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琛 張藝欣(上饒師范學院)
新媒體時代的宏觀背景下,“微思政”教育與“互聯(lián)網+”因素同頻共振有效融合,逐漸成為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發(fā)展的主流方向,有效推動了高校思政教育研究范式的創(chuàng)新和學科體系的完善。及時并有效評估“微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才能準確把握教育客體的思想政治狀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改善教育方向,且現有的學科體系中關于組合模型實測教育實效性的研究已日趨豐富,本文利用組合模型搭建教育實效性的影響評價體系,希望可以為促進教育客體和學科體系的優(yōu)質健康發(fā)展提供借鑒。
為了更好地開展“微思政”教育實效性的評價,國內很多專家學者開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朱冰,平先秉[1]從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心理素質4個維度,采用AHP與模糊評價相結合提取與設計“微思政”教育效果評價的指標體系;汪立夏等[2]篩選了21個評價指標構成教育實效性評價系,采用AHP與灰色理論相結合的模型進行實證分析;李斯霞,張宇峰[3]客觀認識并合理度量教育實效性的影響因素,運用模糊Petri網建立科學合理的評估模型;李賽,歐安欣[4]則搭建了基于AHP和模糊數學的綜合評價模型,優(yōu)化了純定性分析帶來的測算差異,結合案例進行了實效性分析。
結合高校“微思政”教育的現狀和現有研究,本文從高?!拔⑺颊苯逃沫h(huán)境、主體、客體、內容、管理方法五方面,選出以下19個評價指標搭建了指標體系(表1)。
表1 初定評價指標體系
指標重要性檢驗是對設定的評價體系中進行重要指標保留和無關指標剔除的過程,在初定的高?!拔⑺颊苯逃龑嵭栽u價體系中,采用5分制評判打分法評判指標的重要程度,然后選用N位評議專家對已有的評價指標Aj的重要性進行打分(Si表示第i級重要程度的量值),最后按照表2的步驟計算出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進而完成指標的重要性檢驗。
表2 均值、標準差和變異系數的內容概述
采用網上問卷和現場尋訪的調査方式訪談了省內外共55名從事思想政治研究的專家學者,共計發(fā)放55份問卷,收回54份,其中有效問卷50份,綜合全量有效數據的調査結果如表3。
表3 調查數據匯總表
用SPSS軟件測算表3的問卷數據,得到各個評價指標程度的均值、標準差及變異系數,見表4。
表4 指標重要性匯總表
根據指標體系的評價原則,均值的臨界值為3.1,變異系數的界值為0.3,臨界值之外的數據均可刪除,故選用均值≥3.1和變異系數≤0.3的16個指標構成最終的高?!拔⑺颊苯逃龑嵭跃C合評價指標。
高校“微思政”教育實效性評價是多項影響因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因此本文利用組合模型測算整個實效性評價指標體系,這樣可以有效規(guī)避應用單一方法指標量化不足和數據處理不客觀的問題,增強評估的準確性。
1.AHP方法的選用
AHP方法是將定性分析與定量測定相融合的復合型分析方法,依照排序優(yōu)選原則,將指標體系設定為多層遞階控制結構,采用1-9比率標度法構建評判矩陣計算比較相對量,并分層測算評價指標的一致性。其優(yōu)點是兼顧了定性與定量分析,數據比對性明顯且誤差小,缺點是限制了指標體系中因素的數量[5]。
表5 終版評價指標體系
表6 評判矩陣比率標度及含義
表9 評判矩陣A1-B及權重值
表10 評判矩陣A2-B及權重值
表11 評判矩陣A3-B及權重值
表12 評判矩陣A4-B及權重值
2.CIM模型的選用
CIM模型是利用直方圖直觀展現評價指標的概率分布,計算時依照概率分布疊加原理使用因素之和來取代概率函數的積分。其優(yōu)點是使指標計算量化的過程更為簡便直觀,且計算可行度高,缺點是無法全面考慮全量因素易使得準確性不高。
3.組合模型的相容性分析
AHP法完善了CIM模型中的定性指標定量化的問題,同時CIM模型的并聯(lián)計算增加了單純使用AHP法所帶來的客觀性,組合模型從最底層影響因素入手,逐步求得上一層次影響因素的概率,規(guī)避了無法全面量化確定權重分配的弊端,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分析結果。
1.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按照前文搭建的高校“微思政”教育實效性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將各影響因素互相之間構建評判矩陣,綜合專家的評判意見后,采用比率法計算并判斷各層影響因素間的相對重要性。
表7 RI值
按照以上計算步驟,高?!拔⑺颊苯逃龑嵭栽u價的判斷矩陣和相應的各影響因素權重值見表8至表13。
表8 評判矩陣O-A及權重值
表13 評判矩陣A5-B及權重值
2.相對權重總排序
對以上各個矩陣得出的相對權重Wi進行總排序,判斷出高?!拔⑺颊苯逃龑嵭杂绊懸蛩氐南鄬嘀嘏判蛉绫?4。
表14 評價權重排序匯總表
3.運用CIM模型進行實效評價
通過影響程度進行調查,請50位專家對各指標的影響教學實效性的等級進行評判,評語集為V={影響高、影響較高、影響適中、影響較低、影響低}。按公式對所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歸一化運算,得到各評價指標的影響等級如表15。
表15 影響等級頻率分布(專家打分法)
運用CIM模型中的并聯(lián)響應模型,計算上述這些指標影響的概率分布,如表16所示。
表16 一級指標影響等級概率分布
綜上所述,使用AHP-CIM綜合評價模型測算后,對高?!拔⑺颊苯逃龑嵭栽u價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教育內容、教育環(huán)境和教育主體。
針對高?!拔⑺颊苯逃Ч麑嵶C評價過程中的專家座談、數據分析和評價結論,結合高?!拔⑺颊苯逃F狀,要實現“微思政”賦能效用的最大化,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更好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行優(yōu)化和加強。
“微思政”已成為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是用“微言大義”的形式來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思政教育類型,教育內容既要求弘揚主旋律又需要精準匹配當下大學生的思想狀態(tài),需要選用具有傳導性的語言闡述事物才能引導大學生們由被動接收轉為理性參與,可見創(chuàng)新教育內容是提升高?!拔⑺颊苯逃龑嵭缘幕A。教育主體要積極關注青年大學生的焦點內容和價值取向,用微語言將多元化、多層次的知識點融入到書本內容中,從而促進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微思政”的教育主體應當激活思維模式,跳出傳統(tǒng)教學思維和范式,以更為平等的地位與教育客體進行線上教學與線下互動,積極引導其學習行為在實踐中體會、評價和鞏固。同時,教育主、客體間保持著積極和良性的互動是整個“微思政”教育的關鍵,暢通兩者間的對話渠道,幫助教育客體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傾訴,這樣可以轉變和改善教育環(huán)境中的師生關系,最終實現“知行合一”的思政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