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聰超
摘 要:母語遷移對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影響無處不在,漢語作為中國學生的母語,在英語語法學習中正遷移,能有效促進英語教師的教學,提升教學效果。從母語(漢語)在英語教學中的正遷移出發(fā),從詞匯和句型結構兩個方面,分析正遷移作用以及方法,并通過教學獲得啟示,希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母語遷移;正遷移;教學方法
所謂的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影響另一種學習的過程,屬于心理學術語,具體來講,在一種環(huán)境中學到的技能、知識,對另一種情境中技能、知識的獲取產生的影響。語言遷移能力,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外語時,有效利用已獲取的母語規(guī)律。遷移包含了正遷移與負遷移,本文主要針對正遷移展開分析,意在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
一、漢語在英語語法學習中的正遷移
(一)詞匯
分析漢語對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正遷移影響,更多體現(xiàn)在詞性方面。下文主要以人教版初中英語(go for it)為例展開分析。
對比漢語詞匯與英語詞匯的詞性,不難發(fā)現(xiàn),二者的詞性屬于對等關系。在英語詞匯性質分類上,涉及了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而在漢語中也同樣存在此類詞性。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中,對表示事物、人、地點的名稱,通常都屬于名詞。比如,蘋果(apple)、友誼(firendship)、姐妹(sister)、女孩(girl)、醫(yī)院(hospital)等。而兩種語言中的形容詞,主要用作描寫、修飾名詞以及代詞,進而突顯出所要描繪事物的性質,一般常用作定語使用。比如,漢語中“……的”這與英語的形容詞同理。比如,簡單的(easy)、可愛的(cute)、有趣的(interesting)等。而英語中的動詞也與漢語相互對應,如run對應漢語“跑”,walk對應“走”,jump對應“跳”[1]。通過引導學生正確地認識漢語、英語詞匯的共性,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記憶英語詞匯。例如,學生在學習sofa,vitamin,radar詞匯時,教師可以利用母語正遷移,引導學生對比音譯單詞的發(fā)音,進而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使學生花費最少的時間記憶單詞,提高學習效率。
(二)句型結構
對比英語與漢語的句型結構,不難發(fā)現(xiàn),最為常見的5種基本句子結構存在較大的相似之處,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英語句型時,可以充分利用母語正遷移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句型結構。比如,主語+謂語(s+v),“雨停了”中的“雨”就是主語,而“停了”則是謂語,在英語中“The rain stopped.”
“The rain”為主語,“stopped”則是謂語;在主語+謂語+賓語(s+v+o)結構中,“簡知道答案”中的“簡”是主語,“知道”為謂語,“答案”自然就是賓語,對應的英語“Jean knows the answer.”“Jean”是主語,“knows”為謂語,“answer”是賓語。諸如此類,還有主語+系動詞+表語(s+v+r)、主語+謂語+間接賓語+直接賓語(s+v+o+o)、主語+謂語+賓語+賓補(s+v+o+c)的結構,英漢兩種語言的結構都相互對應。教師可以借此引導學生了解并掌握這一共性,發(fā)揮出漢語正遷移的作用,從而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提高學習效果。
二、母語遷移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啟示
(一)教師教學方面
為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效,初中英語教師應合理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母語正遷移積極作用得以發(fā)揮,全面培養(yǎng)學生對“語際共性”的理解與意識,鼓勵并引導學生主動識別過往所學知識,找到英漢兩種語言之間的相關性,從而促使學生發(fā)揮出漢語思維的優(yōu)勢,進而掌握英語思維方法[2]。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自身的英漢對比意識以及能力要達到一定水平,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利用母語遷移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二)學生學習方面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明確英漢兩種語言在語法知識方面的相似之處,在日常學習時,要自覺形成對比意識,發(fā)揮自身漢語優(yōu)勢,從而有效克服對英語語法學習的畏難心理,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此外,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識別已獲取的語言知識以及新英語語法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探究其相互關聯(lián)的地方,善于發(fā)現(xiàn)異同,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認知技能和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應積極提倡母語正遷移,靈活利用兩種語言的相關性,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記憶英語知識,提高英語學習效果,而教師則需要找尋合適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比英漢共性,發(fā)揮出母語正遷移作用,促進學生英語語法的學習,提高學生語言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時曉寧.母語遷移對初中英語的影響與教學對策[J].英語畫刊,2019,12(15):277-288.
[2]常朝暉.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母語遷移[J].新一代,2020,56(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