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朝濤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穩(wěn)定發(fā)展的背景下,為各個階段教育都提出一定要求,需要得到廣泛重視。其中針對建檔立卡戶學生來講,其不僅面臨經(jīng)濟的問題,同時與同學及社會交流時會產生心理問題。因此,為了能夠解決相關問題,應該在高中語文課堂融入情感關懷教育,提高建檔立卡戶學生的信心,真正意義的發(fā)揮扶貧教育效果?;诖?,本文主要圍繞建檔立卡戶學生負面心理狀態(tài)開展分析,并闡述了在高中語文課堂對建檔立卡戶學生情感關懷的主要對策,僅供參考。
關鍵詞:建檔立卡戶;情感關懷;高中語文;精準扶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9-174
引言
對于教育扶貧工作的開展,要想更加有效發(fā)揮其效果,則應該制定針對性教育對策,分析傳統(tǒng)教育扶貧面臨的問題。其中針對建檔立卡戶學生的學習來講,由于其受多方面限制及影響,所以為了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則應該分析高中生語文學習情況,并在課堂融入情感關懷教育,促使建檔立卡戶學生能夠正視客觀情況,并樹立學習的信心,懂得拼搏,通過努力擺脫經(jīng)濟困難。
一、建檔立卡戶學生的負面心理狀態(tài)
(一)自卑自閉嚴重
建檔立卡戶學生經(jīng)濟狀況不佳,絕大部分都是農村身份,進而導致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缺乏自信,甚至會產生自卑的心理,總覺得自己與同學不是一個起跑線,進而出現(xiàn)不良情緒與自閉。再加上部分學生過度自尊,極其介意他人對自己經(jīng)濟及能力等各方面的評價,甚至把同學的熱心幫助當作同情,拒絕與同學交流,同時無法高效完成知識的學習,產生的影響較為嚴重。
(二)嫉妒與虛榮
建檔立卡戶學生面對他人優(yōu)越的條件,無法正視自我,進而產生嫉妒的心理,甚至會仇視社會的不公及父母的無能。與此同時,部分建檔立卡戶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為了避免他人看不起自己,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試圖演示自身困境的情況,較為重視外表,使用高檔次生活用品,形成錯誤的消費觀,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產生的限制較為嚴重。
(三)偏執(zhí)與焦慮
絕大部分貧困學生都較為敏感,經(jīng)常會懷疑他人的關懷,同時因個人因素封閉自我,不愿意向教師及同學袒露心聲,久而久之會出現(xiàn)壓抑等情況,對未來的規(guī)劃較為迷茫,使得學生對生活產生的焦慮與不安。再加上建檔立卡戶學生無論是在學習還是生活,都會受外界干預,而且學生自我排解困難,進而有偏執(zhí)的情況,一旦負面情緒積累過久,極其容易出現(xiàn)抑郁及自殘的情況。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建檔立卡戶學生情感關懷的對策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新課標要求語文課程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同構優(yōu)秀文化的浸染,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三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針對建檔立卡戶學生的教育來講,為了實現(xiàn)精準扶貧,需要宣召高中語文課程內容與建檔立卡戶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相融合的內容,并通過課堂實踐,幫助學生正視貧困,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從而走上脫貧的道路。例如,教師可以將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賦《離騷》等相關例子融入,促使學生在學弟的過程中能夠正視困境,并樹立遠大的志向,通過學習擺脫貧困,全面發(fā)揮教育的有效性。
(二)自強自尊為先
由于建檔立卡戶學生的自尊心受挫,所以在語文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娜谌朊跃?,如陶潛的不為五斗米折腰,引導學生深入掌握文本意思,使得學生能夠正視自身貧困,但卻需要有自強的信心,同時具備自尊心,在日后走向社會面對金錢與權利的誘惑時,始終要維護自尊,堅守底線與正義,選擇正確的發(fā)展道路。所以說,通過文本內容的融入,有助于實現(xiàn)有效的進行情感關懷教育,增強學生自強自尊的信心,促使其在學習的過程中勇于與教師及同學溝通,忘掉自己身份及貧困處境,始終相信通過學習能夠擺脫貧困。
(三)引導學生調整心態(tài)
在高中語文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同時應該督促學生調整新桃,這樣有助于擺脫貧困,排解建檔立卡戶學生的消極情緒。以蘇東坡先生為代表,為學生講述任務背景,并介紹其因“烏臺詩案”被貶,隨后寫下《赤壁賦》,感慨不公的同時,仍然堅守本心,享受生活的美好。與此同時,在融入文本內容的同時,高中語文教師還應該滲透愛國文本,促使學生能夠知道今天的生活離不開國家的惠民政策,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使得學生能夠勵志學習,通過不斷的努力回報社會,不辜負家人、學校及國家的厚望,只有不斷樹立良好的發(fā)展方向,才能夠更加有效的完成知識學習,促進建檔立卡戶學生的健康成長,全面發(fā)揮教育扶貧的效果。
結束語:總而言之,對于建檔立卡戶學生的發(fā)展來講,由于其受經(jīng)濟及多方面因素限制,進而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當中,影響學生的學習及未來發(fā)展。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情感關懷的重視,并遵循精準扶貧要求,通過語文課堂幫助學生吸取文化知識,促使學生能夠直面面對困境,形成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嘉轂.封清云,張全.教育與精準扶貧精準脫貧[J] 教育研究,2016(7).
[2]張俊娟.教育資助對高中建檔立卡戶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 農家參謀,2018(14).
貴州省劍河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