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李白詩選評
作者:趙昌平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
ISBN:9787532592050
定價:38元
提及中國古典文學,詩歌是當之無愧的瑰寶;提及詩歌,唐詩無疑是其中翹楚;而提及唐詩,又怎能繞過李白。李白不僅在樂府、歌行及絕句方面成就頗高,且是盛唐詩人中兼長五絕與七絕的一位。李白的許多詩作不僅被收錄進中小學教材中,且深入到現(xiàn)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和學術研究中,豐富了今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學素養(yǎng)。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趙昌平著的《李白詩選評》一書正是一本讀詩品人、以人觀史的佳作。
本書從李白近千首詩歌中精心選取了81首具有代表性的詩作,以李白生平的不同階段為線索進行了編排,對其“蜀中初學與辭親遠游”“初游東南與回向江漢”“酒飲安陸與初入長安”“寄家東魯與二入長安”“南北漫游與變亂前夕”“報國蒙冤與流寓客死”六個時期的詩作進行了精辟的闡釋。正如作者所說:“種種美而且奇的故事,后來匯為一個不朽的稱號——詩仙。然而一切神仙都有著人世的影像,‘詩仙李白的背后,同樣有著豐厚的歷史、時代的文化內(nèi)涵。”
在“蜀中初學與辭親遠游”一章,作者選取了《登峨眉山》《上李邕》《峨眉山月歌》《渡荊門送別》等詩作,展示了該階段李白對古今二體樂府詩的兼收并蓄,以及對詩體特征的敏銳把握,既表現(xiàn)出少年李白悟性之高,也展現(xiàn)出其狂傲個性與風采意氣。
在“初游東南與回向江漢”一章,作者選取了《長干行》《烏棲曲》《金陵酒肆留別》《望廬山瀑布》等詩作。該時期的李白吸收了吳越、湘鄂等地民歌,展現(xiàn)了其雅俗兼取、古今包容的文學素養(yǎng)。從這些詩中亦能讀出他對于歷代興亡的初度沉思,以及吳越之游給予他創(chuàng)作上的靈感和營養(yǎng)。同時,作者通過對這一時期李詩的體勢、結(jié)構(gòu)、律法等進行了分析,令讀者看到當時宮廷流行的六朝遺風對詩人的影響。
在“酒隱安陸與初入長安”一章,作者選取了《山中問答》《長相思二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將進酒》《贈孟浩然》等詩作,講述了李白從蹉跎歲月到獻賦謀仕其境遇和心態(tài)的轉(zhuǎn)變,令讀者看到了由于家庭的緣故不能應常舉和制舉以入仕途只能獻賦謀仕的李白,在開元盛世“民間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薦”詔令之下的幸與不幸。
在“寄家東魯與二入長安”一章,作者選取了《南陵別作童入京》《清平調(diào)三首》《月下獨酌(四首選一)》《蜀道難》等詩作;在“南北漫游與變亂前夕”一章,作者選取了《行路難(三首選一)》《登金陵鳳凰臺》《獨坐敬亭山》《贈汪倫》等詩作;在“報國蒙冤與流寓客死”一章,作者選取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選二)》《早發(fā)白帝城》《臨路歌》等詩作。從供奉翰林到宮人讒言,從求仙問道到安史入幕,從重獲自由到病返江南,輾轉(zhuǎn)與苦難使詩人筆下的山與月多了一份滄桑感和愁思,卻依然流蕩著一股清越之氣,似乎在訴說著飽經(jīng)風霜的詩人依舊有著赤子之心和傲骨。或許,這就是“詩仙”真正浪漫所在吧,他“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總體而言,本書材料豐富、評賞精彩、文采斐然、深入淺出,知識性與可讀性并重、學術性與通俗性兼顧,堪稱是雅俗共賞的文學品評典范之作。
(陜西省渭南高新區(qū)第三小學 張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