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曉云
【摘要】目的:探討在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患者護理中 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的手術室感染控制的具體實施方法及應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的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共 112?例,選取時間為 2018?年 12?月 -2020?年 12?月,在手術感染控制管理中,將應用常規(guī)管理模式、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并以此為依據將所選患者分組展開實驗,對應組名為對照組、觀察組,每組人數均等,各為 56?例。對分組患者的手術室感染控制效果進行觀察比較。結果:在兩組患者手術室感染率以及手術室空氣、醫(yī)護人員手部、手術室物體表面等各個檢測項目合格率的比較中,觀察組各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另一組,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 0.05)。結論: 在 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的應用下,手術室內部人員、物品等各方面的消毒滅菌工作質量和效率均得到較大的提高,強化了室內感染控制力度,具有較高的臨床使用價值。
【關鍵詞】泌尿外科;腔鏡手術;PDCA 循環(huán)管理;手術室;感染控制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1.01.236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我院收治 112?例泌尿外科腔鏡手術患者,在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中,根據管理模式的不同應用,將其分組展開實驗。其中,觀察組共包含男女患者 35?例、21?例,年齡最大不超過 62?歲,最小不低于 24?歲,對應年齡平均值為(44.82±4.83)歲,手術類型有輸尿管軟鏡碎石術、經皮腎鏡碎石取石術、經尿道輸尿管鏡下碎石術,對照組共包含男女患者 33?例、23?例,年齡最大、最小值分別為 61?歲、25?歲, 平均值為(45.28±4.73)歲,患者手術類型與上一組患者相同。從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的整理上來看,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 0.05)。
1.2?方法
將常規(guī)控制手術感染管理模式用于對照組,具體實施內容為:按照相關規(guī)定,所有手術室醫(yī)護人員需進行手部消毒,手術室內應保持干凈、整潔,保持適宜溫度。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手術中所使用到的器具及其他設備進行消毒滅菌處理,檢查合格后,進行妥善安置等。
將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用于觀察組,具體實施內容為:在計劃階段, 所有醫(yī)院泌尿外科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必須接受系統的培訓,帶領其詳細了解相關手術室廢棄物管理制度及感染控制管理的要求準則等,共同學習更多有關手術室感染控制的相關知識與管理措施,提高手術室醫(yī)護人員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全員參與到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工作當中,一同努力,防控感染因子,降低風險 [1]。另外,對上幾個季度的手術室消毒隔離工作進行總結,從中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意見,對后期工作的開展制定合理的計劃。在實施階段,成立專門的手術室感染控制小組,負責長期對手術室感染控制工作的落實情況進行監(jiān)督。首先,手術室整體布局應合理劃分,通常存在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感染手術間。手術開展中,需要對室內溫度進行合理調整,術后,醫(yī)療器具放在合適位置,等待消毒滅菌處理。手術室內人員需注意個人衛(wèi)生,服裝統一,佩戴口罩、手套,術前對手部消毒等,在檢查階段,主要是由質控小組對手術室感染控制工作落實情況的檢查與監(jiān)督,并制定工作總結,及時反映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嚴格按照相關質量檢查標準,明確工作質量合格與否。最后是處理階段,主要是根據質控小組反映出的問題,對下一期工作進行整改,制定后期計劃 [2]。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手術室感染控制的各個檢測項目合格率進行比較,包括手術室空氣、醫(yī)護人員手部、手術室物體表面等。另外,統計兩組患者手術感染對應人數,并計算出各組占比值。
1.4 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觀察組患者手術室空氣、無菌物品、醫(yī)護人員手部各項目檢查合格率較另一組明顯提高,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 0.05)。詳細數據請見表 1。
2.2 兩組患者手術感染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共 1?人出現感染,對照組8?人感染,發(fā)生率分別為 1.79%、14.29%,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 0.05)。
3?討論
泌尿外科是醫(yī)院一大科室,內部患者的病發(fā)部位有尿道、膀胱、前列腺等,包含輸尿管狹窄、膀胱結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類型,大部分患者需接受手術進行治療,不過,考慮到手術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醫(yī)護人員需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3]。尤其是在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方面,必須加強重視,對室內人員的手部、醫(yī)用物品、器械、室內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消毒滅菌工作質量進行檢查,嚴格把控好每一個工作細節(jié),將手術室感染事件的發(fā)生率降至最低,切實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選用 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將手術室感染控制工作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分別展開,以此循環(huán)往復,可以很好的實現人員的監(jiān)督及工作質量的審核,從中不斷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促使醫(y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達到更好的感染控制效果 [4]。
在本次研究當中,觀察組手術室各項感染控制項目的合格率較另一組明顯提高,并且整體手術室感染率降低,數值差異符合統計學意義的評判標準(P?< 0.05)。由此可見,在泌尿系統手術患者護理中,PDCA循環(huán)管理模式對手術室感染控制的效果更好,值得臨床推廣與采納。
參考文獻:
[1]?何秀蓮 , 馮惠瓊 , 沈利華 , 李雪梅 . 精細化流程干預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的應用 [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6,13(35):154-157.
[2]?周霞. 循證管理在醫(y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7,14(09):186-188+192.
[3]?羅賢慧 . 循證管理對醫(y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和護理工作質量的影響 [J].?中國醫(yī)藥導報 ,2017,14(16):146-149.
[4]?公冶金燕 , 王小妹 . 探究在手術室感染控制中精細管理的應用效果 [J].?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5,42(23):44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