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張竹君女士的女性解放思想研究

2021-09-10 03:40:56曹青曄
文學天地 2021年5期
關鍵詞:女性解放

曹青曄

摘要:張竹君是清末民初的女性精英,在女性解放問題上探索出了一條自立之道,在張竹君看來追求男女平權要建立在“自立之學”的基礎之上,而做到“自立之學”,要從謀求“合群”之道、興辦女子實業(yè)、學習女子醫(yī)學這三方面著手,研究張竹君女士的女性解放思想,為我們獲悉清末民初女性社會多元而復雜的生態(tài)提供了視角,也對女性形象塑造和女性啟蒙有著深刻意義。

關鍵詞:張竹君;女性解放;自立之學

被譽為“中國的南丁格爾”的張竹君出生于富足家庭,雖接受先進教育,卻有別于當時的大多數(shù)女性,將一生奉獻給醫(yī)藥事業(yè)并創(chuàng)辦女子學校,在行醫(yī)和辦學的過程中,張竹君逐步認識到中國女性的悲慘命運源于“不學”導致的思想不解放和人格不獨立;缺少一技之長和無法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導致女性經(jīng)濟不獨立,無法獲得與男性同等的話語權。故而,張竹君提出女性通過“求學”解放思想和建立獨立人格,通過掌握一技之長獲得經(jīng)濟來源,獲得社會認可,實現(xiàn)男女平等。

一、張竹君女性解放思想產(chǎn)生的背景

“女性解放”這一問題萌發(fā)于晚清民族救亡的語境下,最先由西方傳教士及維新思想家拋出,隨后,女界在參與解放的進程中間,開啟了性別群體內部的自我反省與批判。晚清啟蒙運動的展開,使得女性話語的“敘述中心”從作為男權的附屬物,開始向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及權利發(fā)生位移。反對囿于“賢母良妻”的解放觀念、尋求女性經(jīng)濟和人格層面的“自立”、自開風氣與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自我期許、以“男女平等”及“男女平權”為目標的昂揚志向,成為晚清女杰抒懷人格理想的共同追求。革命、女學、女權的交疊,構成了晚清性別解放話語的多重內涵的男女平權思想。

關于張竹君早年從醫(yī)之緣起,1902年馬君武在《女士張竹君傳》一文中略有記載。是時,張竹君患有腦部疾病,半身麻木不仁,家人送之至廣州博濟醫(yī)院救治。這使得張竹君深覺西醫(yī)之精妙,遂“發(fā)愿留博濟醫(yī)局學醫(yī),既十三年,而盡通西國內、外科之學”,始建南福醫(yī)院于廣州之河南(珠江以南)[1]。廣東的行醫(yī)生涯,使得張竹君作為“女醫(yī)師”的形象婦孺皆知[2]。1902年春,經(jīng)元善客游羊城,邂逅張竹君,即以“女扁鵲”為贊譽之詞[3]。同年7月18日,《大公報》也刊載了一則關于“神醫(yī)”張竹君的報道:京中某女士在垂?;杳灾?,閱至《女士張竹君傳》,忽躍身而起,嘆“中國竟有此女丈夫哉”,病遂霍然[4]。

1904年春,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張竹君閱報得知有“美國醫(yī)學博士摩尼夫人率看護婦人赴日本,任陸軍看護之監(jiān)督”,本擬假道上海東渡日本加入赤十字會[5],但由于疾病突發(fā)之故,惟滯留上海,暫以辦理滬上女學諸業(yè)為志。在上海期間,女性參與政治的熱情,令張竹君備受鼓舞。其時,受革命派鼓吹種族革命、政治革命的影響,女性在突破“身體”禁錮的同時,伴隨著政治意識的蘇醒。故而,“身體革命”與“政治參與”相結合,成為晚清女性在謀求性別解放中的理想共識。這使得張竹君隨同諸多女性精英一道,現(xiàn)身于抵制美約、保路運動、保界大會、處理中外糾紛等政治活動中。

二、男女平權思想

張竹君躋身于爭取民族獨立的浪潮,但并未將民族主義的熱情轉向革命之途。面對武昌起義突變的政治形勢,諸多女性精英與男性同胞一道響應反清革命,期以軍事活動實現(xiàn)政治/女權的抱負。張竹君對于女性以參軍的方式從事革命,卻表現(xiàn)出謹慎的態(tài)度。在《論女子組織軍隊》一文中,其認為女子柔弱的體質不合乎參軍的要求,若上戰(zhàn)場,將成為男性的累贅:

縱今日所編女子軍隊,俱能挑選合格,而就生理上切實言之,比較男子,相差終遠。況今日之女子軍隊,半皆大家閨秀…而欲與強悍之北軍,決斗于疆場,不必論其勝負,但默坐凝思,其危險之狀,已有不勝驚恐者…茍欲勉強從事…吾恐別項軍隊,將不及為殺敵致果之用,且將翼衛(wèi)我女子軍隊而不遑矣。

進而,張竹君勸告女性同胞,男女平權目標的實現(xiàn),依靠的應是女界“堅忍之道德,為中流之砥柱”,并非一時殺敵從軍的盲目沖動[6]??梢?,張竹君對于以“義務/權利”為爭取“女權”的模式不表茍同。個中原因除了女子從軍的性別/身體障礙,也與張竹君對女權問題的理解相關。她認為,惟“女學”發(fā)達,“女權”才將為水到渠成之事。據(jù)馬君武的記述,張竹君在廣東期間即常稱:今世之主張革命者…皆求為華盛頓、拿破侖,無甘為福祿特爾、盧梭者…吾儕今日之責任,在輸入泰西政法、格致等等美新之學術…女子不可徒恃男子讓權,須自爭之。爭權之術,不外求學[7]。誠然,對于時局的變動,張竹君并非無動于衷。

值得注意的是,既不同于倒向革命隊伍一方的女性諸團體,亦不同于多數(shù)女性精英對“女國民”的參政想象。革命勝利后,張竹君盡管憑借赤十字會的救護成績,也在共和大業(yè)的受勛者之列[8],但并未同唐群英、沈佩貞等女性精英一道加入爭取女子參政權運動,相反,她與女權話語保持了相當?shù)木嚯x。從《申報》對民國以后張竹君的醫(yī)學與慈善活動的登載來看,民國以后,游離于女權、革命與政治之外的張竹君,仍以“女醫(yī)師”為職業(yè),專注于社會服務,并介入慈善活動,一度登上滬上女界“明星人物”的舞臺。

張竹君認為女性在取得經(jīng)濟自主權之前,不應侈談“女權”?!埃◤堉窬┫贪腠灋閶D女界之梁啟超,足見其思想之魔力。民初一般新女性唐群英、沈佩貞等亦傾動一時,相較品格,實遠之多矣。女士(張竹君)終稱以醫(yī)術濟人為懷。知者善藏,亦人杰也”[9]。張竹君在政治參與中間,既有對女性解放話語的認同,又表現(xiàn)出對以父權制為本質的女權話語的警惕。張竹君在政治的激流中選擇退卻,并非意味著“賢母良妻”的重塑,更非主張女子對家庭的“回歸”。張竹君所看重的是女子“走向社會”后的廣闊成就,絕不是囿于家庭的狹隘“婦學”。

三、女子自立之學

張竹君在清末民初性別解放這一問題上,她認為最為緊要的議題,應當是尋求女性在經(jīng)濟與人格層面的獨立。張竹君認為,惟有掌握“自立之學”,才是以“女國民”身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保障。

1904年5月,張竹君應上海愛國女學校之邀,系統(tǒng)發(fā)表了女性當求“自立之學”的演說。在講演中,張竹君在答謝愛國女學校創(chuàng)辦諸君的同時,敏銳地指出了女學興辦依附男權,尚且不能自立的憂慮。在張竹君看來,“若無中國教育會諸君,則此愛國女學校之名詞,且不能出現(xiàn)于世”,且該女校的發(fā)起者、管理者、執(zhí)教者,均無女子之主動力。故而,女子受學,“不得不暫時俯首聽命于熱心之男子”,依舊缺乏自立能力。倘“倚賴之性與年相積,即獨立之性與年相消,則今日本為求解脫而來學,而學成適益縛其手足”[10]。為避免女子學成后淪為“男子高等之奴隸”,養(yǎng)成“自立之學”實為女性當務之急的課題。至于如何實現(xiàn)女性“自立”,張竹君給出了三方面設想:女性當以“合群”為行動之力;可將實業(yè)作為“自立”之基;以醫(yī)學為一技之長,實現(xiàn)“自立”之途。

首先,“合群”為女性“自立”的保障。1904年4月底,張竹君在發(fā)起“女子興學保險會”的宣言中,列舉了現(xiàn)時女性因不能“自立”而導致的種種“危險”境遇。在張竹君看來,女性生利少而分利多,不能自養(yǎng)。即便“有子可恃”,若“子長而浮蕩”,亦終致傾覆其家;即便“生而富貴”,若遇“悍戾之舅姑,或遇浮薄之夫”,也所處至難也;即便“閥黨名門”,而猝遭兵災,難免“流為娼妓,則尤有不忍言者矣”。況且,纏足之風久矣,平時女子羸其體、殘其膚,“猝有水火盜賊之變,非含辱偷息,則自經(jīng)于溝瀆耳”。而造成上述“女子之險”者,“半由于男子之壓制,半由于女子之放棄”。至于后者,蓋女子“一由于不知學,一由于不知群”。故,張竹君提議,惟聯(lián)合海內諸女士為一大群,以“女子興學保險會”為聯(lián)絡之名,“嚴于自治,以成一己,勇于合群,以結團體”[11]。

其次,除了“合群”,張竹君認為,“欲救空論,必與實業(yè)”,即以興辦實業(yè)為女子“自立之首基”。一方面,張竹君提出在“女子興學保險會”內附設女學堂及女工藝廠的構想,“會中女士其所生子女,必須讀書……往工藝女學堂肄習手工,授以資生之力”[12];另一方面,張竹君吁請愛國女學校附設“手工傳習所”,并得到了校方的首肯[13]。1904年5月,“手工傳習所”開辦,首日即有生徒數(shù)十人報名。除了上海務本女塾及宗孟女校之學生投來志愿書外[14],杭州女學校甚至“提校中公款,派遣學生數(shù)名到滬學習”[15]。初逾半月,就學者“紛紛不絕”,因“校內講堂地狹,不敷坐位”,張竹君只得于滬北江灣另租賃高大洋房[16],并更名為“廣東育賢女工廠分院”[17]?!笆止髁曀钡脑O立,對于啟發(fā)女界思考如何發(fā)達“實業(yè)之學”不無促進之處。署名“三自女士”的作者致書張竹君,提出了“藝課宜勤”、輔授“普通學”、“勿談宗教”三點改良看法[18]。如是,張竹君憑借實業(yè)成績贏得了輿論溢美之聲,《警鐘日報》稱其為“女界之張季直”[19]。

再次,張竹君提倡,女性可以醫(yī)學為一技之長,作為自立“建設之基本”。張竹君認為,“粉黛”為妨害女子衛(wèi)生之大事,而造成女子“以可憐之身,為側媚之態(tài)”者,實因其“一切養(yǎng)生之事,皆倚賴于男子”。至于解決“粉黛”之害的根本,仍在于“為女子求一方法,使于生事得所資”,而醫(yī)學教育恰為張竹君所看重。倘女子“汲汲講求衛(wèi)生,以求自強,以求自養(yǎng)……以為自立之基礎,而更加益以學術”,則日后不難與男子獲得同等之權利[20]。為此,一方面,張竹君與湯爾和聯(lián)手創(chuàng)辦“衛(wèi)生講習會”,講授“生理衛(wèi)生及診病法與體操”等要略,以三個月為速成之學[21];另一方面,張竹君在李平書的幫助下,于1905年1月成立“女子中西醫(yī)學院”。在宣言書中,張竹君闡述了創(chuàng)設宗旨,以期改變“以男醫(yī)審女病”的尷尬之局,使女子之病從今不再假手男醫(yī)。教授內容在“貫通中、西各科醫(yī)學”,預科學制則以六年為期。為表興學之專心,張、李分別表示,“六年之內,李平書不出仕,不赴他省當差。張竹君不回粵辦事,不往他處。各盡心力,務底于成”[22]。1909年6月,為改變施診者供不應求之勢,女子中西醫(yī)學院改組為“上海醫(yī)院”。張竹君以醫(yī)學教育為培育女子“自立”之途,亦獲得了男性精英的好評。1911年,伍廷芳在女子中西醫(yī)學院首屆畢業(yè)典禮致辭中稱贊,若有女醫(yī)專診女子之病,施診將自無誤會,“女醫(yī)學堂將來逐漸推廣,從前積弊可以免矣”[23]。

四、結語

第一,張竹君身為中國女權主義的先驅,她在理論與實踐并舉的經(jīng)歷中從激進的女權主義轉變?yōu)樽⒅貙嵭У呐畽嘀髁x,她將女性放在男性等同的位置,認為女性應當有自己的事業(yè)和獨立人格,為此,女性需要借助教育改變個體的精神世界和提升自我,獲得生存之道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別在社會動蕩時期努力為祖國的獨立自強而奮斗。

第二,張竹君是一位先覺女性,她將自己的事業(yè)與國家安危緊緊聯(lián)結,在當時也是少有的果斷,創(chuàng)辦醫(yī)院和女校、演講、組織赤十字會等行為在當時產(chǎn)生了巨大的能量。

第三,有別于秋瑾的“革命論”、胡彬夏的“改良家庭倫”,張竹君的女權思想以“興學”“自立”“合群”為主要內容,關注并深入挖掘女性本身,通過發(fā)揮女性的力量獲得社會認可,她創(chuàng)辦的育賢女校為全粵女校之先聲;她批評時政,鼓吹女權,被稱為“婦女界之梁啟超”。

綜上所述,在大發(fā)國難財、庸碌無作為、舉家逃難等小人物的反襯下,張竹君以一己之力救國救民的形象更加光鮮高潔,她的女權思想在當時拯救了許多身世悲慘的女性,使許多女性重獲新生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對現(xiàn)代女性解放也有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1]馬君武:《女士張竹君傳》,《新民叢報》,1902年第7期

[2]《女雄嫁國》,《嶺東日報》,1903年04月30日

[3]經(jīng)元善:《在上海女學會第一次會議上的演說》,虞和平編:《經(jīng)元善集》,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頁

[4]《醫(yī)疫奇方》,《大公報》,1902年7月18日

[5]《中國之摩尼》,《警鐘日報》,1904年4月28日

[6]張竹君:《論組織女子軍隊》,《東方雜志》,1912年8月08期,第7頁

[7]馬君武:《女士張竹君傳》,《新民叢報》,1902年第7期

[8]《請獎赤十字會人員》,《新紀元報》,1912年10月6日

[9]滌非:《女志士張竹君傳》,《辛亥月刊》,1948年6-7月刊

[10]《記張竹君女士演說》,《警鐘日報》,1904年5月2-3日

[11]張竹君:《女子興學保險會序》,《警鐘日報》,1904年4月23日

[12]《女子興學保險會章程》,《警鐘日報》,1904年4月25日

[13]《手工傳習所廣告》,《警鐘日報》,1904年5月24日

[14]《手工傳習所之發(fā)達》,《警鐘日報》,1904年5月26日

[15]《資遣學藝》,《警鐘日報》,1904年5月24日

[16]《女子手工傳習所特別廣告》,《警鐘日報》,1904年6月10日

[17]《廣東育賢女工廠分院簡章》,《警鐘日報》,1904年6月10日

[18]三自女士:《致張竹君女士書》,《女子世界》,1904年第10期。.[J].女子世界,1904,(10)

[19]《中國實業(yè)界之擴張》,《警鐘日報》,1905年1月16日

[20]張竹君:《衛(wèi)生講習會演說》,《廣益叢報》,1904年第44期

[21]《衛(wèi)生講習會章程》,《女子世界》,1904年第6期

[22]《女子中西醫(yī)學院簡章》,《申報》,1905年1月23日

[23]《女醫(yī)學堂畢業(yè)志盛》,《民立報》,1911年1月23日

猜你喜歡
女性解放
對恩格斯女性解放思想的再思考
智富時代(2017年1期)2017-03-10 15:08:35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女作家作品中女性形象及其意識的塑造探究
西方女性政治家的柔性魅力
人民論壇(2016年38期)2016-12-23 09:30:41
梁啟超的婦女觀研究
女性“他者”的自我認同
《紫色》中的女同性戀主義與女性的解放
馬克思主義人學視野下的女性主義與女性解放
人民論壇(2016年14期)2016-06-21 12:09:13
現(xiàn)代化視閾下的女性解放(1895—1925)
世紀橋(2016年5期)2016-06-20 13:55:47
淺析馬克思主義女性解放思想
商(2016年15期)2016-06-17 08:32:03
以《廚房》為例淺談女性解放之路
青年文學家(2015年6期)2016-05-09 12:36:42
奉化市| 永善县| 莱芜市| 黔西县| 彭阳县| 白山市| 鹤峰县| 四川省| 湖南省| 广灵县| 信宜市| 洮南市| 名山县| 舒兰市| 图木舒克市| 曲松县| 兴和县| 张家口市| 赣州市| 北安市| 崇明县| 丰城市| 仙桃市| 兴山县| 青田县| 和龙市| 澎湖县| 达尔| 上饶县| 永年县| 宽城| 余江县| 光泽县| 平湖市| 桐梓县| 松阳县| 玉山县| 成都市| 余庆县| 凤冈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