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躍輝
一
按照我原來的備課習慣,教《我的叔叔于勒》一定會“自然而然”地采用“概括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賞析重點語句——概括小說主旨”的流程。這似乎成為小說教學的“集體無意識”,而學生最終獲得的是關于“三要素”的文體知識。我在閱讀了施良方教授的《課程理論》《教學理論》以及其他教授的課程與教學理論著作之后,閱讀了王榮生教授、孫紹振教授以及肖培東老師等專家和教師的理論著作與實踐案例之后,對過去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流程產(chǎn)生了疑問。在我看來,備課的第一步應該是裸讀,即不帶任何成見、不參考任何輔助材料的情況下,直接與教材文本進行“第一重對話”,讀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來。
于是,我翻到了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材九年級上冊第71頁,對文本進行了一次“直尋”與“現(xiàn)量”。裸讀了三遍之后,還真讀出很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例如:為什么全家人星期日到海邊棧橋散步要“衣冠整齊”?假如于勒叔叔沒有占用“我”父親的財產(chǎn),“我”家的貧窮面貌能改變嗎?為什么全家人對于勒那封漏洞百出的信深信不疑呢?看中二姐的青年真的是因為看了于勒叔叔的信之后才決定求婚的嗎?作者為何要安排家人在哲爾賽島的輪船上遇到于勒?于勒知道欠了兄嫂的錢而且不愿意回到我們身邊,這不正說明于勒是有羞恥感的嗎?為什么船長和家人原來對于勒的稱呼都是“流氓”?“我”去付錢時先寫“看了看他的手”再寫“又看了看他的臉”,為什么不直接寫“我看了看他的手和臉”?小說寫的是“我小時候”的事情,現(xiàn)在的“我”怎么樣了呢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嘗試進行了回答。當然,菲利普夫婦對于勒稱呼的變化、“我”家的基本經(jīng)濟狀況、小說對資本主義社會金錢異化的批判等,也在閱讀感悟與思考的范圍之內。
很多教師認為自己根本不用解讀文本,因為統(tǒng)編教材配套的教參質量很高,參考書上有現(xiàn)成的課文分析,自己只需要將教參的理解教給學生就行。當然,也有一部分教師意識到自主解讀文本的重要性,但苦于“手無寸鐵”,缺少解讀的方法與理論,面對文本只能是“望洋興嘆”??偨Y起來就是,教師要么是缺少“解讀意識”,要么是缺乏“解讀能力”,更多的是兩者皆無。教師對文本沒有真實的感知,學生自然與文本有了一層隔膜,這就導致學生理解文本只能停留在一些抽象的概念、手法上。這種不良現(xiàn)象值得警惕!
裸讀很重要,但自己的視野畢竟是局限的,因此參考大學教授、優(yōu)秀教師等專家對課文的解讀很有必要。一線教師要善于通過學術網(wǎng)站例如中國知網(wǎng)等,查找前人的文本解讀、教學設計、課堂觀察與思考等方面的論文,發(fā)現(xiàn)他人研究與教學的長處,并轉化為自己的教學實踐。我在讀完《我的叔叔于勒》后,先閱讀了錢理群、孫紹振、王富仁三位教授合著的《解讀語文》一書,王富仁教授的《怎樣感受人?怎樣感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錢理群教授的《略說〈我的叔叔于勒〉》、孫紹振教授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人稱視覺》三篇論文,解決了不少此前裸讀的疑惑,還解讀出很多以前從未想到過的內容。隨后,我又在中國知網(wǎng)查到了數(shù)十篇同行的解讀文章、教學設計與教學實錄,一一研讀。有的論文打破了“資本主義金錢關系”這一傳統(tǒng)的理解框架,從人性的角度分析課文;有的論文借用了敘事學理論,從敘述者、敘述視角等角度解讀課文;有的論文辨析菲利普、船長的形象;還有的論文挖掘人物的表情、語言、動作,引導學生思考“于勒有沒有認出兄嫂一家”的問題等等。
“裸讀—參考名家解讀—參考同行解讀—參考教參解讀”的流程,已經(jīng)成為備課的基本模式。當然,這樣的備課已經(jīng)是“研究性備課”了,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這樣的備課是扎實的,不僅可以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對個人的專業(yè)成長也是極有益處的。
二
僅僅有了對課文的解讀還不夠,備課的第二步是要在文本解讀的基礎上確定教學內容。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往往認為一節(jié)課的內容就是“教完課文”,后隨著專業(yè)閱讀的開展,我逐漸認識到“教課文”和“教語文”的區(qū)別,于是便有了“教學內容”即教學什么的意識。以前,面對一篇課文,心里老是想著“怎么講這篇文章”,現(xiàn)在則想的是“這篇文章究竟要教什么內容”。最初的認識,是將教學內容等同于“語文知識”,比如各種文體知識、修辭知識等等。不過隨著專業(yè)閱讀的逐漸深入,我意識到“教學內容”與“語文知識”的關系,開始從另一個層面來理解“知識”概念。知識不再是靜態(tài)的、從教師傳到學生頭腦里的“點”或“體系”,而是動態(tài)建構的過程。例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以往我們告訴學生什么是故事情節(jié),情節(jié)包括了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四個要素,于是就請學生按照這樣的框架去概括故事情節(jié)。這樣的教學理念與模式顯然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狀況與實際的學情。
那么,《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的教學內容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從小說本身的文體特征入手進行把握。所謂閱讀理解,就是引導學生根據(jù)一定的文本體式的規(guī)定去理解文本。《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小說,那就要按照小說的文體特征去解讀。傳統(tǒng)小說理論認為,情節(jié)、人物、環(huán)境是小說的三要素,于是不少教師就是遵循“概括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賞析環(huán)境描寫—把握故事主旨”的套路去教學。單元導語也提示:“學習這個單元,要學會梳理小說情節(jié),試著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小說的主題”,這其實也暗示了小說教學的主要內容,只是少了“環(huán)境描寫”的要素。在此基礎上,我首先確定了兩大教學內容,一是梳理小說情節(jié),二是分析人物形象。
首先是梳理小說情節(jié)。課后“思考探究”第一題是:“小說圍繞菲利普夫婦對于勒態(tài)度的變化,講述了一個曲折的故事。試根據(jù)下面的提示,從不同角度梳理課文的故事情節(jié)?!边@四個角度分別是:
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情節(jié))
原因→結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懸念→結局(技巧)
這道題目設置得十分巧妙,其巧妙之處就在于題目既提示了“教學內容”,同時也是直接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這一點也是統(tǒng)編本教材的特點,即既是“課本”,又是“學本”,也是“教本”。第一個角度是傳統(tǒng)的時間、板塊順序,即將完整的故事人為地分為幾個時間片段,其好處是能夠迅速把握基本的故事情節(jié),缺點就是過于機械化。對于另外三個角度,學生相對陌生。所謂“原因→結果”就是分析故事情節(jié)前后的邏輯關聯(lián)。按照福斯特在《小說面面觀》里的說法,“國王死了,后來王后也死了”是個故事。“國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個情節(jié)了。學生可以按照“正因為……于是”的句式對情節(jié)進行重新理解。所謂“期待→破滅”著眼于故事情節(jié)背后的人物心理,這也是故事構造的一種基本方法,即凸顯情節(jié)之間的“落差”。所謂“懸念→結局”著眼于故事的講述技巧,最終的效果就是讓情節(jié)曲折生動,而非平鋪直敘。錢理群教授在《略說〈我的叔叔于勒〉》(加上“中”)就運用了這種模式,對故事進行結構技巧層面的分析。
其次是分析人物形象。以前教學生概括人物形象,過于局限于高考試題的答題模式,即先概括人物的性格與品質,然后從文中找相關的句子加以證明。結果,我發(fā)現(xiàn)學生只掌握了一些空洞的、抽象的概念,例如善良、機智、聰明、忠厚等等,并且在抽象的人物性格與具體的詞句之間,缺少具體深入的分析。于是,我又回到教材“單元導語”,其中談到“從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究竟什么是“從不同角度”呢?我的理解是:不僅要打破“好”與“壞”的二元分析模式,注意到形象的多面性、立體性,避免概念化,而且要從“看”與“被看”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存在狀態(tài)。例如“于勒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要逐次分析“菲利普夫婦眼中的于勒”“‘我眼中的于勒”“船長眼中的于勒”“于勒眼中的自己”,進而結合小說內容,去分析體會“讀者眼中的于勒”,只有這樣,才不會單向化地理解人物。
當然,本文除了于勒的形象,還有菲利普夫婦的形象、“我”的形象等,也需要進行簡單的理解。對于菲利普夫婦的形象,長期以來的理解就是用“勢利”“冷酷無情”之類的詞語去概括,這些性格當然存在,但是如果脫離實際生活環(huán)境去抽象概括人物,那勢必會有偏頗。對于菲利普夫婦,不僅要意識到其“勢利”的表現(xiàn),同時還要分析他們?yōu)槭裁磿憩F(xiàn)得如此“勢利”?“我”是如何看待自己父母的“勢利”態(tài)度與行為的?是無情的批判,還是辛辣的嘲諷,抑或是帶有一些溫情?
三
在小說“三要素”的文體框架下,情節(jié)與人物顯然是教學的重點之一,環(huán)境描寫在本文中也有所體現(xiàn),例如結尾的“在我們面前,天邊遠處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底鉆出來”,甚至帶有一些象征意義,不過這樣的描寫并不多。在“三要素”的框架之外,如果能夠引入西方敘事學的相關知識,那么對于《我的叔叔于勒》這樣的小說文本,便有了更為豐富的教學內容。這一點也是統(tǒng)編教材的進步之處,例如《我的叔叔于勒》課后“思考探究”第三題是這樣設置的:“這篇小說是以若瑟夫回憶少年時代往事的角度來敘述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妨試著變換一下敘事視角,體會一下有什么不同?!本拍昙壪聝浴犊滓壹骸氛n后“積累拓展”第四題是:“這篇小說以酒店小伙計的視角敘述故事,試著換個視角簡單講述這個故事,看看效果有什么不同。同學之間交流?!睂W生并不要求掌握專業(yè)的敘事理論知識,但要能夠變換敘事視角對故事進行重新講述,并體會不同的講述帶來的小說主題的微妙變化。
其實,《我的叔叔于勒》和《孔乙己》中的“我”有一個共同點,即存在著“童年的我”與“成年的我”的差異。在《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中,我在裸讀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意到,小說多次提到“我們”“全家人”的稱謂,說明“童年之我”對于勒的情感態(tài)度與大人們是一致的,或者說受到了他們的影響。但小說的精彩之筆是,即使受到了大人的影響,“我”依然保持著純真善良的一面,將親情看得比金錢重。這其實也說明了,“我”在慢慢長大,逐漸有了主見,有了獨立的判斷與自覺的行為。
我在解讀文本時,習慣于將“教材文本”與“母文本”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原文在選入教材時的增刪、改編的內容,進而分析差異背后的原因。例如《我的叔叔于勒》這篇小說,對比原文我發(fā)現(xiàn)小說原是一個“套層敘述”,但在選入教材時刪去了開頭和結尾,即:
開頭:一個白胡子窮老頭兒向我們乞討小錢,我的同伴若瑟夫·達佛朗司竟給了他五法郎的一個銀幣。我覺得很奇怪,他于是對我說:這個窮漢使我回想起一樁故事,這故事,我一直記著不忘的,我這就講給您聽。事情是這樣的……
結尾:此后我再也沒有見過我父親的弟弟。以后您還會看見我有時候要拿一個五法郎的銀幣給要飯的,其緣故就在此。
“我”的這種“給小費”的行為一直延續(xù)到“我”的成年期,并且擴大到?jīng)]有親情關系的窮人身上。一來是“我”為了彌補年幼時期由于自己能力不足而沒有幫助叔叔的遺憾,二來也是將某種關愛推而廣之,延伸到陌生人身上。可以說,小說的主題是為了表現(xiàn)“我”身上的那種對親情的珍視以及對陌生人的人道主義關愛之情。應該說,“我”的存在就像是黑暗里的一道光明,“我”在童年時就已經(jīng)超越了周圍人特別是家人的境界,成年以后又將對親人的關愛推廣到陌生人,這是難能可貴的。“我”的存在,恰恰寄托著作者某種超越現(xiàn)實的理想。而且,因為“我”的存在,小說的主題也不再是過去那種“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赤裸裸的金錢關系”,而是寄寓著人性關懷的理想。
本單元的“單元導語”提示說:“本單元的小說,或涉及少年成長這一話題,或從少年視角觀察世間百態(tài),取材獨特而廣泛。閱讀這些作品,可以加深對社會和人生的理解,確立自我意識,更好地成長”,這個提示也將我的關注目光從“于勒”轉移到小說中的“若瑟夫”身上。作為教師,我們在確定教學內容時,一定要關注教材的“助讀系統(tǒng)”,例如單元導語、預習提示、課后思考題、知識清單等,把握教材導向,重構教學內容,而不能一味按照過去的教學經(jīng)驗,不顧及教材的變化以及課程理念的變化。教材將《我的叔叔于勒》和魯迅的《故鄉(xiāng)》、曹文軒的《孤獨之旅》等放在“少年成長”的單元,一定是提示師生能夠從少年成長的角度去闡釋小說的主題。如果還在“批判資本主義”的框架內打轉轉,那就是無視教材。至少,我們也應該引導學生體會《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在童年時期到成年時期的成長變化歷程,從而分享人物的成長經(jīng)歷,并獲得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啟示。
綜上所述,我在備課時不僅關注教材文本本身,還關注了教材的“助讀系統(tǒng)”,從而將這篇小說的教學內容確定為:梳理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在視角變換中體會小說的主題。而這三項內容,都要求學生回到文本本身,理解文本中的重要詞語和句子,在語言品味、分析中落實教學內容。
四
確定了“教什么”之后,接下來要思考的就是“怎么教”的問題了。以前總是急于將自己的文本解讀成果原封不動地“轉”給學生,或者是先擺出教學的框架結構,生硬地將學生往自己設計好的教學板塊中“拽”,教師是導演,學生只是按照劇本規(guī)規(guī)矩矩演出的演員。這樣的教學,還是教師的“一言堂”,久而久之,學生早已失去了探究的熱情與欲望,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提升了。好的語文教師能夠在學生的困惑處、理解障礙處進行有效引導,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研討的熱情,能夠設計各種學習活動,真正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的語文能力與素養(yǎng)。
前段時間,我讀到了黃厚江老師的一篇教學課例,即《從貓的關系出發(fā),走向小說的深處——<貓>課堂實錄及點評》,課例中的第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就讓我欽佩不已。課文《貓》文后的“思考探究”第一題是一個表格,請學生從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局五個方面進行比較并填寫表格。應該說,直接把這個表格拿到課堂上,或者對其進行變化改造,都是語文課堂常見的現(xiàn)象。黃老師上課沒有絢麗的導入,而是直接入題,問學生課文寫了幾只貓,學生回答是三只。老師又問三只貓分別叫什么名字呢?學生回答大貓二貓三貓。老師說這樣的命名太幼稚了,你家里要是有一只貓,你是不是會給它取一個既可愛又有特點的名字?于是第一個教學活動開始了:哪位同學愿意給我們家的三只貓分別取個名字?教師板書提示要從色彩、形狀、性格等方面取名。學生的學習、討論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黃老師這個環(huán)節(jié)和課本上填寫表格的題目,雖然在信息提取方面有些差異,但本質上并沒有區(qū)別。他們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目標一致,但達到目標的方式完全不同,而效果自然就會有差異了。黃老師上課的秘訣就在于:千方百計把學習變成各種各樣的活動,包括生活活動、語言活動等。這也啟示我們,要善于將教學內容“活動化”,在各種學習活動的組織與開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那針對第一個教學內容,我設計的活動是“小組合作探究”,即學生在預習課文、初讀課文之后,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對故事進行重新講述。第一組學生從“情節(jié)”角度,第二組學生從“邏輯”角度,第三組學生從“心理”角度,第四組學生從“技巧”角度,分別對原故事進行復述。復述的過程也是對原故事進行分析的過程,當然也是一個掌握小說文體知識的過程。第一組的復述相對常規(guī),另外三組就需要學生合作討論,共同擬定復述框架及內容。例如從“邏輯”角度復述:
于勒揮霍家產(chǎn),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揮霍陷入困境;于勒來信說在海外發(fā)了財,菲利普一家熱切地等待于勒歸來;于勒破產(chǎn),淪為賣牡蠣的水手;菲利普夫婦拋棄了于勒,若瑟夫卻向于勒表達了善意。
針對第二個教學內容,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是“語言活動”,即從菲利普夫婦、“我”、船長、于勒自己等角度,分析于勒的人物形象。學生依然分為四個小組,并用“××眼中的于勒是……”的句式進行回答。例如可以按照以下的范例:
菲利普夫婦眼中的于勒,年輕時是揮霍家產(chǎn)的浪蕩子,是全家人的噩夢;來信說發(fā)了財時是善良正直的人;淪為賣牡蠣的水手時是流氓無賴,是賊。菲利普夫婦看待于勒的標準是金錢。
再比如:
“我”眼中的于勒是親人,是父親的親弟弟?!拔摇毙r候也跟著家人一起認為于勒是噩夢,發(fā)財之后的于勒是有良心的人,而當于勒淪為窮光蛋時,“我”依然認為他是全家人的親人,于是冒著被責罵的風險向于勒表達了善意,并將這種善意延續(xù)到成年時期。
當然,對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結合文本的重點語句或典型細節(jié)。例如在表達“‘我眼中的于勒形象”時,教師就要指導學生抓住“我心里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等句子,學生可以反復朗讀,讀出這三個同義在語氣和語調上的區(qū)別,特別是“我的叔叔”和“我的親叔叔”,語氣加強,感情色彩也更為濃烈。在朗讀中體會“我”眼中的于勒形象,從而加深對人物的了解。再比如“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圣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這句話中的“我們”既包括菲利普夫婦、“我”的姐姐和姐夫,還包括“我”,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把握不同的人物心理。菲利普夫婦此時眼中的于勒已經(jīng)是流氓和賊,于是心安理得并無情地拋棄了弟弟;“我”眼中的于勒是親人,改乘輪船意味著再也不能見到自己的親人,心中充滿了遺憾。
針對第三個教學內容“在視角變換中體會小說的主題”,教材設計了一道“思考探究題”即變換敘事視角,體會表達的差異。除此以外,教材還設計了一道寫作訓練題即“積累拓展”第五題:“想象一下,假如菲利普夫婦在船上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百萬富翁的于勒,他們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試寫一個300字左右的片段。”我認為這道訓練題在邏輯上與小說原文沒有本質區(qū)別,無非是表現(xiàn)菲利普夫婦的勢利。黃厚江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語言活動:“在若瑟夫看來,親情比金錢更可貴。大家設想一下,再過20年,若瑟夫會不會長成菲利普夫婦那樣的人?”這個活動設計得也相當巧妙,一來可以辯證認識過去的“資本主義金錢關系”的解讀,二來可以適時引入被刪去的原文片段,體會小說人道主義情懷的主題。而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是:假如于勒在船上也認出了菲利普一家人,他在心里會對全家人說些什么呢?這個活動不僅可以更為深入地體察人物心理,同時也可以豐富小說的主題,還能夠比較“于勒視角”和“若瑟夫視角”的差異。例如于勒會對若瑟夫說:
親愛的侄兒,我已經(jīng)認出了哥嫂,而你就是我的侄子。但我現(xiàn)在窮困潦倒,雖然很想和你們一起生活,但卻沒臉見你們,只能裝作不認識你們。當然,哥嫂也裝作不認識我,我不怪他們。你給我小費,我十分感動,雖然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我是你的叔叔,但你的行為表明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你讓我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我會倍加珍惜,也希望你能夠一直保持這種善意。
當然,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前提是把握真實的學情,我的習慣是進行課前調查,有時是簡單的問卷調查,有時是通過談話判斷學生的難點,也有的時候是站在教師立場推測學生的學習狀況。學情是教學的起點,我意識到了學情的重要性,但做得還遠遠不夠,以后要不斷學習,積累經(jīng)驗,用更為科學的手段探測學生的實際閱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