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近年來新型的課堂模式,是對傳統課堂的翻轉,翻轉課堂的構建,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大有裨益。翻轉課堂的構建,也是經濟與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背景下,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新要求的必然應求。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英語教師愈發(fā)關注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積極踐行新課改的要求,改變教學結構,課堂模式得到翻轉。文章將結合小學英語教學案例,對小學英語教學中,構建翻轉課堂的策略進行探究,以期對教學實踐起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翻轉課堂;策略研究
【作者簡介】許玉麗,江蘇省新沂市行知學校。
2000年初,美國教育家就提出了“翻轉課堂”的全新英語教學模式。隨著“翻轉課堂”的提出,也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步伐的加快,這種教學模式被廣泛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教學實踐證明,翻轉課堂的構建,不僅滿足新課改的要求,也為課堂教學注入新鮮血液,注入新的活力。下面,筆者結合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對翻轉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進行簡單闡述,與一線的教師分享交流。
一、以自主預習奠定翻轉課堂的基礎
翻轉課堂較之于傳統的教學模式的主要區(qū)別在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和倉儲狀態(tài),學生學得枯燥乏味,而新課改以來的翻轉課堂,學生興趣濃厚、積極主動、合作探究,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模式發(fā)生了根本的轉變,從“教學生學”到“不學不教”“先學后教”的飛躍。為此,構建翻轉課堂,應首先注重學生的自主先學,強化課前預習,讓學生課前充分地先學,為課堂上互動奠定基礎。
為提高課前預習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設計預習提綱,讓預習提綱成為學生預習的“抓手”。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4 “Drawing in the park” Story time的教學前,筆者設計了下面的預習提綱:
(1)我會讀boat、flower、tree、hill、lake、river等新單詞;
(2)我能翻譯下面短語:
畫畫______; ?good idea______; 在那邊______;some flowers______;
在水面上_____; well done______;在公園里_____
(3)我會說下面的句型:
Can you draw...? ?It is difficult,but I can try.
Can you see...? Yes,I can./No,I can't.
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4)我會讀story time的對話;
(5)我的疑點有:_______
此預習提綱的設計,以完成預習任務和找出預習中存在疑點為主要形式,強化學生預習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怎么預習、預習什么,提高預習的有效性。同時,充分的預習,在課堂上開展“講出來”的活動時,才能更主動。
課前預習奠定翻轉課堂的基礎,提升課前預習的有效性,不僅需要精心設計預習提綱和預習任務,還可以讓學生運用微視頻輔助預習,讓學生課前觀看,再完成相應的練習,有助于課堂上突破重點和難點。如“Colours”的教學時,課前筆者制作了一個微視頻,微視頻中涵蓋本課的基礎知識、重點和難點,也包括對話內容的理解,以及設計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口語表達:自己最喜歡的顏色是什么,并說說理由……微視頻輔助預習,幫助學生提升預習效果,也為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二、用趣味教學促成翻轉課堂的構建
翻轉課堂與傳統的課堂模式大相徑庭。傳統課堂上,學生被動,毫無興致,而新課改下的新型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轉變,從“要我學”到“我要學”“我樂學”的飛躍。而產生這個效果,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調動積極性是前提。鑒于此,構建翻轉課堂,需要強化自主先學,運用趣味教學,營建樂學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欲望,調動積極參與意識,課堂才會發(fā)生根本的轉變,翻轉才能實現。
趣味教學的融入方法很多,大家普遍使用的方法有微視頻、游戲、表演、故事、歌曲等。融入這些趣味元素,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
首先,微視頻的運用,可以以動態(tài)、活潑的畫面吸引學生的眼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知識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活動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如三年級下冊Unit7“On the farm story time”的教學時,筆者課前制作了一個微視頻,視頻中,農場中的小動物pig、dog、cow、duck、cat等相互介紹的畫面。首先,映入學生視野的是一頭慢騰騰的小豬,并走著邊介紹Hello ,I am a pig,又出現許多小豬,它們異口同聲說Hello,we are pigs。緊接著大肚便便的奶牛出現在畫面中,小豬們見到它很好奇,問Hi, Who are you? 奶?;卮穑琁 am a cow,一群奶牛說We are cows……學生的注意力被可愛的小動物們深深吸引,仔細觀看微視頻,并跟著小動物們的對話而快樂地學習。這樣,微視頻的運用,一改傳統教學中的按照教材“跟我讀”、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時,頭腦中先有動物形象,對話情境,聯想對話內容,結合動畫形象記憶,提升記憶效果,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輕松學習,不斷提升學習興趣。
微視頻的運用,優(yōu)化了課堂模式,優(yōu)化了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興趣,讓課堂發(fā)生了翻轉。游戲、chant等的運用,也是課堂翻轉的有效舉措。如對三年級下冊Unit8 “We are twins” Story time進行教學時,課前筆者首先融入一個Brainstorming游戲,以激活學生思維,營建快樂學習氛圍。游戲設計為教師說、學生快速反應的形式,教師說father's father. 學生快速給以反應grandpa、教師說mother's mother,學生說出grandma、教師說出更多的father's mother、mother's father、father's brother、father's sister、mother's sister、mother's brother等,學生給出uncle、aunt。課堂結束之際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檢測,改變機械做練習的形式,而是組織學生開展游戲活動,讓“溫故”形式活起來,將課堂推向高潮。筆者將眼罩、面具等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兩兩走上講臺,兩個同學相互握手擁抱,其他同學問Who is he/she? ?S1&S2:He is.../She is...其他學生給出判斷Yes,you are right. No,you are wrong. You go out。說錯的同學退出游戲,換人游戲繼續(xù)。簡單的小游戲,發(fā)揮著大作用,課堂不再枯燥,為學生的學習增加趣味性,學生的積極參與,改變了教師辛苦講、學生收獲少的弊端,而是學生主動參與,興趣濃厚,讓課堂發(fā)生了翻轉。
三、融入生活元素,推動翻轉課堂模式的構建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先進理念,提倡教育教學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新課標也明確教學應貼近學生學習生活。英語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開展生活化教學也是英語學科特點決定的。英語以西方文化為背景,語言方式、語言習慣等與漢語的千差萬別,對于認知水平不足、對世界了解淺顯的小學生而言難度之大不言而喻,而將生活元素融入教學中,讓英語知識以生活化的方式,直觀、生動地呈現出來,增加知識的生動性,也降低知識的難度,提升可理解度,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以閱讀教學為例,閱讀教學時,多數教師會采用聽說讀寫的方式進行組織教學,注重聽說領先,首先設計幾個問題,播放文本聽力材料,讓學生先合上課本聽,之后,回答提出的問題。多數教師對于這個方法百用不厭,但效果之差也是不爭的事實,教師們只能發(fā)出“學生聽力怎么練都練不好”“現在的學生真難教”等的抱怨。教師們在抱怨、發(fā)牢騷的同時,應反思教學到底是哪兒出現了問題,找到“病根”,再尋找“良藥”,才能“藥到病除”。之所以聽力差、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脫離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學生活化的缺失。如果教學中,教師在播放聽力材料時,也用PPT呈現出文章的圖片等,就降低了聽的難度,聽力材料也增強了直觀性、形象性,生活元素的運用,讓學生感到熟悉,也吸引他們的興趣。
如五年級下冊Unit8 story time的閱讀教學時,教師如果提出問題When is Su Yang's /Mike's birthday? What does Su Yang /Mike do on her/his birthday?后,播放story time的音頻材料,讓學生聽、回答問題,這種“應試”為目的的聽力訓練,學生倍感有難度,對于聽、答也感到味如嚼蠟,加上多數學生的聽力能力和基礎原因等,聽不懂、回答不出的現象比比皆是,久而久之,給學生一種挫敗感,學習的興趣逐漸消失殆盡。而如果教師提出問題后,邊播放聽力材料,邊呈現出兩張日歷表,并標注出May 11和April 8,并呈現出蘇陽、蘇海、Mike的活動方式的圖片,蘇陽、蘇海吃長壽面,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他們一起吃飯慶祝,Mike和Helen、Tim等舉行生日派對、吃生日蛋糕等的畫面,這些生活化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聽力材料增加了可視性,提高了可理解度,問題的回答便也迎刃而解。
教學“Shopping、What is the matter with you?”“ How are you? ”等時,融入生活元素,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如模擬商場構建的情境,模擬學生生病、媽媽關心詢問,東東生病臥床,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等情境,在讓學生置身于這些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進行角色扮演,學生的主動性提升,課堂效果發(fā)生質的飛躍。
翻轉課堂的構建,是新時期課改的需要,是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更是信息化、科技化迅猛發(fā)展的產物。英語教學中,除了文章中論述的構建翻轉課堂的三個主要途徑之外,借助于網絡素材,充實和優(yōu)化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結構,也是行之有效途徑;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給學生搭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我會學”的翻轉。
翻轉課堂是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方式,小學英語教學中,營建翻轉課堂模式,可以滿足新課改的要求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應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翻轉課堂貫穿到教學始終,讓英語課堂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需求,讓英語教學因課堂翻轉而更高效。
參考文獻:
[1]薛樂君.活用“翻轉課堂”,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習慣——關于在小學英語學科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的思考[J].汕頭科技,2020(Z1):46-51.
[2]李艷華.基于翻轉課堂的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4):109.
[3]代曼.試論小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其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