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進 龍祖志
摘 要:貴州是古人類發(fā)祥地之一,遺存頗多的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對于研究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貴州作為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擁有獨特的民族文化、民族風情。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豐富多樣,但面臨著嚴峻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問題。文章對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及其現狀進行了歸納。
關鍵詞: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現狀
一、資源豐富的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
研究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可以從當地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的歌舞藝術形式,以及民族戲曲和曲藝、民族工藝、民俗風情等豐富多樣的文化藝術事項著手。
(一)苗族
苗族民歌大致分為山歌和生活風俗歌曲兩大類。山歌主要是飛歌。生活風俗歌曲主要包括夜歌、龍船歌、古歌、酒歌、說理歌、兒歌等。苗族是歌舞富有的民族,僅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并且它的支系多、分布廣。苗族民間舞蹈有蘆笙舞、銅鼓舞、木鼓舞、鼓舞。其中蘆笙舞流傳最廣。貴州丹寨、臺江、黃平、雷山、凱里等地在每年農歷正月十五、三月三、九月九等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過年、祭祖、造房、豐收、迎親、嫁娶等日子,都要舉行蘆笙舞會。舞姿以四步為多,也有二步、三步、點步等跳法。
(二)布依族
布依族在貴州主要分布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貴陽市郊區(qū)、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布依族民歌大致有山歌、浪哨歌(情歌)、酒歌、禮俗歌,多聲部織體的大歌、小歌,以及民間八音坐唱(八音坐唱是一種坐唱形式,有故事情節(jié),民間也稱“八音坐彈戲”,簡稱“八音”)等。布依族民間舞蹈大多來自生活,主要以生產勞動和民族習俗為題材。反映生產勞動的有織布舞、舂碓舞、響篙舞、生產舞、豐收舞、粑棒舞、刷把舞等,反映民族習俗的有花苞舞、銅鼓刷把舞、伴嫁舞、花棍舞、龍舞、獅子舞、板凳舞、鐃鈸舞、轉場舞、回旋舞、紅燈舞、刺錘舞、儺舞等。有研究者將布依族的戲曲音樂分為南北兩路,南路布依戲“布依新調”,音樂上受廣西壯劇和貴州漢族花燈戲的影響。北路布依戲俗稱“土戲”?!巴翍颉钡囊魳酚砂艘糇葑兌鴣怼?/p>
(三)侗族
侗族主要分布在貴州省的天柱、錦屏、三穗、玉屏、黎平、從江、榕江等地。侗族人民的婚姻保留了行歌坐月等尋求自由戀愛的習俗。侗鄉(xiāng)素有“詩的家鄉(xiāng),歌的海洋”的美譽。侗族的工藝美術種類繁多,南部侗鄉(xiāng)各地林立的風雨橋、花鼓樓可以說是侗族建筑藝術水平的具體體現。侗族大致可以分為北侗和南侗兩個方言區(qū)。北侗民歌大多是單聲部的,很少有樂器伴奏,調式比較豐富,接近漢族民歌的特點;南侗民歌以多聲部居多,調式比較單一。侗族民歌主要有大歌、小歌、風俗歌三類。大歌是一種結構比較長的二聲部或三聲部的民歌,常用于節(jié)日或迎賓等比較隆重的場合。小歌大多數是男女之間唱的情歌,有時用牛腿琴等樂器伴奏。風俗歌有敘事歌、酒歌等。侗族舞蹈很大程度上是侗歌的陪襯,是侗歌的形體語言的延伸,故侗族舞蹈突出表現抒情性、韻律感和群眾性的特征。侗族舞蹈主要有多耶、蘆笙舞、款會舞蹈、坡會舞蹈、舞龍舞獅舞蹈等。侗族人民除了有自己的歌舞,還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樂器,如琵琶、牛腿琴、侗笛、蘆笙、木葉等,它們常常用于歌舞的伴奏。侗族人民還擁有自己的戲曲音樂,稱為“侗戲”。
(四)彝族
彝族歷史悠久,歌舞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各地彝族民歌差異較大,整體來講,彝族民歌粗獷奔放,有敘事歌、山歌、小曲、歌舞、情歌、兒歌、風俗歌,大部分用彝語演唱。彝族的舞蹈大多數是模仿生產勞動時的動作而成,有模擬動物形象的斗雞、斗羊,象征戰(zhàn)爭的跳釵、刀舞,慶豐收的大鼓舞,等等。
(五)水族
水族主要聚居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縣。水族人民獨特的風俗習慣和傳統(tǒng)節(jié)日主要有卯節(jié)、蘇寧喜、額節(jié)和春節(jié)等。水族民歌形式可分為單歌、雙歌、蔸歌、調歌、詰歌等,其中以單歌和雙歌居多。水族舞蹈流傳至今且影響較大的有銅鼓舞、蘆笙舞、斗角舞等,其中銅鼓舞歷史最悠久,蘆笙舞是向苗族學習的,斗角的影響最大。
(六)仡佬族
仡佬族分布于貴州北部及西北部。由于歷史原因,仡佬族逐漸從大聚居變?yōu)榇蠓稚ⅰ⑿【劬?,在一些地方,甚至連小聚居也不存在,所以原有的仡佬語失傳,經濟生活與其他民族融合,民族文化中也存在許多其他民族的元素。仡佬族有很多獨特的民族節(jié)日,如祭山神、祭田娘。仡佬族的民歌包括勾朵以(山歌)、達以(情歌)、達以惹普婁(酒歌)、哈祖阿米(婚俗歌)、達以萊諾(祭祀歌)、達以拉卑(童謠)。仡佬族傳統(tǒng)舞蹈有踩堂舞、酒禮舞、牛筋舞、獅舞等。踩堂舞是喪葬儀式中舉行的舞蹈,流行于貴州遵義和仁懷一帶。酒禮舞是在傳統(tǒng)婚禮時跳的舞蹈。牛筋舞是在老人大病初愈后跳舞祈望老人健康長壽。獅舞是很受喜愛的娛樂活動,具有雜技藝術的特色。
(七)土家族
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土家族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文化,充實了祖國的文化寶庫。他們的古代歌謠、神話故事、口頭散文、詩歌,內容豐富。儺堂戲、擺手舞、社粑粑舞、打溜子、花鑼鼓、哭嫁歌、西蘭卡普(花鋪蓋)等是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藝術。
二、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現狀
一方面,貴州擁有千姿百態(tài)、源遠流長、豐富多樣的民族文化藝術樣式;另一方面,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仍然面臨嚴峻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問題,比如目前就普遍存在著少數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與衰退、服飾的變化和趨同、語言文化的萎縮、民族歌舞的消失、民族習俗的弱化等現象。
(一)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流失與變形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推動傳媒的迅速發(fā)展,它把世界各國的文化、習俗等迅速傳播起來。在多元文化沖擊下,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面臨著流失和衰退的危機。在苗族傳統(tǒng)藝術中,各類民間音樂目前大都廣泛流傳于農村地區(qū),祭祀音樂已近失傳。貴州部分少數民族的服飾大都是純手工制作,制作該類服飾需要大量的刺繡、銀飾、珠寶等裝飾,故制作周期較長,需花費大量的精力,成本也相對偏高,并且穿起來不如便裝簡單,因此大部分人選擇平時穿便裝,只有在重要的節(jié)日或慶典時才會穿上民族服飾。
(二)民族傳統(tǒng)藝術傳播和發(fā)展不盡如人意
近年來,國家對少數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保護措施在明顯增加,但結果大都是不盡如人意的。隨著外來文化的傳播,貴州少數民族傳統(tǒng)藝術必將受到沖擊與碰撞。雖然部分人借鑒了外來文化中積極的藝術元素,并將其發(fā)展成新型的民族藝術,但也有人盲目吸收外來文化,認為“外來的都是最好的”,即全盤接收外來文化,盲目地被同化,盲目自我否定,造成了不可恢復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遺失,最終導致優(yōu)秀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消亡。
另外,貴州天氣偏潮濕,當地居民住房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如西江千戶苗寨的苗族建筑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分為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大類,通常底層用于存放生產工具,關養(yǎng)家禽和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當地許多人也搬入了現代化的建筑中,原本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原生態(tài)建筑已難覓蹤影。
(三)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失傳現象
近年來,貴州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qū)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逐漸富裕起來,第一產業(yè)的比重有所降低,人們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將自身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商業(yè)化。過去的苗族村寨,將姑娘們嫁衣的精美程度作為家庭殷實與否的判斷標準,衣服越美,說明耗費的財力物力越多,也說明制作衣服的姑娘心靈手巧。但如今很多傳統(tǒng)刺繡已經失傳,姑娘們都不愿意學習這門手藝,她們已不再以手藝的高超為驕傲,外出打工來帶來的經濟效益更能吸引他們,導致傳統(tǒng)手工藝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
總之,在社會科技迅速發(fā)展的今天,貴州豐富的民族傳統(tǒng)藝術是貴州的獨特魅力,我們應尊重并保護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積極傳承弘揚。
參考文獻:
[1]李鋼音,李星澤.貴州民族傳統(tǒng)藝術現當代價值研究的視野及方法[J].山花,2011(18):161-162.
[2]謝彬如.民族民間文化藝術資源保護的理論與實踐:以貴州為例的研究[M].貴陽:貴州民族出版社,2010.
[3]田聯(lián)韜.中國少數民族傳統(tǒng)音樂[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4]《布依族簡史》編寫組.布依族簡史[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
[5]尹淑涵.某地苗族文化流失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西部皮革,2016(20):247,262.
作者單位:
楊進,貴州財經大學。
龍祖志,北京市西城區(qū)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