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寧
摘要:教學生活化概念的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與生活現(xiàn)狀脫離的教學現(xiàn)象而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淡化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及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個人生活體驗、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而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是針對傳統(tǒng)化學存在的教育弊端所提出的教學模式,要求化學教學緊貼學生日常的生活經驗,結合社會發(fā)展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實現(xiàn)化學學科知識的價值,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生理、心理及認知發(fā)展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味生活中的化學。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2-251
一、引言
由于初中化學開展階段緊連學生升入高中的考試環(huán)節(jié),所以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壓力較大,更注重對學生應試教學內容和應試技巧的考察,忽略了對學生個人發(fā)展和學習技巧的培養(yǎng);而教師對教學生活化價值的認識不夠全面,導致在教學中不能走出課程資源,開發(fā)更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論課程和實驗資源;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強調書本知識和習題應答能力,忽略了知識和生活實際的連接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評價也更注重傳統(tǒng)的作業(yè)、匯報等方式,忽略對學生多層次發(fā)展及應用思維培養(yǎng)方面的評價,從而導致初中化學教學與學生實際發(fā)展和生活情況脫軌嚴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充分,應用能力有限,學科情感和學科思維不足以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全面發(fā)展。
二、生活化教學對初中化學教學的作用
(一)有助于化學學科情感的培養(yǎng)
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的主要因素,在初中化學教學課堂上,教師通過擴充教學內容,將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生活進行緊密連接,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將外在推動力轉化為學生提升自己學習能力的內部動力,進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積極主動,并在實際生活應用場景中切實感受到化學知識與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從傳統(tǒng)的被動式接受模式轉化為主動學習的方式,在觀察生活和自然發(fā)展奧秘的同時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意義,提升對化學學科的情感。
(二)有助于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化學知識是對人類生產生活和自然發(fā)展的經驗總結和規(guī)律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探索活動和實踐應用活動,可以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并在理解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解決問題,綜合運用知識并提升自己實際應用、實際鍛煉的能力,并在實際中總結知識掌握情況,鞏固知識基礎,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學科思維能力。
三、生活化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搭建生活化實施平臺
教師想要在教學活動中應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首先需要有生活化的實施平臺,這就需要學校和社區(qū)在教學組織活動中起到輔助的作用,進行資源配置、教師培訓、完善制度、實現(xiàn)已有資源的完善、開放和共享,并在此基礎上為教師提供更專業(yè)的教學生活化的培訓,通過教師之間交流借鑒學習經驗,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技能,打破學校之間、學科之間的限制,并完善對教師生活化教學的考核制度,鼓勵教師能夠進行更多方面的生活化的教學探索,直觀看到教師在化學教學課堂中的改變。
例如,在教學“空氣”的時候,學??梢越M織開展化學教師和物理教師的聯(lián)合培訓,互相借鑒自己在講授抽象理論知識時的豐富經驗和有效技巧,通過融合教學方式更好的掌握教學方法,并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遷移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探索生活化教學理念和模式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也是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的關鍵,教師應該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生活化的觀念,并選擇探索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從組織教學-復習檢查-導入新課-學習新課-練習-布置作業(yè)的傳統(tǒng)模式中解放出來,先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再引入科學事件和生活常識與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思考,并為學生提供更多拓展應用的機會,如用化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幫學生形成新的生活常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在學習之外觀察生活。
例如,在教學“分子和原子”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去思考進行校園環(huán)境整理時,為什么要選擇在天氣較為晴朗的情況下擦玻璃或擦地板?是否與化學知識有關系?請學生試著用化學知識分析現(xiàn)象,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帶入新課內容,鼓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身邊的化學現(xiàn)象和科學知識,并用分子運動的原理進行分析,培養(yǎng)新的生活經驗;也可以請學生主動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與學科內容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集體思考。
(三)豐富學生生活經驗
學生是學習和課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想要良好落實生活化化學教學,需要學生有強烈的學科意識和學科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和班級管理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積累新聞知識,拓寬化學學科的視野,并關注身邊的生活事件,將其與自己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并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積累基本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并讓學生在觀察生活過程中體會到生活與化學知識的緊密聯(lián)系。
例如,在教學“愛護水資源”的時候,課程開始時請學生回答水資源在地球各資源中的占比,通過將其他學科的知識與化學學科進行聯(lián)系,引發(fā)學生對生活常見現(xiàn)象的關注于思考,再請學生回憶一下水資源在個人生活和發(fā)展中出現(xiàn)的場合和作用,請學生用化學知識來分析水資源與身體健康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擴展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強化學生理論知識與生活經驗相結合的學習辦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化學教學不應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場景,應在教學過程中深化教師的教育理念,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化學知識進行緊密連接,提升學生對化學學科的強烈認同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參考文獻
[1] 丁玉霞.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的三個著力點[J]. 基礎教育研究, 2017, No.476(22):57-58.
[2] 柳世鵬. 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初探[J]. 學周刊:下旬, 2016(3):136-136.
[3] 何秀娟. 關于初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的探討[J]. 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 20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