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利
思維階梯一:深閱讀
名篇引路
一張溫暖的欠條
曹化君
(1)晚間散步,遇見同學。她第一句話就說,你相信這世上有好人嗎?好得犯傻的那種。接下來說了下面的事:
(2)那天,我媽騎三輪從外面回來,一進門就說,她遇著好人了。我揶揄道,是不是有人白白塞給你一個大紅包?
(3)我媽坐在沙發(fā)上,自顧自絮叨起她遇見的好人。
(4)當我聽見她說“那人把我的三輪碰歪了”,我這才把頭轉向母親,發(fā)現(xiàn)她衣服上沾滿塵土。我媽卻仿佛撿了大便宜似的,仍滔滔不絕。
(5)“馬路上一個人也沒有,他原本可以不管我的,他卻剎住車子,跑過來扶我。我踢蹬踢蹬腿,再甩甩胳膊,說,沒事兒,走吧。他仍然不走,非讓我走幾步。確定我真的沒事后,又把我攙到車上,說,騎上去試試,看車摔壞了沒有。(運用一系列動作和語言描寫刻畫撞人者,表現(xiàn)了他的細心,描寫非常細膩。)
(6)你說一個大男人怎么婆婆媽媽的,我都覺得啰唆了,推開他說,快走吧,我也該回家做飯了。說完,我蹬起三輪就走了。他追了上來,塞給我一張字條,他說字條上是他的手機號……”
(7)我問我媽,條呢?我媽說扔了。說完,站起身來就往廚房走。我媽突然哎喲一聲。我問怎么了,她朝我擺擺手說沒事兒。可是,第二天,我媽就起不來床了。(交代“我媽”的傷勢,為下文住院手術花費巨額醫(yī)療費,撞人者打欠條做鋪墊,是不可或缺的一筆。)
(8)我把我媽送進醫(yī)院,醫(yī)生說得馬上做手術。
(9)我一邊給我媽辦理住院手續(xù)一邊不停地埋怨她,有您這樣的嗎?我恨恨地想,一定把那個“好人”找出來。可是,一直到我媽出院,我都沒找到那個“好人”,面對一筆不菲的費用,我的火氣噌噌往上躥。(“我”無比氣憤,為后文找肇事者做鋪墊。)我用命令的語氣對我媽說,你再好好想想那個手機號。我媽遲遲疑疑地說,想不起來了,一邊不停地在各個衣兜里摸索起來。我媽突然顫抖著聲音喊,找著了,真是老天有眼。
(10)我用發(fā)顫的手指按下那個號碼。關機。一連幾天,都是這兩個字。我虎視眈眈地望著我媽,這就是您老遇見的好人?
(11)我媽卻仍然為那人辯護,說興許人家手機沒電了呢。但說這話時明顯沒了底氣,不過為自己討回點兒面子而已。
(12)那天是個很好的天氣。然而,陽光有多明媚,我心里就有多陰晦。但我不敢再埋怨我媽。這件事情以后,她在我面前像個欠債人似的,一天到晚大氣都不敢喘,讓人心疼不已。這更增加了我對那個“好人”的憤恨。
(13)一天,一個陌生人按響我家門鈴,他說找一個騎三輪的大娘,一個月前他碰了她。不等我火山爆發(fā),母親急著走過來,把他讓進屋里。(運用先抑后揚的表現(xiàn)手法,“我”為聯(lián)系不上撞人者生氣,撞人者卻主動上門承擔責任,突出了撞人者勇于擔責的好品質。)
(14)在我如炬的目光里,他低下了頭。
(15)他說原本打算第二天就來看我媽,可是家里出了點兒事,一直沒脫開身……
(16)我打斷他說,您啥也別說了,先給我報銷10萬元的住院費。
(17)我媽連忙出來打圓場,問那人是怎么找到這里的。他說,那天您接過我的手機號后,騎上三輪就走,我不放心,悄悄在您后面跟著,看您進了家門才離開。他把頭轉向我說,您請假照顧大娘,單位要罰款的吧,一并算到我頭上。
(18)我媽接過話說,這可使不得,要不這樣吧,10萬,咱們一人攤一半。再說,那天要不是我急著回家做飯,也不會……
(19)那人說,人是我碰的,這錢怎么能讓您拿呢?稍作猶豫,他不好意思地接著說,我一下拿不出這么多,我先給您打個欠條行不行?您放心,我一定盡快還清。
(20)我馬上火了,沒好氣地說,蒙人的吧,就像那張寫手機號的字條一樣。
(21)他的臉騰地紅了,說,對不起,我手機丟了,我換了新號。
(22)同學突然換上動情的語調說,你知道嗎?他是殘疾人,他的兩條腿是假的。為了10萬塊錢的債務,他竟然打好幾份工,什么活兒錢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斷了,又沒錢換新的。他是坐著輪椅來我家還錢的。
(23)他說,他的兩條腿是在一次車禍中沒的,撞他的人跑了……
(選自《意林》2021年第2期)
賞? 析
一、巧擬標題文亮眼
“言為心聲,題為文眼?!焙妙}目不僅能令文章綱舉目張,而且能更準確和生動地表情達意。這篇文章的標題就有這樣的效果。
從人物角度看,這張欠條集中表現(xiàn)了撞人的殘疾人誠信、善良的品質,能突出人物形象;從情節(jié)角度看,由這張欠條引出后面還債的情節(jié),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并交代撞人者的遭遇,促使“我”的情感、心理產(chǎn)生變化,更能突出關鍵情節(jié);從主題角度看,由這張欠條可知撞人者原本也是車禍的受害者,可以深化小說主題。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是對內容的高度概括、提煉與濃縮,也是讀者感受、理解作者思想和情感的重要途徑,所以,要盡量擬一個精彩的標題。
二、轉換人稱巧構思
文章主體是以第一人稱寫的,也就是以故事的親歷者的身份寫的。開頭、結尾卻出現(xiàn)另一個敘述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請看文章開頭:
晚間散步,遇見同學。她第一句話就說,你相信這世上有好人嗎?好得犯傻的那種。接下來說了下面的事。
開頭的敘述人是故事的聆聽者,自然引出下面的故事。
再看文章的結尾:
同學突然換上動情的語調說,你知道嗎?他是殘疾人,他的兩條腿是假的。為了10萬塊錢的債務,他竟然打好幾份工,什么活兒錢多干什么。他的腿都累斷了,又沒錢換新的。
結尾從敘述人角度展現(xiàn)了“同學”情緒的變化及原因,使讀者從客觀角度了解故事結局。
人稱的轉換明確了作品中講故事的人與聽故事的人之間的關系,構思巧妙,使文章更具真實感。
三、巧作豹尾增亮點
文章構思巧妙,結尾交代了“好人”曾經(jīng)的不幸,既解開了前文的懸念,又讓讀者感動、反思,但始終未交代他撞“我”媽的過程,給讀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間。
學生在寫作時,通常比較重視開頭和主體部分,忽視結尾,尤其在考場上,因為時間有限,很多考生匆忙結尾,導致開頭和結尾不勻稱。如果結尾能像豹尾一樣有力,就會為文章增添很多亮點。
思維階梯二:巧借鑒
技法解密
“路”老師:寫作中的“以小見大”法,即通過小題材、小事件揭示重大主題,可以反映更深更廣的內容。以小見大法的特點在于抓住一事一物、一情一景,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深入發(fā)掘,展開聯(lián)想,為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比現(xiàn)實生活更廣闊、更深遠的藝術空間。
日常寫作中,“小”的呈現(xiàn)相對容易,“大”的揭示則有一定難度。用一滴水反射太陽的光輝,必然涉及到觀察這一滴水的角度。只有角度正確,才能觀察到太陽的光輝。同樣,只有構思的角度精當,“小”才能映射出真正的“大”。
《一張溫暖的欠條》是一篇很有力量的文章。先來探討一下這篇文章的“力量感”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
艾? 詩:我認為力量感主要體現(xiàn)在“他”的殘疾上,“他”因為車禍而殘疾,而且肇事司機逃逸,導致“他”生活艱難?!八眳s在自己肇事時,勇于擔責,講求誠信。
蘇? 桃:我認為力量感離不開作品的特定環(huán)境。在當下的社會,有不少人欠債不還,欺騙訛詐的事情也時有發(fā)生。在這樣的背景下,“他”的欠條才彌足珍貴,溫暖人心。
“路”老師: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現(xiàn)“誠信”“責任”這個主旨的呢?
陳? 淼:作者是圍繞“他”的言行描寫的。文章先借“我媽”之口,寫“他”肇事后的細心,主動留電話號碼;再正面寫“他”主動上門承擔責任,寫下欠條;然后借同學之口,點明“他”的不幸遭遇。通過“他”的言行凸顯了“誠信”“責任”可貴之主旨。
“路”老師:我同意陳淼同學的觀點。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技法——“以小見大”,即借小事表現(xiàn)大道理。
閱讀鏈接
高貴的彎腰
張燕峰
只見她走到一個離我較近的老年乞丐面前,彎下腰,半蹲在老乞丐面前。天啊,她要干什么?
這時,令人驚訝的一幕出現(xiàn)了:她指著自己腰間的坤包,對老乞丐輕聲說:“我騰不出手,錢在這里,您自己取吧。”
老乞丐伸出手,大概是看到自己的手又黑又臟,猶豫了一下,又縮了回來。
那女人笑了:“沒事的,您就放心取吧。”
那雙沾滿污垢的黑手躊躇了幾秒鐘,終于再次舉起來,顫抖著打開那只精巧的小包,哆哆嗦嗦著取出十元錢,然后雙手作揖,連聲道謝。
那女人直起身,莞爾一笑,搖搖頭,從容離去。目送著她的背影穿過馬路,拐過街角,淹沒在洶涌的人流里,直至不見,我才意識到自己已站了很久,很久。
(選自《情感讀本·道德篇》2020年9期,有刪節(jié))
賞? 析
選段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多種描寫方法,寫了“她”彎下腰讓乞丐從包里拿錢這一情節(jié),表現(xiàn)了“她”對乞丐的尊重,闡釋了行善不是施舍,而是一種悲憫,一種尊重的道理。
我仿我秀
他跨進教室,脫下雨衣,全身沒有一點干的地方。他正要把蠟燭分給同學們,電忽然來了。教室里一片歡呼,他頓時覺得像一盆冷水潑在頭上,比在雨中還要難受。他把蠟燭分給那幾個同學,可他們都說不想要了。一股股寒流向他襲來:“我反正沒錢,你留著自己用吧!”“別硬當英雄了,怎么樣?不容易吧!”“留著以后自己用吧!”“哈哈……”伴著笑聲,他手中的五角錢也被那女生婉言要回……他頃刻呆住了。淚,劃過臉頰,流進心里。
點? 評
選段寫了雨夜一位同學冒雨為大家代買蠟燭的故事,表達了對這位同學的善舉的贊美和對冷漠者的批評,也表達了對真情和友誼的呼喚。
思維階梯三:寫佳作
強化練習設計
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東西很多。有時是一個聲音,有時是一種色彩,有時是一種狀態(tài),有時是一個場景。生活中,我們有很多不經(jīng)意的感動,這“感動”可能源于親人,源于朋友,源于老師,源于同學,甚至源于陌生人。
請結合自己的經(jīng)歷,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
思路點撥
以“感動”為話題作文,首先要調動生活積累,回憶并選取內蘊豐富、值得咀嚼的讓人感動的人或事、情或景等素材。從內容上說,既可寫偉人壯舉,也可寫凡人小事,還可寫造化奇觀。相比較而言,筆者更推薦運用“以小見大”法,運用生活中的小事,反映一種現(xiàn)象、體現(xiàn)某種哲理或者傳達某種理念。運用這種方法,切入的角度比較小,學生更容易把握。而且能讓抽象的主題具體化,更接地氣。寫作時,要從小角度、小事件、小細節(jié)出發(fā),寫出感動“我”的具體事件,寫明“我”思想以及認識上的轉變。注意不能就事論事,要對事件進行拓展和延伸,表現(xiàn)更深刻的認識。
在寫法上,抒情和議論必不可少,但要以敘事為基礎,否則抒情和議論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達不到感染和打動讀者的目的。此外,還要注意敘事、抒情、議論的技巧,注意情與景的交融,事與理的滲透,情節(jié)與細節(jié)的打造,環(huán)境與情感的烘托、渲染等。以記敘為主,結合抒情或議論,點明主旨,是一種寫法;根據(jù)行文需要,對事件加以梳理,穿插在文章的各個部分中,寫成“形散神聚”的散文,也是一種寫法;或者只敘事,將感情融入敘事中,讓讀者自己揣摩,也未嘗不可。
佳作展示
感? 動
春天,花兒悄然綻放,這是生命的開始;秋風來,葉兒落,這是生命的終結。我每天都穿梭于家和學校之間的林蔭小路,看盡生命的輪回,但這一頓悟卻源于一件小事。
那是一個星期六的早上,我去給住院的奶奶送飯。剛來到醫(yī)院,一股消毒水的味道撲鼻而來,小孩的哭喊聲不絕于耳,我不由得激靈了一下,搓了搓手,心想:送完飯得趕緊回家,這地方可真恐怖。來到六樓,走廊里靜得可怕,連根針掉下來都聽得見。我忐忑不安地向前走著,突然,身后傳來一陣腳步聲,我回頭看去,只見一個剃著光頭的小妹妹朝我跑來,邊跑還邊喊著:“姐姐,你的東西掉了!”她跑到我面前,氣喘吁吁地和我說,“姐姐,下次要注意哦!”
面前的小女孩大概六七歲,兩個小臉蛋粉嘟嘟的,眼睛水汪汪的,正望著我,手上還拿著一朵花。我不好意思地接過她遞過來的水杯:“小妹妹,謝謝你。你怎么一個人在這里?”
小女孩停頓了片刻,突然對我揚起燦爛的笑臉,輕輕地踮起腳尖,在我耳邊悄悄地說:“姐姐,我媽媽說我得了一種很難治愈的病,有可能治不好,可是我覺得這種病并不可怕,你看看,我現(xiàn)在還不是挺好的。而且,我的家人和朋友每天都來看我,陪我玩兒。爸爸也經(jīng)常鼓勵我:不要在陰郁的日子里放棄自己,快樂的日子將會來到。我想:的確是這樣,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何不開心一點,樂觀面對生活呢?你看,我手上的這朵花不也是這樣嗎?”說到這里,她朝我揮了揮手就離開了,留下我一個人在原地沉思。
看著她遠去的身影,還有那朵花,我突然明白了,生命如花,總會枯萎、凋零。樂觀面對生活,生命才會更加美麗!
我挺起胸膛,踏著陽光,走上了回家的路。
點? 評
一、開篇入題,引人入勝。文章由春花秋葉入題,寫對生命輪回的理解,語言優(yōu)美,富有文采,引人入勝。由“這一頓悟卻源于一件小事”自然地引出下文到醫(yī)院看望奶奶巧遇小女孩的情節(jié)。
二、巧借物品,以小見大。巧妙設計了關鍵事物——小女孩手中的花,這個事物使文章開頭對生命輪回的頓悟和倒數(shù)第二段對生命的理解有了依托,由花及人,自然而然地表達了對生命的認識。
三、闡述哲理,深化主題。文章倒數(shù)第二段,“我”經(jīng)過沉思,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生命如花,總會枯萎、凋零。在有限的時間里,堅強地面對生活,生命才會更加美麗!富有哲理的語言深化了文章主題,給讀者以啟迪。
四、結尾簡潔,升華主題。結尾敘述“我”感受到生命真諦后的變化,升華文章,這樣主題就自然而然地被烘托出來了。
五、內容充實,情感真摯。文章緊扣主題,內容充實,入題自然,首尾呼應,富有感染力。
作家談寫作
文化學者薩義德說過,文化就是要有一種能力,把個別的普遍化,就是說,不要把孤立的事件就看成孤立的事件,它可能是整個人類命運或者整個社會方面的普遍象征和反映。菲茨杰拉德也說過,當我們寫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能寫出了普遍的一個類型的人,但如果我們特別高屋建瓴地想寫一個人的時候,我們可能寫不出來。
你來寫一寫
“幸?!?,是個大的命題,許多人一生都在探求、尋找、揣摩,但很多人一生都難懂其真諦,難稱幸福。其實,幸福很簡單,幸福如花,可以傳遞,可以共享,贈人以花,手有余香。
請以“芬芳在握”為題作文,運用以小見大的手法,表達你對幸福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