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惠慧
自我管理十分重要,是人們調(diào)整生活、適應社會的必要能力之一?!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指出:“教師要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引導幼兒學習自我管理。”對幼兒來說,時間管理能力是其終生良好習慣形成的基礎,直接影響其學習品質(zhì)的養(yǎng)成。能合理地安排時間能讓幼兒更好地幼小銜接,讓幼兒升入小學后能科學有效地安排活動、保證學習與生活正常有序進行。本文闡述教師如何在家園共育模式下,提升大班幼兒的時間管理能力。
(一)例一
“老師,你好!我家寶寶每天起床真是一個大問題。以前上學時候我每天7點鐘叫醒他,他能立即起床。現(xiàn)在孩子放假在家,我7點40分喊他,他到8點多還賴在床上。雖說目前不上學,但是看著他這樣散漫,我的心里很著急??!”
(二)例二
“孩子在家吃飯很磨蹭,盡管我在一旁督導,但他似乎一點也不著急。我也曾‘威脅過他,說時間過了,就會拿走你的飯。他聽了之后,開始會大口地吃,但后來又不為所動。為此,我常對他大動肝火,但是效果不佳,不知道該怎么樣?”
(三)例三
“老師,您好!有時候我在家做家務,會給孩子看看動畫片,但他一看動畫片就不肯停下。我引導他多學習,比如閱讀,但是他總要拖好久才肯坐下來看書。孩子馬上就要上小學了,還這么懶散,我很焦慮憂心了?!?/p>
以上舉例反映了一些幼兒時間管理能力弱,沒有形成規(guī)律的作息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上學時,幼兒能依據(jù)園內(nèi)的作息時間表,在集體生活中通過教師的耐心引導,他們基本能按時完成相應的任務。放假居家時,部分幼兒缺乏一定的自律性,時間管理的能力不足。在家庭環(huán)境中,幼兒無法掌握時間與活動之間的平衡,做事不知輕重緩急,一拖再拖。
部分家長平時管得多,增加了幼兒的惰性,讓其形成了依賴心理。比如例一中的家長,凡事有人在背后催,幼兒不用動腦筋,做事反而不著急。部分家長陪孩子較少,不太關(guān)注幼兒的成長,不考慮幼兒的實際情況,一味對其高要求。比如例二中的家長,她習慣暴力溝通。時間一長,幼兒出于自我保護,對家長的呵斥選擇性忽視。還有部分家長不知道如何正確引導幼兒。比如例三中的家長,她不會引導幼兒合理地安排一日活動。為了讓幼兒安靜下來方便自己做家務,她就讓幼兒看動畫片,對幼兒的認識不到位。
那么,教師如何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時間管理意識,提高幼兒的時間管理能力呢?筆者結(jié)合自身的實踐經(jīng)驗,有以下建議。
(一)強化幼兒對時間的認識
通過幼兒每日自主簽到,筆者發(fā)現(xiàn)大班幼兒已經(jīng)能精準地認識時間。一些幼兒能看懂電子鐘,最簡單明了的數(shù)字讓孩子知道了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幾秒。但電子鐘的缺點是不能讓幼兒感受到時間的走動,從而進一步感知時間的流逝。另一些幼兒能力稍強,能認識機械鐘,大致可以看懂時針的指向,但不太清楚分針的指向數(shù)字。
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機械鐘,首先,引導孩子仔細觀察時鐘的三根指針。幼兒會發(fā)現(xiàn)三根指針的粗細、長短和走速是不一樣的。其次,教師進一步講解,讓幼兒逐步明白時針是最短且走得最慢的一根,單位最大;分針是中等長度且走得不快不慢,單位中等;秒針是最長且走得最快的一根,單位最小。最后,教師讓幼兒撥動指針,觀察三根針轉(zhuǎn)動后產(chǎn)生的變化。幼兒會發(fā)現(xiàn)秒針轉(zhuǎn)一圈,分針動一格,則為一分鐘;分針轉(zhuǎn)一圈,時針動一格則為一小時。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孩子認識整點和半點。
(二)增強對時間的體驗
在這一步驟中,教師必須思考如何幫助幼兒將已有的零星經(jīng)驗進行梳理與提取,將日?;顒优c時間有機地整合,促使幼兒初步理解時間的順序以及其他特性,引導幼兒感受時間的長短和快慢。
教師可以讓幼兒思考五分鐘有多久,五分鐘內(nèi)自己可以做哪些事等問題。教師給孩子準備一個五分鐘的鬧鈴,請孩子做一件事情,如繪畫、游戲等,看看在五分鐘內(nèi)幼兒做事的進度,進而讓幼兒感知時間長短與自己做事速度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增強其對時間的體驗。
(三)嘗試對時間的掌握
教師可以在不同的活動中融入時間管理教育?!?~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鼓勵和引導幼兒學習做簡單的計劃和記錄?!庇變嚎梢詾樽约旱囊蝗栈顒釉O定時間,并嘗試主動遵守計劃。
教師可以明確假期時間,讓幼兒在紙質(zhì)日歷上標注出放假的起止時間,讓幼兒直觀感知時間的長短。教師可以和幼兒探討假期中他們每日可做之事,例如穿衣疊被、自主盥洗、用餐等,或者參與跳繩、玩球、跑步等運動,開展閱讀、繪畫、數(shù)字游戲等學習,進行角色扮演、玩具等游戲,或是有節(jié)制地看動畫片、和家長一起外出看看風景等。幼兒可以將這些活動和一日作息結(jié)合,制定一份個性化的清單。幼兒家長可參考幼兒園的一日作息,第一天協(xié)助幼兒繪制明日清單,第二天,家長可依據(jù)清單來引導幼兒完成計劃任務。
番茄工作法由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創(chuàng)立,強調(diào)一次只做一件事,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時間管理方法。番茄工作法分為今日待辦表格、活動清單表格和記錄表格三部分,以此引導使用者合理安排時間,有效完成任務。
活動清單設計后,幼兒是否執(zhí)行、執(zhí)行程度如何,還需驗證與反饋。因此,教師在引導幼兒設計一日清單時要明晰“計劃”“是否完成”和“完成情況”三部分。如表1。
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一日清單上的事情按用時長短和緊急程度重新梳理,建議家長下班后根據(jù)完成情況檢驗幼兒做事的完成度,填寫回饋,評估幼兒的執(zhí)行情況。番茄工作法多用于企事業(yè)工作人員,筆者建議根據(jù)大班幼兒注意力集中時間大致為30分鐘的年齡特點,把番茄時間調(diào)整為30分鐘,這樣可以更微觀地觀察幼兒對時間的控制程度。
例如,教師設定一個30分鐘的午餐番茄時間,對幼兒強化30分鐘的時間概念,用游戲挑戰(zhàn)的方式引導幼兒按時完成任務。事急從權(quán),教師可以按事情的輕重緩急讓幼兒說一說一天當中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著急做,哪些事情可以緩一緩,引導幼兒明白先處理重要的事情。
教師可以讓幼兒將自己當下隨性完成的事件進行記錄,如早上幾點起床、午餐用時多久、學習用時和運動用時多久等。家長與幼兒一起分析記錄分析,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一日時間都花在哪些環(huán)節(jié),對比隨性做事和有計劃做事的效率,讓其感受有條不紊地做事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從而提高幼兒時間管理的意識。
教師可以講述相關(guān)的故事引導幼兒感知安排時間的重要性,如《龜兔賽跑》,可以倡導家長和幼兒一起閱讀,豐富幼兒的居家活動,拓寬幼兒的閱讀面,增進親子互動,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受時間管理的重要性。
當幼兒完成每日清單時,教師要提醒家長及時肯定幼兒的表現(xiàn),做其時間管理的助手,而不是監(jiān)督者。家長要帶幼兒一起總結(jié)時間規(guī)劃的正確方式,引導幼兒進一步體驗自我管理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孩子自我探索、珍惜時間的內(nèi)在動力。教師要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引導家長掌握科學的育兒方式。
(作者單位:蘇州工業(yè)園區(qū)翰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