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菁
大數據時代,媒體的形態(tài)越來越豐富,信息量和知識總量空前膨脹,然而,我們的耐心卻越來越少了。從博客到微博,從公眾號文章到網絡段子、短視頻,當習慣了咀嚼愈發(fā)簡短的二手信息,在信息海洋里貪婪地搜索下一個精神爆點,我們已經很難沉下心來讀一本完整的書。青少年正處在三觀形成和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階段,讓青少年學會“整本書閱讀”,特別是“整本經典閱讀”,是當下人文教育的迫切要求。
“今天如何讀經典”系列叢書主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勇和李春雨認為,經典閱讀要將文學與人生結合,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將閱讀與學習結合,明確“讀什么”“為什么讀”和“怎么讀”。叢書以魯迅、朱自清、汪曾祺和史鐵生這四位被納入中小學教材的現當代中國作家為主角,挖掘經典作品背后的故事,尋找文學大師在當今時代的價值和意義。
碎片化時代下的經典閱讀
《教育家》:隨著社交媒體的發(fā)展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人們越來越多地依靠碎片化的閱讀來獲取信息,您怎樣看待這種現象?
劉勇: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不可遏制的趨勢,但手機閱讀永遠不可能取代紙質書閱讀。很多人對碎片化閱讀的認識存在一個誤區(qū),就是認為“讀了總比不讀好”,但事實上“讀錯的東西還不如不讀”。
碎片化閱讀不僅僅在閱讀的形式上與傳統(tǒng)紙質書閱讀不同,內容也有很大差別。一本紙質書盡管不可能一個錯字都沒有,但從寫作、交稿、一校、二校、三校、總編審核,再到交給作者校對,對書稿質量的把控十分嚴格。一本書想要合格出版,它的錯字率要在萬分之一以下;想要獲獎,錯字率要控制在八萬分之一到四萬分之一。因此,一本實體書出現錯誤的概率是相對較小的。
而手機、網絡上碎片化的閱讀內容隨意性很大,不僅容易出現錯字和語病,內容也常常有很多錯誤,張冠李戴,文字與圖片不匹配的現象更是司空見慣。碎片化的閱讀就好比吃快餐,快餐的味道是不錯,可以飽腹,也有一定營養(yǎng),但人不能總依賴快餐。吃一道精致的、營養(yǎng)均衡的正餐與吃快餐有很大差別。
《教育家》:當青少年難以避免地在網絡上以碎片化閱讀的形式接觸經典作品和作家,您認為這會對青少年的閱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身處碎片化時代,我們應該怎樣閱讀經典?
劉勇:零碎的閱讀讓人難以集中精力思考問題,無法進入深刻的情境。不少專家都曾批評過碎片化閱讀,北京大學教授彭小瑜曾說過:“如果我現在主編一份文學刊物,我愿意做的第一件事是批評碎片化、快餐化的網絡文字和文學。網絡媒體的現狀讓我覺得,那里還不能夠產生我們可以流傳給后人的厚重和正面的文化遺產。”
碎片化閱讀最可怕的影響是讓人失去耐心,對文字失去耐心,對思考失去耐心。網絡平臺發(fā)布的文章普遍篇幅不長,因為網絡平臺更加追求點擊率,篇幅過長的話讀者就沒有耐心看下去,影響文章流量轉化。這就使得讀者習慣了簡短的文字,而難以適應鴻篇巨制,所以僅僅是閱讀一本完整的書都變得相當困難。當然,有時候簡短的篇幅也可以蘊含深刻的思想,但大多數網絡文章表述的內容和思想還停留在比較淺顯的層面。長此以往,就會給深度閱讀造成障礙,讓人無法走向獨立與深入的思考。
李春雨:面對信息時代,關鍵是如何利用好碎片化。碎片化閱讀并非一無是處,在某些情境下,碎片化閱讀能夠不停地鏈接知識,活躍思路。在課程學習中,碎片化內容篇幅短小,閱讀省時,能夠更加便利地鏈接到相關知識點,帶動青少年的豐富聯(lián)想,對于課堂效率的提升是有好處的。既然碎片化閱讀已經成為當下的流行趨勢,一時之間無法徹底扭轉,那么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因勢利導,一方面利用碎片化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逐步培養(yǎng)青少年深度閱讀的習慣。
閱讀可以碎片化,但思考不能碎片化。知識的獲取可以是零星的、見縫插針的,但對知識的整合、對閱讀的感悟和體驗應該是深刻的、系統(tǒng)的。在這一過程中,經典閱讀可以成為從碎片化到整體化的重要媒介。閱讀一部再長的經典作品,都需要分解為一字、一句、一段,我們可以利用打碎的時間閱讀一部完整作品中的某幾個篇章,閱讀對這些篇章中知識點的分析和解讀,分篇章地完成對整本書的經典閱讀,在碎片化的時間中拼接起完整的文本。
今天如何讀“經典”
《教育家》:市面上的書魚龍混雜,各種“經典好書”榜單層出不窮,學生、家長選書無所適從,您認為什么樣的書是“經典”?
劉勇:我很少給學生開列書單,對經典的選取應該有自己的標準和判斷。我認為經典有三種類型,一種是永恒的經典,一種是時代的經典,一種則是兼而有之的經典。永恒的經典是穿越時空的,這些作品探尋生命本質,直達人性深處。時代的經典在特定的時代能產生特定的效應,在當時為時代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隨著新的時代風潮的涌起,人們漸漸失去了理解這些時代經典的環(huán)境。例如1933年《家》的問世讓巴金在文壇聲名鵲起,很多人都是受到《家》的影響走向社會,甚至走上革命道路的。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變化,《家》里那些人與事離我們漸行漸遠,當時的震撼力也逐漸淡去。
還有的經典,既能在特定的時代產生特定的效應,又能夠穿越時代,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拔逅摹毙挛膶W作家最注重創(chuàng)新,同時又最注重傳承;最強調立本,又最強調開放;最渴求自由,又最勇于承擔責任;最深刻地批判社會,又最無情地解剖自己;最尖銳地揭露人性的丑惡,又深情地關注著人類命運的發(fā)展。他們的作品既是特定社會的產物,也是人生心血的凝聚。
《教育家》:經典常讀常新,對您來說,重讀經典有什么新的啟示?而對于那些初次閱讀的讀者,又有什么特別需要注意?
劉勇:經典是作者與自身的對話,是作者與讀者的對話,是讀者與自己的對話,也是作品與時代的對話。同一部經典作品在不同時代得到的評價是不同的,在今天重讀現當代文學的某些經典作品,會有很多新的體悟,這些體悟不可避免地受到當下時代主題與文化需求的影響。
經典作品像年輪,也像巖石層,時代的更替會帶來層層疊疊的累積。對于初次閱讀的讀者,應盡可能地理解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只有抓住最初的那層含義,才能更為豐富、立體地掌握經典的全貌。
《教育家》:您認為導讀性質的書籍,應該在閱讀原著之前先讀,還是作為閱讀后的補充讀物?
李春雨:不見得一定要先讀還是后讀。對于一部電影而言,先看影評還是先看電影,感覺是完全不同的,對于作家和作品而言也是如此。通過閱讀導讀性質的書目,先對經典作家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再去閱讀經典作品,和讀完經典作品再來讀導讀書籍,感受是不一樣的。我想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導讀還是書評,都不可能替代對經典作品本身的閱讀。經典作品需要每個人的親身閱讀,只有真正地深入原典,才能有最為真實、深刻的體會。當讀者讀過經典作品之后再去看導讀作品,然后反復地閱讀、品味原作,既與經典作家對話,又與作品對話,也與其他作者對話,收獲會更加豐富。
《教育家》:新課改提倡“整本書閱讀”,關于整本書閱讀“怎么讀”,您有什么建議嗎?
李春雨:當下的語文課本多對經典進行節(jié)選,這種閱讀是殘缺不全的,是存有遺憾的。新課改提倡“整本書閱讀”針對的正是當下中小學生閱讀的新情況、新形勢。現在的中小學生面臨更多的課業(yè)負擔和網絡誘惑,難以靜下心來讀一本書。在這一背景下,我們編寫這套書的目的就是要吸引青少年讀者關注整本書,不僅關注作品,還要關注作家的人生經歷。
我認為,提倡“整本書閱讀”首先是要認識到閱讀的價值和意義,不要為了應試去片段化地閱讀甚至背誦名家名句,要發(fā)自內心地愿意讀,相信閱讀是自我提升的必經之路。
第二,要有耐心和恒心。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曾經對近3000名讀者做過調研,得出一個“死活讀不下去排行榜”:《紅樓夢》高居榜首,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盡數在列,《百年孤獨》《追憶似水年華》《尤利西斯》《瓦爾登湖》等世界名著也都赫然處在前10名。而專家給出的“藥方”則驚人的一致,那就是:唯有一字一句讀下去!讀書沒有捷徑,堅持才是真諦。
第三,要學會與經典對話。閱讀經典是讀者與作者的對話,歸根到底,是讀者用自己的思想去理解作品。讀不懂像《戰(zhàn)爭與和平》那樣的作品,不是經典作品不夠好,只能說明一般讀者還缺乏與之相交流、相碰撞的生活廣度與思想深度,缺乏應有的知識結構和生活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