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巨欣
“圖案”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明治之初的日本,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傳入中國,是年二月十五日《申報》刊發(fā)《美國造紙業(yè)之一大發(fā)明一大改良》,①率先使用“圖案”。后隨吳夢非的雜志文章《圖案講話》(1920)②、傅抱石編譯金子清次的同名技法類教材③《基本圖案學》(1936)等,漸為我們所熟悉。在中國、日本的設計史上,“圖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術語,但在百年多舛的歷程中衍生出的多種解釋,如今不用說中國人,就連許多日本人對“圖案”的概念也不甚清楚。像這樣不能還原“圖案”形成背景、本義、衍義或引申義的失語,終究難以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設計學術史。所幸目前日本方面還保存著不少“圖案”史料,故而借書物索驥,尚可重現(xiàn)往昔,再述“圖案”在近代設計史上所扮演的角色。
一
通過小室信藏(以下簡稱“小室”)的系列著作可知,“圖案”一詞在日本是內生與外源相融合的結果。小室出生于明治三年(1870),是秋田藩士小室秀俊的長子。小室秀俊作為秋田的狩野派畫家而廣為人知,小室受父親熏陶,從小喜歡繪畫。明治三十三年(1900)七月,小室從東京工業(yè)學校附屬工業(yè)教師培養(yǎng)所圖案科畢業(yè)后從教,同時專注于著書,直到大正十二年(1922)二月病逝。
從明治三十六年(1903)起,小室就在《圖按》第11號上發(fā)表文章《既成品的圖案研究》,內容是分析法國婦女服裝面料紋樣。后在同年《圖按》第18號《通俗圖案法》一文中,發(fā)表設計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論上,還應有方法論的觀點。小室在文中用尺子和圓規(guī)等繪制圖案的“用器畫法”,介紹從正三角形到多邊形的圓、橢圓的作圖步驟等,主要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大都會學校藝術長J·瓦德(James Ward)著《裝飾原理》(1892)一書的影響。但是,在《通俗圖案法》中作為舉例使用的圖示,如四目菱紋、東京和京都市的城市標志等,全是日本題材。發(fā)表《通俗圖案法》之后的明治三十八年(1905),小室被委任為東京府教育會主辦的圖案講習會講師,《圖案法講義》就是當時使用的教材,該內容最初收入《工藝講義錄》,兩年后的1907年更名為《圖案法講義》以單行本在元元堂書房刊行。
小室《圖案法講義》的內容,主要參考自伯明翰藝術學院教師弗蘭克·G.杰克遜(Frank G.Jackson)的同名教材《裝飾設計講義》,從章節(jié)題目看,僅將前者的第七章改為配色法,其余皆同。《圖案法講義》刊印后兩個月,小室的另一著作《苧環(huán)》在藝草堂出版,通過意指初夏的花環(huán)從自然到圖案化展開的“苧環(huán)”這一書名,不難覺察到蘊涵其中的新藝術運動的裝飾思想?,F(xiàn)今我們熟悉的花卉寫生變化,以及獨立適合、二方連續(xù)、散點連續(xù)、四方連續(xù)、構圖、裝飾等,在書中均有詳細解釋,而且步驟清楚(圖1~圖4)。此外如“便化”“沒骨”等,是書中經常用到的專門術語,其中的“便化”一詞也即“變化”,轉譯自英文“Conventional treatment”“Conventionalization”,包含一般的、常規(guī)化等意思。其后,小室在出版《一般圖按法》(丸善株式會社,1909.3)時,將這個意思從書名中體現(xiàn)了出來?!兑话銏D按法》集合了《圖案法講義》《苧環(huán)》二書的內容,并且一如前面二書那樣,盡管還以英文著作作為參考,卻也都沒有使用“Design”一詞,舉例圖示等,均用的是日本題材(圖5、圖6)。關于“圖案”,小室是這樣定義的:“所謂圖按抑或意匠,指的是對形狀、裝飾及配色三者加以適當處理,讓觀看者對造物產生溫和文雅之感,而有意為之的一種表達。換言之,圖按的優(yōu)劣,只有通過與環(huán)境相結合,才能得出好壞之判斷?!雹?/p>
圖1:小室信藏著《おだまき(苧環(huán))》中的插圖之一,藝草堂,1907年
圖2:小室信藏著《おだまき(苧環(huán))》中的插圖之二,藝草堂,1907年
圖3:小室信藏著《おだまき(苧環(huán))》中的插圖之三,藝草堂,1907年
圖4:小室信藏著《おだまき(苧環(huán))》中的插圖之四,藝草堂,1907年
圖5:小室信藏著《一般圖按法》,訂正再版,丸善株式會社,1909年
圖6:小室信藏著《一般圖按法》中的英文參考書目
《一般圖按法》的學術意義和價值,主要在于它首次將設計技法,以適合于日本教育的圖案方式加以系統(tǒng)化。誠如他之前在《通俗圖案法》中表述的:“沒有必要將西洋的東西全部原封不動地翻譯過來,而是不論日本的還是西洋的,只取其中有用的部分加以系統(tǒng)整理、解說?!雹菰撝鞑煌谕诔霭娴钠渌y樣集成,如集錄古代美術紋樣的《奈留美加多》早在江戶時代便已經出現(xiàn)。也不同于明治初出版的瓦格納(Gottfried Wagner)與費諾羅薩(Ernest F.Fenollosa)的演講錄(1885)、平山英三《法爾克美術工業(yè)論》(《龍池會報告》,1882)、平山成信《拉布雷工業(yè)美術論》(《大日本美術新報》,1884)等介紹西方設計理念,歐美功能主義思想的著作。總之,《一般圖按法》不同于紋樣集和設計理論著作,是以系統(tǒng)講解設計技法為特色,確立起了它在設計史尤其是設計教材史上的經典地位。
不過,在小室解釋“圖案”之前,明治十七年(1884)三月《大日本美術新報》第五號曾發(fā)表過闡釋“圖案”的文章—《裝飾圖按要旨》。明治二十年(1887),東京美術學校設立了以“圖案”為名的系科,接著五年后的明治二十五年(1892),又在東京美術學校的規(guī)章改制中,將“圖案法”定為大學一年級的通識課。規(guī)章明確,該課程講授歷代裝飾樣式與美術工藝圖案制作要點⑥。當時講授“圖案法”的教師是今泉雄作,他還在明治二十六年(1893)應邀在京都市美術學校講授過圖案法課程,并于次年《國華》雜志第57期發(fā)表了文章《圖案法序說》。在《圖案法序說》中,今泉雄作提出了“圖案原理六條”:第一變化之規(guī)矩、第二豐富之規(guī)矩、第三高雅之規(guī)矩、第四真實之規(guī)矩、第五抽象之規(guī)矩、第六大小之規(guī)矩⑦。此外,值得一提的還有明治三十二年(1899)回到日本,作為旅居英國多年的設計師井手馬太郎。井手馬太郎,在明治三十六年(1903)《圖按》(1901年創(chuàng)刊)雜志上發(fā)表的兩篇文章《圖按教授法之我見》(第11期)、《怎樣制作圖按》(第12期)中,將圖案表現(xiàn)形式概括為四種,即幾何式、卷草式、混合式和寫生式⑧。
明治末至大正初出版圖案技法書,是由于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當時有關裝飾圖案構成原理的研究,以及介紹自然紋樣表現(xiàn)方法等方面的書,從歐美源源不斷地被介紹到日本,從而刺激了日本圖案技法類書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與國際美術教育思潮有關,最重要的是繼1900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之后,召開的一次主題為“在普通圖畫教育中導入圖案教育的意義”的萬國圖畫教育會議。受此會議影響,中國和日本及時對本國教育體制作出了規(guī)劃和調整。中國在1903年擬定了以日本學制為藍本的《癸卯學制》⑨,1906年在兩江師范學堂首開圖畫科、手工科。日本在明治三十七年(1904)公布了《圖畫教育調查委員會報告》,規(guī)劃今后的美術教育方向,具體新增了考案畫(甲:圖案;乙:作畫)等課程。之后的明治三十九年(1906)六月、八月,又在東京分別召開了全國中等教育圖畫講習會、全國圖畫教大會。所以,不論小室信藏的《一般圖按法》,還是后來森田洪的《裝飾圖案法》(建筑書院,1910)、島田加矣的《工藝圖案法講義》(興文社,1911)、原貫之助的《新編圖案法》(成美堂書店,1911)等,在各自序言中,均有類似“受文部省或東京府教育委員會委托撰寫”的表述??梢姵霭孢@些設計技法書,都切實地貫徹了當時的教育會議精神。
二
雖然刊行圖案類設計技法書的直接用途是培養(yǎng)相關人才,但在將傳統(tǒng)紋樣與西方設計理念相結合當中,則又蘊含了日本近代的國民意識。因為出版圖案類設計技法書背后真正的意圖,其實在于發(fā)展經濟,也即日本政府希望通過培養(yǎng)圖案人才,提高國內工藝美術水平,使日本產品能夠更好地出口到西方世界。當時,歐洲萬國博覽會是日本工藝美術品通往國際市場的入口,所以日本政府為此不遺余力,想方設法讓參展的美術工藝品能夠贏得國際上的贊賞。而《溫知圖錄》就是從明治八年(1875)到十四年(1881)由博覽會事務局(內務省管轄)及產品畫辦公室(內務省、大藏省、農商務省輪值主管)官員編纂的圖錄,所以圖錄反映的內容,即是日本圖案與“圖案”概念形成的過程。
日本的“圖案”與歐洲的“設計”“美術”有關,然而時異勢殊,三者在概念上的交集與演變關系大體分為三個階段:1550年,意大利藝術史家瓦薩里(Rgio Vasari)在《意大利藝苑名人傳》中使用 “Disegno”一詞,涵括草圖、理念或素描、構圖等多層意思,甚至將其比喻作繪畫、雕塑和建筑共同的父親來表明設計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出發(fā)點和基礎。1560年,佛羅倫薩學院創(chuàng)始人科西莫·德·美第奇 (Cosimo di Giovanni de’Medici)創(chuàng)立 “Accademia del Disegno”學院,在名稱上也是使用“Disegno”一詞。不過,這里“Disegno”的意義,據路德維希(Ludwig)解釋,是因為萊奧納爾多一直想將繪畫,從技能的認知提升到科學思想的高度⑩。1837年,英國公立設計學院(Government School of Design,今 Royal College of Art,簡稱RCA的前身)的名稱采用了英文的“Design”,但學校主旨是培養(yǎng)設計師,而非為培養(yǎng)藝術家。1848年,英國官員亨利·科爾(Henry Cole)創(chuàng)辦雜志《設計與制造學報》(Journal of Design and Manufactures) 時,也 用 了“Design”,但這里的“設計”更多意味著與機器生產的“制造”聯(lián)姻。1851年英國舉辦的“水晶宮博覽會”雖然實際演繹了“設計”的意思,但展品龐雜,設計產品與其他產品難以區(qū)別,故而主辦方特地在水晶宮博覽會《評審委員會報告》(Reports by the Juries)中增加了“設計補充報告”,用來補充說明其反對過度裝飾,倡導功能實用又不失美觀的設計主張?。綜上,或許可以說日本的“圖案”,就是在秉持本國固有傳統(tǒng)的同時,朝向與制造相關的“Design”方面的努力中,逐漸形成了帶有折衷主義特征的“圖案”概念。
日本參與世界博覽會最早可以追溯到1853 年的都柏林博覽會,但那次只是在民間層面上的參與,目的也非為展示產品,所以日本與萬國博覽會的正式官方接觸,一般是從1862 年的第二次倫敦萬國博覽會開始算起。在1867年巴黎博覽會以及1873年維也納萬國博覽會上,“日本趣味”的工藝品風靡歐洲。但是,直到《溫知圖錄》才出現(xiàn)有關圖案的記錄,它們分別是明治九年(1876)費城萬國博覽會、明治十年(1877)第一次國內勸業(yè)博覽會、明治十一年(1878)巴黎萬國博覽會的資料,以及明治十四年(1881)第二次國內勸業(yè)博覽會直至明治十八年(1885)保留下來的,包括圖案草稿在內的《溫知圖錄原稿》八卷。這些與前面以記述物產參展為主的情況不同,是集中反映“極盡工藝之精巧,以揚其名”,以及“歷史進步觀”這一圖案思想與專門定制的系列作品的資料?!稖刂獔D錄》分四輯84帖,每輯對應不同的博覽會,每帖含有若干件的組合,包括《溫知圖錄原稿》在內的全部資料,真實且秩序井然地反映出了由日本主導并參展,從開始、展開、整備以及結束的整個過程。所謂“溫知圖錄”,根據山高信離筆記的記錄,其“溫”的意思,大致與其圖案取材于古代繪畫中某些象征性紋飾有關,即溫故;而“知”的意思,是指在取材于傳統(tǒng)繪畫的同時,又在圖案中增加了新意,即知新??梢姟皽刂?的原義,應該是出自中國的成語“溫故知新”,而古代繪畫則以四條派和南畫風格的繪畫為主。平成六年(1994),收藏這批資料的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全面整理了這批資料,并于平成九年(1997)東京國立博物館開館120周年之際,付梓為《明治設計的誕生—調查研究報告書<溫知圖錄>》,公諸于眾。
收錄在《溫知圖錄》中的圖案,主要是服務于政府殖產興業(yè)?和獎勵出口的政策,以及作為指導生產參展工藝品使用的。這些圖案中的大部分,來自于很早就開始熱衷于勸業(yè)活動的石川縣,具體負責這項工作的工業(yè)實驗場,隸屬于明治九年(1876)成立的金澤博物館。但是,收集圖案這件事,應該是從明治十三年(1880)招聘岸光景到工業(yè)實驗場工作開始的,特別是兩年后的明治十五(1882),工業(yè)實驗場根據岸光景的建議,聘請了納富介次郎與其一起編纂《溫知圖錄》,就越發(fā)的重視圖案了?!稖刂獔D錄》的編纂人員如山高信離、塩田真、中島仰山、野田幽谷、大庭學仙、松尾儀助、新井半十郎、堀田瑞松、若井妝三郎等,他們不僅都是龍池會成員,而且還都是日本內務省、大藏省或農商務省的官員,原因便是因為納富介次郎也是龍池會成員。龍池會是日本美術家協(xié)會的前身,1878年3月由佐野常民、河瀨秀治、九鬼隆一發(fā)起成立,其成立的主旨,就是為了拯救在西洋美術巨大沖擊下日本的傳統(tǒng)美術。所以由龍池會成員主導的圖案便是傳統(tǒng)美術與出口工藝品生產的直接結合,具體的做法就是以繪畫作為手段,通過改進工藝品,促進產品出口,從而帶動傳統(tǒng)美術獲得振興。
《溫知圖錄》的圖案風格,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稱之為繪畫風格的圖案,由畫家繪制,分發(fā)給各地的工匠,作為制作實物時參考使用;另一類稱為技巧主義的圖案,是由制作的工匠繪制作為參考,但往往又是經過畫家修改的圖案;再一類稱為生產地獨立完成的圖案。在這三類圖案畫面上,一般都按有繪制者和審定者的鈐印,審定者寫作“考定”或“考案”,所以“圖案”最初叫“圖按”或“考案”即由此而來(圖7、圖8)。在日本,像這種以圖案為主對外輸出的工藝生產系統(tǒng),最早出現(xiàn)在江戶時代,如18世紀初日本有田生產和中國景德鎮(zhèn)類似的青花風景紋盤。而明治時期不同的是當時圖案,已經發(fā)展成了自成體系的美術工藝的一個生產環(huán)節(jié)。
圖7:繪畫風格的圖案。色繪金彩海龍圖游環(huán)花瓶的實物、圖案及圖案局部,春名繁春制,阿部碧海作繪。高36厘米,寬28.4厘米,石川縣立美術館藏
圖8:陶瓷咖啡茶器七件一套的寫實造型圖稿之一,京都府陶器師干山伝七造
三
一般認為,歷史是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tǒng)的記錄、研究和詮釋。縱觀日本的近代設計史,納富介次郎是無論如何都無法繞開的關鍵人物。目前研究納富介次郎的史料中最重要的,是大正十一年(1922)納富盤一、森山守次編撰的《納富介堂翁事跡》(圖9)和昭和十二年(1937年)畑正吉編撰的《工藝的先行者納富介次郎先生》(圖10)。對于納富介次郎的歷史地位,就像緒方康二在《明治與設計—從維也納萬國博覽會到金澤區(qū)工業(yè)學校的創(chuàng)辦》?一文所指出的,他是日本近代工藝產業(yè)的奠基人。
圖9:納富磐一、森山守次編撰《納富介堂翁事跡》,1922年,非賣品
圖10:畑正吉編撰《工藝的先行者納富介次郎先生》,約1937年,私人藏本
其實,早在安政五年(1858),美、荷、俄、英、法等國先后與日本訂立通商條約以來,日本就逐漸形成以圖案為主進行輸出的工藝生產系統(tǒng)。率先發(fā)展起來的是陶瓷器彩繪業(yè),隨后日本政府通過成立瓷器制造所參與其中。另一方面,就是如前所述,明治期間的政府官員和龍池會成員,通過向各地征集圖案和編纂《溫知圖錄》的形式,在促進工藝出口相結合圖案中融入了美術振興論,而納富介次郎便是這個方面的主要建議者和積極倡導者,他和岸光景不僅是《溫知圖錄》的主要編纂者,而且還是具體指導圖案以及圖案的考定者。納富介次郎在結束《溫知圖錄》編纂工作后,又將其全都精力投入到了與此圖案相關的改進日本的落后工藝,以及推介、普及西洋科學技術當中。納富介次郎是佐野常民的同鄉(xiāng),弘化元年(1844)年出生于佐賀,也許正是遇到了佐野常民,才使他走上了美術與工藝相結合的這條道路(圖11)。
圖11:納富介次郎游歷石川縣時,在金澤的留影,1912年
納富介次郎在文久二年(1862)來到中國上海,因所見所聞,痛感西洋對東洋經濟的侵略,這個經歷也讓他關注起了貿易出口。明治六年(1873),納富介次郎作為維也納萬國博覽會的參展隨行人員來到歐洲,并著重考察了窯業(yè),學習了制瓷的石膏成型方法?;貒院螅麑⒅饕ν渡碛谔沾杉夹g教育,同時也沒有放棄關心出口貿易,不光是指導貿易陶瓷的生產,更是在推廣和普及制陶新技術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許因為納富介次郎生來喜歡繪畫,在他將近三十而立時還去了橫濱學習油畫。明治八年(1875),納富介次郎受雇于費城萬國博覽會事務局,他擔任燒窯部門的審查官時提出圖案繪制和分發(fā)制作的建議,在后來完成世界博覽會的圖案征集和組織展品生產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他本人也身體力行地參與繪制圖案,請工藝家完成實物的制作。自明治二十年(1887)開始,他相繼在石川縣、富山縣、香川縣創(chuàng)辦工業(yè)、工藝學校,致力于扶植、改良當?shù)氐墓に嚠a業(yè)。
但是,明治后期出現(xiàn)的,對圖案的否定觀念,卻是納富介次郎所始料未及的。例如,在《納富介堂翁事跡》刊行前兩年,先后就讀于金澤工業(yè)學校(1887,納富介堂翁創(chuàng)建)和東京工藝美術學校的漆藝家松田權六,從美術學校畢業(yè)后,曾因擅長給漆藝作品畫圖案而贏得社會贊賞,不料美校的大村西崖卻給了他“今后不要再畫圖案”的誠懇建議?。大村西崖在給納富介次郎半身像的題詞“獻身產業(yè)振興,致力于美術工藝”中,也未提及納富介次郎在圖案方面的貢獻。大村西崖給松田權六的建議,應該是希望他發(fā)揮出漆器工藝的才能,但是松田權六雖然在扶持地方漆器產業(yè)方面和納富介次郎做的是同樣的工作,卻一生沒有評價過這位母校創(chuàng)始人納富介次郎,這不免讓人有些唏噓。其實原因在于當時人們特別是工藝家們已經在質疑“圖案”了。其中以領異標新作品而出名的工藝家藤井達吉,他在昭和五年(1930)出版的書中,更是毫不避諱地指出:“制作的根本是圖。讓他人畫圖,自己卻只是完成制作,這樣做,在過去是比較普遍的,居然至今還是這樣!”那樣做的人“與其說是一個人,莫如說是一件工具的好?!?那個時期里,“圖案”確實被當作了妨礙設計創(chuàng)造以及弊多利少的舊習了。不僅松田權六、藤井達吉是這樣,就連陶藝家富本憲吉也說過類似“不應該依葫蘆畫瓢”這樣的話。這些批評,后來成為了工藝獨立精神的開端。
但是反過來,如果站在納富介次郎的立場,那么藤井達吉等人的觀點,其實又有些偏頗了。因為納富介次郎面臨的時局是,政府要求各地落后的工藝生產,能夠快速調整到符合出口產品要求的水平。于是納富介次郎改變了舊的生產體制,把地方產業(yè)當作一個大的工廠,將圖案繪制當作這個大的工廠里的一個部門,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沒有對圖案繪制提出創(chuàng)新要求。原因是那些產品并不是用來表現(xiàn)自我,而是要超越個體和自我,成為國家需要且能夠體現(xiàn)日本文化自信的東西。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納富介次郎的圖案定位,就相當于國家工藝形象的設計了。但是,當隨著工藝產業(yè)化,“美術”與“工藝”逐漸分離,有很高技能的工匠,卻很少會有優(yōu)秀的設計,這件事引起了政府方面的關注,明治二十一年(1888)底,政府公布了勅令第八十五號意匠條例,翌年1月4日又制定出了具體的實施細則,于2月1日實施。值得注意的是,日語中的“意匠”一詞雖然出自漢語,但在明治以前的日本,一般也不太像中國那樣用于繪畫、工藝、文藝等創(chuàng)作相關的領域。放在意匠條例里的“意匠”,其實對譯的是“Design”一詞。且在同一條例里,“意匠”被明確解釋為,包括以織物等工業(yè)上的物品為對象的形狀、紋樣、色彩相關的創(chuàng)新方案的思考。到了20世紀,納富介次郎思想漸漸被人所淡忘。與此同時,原來以扶植傳統(tǒng)工藝來振興地方產業(yè)的政策,也在不久以后到來的快速發(fā)展重工業(yè)的現(xiàn)代化政策面前,顯得無可奈何了。
四
隨著以圖案為主進行輸出的工藝生產體系逐漸被產業(yè)化和重工業(yè)化所取代,原來依靠工藝振興的美術,一方面是本身已經無法適應現(xiàn)代重工業(yè)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是大正以后隨著藝術至上主義思潮的興起,工藝美術整個行業(yè)逐漸邊緣化。對于失去“美術之美”的工藝何去何從的昭和初年,由于“民藝之美的發(fā)現(xiàn)”,在大的社會主流審美意識上,“民藝之美”取代了原來工藝美術領域中的“美術之美”。為此,人們對工藝的發(fā)展方向有了重新定位,對于其存在價值也有了新的認同基礎。
眾所周知,日本民藝運動的創(chuàng)始人柳宗悅是一位思想家,美術評論家,明治二十二年(1889)3月21日,作為柳楢悅和勝子的第三個兒子出生于東京。1910年,從學習院畢業(yè)后,與武者小路實篤、志賀直哉、有島武郎、郡虎彥一起創(chuàng)辦《白樺》雜志,同年9月入東京大學文科大學哲學學科專攻心理學。1913年畢業(yè),征兵不合格留在東京并于翌年同中島兼子結婚,遷居到我孫子市,并在那里見到淺川伯教帶來的朝鮮白瓷,以此為肇端,在26歲時即大正四年(1915)立志研究神秘的學問,其后開始研究基督教思想和禪宗。大正五年(1916)秋,到朝鮮和中國作短期旅行,大正九年(1920)春再去朝鮮,訪問朝鮮留學生南宮壁柳邸。次年發(fā)表首篇關于陶瓷器的文章《陶瓷器之美》,從此走上探索民藝美的道路。大正十四年(1925)與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一起,創(chuàng)造了所謂民眾的工藝即“民藝”一詞,大正十五年同時也是昭和元年(1926)寫出了《建立日本民藝美術館意趣書》一文。就像后來水尾比呂志在《柳宗悅評傳》中指出的,昭和二年(1927)由工政會出版部刊行,民藝叢書第一篇《雜器之美》是民藝運動真正的引擎,而土田真紀則將其稱為是近代日本設計史書籍中,大放異彩的一卷(圖12、圖13)。?
圖12:日本民藝美術館《雜器之美》,1927年
圖13:《雜器之美》中的彩色插圖
《雜器之美》在版權頁登記的印刷日期是昭和二年六月十五日,刊行日期是同月二十日。其實同年6月22日至26日,在東京銀座鳩居堂舉行的“日本民藝品展覽會”上,就已經擺放著《雜器之美》,可見這本書與以展覽會為嚆引的啟蒙活動是同步進行的。展覽會主辦者,即出版《雜器之美》的責任機構日本民藝美術館?,F(xiàn)今位于東京目黑區(qū)駒場4-3-33號,因為初建日期是昭和十一年(1936),所以《雜器之美》刊行時,還沒有民藝美術館建筑。一般認為,民藝運動肇始于昭和二年四月,所以昭和元年完成的《建立日本民藝美術館意趣書》可以理解為吹響民藝運動的號角。不過,有意思的是撰寫這份倡議書的初衷其實是向公眾募集資金,因為隨著收藏的民藝物件越來越多,就有了建立公共美術館的想法。后來,在編輯《雜器之美》時,將倡議書作為主辦方持續(xù)募集資金的通告附在了卷末。
雖然日本的民藝運動,是以柳宗悅、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三人為中心開展起來的,但是創(chuàng)造出“民藝”一詞的,除了上述三位以外,還必須加上一起在倡議書上署名的富本憲吉,所以 “民藝”一詞的所有權,照理屬于他們四個人。其中,濱田莊司畢業(yè)于東京高等工業(yè)學校窯業(yè)科學系,大正九年(1920),他和巴納德·理奇(Bernard Leach)一起,定居英國圣艾夫斯學習制陶。大正十三年(1924)回國,在京都結識了工業(yè)學校時的校友河井寬次郎。河井寬次郎后來成為京都陶瓷試驗室的技術員,一直在五條坂從事制陶。但在此前的大正十一年(1922)至大正十二年(1923),濱田莊司在東京與大阪的高島屋舉辦過個展。大概就是這個時候,通過留居在河井寬次郎家中的濱田莊司的介紹,河井寬次郎結識了因關東大地震而移居到京都的柳宗悅。之后,因為他們三個人對“雜器之美”有著共同興趣,所以經常聚在一起。另外一位是最年長的富本憲吉,他從昭和四十三年(1910)起,就與理奇合作燒制陶器,從樂燒到本燒,還有瓷器等,是主張在工藝領域獨立創(chuàng)作的先驅者,同時他們又都是柳宗悅等人主辦的《白樺》的熱心讀者。柳宗悅非常支持富本憲吉、理奇的陶藝創(chuàng)作,同時也對手工藝表現(xiàn)出了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如前所述,他在民藝運動開始之前就已經在收集民間的工藝品。大正十三年(1924)四月,柳宗悅與淺川伯教、巧兄弟一起,在位于現(xiàn)今首爾景福宮的緝敬堂,建立了朝鮮民族美術館。
在《雜器之美》上發(fā)表的23件藏品,以及其文中提到的船簞笥、墨壺、漆繪皿、黃銅燭臺,美濃、瀨戶、丹波、有田碗等器皿,都是江戶到明治時期的平民生活用具。當時,柳宗悅、河井寬次郎、濱田莊司三個人雖才認識不久,但已經常結伴去京都的弘法市、天神市淘這些器物。在尋訪過程中,他們又在市集上遇見不少被價廉物美的“下手物”所吸引的同道。因為共同的興趣,保持著長期聯(lián)系。在這期間,又加入本來就認識的富本憲吉,以及其他一些年輕人,如石丸重治、青山二郎、黑田辰秋、青田五良等,從而推動了日本以“雜器之美”作為追求目標的民藝運動。
《雜器之美》刊行的1927年前后,正是日本重工業(yè)興起之時,原來依靠工藝振興的美術,不僅不再適應工藝的產業(yè)化發(fā)展,而且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的人開始崇尚藝術至上主義,所以表現(xiàn)出了美術與工藝分離的傾向,傳統(tǒng)工藝面臨著失去“美”的支撐。此時出現(xiàn)的民藝之美剛好作為原來“美術”的替代物,重新定位美術工藝,使傳統(tǒng)工藝產生了新的認同感。而此時從西方傳入的藝術與手工藝運動思想,包括鄉(xiāng)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和民俗藝術(Folk Art)?等觀念,從拉斯金、莫里斯到1930年代前后的包豪斯,也都在從不同立場,反思工業(yè)革命后的機械生產,強調手工藝的重要性,將民間藝人制作的,帶有地方特色和獨特造型的元素,吸收到設計作品當中。其實,早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前后,富本憲吉、理奇等,就已經注意到了保留在民間的工藝的獨特性,只不過當時他們將這些東西稱作“民間藝術”和“農民藝術”。所以,20世紀初的20年,其實是日本近代設計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再生期。
《雜器之美》由七篇文章結集而成。這七篇文章分別是柳宗悅的《下手物之美》,石丸重治的《關于下手物和上手物》?,濱田莊司的《真正的美》,青田五良的《蒐集下手物的樂趣》,富本憲吉的《陶片集》,能勢克男的《工藝之美與社會》,河井寬次郎的《產生于陶器的心》。在《雜器之美》的序言中,盡管已經說明,“雜器”是指“民間使用的雜具”,但是在文章中采用的大都是它的同義詞“下手物”和“民藝”,后者一直沿用至今。因此,現(xiàn)今所謂的“民藝之美”,最初就是《雜器之美》闡明的主題思想。然而在近代日本設計中,“民藝之美”究竟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地位?當初在《雜器之美》上發(fā)表的文章,現(xiàn)在讀來,仍然讓人感到意味深長。
最后,讓我們重新回到前面的題目上來,以日文著作為例的書物學視角,相較于豐富的近代學術文獻和話題本身雖是江皋拾翠而已,但重要的是,它將明治以來日本使用的這些術語,包括“圖案”“工藝美術”“Design”“意匠”“民藝”等詞匯所構成的內在邏輯或者語言范式,即日本現(xiàn)代設計的近代學術脈絡,從產生、形成、轉譯的過程,及其背后隱藏了社會、經濟、政治,包括審美、觀念、批評之間的內在矛盾與和解有跡可循。請注意,像這樣的一種以書為介質勾連相關事物,而不限于書本身或書中部分內容引用,來側重于社會事實與同時代書籍內容之間互讓關系的書物學,是本文區(qū)別于已有的文獻學、古物學、名物學方法的新嘗試。也正因為如此,目前的問題是,“書物學”無法找到相對應的英文,或以為可用Bibliographical,或說包含Bibliology的意思,還有Bibliography或拼音shuwu xue等,然而這些終究又都不是非常剴切。這就又不得不返回到聯(lián)系本文內容和形式的關系認知以及語言系統(tǒng)上來,就像日本近代學術史生成的上述那些術語,這里采用Bibliographical-material study這個形式,仿佛更能說明本文要表達的觀點。
注釋:
①《美國造紙業(yè)之一大發(fā)明一大改良》(錄紐約領事夏偕復報告),《申報》1907年3月28日,第12187號,第9版。如“現(xiàn)方有人繪畫圖案造魚雷艇之用火酒引力機者,日后火酒供給增多,美之魚雷艇或將冠軼一時乎”中的使用的“圖案”。
② 吳夢非:《圖案講話》,《美育》,1920年第3期?!睹烙冯s志,中華美育會會刊,1920年4月20日創(chuàng)刊,是中國第一本美育學術刊物。
③ 金子清次:《基本図案學》,共立社,昭和9年(1934)。金子清次,出生年月不詳,曾任神奈川縣立工業(yè)學校圖案系主任。另外于昭和11年(1936)著《日本工蕓沿革史》,昭年17年(1942)著《基礎図案実習》。
④ 小室信藏:《一般図按法》,丸善株式會社,明治四十二年(1909),第1頁。
⑤ 小室秀峨(小室信藏):《通俗圖案法》,《圖按》第十八號,第28頁。
⑥ 東京美術學校:《東京美術學校規(guī)則》,明治二十五年(1892),第3頁。“圖案法”是在繪畫科、雕刻科、美術工藝科與雕金科、鑄金科、蒔繪科一年級中均有開設的課程,區(qū)別于繪畫課和用器畫法課程。
⑦ 今泉雄作:《圖案法序說》,《國華》第五十七號,明治二十七年(1894),第168頁。
⑧ 井手馬太郎:《圖案教授私見》,日本圖案協(xié)會編輯:《圖按》第拾壹號,明治三十六年(1903),第1-5頁;《圖案教授私見》,《圖按とは如何なるものてあるか》第拾貳號,第5-10頁。
⑨ 中國早期有壬寅學制、癸卯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及壬戌學制四大學制。壬寅學制是我國第一次規(guī)定要實行義務教育的學制,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統(tǒng)的學校制度和由國家正式頒布的學制系統(tǒng)。頒布有《欽定學堂章程》,但未實施。癸卯學制是“我國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制,學制的典型特征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并且還頒布有《奏定學堂章程》。光緒二十九年(癸卯年,1903)擬定,光緒三十年(1904)頒布執(zhí)行。癸卯學制要求中小學堂開設圖畫手工科:“練成可應實用之技能,并令其心思于精細,助其愉悅”?!傲晥D畫者,當就實物模型圖譜,教自在畫,俾得練習意匠,兼講器用之大要,以備他日繪畫地圖、機器圖及講求各項實業(yè)之初基?!比勺庸锍髮W制是我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學制,學制廢除了讀經講經課,充實了自然科學知識,第一次規(guī)定了男女可以同校。壬子年1912年制訂,癸丑年1913年實施。壬戌學制與前三個學制都以日本學制為藍本不同,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來制定,實行“六三三制”。這是我國早期學制中實行時間最長(1922~1951)的學制,是我國首個兼顧升學和就業(yè)的學制。
⑩ 據路德維?!端囆g史原始資料》第18卷第4節(jié)。轉引自(德)N.佩夫斯納著,陳平譯:《美術學院的歷史》,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年,第33頁?!叭R奧納爾多主要致力于將繪畫從一種用工技能提升為科學。他所要揭示的是‘繪畫的科學原理’(‘principio della scientia della pittura’)。他贊頌繪畫藝術是‘華美與獨一無二的’(‘pretiosa e Unica’),是‘獻給上帝的祭品’(‘parente d’Iddio)因為它是‘設計的’(‘disegno’)藝術,沒有‘設計’,科學便不能存在?!辈贿^,這里的“繪畫的科學原理”應該說與藝術的美學觀有相通之處。在將近古典末期時,老菲洛斯拉特(Philostratus)把詩、音樂、繪畫和雕刻的藝術從工藝當中區(qū)分開來,并把它們歸入“科學”作為智慧的表現(xiàn)形式,但這種區(qū)分在中世紀失傳了。(引自《藝術發(fā)展史》)
? Reports by the Juries on the Subjects in the Thirty Classes into Which the Exhibition was Divided,London:Printed for Royal Commission by William Clowes& Sons Stamford Street and Charing Cross,1852,pp.708-749.
? 殖產興業(yè),明治前期,由日本政府推行的扶植資本主義的政策。以富國強兵為目標,以軍事工業(yè)、官營工業(yè)為核心,引進歐美的生產技術和制度,推動工業(yè)迅速發(fā)展。
? 緒方康二:《明治とデザインーウィーン萬國博覧會から金沢區(qū)工業(yè)學校の創(chuàng)設まで》,《デザイン理論》第十二號,意匠學會,1973年。
? 山崎逹文:《近代工蕓產業(yè)指導者としての納富介次郎》,森仁史監(jiān)修:《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1),ゆまき書房,2007年,第358頁。轉引自:《うるしの話》,巖波新書,1964∕巖波文庫,2001年。
? 藤井達吉:《美術工蕓の手ほどき》,博文館,1930年。森仁史監(jiān)修:《近代日本のデザイン》(1)引,第358頁。
? 土田眞紀:《‘下手もの’と近代デザイン》,森史仁監(jiān)修:《雜器の美,民蕓叢書一篇》,ゆまに書房,2013年,第215頁。
? Vernacular Architecture,鄉(xiāng)土的、風土的和民間的建筑形式,是人類長期探索居住空間的智慧結晶,雖然往往沒有建筑師留名,卻都是根據生活需要而就地取材,強調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生態(tài)上具有自發(fā)的可持續(xù)性建筑。
? Folk Art,準確的原生詞應該指的是Folklore。1846年,威廉·湯姆斯(Willian Thoms)以安布羅斯·默頓(Ambrose Merton)的筆名,給《雅典娜神廟》(The Athenacum)雜志寫了一封信,信中建議用一個挺不錯的撒克遜語合成詞,民俗(Folklore),即“民眾的知識”來表示更為恰當,來取代原來像“民間古俗”“通俗文學”這樣的術語。湯姆斯原來對民俗概念和性質的界定內容,如風俗、習慣、儀典、迷信、歌謠、寓言等。原載《雅典娜神廟》第982期(1846年8月22日),第863-863頁。關于對湯姆斯界定民俗范圍所產生的影響評價,以鄧肯·埃母里奇(Duncan Emrich)的文章《“民俗”:威廉·約翰·湯姆斯》為代表,載《加利福尼亞民俗學季刊》1946年第5卷,第355-374頁。不過,關于各種民俗資料的收集則早在民俗這一詞提出之前就已經開始,如1813年刊行的格林兄弟《家庭故事集》。
? 下手物和上手物很難翻譯。一般來說,上手物是指精致的貴重工藝,下手物是指一般人棄之不惜而好事者視之可貴的東西。在一些中譯本中,也有將將“下手物”這類工藝譯作“精貨”,盡管詞義沒有錯,卻并不符合語境,故而這里保留日文中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