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春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形成。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作為教學的最終目標,把握語文學科的教育特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打造高效課堂,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本文分析了現階段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現狀,并對綜合培養(yǎng)策略展開探討和研究,旨在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語文課堂;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1)26-01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6.068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學應該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發(fā)展,語文核心素養(yǎng)對于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關鍵。因此,加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日益成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小學語文教師不能只關注語文知識的教授,更要注重學生各方面能力與素養(yǎng)的綜合培養(yǎng),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獲得全方位的發(fā)展與提升。但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廣大語文教師在著力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上存在一些共性問題會影響語文教學效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堅持“生本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這一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陣地,充分挖掘各種有價值的語文教育資源,創(chuàng)建開放而有特色的語文課堂,讓學生盡享語文學習的樂趣。
一、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現狀
(一)學生漢字學習能力低,缺乏自主學習意識
當前很多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認識不足,對識字、寫字不感興趣,漢字學習的目的不明確,認為學習漢字就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就是為了提高語文成績,認識不到漢字學習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導致學生缺乏獨立自主的學習意識。由于小學語文教師授課的方式不同,有些教師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導致學生從心底排斥漢字,把漢字學習當成負擔,漢字學習能力低下,進而影響學生的字詞儲備,造成學生閱讀和寫作出現困難。
(二)閱讀方式單一,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當前很多學生能夠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可以進行自主閱讀,但是還是有些學生被動進行閱讀,語文教師布置了閱讀任務就去閱讀,沒有布置閱讀任務就不閱讀,沒有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方式上,大部分學生采用的都是默讀、朗讀、誦讀這幾種閱讀方式,閱讀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在閱讀內容的選取上隨意性很強,很多學生只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很多時候都是為了娛樂,和語文教學的關聯性不強,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幫助不大。
(三)寫作水平不足,口語交際實踐少
寫作是學生情感的抒發(fā)和升華,學生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表述真情實感,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寫作感到厭煩,寫的都是假話、大話、空話和套話,寫作思路混亂,寫的作文脫離生活實際,這樣的作文沒有任何價值。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對身邊生活缺乏敏銳的洞察力,導致學生寫作水平不足。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對口語的指導和關注較少,沒有給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場景,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愿意和他人主動交流,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和發(fā)展。
二、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綜合培養(yǎng)策略
(一)加強漢字教學,提升學生文字基礎
漢字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教學內容,學生的識字量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漢字教學,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開展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漢字教學,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協調發(fā)展。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師在進行漢字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的方式進行漢字教學??梢约尤肜L畫的元素,“妙筆生花”,把漢字用畫筆畫出來,讓學生對字形和字意有直觀的印象,從而加深對漢字的記憶;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或利用動畫將漢字進行拆分組合,“東拼西湊”,增加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更易于接受;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或表情“手舞足蹈”,把漢字演出來,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記憶效果。小學語文教師要利用學生的生活實踐進行漢字教學,漢字是祖先生產活動和生活經驗的結晶,學生在看到漢字時,不應該只是看到抽象的符號,而是生活經驗的積累,獲得各種感官的生動理解。語文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用學生樂于接受的、與生活密切相關的方式教育學生,讓漢字走進學生的內心。
(二)加強閱讀教學,培養(yǎng)良好閱讀習慣
閱讀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還能有效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隨著教學改革的發(fā)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新的要求,不僅要注重課堂閱讀和基礎訓練,更要鼓勵學生廣泛閱讀,在閱讀中樹立正確的道德品質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具體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繪本圖文結合的形式讓學生擺脫了單純依靠漢字進行閱讀的現狀,學生在不認識漢字的情況下也能讀懂繪本內容,提高了學生的信息提煉和閱讀分析能力,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科學選擇閱讀內容,同時要教會學生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學生的閱讀素材要符合認知規(guī)律,與課堂所學內容緊密相關,能有效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拿到閱讀內容時,學生要先進行略讀,對文章有初步的整體了解,再精讀理解文章內容,掌握文章主題。小學語文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邊讀、邊記、邊思考的閱讀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及時記下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或段落,提升語文閱讀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