的社會壓力,平等的受教育權利遭受嚴重威脅。例如,非裔美國人感染病毒和死亡的比例更高且深陷失業(yè)困境,亞裔群體尤其是華裔群體被政客當作疫情控制不力的“替罪羊”,在全美范圍內(nèi)引發(fā)了仇視亞裔的情緒,2020年針對亞裔的犯罪案件數(shù)上升了近150%(21)Paulina Smolinski,“Reports of Anti-Asian Hate Crimes Rose Nearly 150% in Major U.S. Cities Last Year,”CBS News, March 13, 2021, https://www.cbsnews.com/news/asian-american-hate-crimes-up-150-percent-us/.。而這些針對少數(shù)族裔的仇恨事件不過是美國少數(shù)族裔群體長期以來遭受種族歧視的縮影,在疫情的催化下集中爆發(fā),給社會穩(wěn)定與各項人權的實現(xiàn)造成嚴重威脅,也構成未來相當長時間內(nèi)美國社會需要應對的艱巨挑戰(zhàn)。

3.新自由主義弊端暴露,大學服務公共利益使命弱化

20世紀60年代后期新自由主義興起,事關國民生計的醫(yī)療、教育、失業(yè)救濟等行業(yè)均被私有化,公共服務被當作商品來出售,非商品化公共領域不斷縮減,致使普通民眾需要承受高昂的代價。疫情爆發(fā)以來,特朗普政府否認公共利益的重要性,面對股市熔斷迅速采取大規(guī)模救市措施,卻在抗擊疫情上始終行動遲緩、表現(xiàn)不力,已致使六十多萬美國人因此喪命。

高等教育中的新自由主義意味著市場邏輯和企業(yè)邏輯已經(jīng)內(nèi)化到大學的運作方式之中,大學更注重私人利益而非民主權利,塑造殘酷性競爭文化而非浸透社會責任意識的民主政治。(22)亨利·吉魯,吳萬偉.新自由主義政治學的失?。耗贻p人和高等教育的危機[J].復旦教育論壇,2011,(5):68-73.商品化、私人化的大學教育在危機來臨時也暴露出漠視甚至犧牲公共利益的弊端。(23)Philip G.Altbach, Global 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6), 223.為應對嚴重的資金缺口,一些大學以犧牲弱勢群體的教育機會為代價,通過削減終身教職職位、招聘大量兼職教師和研究生助教來降低教學成本。一項研究指出,隨著在線課程的大規(guī)模運用,院校終身教職的數(shù)量將持續(xù)減少,教學和研究的分離不斷加深,這種分離可能改變未來的學術專業(yè)人才市場,也必將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24)McCowan T, “Higher Education, Unbundling, and the End of the University as We Know It,”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10,no.6(2017): 733-748.“商品化”大學的這些行為嚴重損害了大學在公眾中的聲譽,喪失了其作為公共福祉的價值取向,也造成了自身的合法性危機。如何重塑大學的合法性地位,回應大學的歷史使命是美國高等教育在進入后疫情時代亟待思考的問題。

(二)拜登政府的高等教育新政

1.加大聯(lián)邦政府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支持

拜登政府上臺后即承諾大力增加政府支出以振興經(jīng)濟,并加大對高等教育的財政支持。國會已表決通過了1.9萬億美元的《新冠紓困法案》(Coronavirus Relief Plan),其中包含近400億美元的高等教育經(jīng)費,并投入至少1300億美元用于幫助學校實施抗疫防疫措施,推動大學校園重新開放。此外,他還大幅提升科研預算,大力支持高校開展科學研究。日前,拜登提出1.52萬億美元的2022財年預算案中就包括全面增加科研經(jīng)費投入,并宣稱要將美國的基礎科研經(jīng)費從占GDP的0.7%增加到2%。(25)Jeffrey Mervis,“House Panel Offers Its Plan to Double NSF Budget and Create Technology Directorate,” Science Magazine, March 26,2021,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3/house-panel-offers-its-plan-double-nsf-budget-and-create-technology-directorate.美國國會參議院已于近日以高票通過了《2021美國創(chuàng)新與競爭法案》(U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2021),該法案以參議院多數(shù)黨領袖舒默起草的《無盡前沿法案》(The Endless Frontier Act)為母本,承諾未來5年投入約2500億美元用于科學研究,支持半導體、5G技術等關鍵技術領域的研發(fā)工作(26)Schumer,“United State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on Act of 2021,”https://www.democrats.senate.gov/imo/media/doc/DAV21A48.pdf.;眾議院科學委員會提出的《NSF未來法案》(NSF for the Future Act)計劃NSF2022-2026年的經(jīng)費預算為79.7億美元,該法案現(xiàn)已獲得了兩黨的共同支持(27)Science,“Science Committee Leaders Introduce NSF for the Future Act,”March 26, 2021, https://science.house.gov/news/press-releases/science-committee-leaders-introduce-nsf-for-the-future-act.。

2.促進低收入、少數(shù)族裔群體的高等教育機會公平

拜登政府對低收入群體和少數(shù)族裔的高等教育機會非常重視,試圖通過減免大學學費,減輕學生負債等方法緩解高等教育不公平。4月28日,拜登在國會聯(lián)席會議上發(fā)表了針對兒童、學生和家庭總計金額達1.8萬億美元的“美國家庭計劃”(American Families Plan),承諾投入1090億美元確保所有學生可免費上2年社區(qū)大學;投入390億美元為所有家庭年收入低于12.5萬美元的學生(占美國家庭數(shù)的80%)提供2年的四年制黑人院?;虿柯鋵W院等機構的學費資助(28)The White House,“American Families Plan,”https://www.whitehouse.gov/american-families-plan/.。此外還計劃設立新的撥款計劃,為符合佩爾助學金(29)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是美國最大也是最核心的學生助學項目,在聯(lián)邦助學金中占到99%。該助學金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基于需要的資助,所有達到規(guī)定申請標準的學生均可以獲得資助。2019-2020學年,佩爾助學金支出總額為278億美元,在本科在校生中的覆蓋面達到了31%。資格的學生尤其是退伍軍人、單親父母、少數(shù)族裔學生、殘疾學生等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務(30)The Chronicles of Higher Education,“Higher Ed Under Biden-Harris: What a New Administration Means for America’s Colleges,”https://www.chronicle.com/blogs/higher-ed-under-biden-harris.。對于嚴重的學生貸款危機,拜登在提案中倡議對大學生貸款寬免、簡化貸款和還款流程、允許通過破產(chǎn)解除私人貸款等,并宣稱如果美國人“通過該計劃負責任地支付債務”,20年后學生債務的剩余款項將全部清除(31)Marianna Sotomayor,“Biden’s Higher Education Plan Aims to Ease Student Loan Debt,”NBC News, October 8, 2019, https://www.nbcnews.com/politics/meet-the-press/blog/meet-press-blog-latest-news-analysis-data-driving-political-discussion-n988541/ncrd1064061.。

美國社區(qū)學院利用有限的資源為非傳統(tǒng)型的全日制學生(包括需要半工半讀和有育兒負擔的大學生)提供高質(zhì)量、高效益的教育,傳統(tǒng)黑人院校及部落院校也在縮小美國種族差距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拜登主張加大對這些院校的資助力度,如投入120億美元升級社區(qū)學院的設施與技術(32)Matthew Dembicki,“Biden’s Infrastructure Plan Includes Billions for Two-year Colleges,”Community College Daily, March 31, 2021, https://www.ccdaily.com/2021/03/bidens-infrastructure-plan-includes-billions-for-two-year-colleges/.,進一步貫通社區(qū)學院向大學的轉(zhuǎn)學通道,投入150億美元建立200個左右的卓越中心作為少數(shù)族裔服務機構的研究孵化器(33)Lilah Burke,“Biden’s Billions for Higher Ed,” Inside Higher Ed’s News, January 4, 2021,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news/2021/04/01/what%E2%80%99s-2-trillion-infrastructure-plan-higher-ed?utm_source=naicu.等,從而充分釋放社區(qū)學院、傳統(tǒng)黑人院校及部落院校的潛力。然而,拜登以上這些大手筆的財政資助計劃必然需要通過提高高收入群體的稅收來實現(xiàn),這勢必引起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民主黨在黨派嚴重極化的國會中優(yōu)勢微乎其微,提案通過的希望頗為渺茫。

3.引導高校應用性科技研發(fā),服務解決社會問題

在美國大學公共利益使命弱化的趨勢下,拜登政府通過加大對應用性科技研發(fā)的支持,引導高校通過科學研究解決社會問題,強化大學服務社會的職能。在最新的“美國就業(yè)計劃”(American Jobs Plan)提案中,拜登提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要向關鍵科技領域投入更多資金,并設立獨立部門支持半導體、先進計算、先進通訊技術、先進能源技術和生物技術等應用研究,這一主張目前已得到兩黨的共同支持(34)The White House,“Fact Sheet: The American Jobs Plan,”March 31,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3/31/fact-sheet-the-american-jobs-plan/.。在拜登政府看來,對研發(fā)和未來科技的持續(xù)投入,既是重振美國在核心科技發(fā)展和應用上領先地位的基本保證,也是解決就業(yè)、公共衛(wèi)生、環(huán)境等緊迫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更是推動疫情后經(jīng)濟復蘇的持續(xù)動力。(35)Congress.GOV,“S.3832-116th Congress (2019-2020),”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6th-congress/senate-bill/3832.這對于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為重要科研經(jīng)費來源的高校來說,也釋放出了關注應用導向的前沿技術研究的強烈信號,形成了對美國高校加強應用研究服務解決公共問題的引導效應。

聯(lián)邦政府通過科研經(jīng)費引導高校承擔公共使命、服務社會并不是歷史上的首次。1945年“美國科學政策之父”萬尼瓦爾·布什提交給杜魯門總統(tǒng)的《科學:無止境的前沿》論證政府“為何”支持科學,直接推動了1950年《國家科學基金會法案》的頒布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建立。1957年蘇聯(lián)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上天時,美蘇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就被賦予資助應用研究的職能,動員高校開展服務于科技競爭的研究。聯(lián)邦政府的資助與引導已經(jīng)極大塑造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方向。(36)Relations Acoi and Washington,“The Evolution of a Problematic Partnership: The Fed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ederal Role in the Federal System: The Dynamics of Growth, ed.Wayne F.Anderson(Washington, DC: Advisory Commission on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1981), 40.但在評價聯(lián)邦政府在美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時仍需注意,要避免夸大政府的作用(37)文雯.借鑒與超越:中美高等教育比較研究的審思[J].中國高教研究,2021,(6):57-64.,聯(lián)邦政府通過NSF資助僅是間接地影響與引導高校的科研工作,科研人員如何設計與開展研究仍具有較大自由探索的空間,即使在冷戰(zhàn)時期也是如此。

綜上,與特朗普政府時期所施行的一系列具有反智主義色彩的政策主張不同,拜登政府非常重視高等教育在塑造美國國家實力中的重要作用、弱勢群體享有公平的高等教育機會以及高等教育服務社會的價值取向。同時,相較于特朗普政府秉承的“小政府、大市場”理念,拜登也更傾向于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強化高??萍佳邪l(fā)服務社會的公共職能。不過,美國的政治是一場兩黨之爭的權力游戲,充滿著不確定性與巨大張力,譬如雖然拜登政府意圖針對低收入家庭子女實施免費大學教育,但政府提案需進入國會兩院討論投票才能通過;同時,如此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必將牽動各方群體的利益,政策實施中要如何平衡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族裔群體間的利益關系仍是艱巨的挑戰(zhàn)。因此,最終拜登在高等教育領域的一系列政策主張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兌現(xiàn),目前尚是未知數(shù)。

三、后疫情時代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動向研判

美國高等教育雖身處疫情造成的危機中,但也孕育著變革的動力。對后疫情時代美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動向進行研判,有助于深化對美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的把握,推動我國學界和決策部門對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變革和轉(zhuǎn)型的前瞻性思考與討論。

1.少數(shù)族裔人口提升與高等教育權利問題凸顯并存

作為當今世界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處在移民浪潮沖擊之中,而這一趨勢也必將深刻改變美國高等教育的面貌。2019年全球移民規(guī)模已達到2.72億,美國移民達到歷史新高的5100萬,是全球最大的移民輸入國。(38)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20,”https://publications.iom.int/books/world-migration-report-2020.伴隨移民的增加和少數(shù)族裔的高出生率,美國非拉丁裔白人的人口占比已從2010年的63.7%逐年降至2018年的60.2%。(39)The Census Bureau of USA,“ACS Demographic and Housing Estimate,”https://www1.nyc.gov/assets/planning/download/pdf/planning-level/nyc-population/acs/acs_demo_nyc_boro_2010.pdf.美國聯(lián)邦統(tǒng)計局作出預測,到2044年,白人將只占美國人口的49%,拉美裔、非洲裔、亞裔和多種族人口將占到51%。(40)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World Migration Report 2020,”https://publications.iom.int/books/world-migration-report-2020.美國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趨勢也反映在高校各族裔在校生占比的變化之中,自1976年以來,白人學生比例持續(xù)下降,拉丁裔、非裔以及亞裔學生的比例則穩(wěn)步上升(見圖3)。

近年來,美國開始高度關注少數(shù)族裔學生群體的高等教育情況,聯(lián)邦政府為傳統(tǒng)黑人院校和部落院校提供資金援助,增加學生的入學率、保有率、完成率和就業(yè)率;院校也積極調(diào)整招生政策、招聘少數(shù)族裔的教師、增加服務于少數(shù)族裔的學生事務工作者(student affairs professionals)、設立多元文化課程、維持平等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等。不難預見,隨著美國大學校園中少數(shù)族裔學生比例不斷升高,少數(shù)族裔教育權利問題將愈加凸顯,必將給高等教育的課程、教學、管理、校園文化等諸多方面帶來深刻變革。

2.高等教育國際化新趨勢與對華防范之心并存

高等教育國際化仍然是未來全球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41)Li-Zhou Wang and Wen Wen, “China-Global Relations: A Higher Education Cold War?”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105,no.6(2021): 13-14.目前世界范圍內(nèi)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流行,同時伴隨著逆全球化思潮、國家主義、孤立主義、保護主義情緒不斷高漲,可以預見短時期內(nèi)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規(guī)模仍會縮小,尤其體現(xiàn)為國際學者和國際學生的流動性下降。而由于各國控制疫情的成效不同、高等教育國際化政策不同,必然會影響國際學生留學目標國家的選擇,進而影響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全球版圖。目前來看,除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在國際高等教育市場上的份額逐步提高外,作為逆全球化趨勢下主導全球化新趨勢的新興力量——以中國為代表的東亞傳統(tǒng)教育移民輸出國,伴隨著經(jīng)濟的日益崛起和強有力的治理體系,在國際教育中的地位將會進一步上升。

而從拜登政府近期的一系列國際教育政策與人才政策提案來判斷,未來美國在國際學生招收上的態(tài)度較特朗普時期會相對積極。2021年7月26日,由美國國務院、教育部、商務部、國土安全局等發(fā)布的“關于支持國際教育的全新承諾”(A Renewed U.S. Commitment t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聯(lián)合聲明釋放了拜登政府對待國際教育、國際人才培養(yǎng)的開放積極的態(tài)度。不過,拜登政府對中美兩國間科研交流與合作的態(tài)度仍不樂觀。特朗普政府時期啟動的“中國行動計劃”(China Initiative)旨在全面應對中國帶來的國防、科技與經(jīng)濟方面的“國家安全威脅”,調(diào)查商業(yè)秘密盜竊、高??萍汲晒`取等內(nèi)容,至2020年底該計劃已致9名大學教授遭遇起訴,其中7人為華人。而拜登政府仍將中國視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保持對中國“趕超美國雄心”極重的防范之心。(42)央廣網(wǎng).中國是美國“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外交部回應[EB/OL].http://news.cnr.cn/native/gd/20210206/t20210206_525408623.shtml, 2021-02-05/2021-02-06.最近美國國會通過的一項決議禁止了參與中國支持的人才聘用項目的美國科學家獲得或使用美國聯(lián)邦政府資金,首次從立法層面規(guī)范了美國科研人員與中國交流合作的行為準則(43)Jeffrey Mervis,“Senate Panel Backs Funding Ban on U.S.Researchers in Chinese Talent Programs,”Science, May 13, 2021,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1/05/senate-panel-backs-funding-ban-us-researchers-chinese-talent-programs.;6月8日國會參議院通過的《2021美國創(chuàng)新與競爭法案》更是一次全面的專門用以抗衡中國科技崛起的立法努力。未來美國勢必不會放松對華科技的防范和壓制,同時著力于重塑自身優(yōu)勢和維持領導地位。中國不能寄希望于美國對華政策會發(fā)生根本性變化,必須加快提高自身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yǎng)能力,加速提升科技競爭力。

3.新自由主義泛濫與呼喚大學服務公共利益使命回歸并存

在新自由主義的大學里,大學與社會之間潛在的契約已從根植于公共利益轉(zhuǎn)變?yōu)榉账饺说睦媾c利潤,學生是收入的來源,大學不再傳遞對公共利益的使命感,而只能提供作為商品的文憑。(44)亞當·R.尼爾遜,張怡真.學生、知識和大學的商品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的高等教育資助[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8,(1):55-71.哈佛大學第25任校長德里克·博克(Derek Bok)已指出,“商品化威脅到了教育的核心原則:追求知識的進步,增進學生和社會的福祉”(45)Burstein A.and Derek Bok, Universities in the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4), 12.。長期以來,美國社會一直存在反對新自由主義、呼吁大學加強對公共利益承諾的聲音。而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嚴峻的公共衛(wèi)生事件再次使公眾意識到,大學在疫苗研發(fā)、保障平等的教育機會、穩(wěn)定就業(yè)、促進全球合作共同應對人類挑戰(zhàn)等等問題上都可以有所作為,也應更有作為。這也迫使大學思考如何更好地服務公共利益,如何更好地教育青年,如何在公共危機面前承擔起社會責任,以及通過強化自身公共利益的定位,重塑社會公眾對大學的信任。

猜你喜歡
族裔拜登大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拜登也要打造基建狂魔
《大學》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12
普通人拜登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08
“英國多族裔未來”理念:緣起、困境及其理論啟示
大學求學的遺憾
族裔性的空間建構:《拉羅斯》的敘事策略
“拜登”獻吻拜登
拜登.你的手……
宣化县| 壤塘县| 滦平县| 翼城县| 板桥市| 长武县| 于都县| 彩票| 广丰县| 溆浦县| 哈巴河县| 本溪市| 阿鲁科尔沁旗| 务川| 交城县| 台江县| 临高县| 名山县| 漳浦县| 兰西县| 屯留县| 子洲县| 汝州市| 潞城市| 安康市| 祁东县| 巴林左旗| 沽源县| 那坡县| 垣曲县| 沈丘县| 荔波县| 建昌县| 巴南区| 黄大仙区| 耒阳市| 苍梧县| 郧西县| 建德市| 博客|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