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
【摘 要】課堂雖說是英語學習的主戰(zhàn)場,但是我們的課下作業(yè)在學習成效中同樣是功不可沒,我們要把握好作業(yè)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根據(jù)路徑探索設計出復習鞏固性作業(yè),運用性作業(yè),實踐性作業(yè),探究性作業(yè),選擇性作業(yè)實現(xiàn)作業(y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為提高教學質量做好服務。
【關鍵詞】作業(yè)設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是為課堂教學而服務的,我們要重視小學英語作業(yè)的設計,探索設計出高質量的作業(yè),力求做到切實鞏固基礎,會探究,會運用,能實踐,培養(yǎng)孩子們的學習能力。為了讓孩子在作業(yè)中能感知學習英語的快樂,看到自己的進步,我們可以從鞏固性、運用性、實踐性、探究性和選擇性等路徑入手設計實打實的作業(yè),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信心。
一、針對新知,設計鞏固性作業(yè)
作業(yè)最基本的功能是鞏固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對于語言類學科的英語來說,詞、句、語法都是最基礎的內(nèi)容,牢記基礎知識是必不可少的。學習中遺忘在所難免,但遺忘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遺忘進程呈不均勻分布,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課堂上孩子們雖然在學習活動中掌握了詞匯,但是到課下時就遺忘了不少,一天下來遺忘的要比記住的內(nèi)容多,我們進行及時復習,讓他們完成鞏固性作業(yè),避免遺忘。
例如,譯林英語三年級上冊 Unit 6 Colours? Story time本節(jié)課需要掌握詞匯:colour, green, red, brown,blue, black, orange, white等。課堂上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了單詞,達到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但是等到晚上記住的單詞會所剩無幾。為鞏固單詞記憶,教師要設計好課下作業(yè),讓孩子們在完成作業(yè)中復習、鞏固住這些單詞。如,1.看圖連線,把相應的顏色和對應的單詞進行連線,把具體的顏色實物和單詞建立聯(lián)系,強化想象記憶;2.給小動物的身體著色,讓孩子們關注單詞的書寫,加深單詞的拼寫印象;3.根據(jù)錄音選出你聽到的顏色,然后再寫出對應的單詞。通過完成這些作業(yè)孩子們能夠把單詞的音、形、意逐漸結合在一起,在多次有趣的重復過程中把單詞掌握住。
從回顧課堂所學的路徑出發(fā),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設計一些鞏固性作業(yè),用一些其他的活動形式代替簡單、枯燥的抄記單詞、句型等,避免讓孩子們感到英語作業(yè)的乏味,通過及時復習減少或者是避免遺忘,鞏固新知。
二、鏈接課堂,設計運用性作業(yè)
學得知識和會運用知識是兩碼事,知識屬于理論,而運用屬于實踐能力,學習我們要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用基礎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是我們學習的目的。知識會有著各式各樣的變形,我們要了解和掌握知識的變形,還要有能力去識別、去分析,解開迷惑去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經(jīng)過足夠的練習后達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并在解決問題中逐漸做到得心應手,課下作業(yè)就是載體。
例如,譯林英語五年級下冊 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 Grammar time,課堂上師生學習了現(xiàn)在進行時的含義,不同句型,在設計課下作業(yè)時,我們要鏈接課堂語法,設計運用性作業(yè),以多種形式把語法練習到位,在練習中盡力確保孩子們能實現(xiàn)熟能生巧。如,1.寫出下列單詞的現(xiàn)在分詞形式(掌握現(xiàn)在分詞的構成規(guī)則)run, take, swim, go, get, buy;2.用所給詞的適當形式填空(考查主謂一致),1)The boy ______ ( draw)a picture now. 2)Listen. Some girls ______(sing)in the classroom.3)Look.My brother______ (run). 3.句型轉換(考查句型),1)They are doing housework .(改成一般疑問句和否定句) 2)The students are cleaning the classroom .(改一般疑問句并作肯定和否定回答)? 3)Im playing football in the playground .(對劃線部分進行提問)運用性作業(yè)幫助學生從多個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加深語法掌握和提高語法運用的靈活性。
針對基礎知識設計出不同的題型,引導孩子們運用所學去摸索、嘗試解決問題,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解決問題的速度,做到運用自如,并激發(fā)靈感,為創(chuàng)造力積蓄能力。
三、走進生活,設計實踐性作業(yè)
英語是一門交際工具,學習英語是為了掌握這門技能,能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我們要把英語學習融入到孩子們的真實生活中,利用周邊的環(huán)境和條件設計、布置實踐性作業(yè),把英語學生融入到生活中。讓學生用英語去完成一次實踐性作業(yè),如購物、就餐、就醫(yī)等,學生會加深英語學習的“有用性”體驗,為學習注入動力,提升學習效果。
例如,譯林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6 At the snack bar Story time 課堂中孩子們學習了就餐的情境對話,平時家人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和事情,難得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飯,老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次實踐性作業(yè):和家人去就餐,全程用英語進行交流。家長對該家庭活動不會有異議:一是能改變一下生活方式,二是能夠幫助孩子學習英語,提升孩子的英語交際能力,何樂而不為呢?孩子愿意把知識展示給父母,在父母面前炫耀一下,也想真實體驗用英語進行溝通的經(jīng)歷。在英語就餐中,孩子能夠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 What about you? I would like a hamburger. 能聽懂服務員的Here you are? Anything else? 他們也會很禮貌地對服務員說聲Thank you。孩子的表現(xiàn)會令父母充滿欣慰,聚餐活動讓全家人幸福滿滿。
生活實踐性作業(yè)是非常接地氣的英語作業(yè),一方面鍛煉了孩子們的膽量,另一方面能讓孩子們了解在真實的交際中他們的理解、反應、溝通和表達能力,為自己的英語學習提供參考。